第3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都是沒有發生的事,苻明韶做下的,卻已成定局。」

  「你已經親手結束了他。」

  「是。」陸觀道,「死去的人再也不會回來。」

  「冤魂泉下有知,必會得到安慰。」

  陸觀沉默,看宋虔之的眼神卻明顯有些動情,他把人緊緊抱在身前,他力氣大,手臂擠得宋虔之的肋下生疼。宋虔之抬手抱著陸觀,四方天地小小,靜謐也不過是片刻,雨點落在馬車上噼里啪啦。

  這裡既安穩,又令人心生忐忑。但與陸觀緊緊抱著,宋虔之又覺得,擔憂和害怕在這一瞬間都被驅散,一股堅韌的力量從他心裡生出來,牢牢紮根。

  ·

  宋虔之壓根沒想到,林舒叫來的,幾乎是京城裡說得上話、家世背景靠得住的所有年輕一輩兒。光過來打招呼的,宋虔之都不能認全,連鎮國公的兒也在。

  林舒還笑揶揄他,這可能是他未來小舅子。

  皇帝才駕崩,酒是買不到,宴也不能大擺,桌上全是水果點心,連個肉星兒都沒有。原是打算邊吃邊說,這下子成了茶話,宋虔之心底里罵自己忘了這茬,在馬車上喝了一肚子的茶,坐下來接著喝。

  大傢伙關心的無非還是宮裡的形勢,誰會登基成為新帝,要不要上個摺子,催儘快行登基大典。

  「雖都是白提這一句的,好歹也是個功。總不叫將來的皇帝把我們忘了就是。」說話的是個大舌頭,言語模糊,恰好能分辨說了什麼。

  宋虔之坐了一會覺得無趣,也覺林舒不會辦事,把這麼多人都叫來,他原想透的消息也不能往外說了。

  一會兒又都在感慨,皇帝死得這麼早,才做了沒多久皇帝,時也運也也是不可預料。

  榮季提及苻家的列祖列宗,這夥人都讀書讀史,對王朝來龍去脈,自是如數家珍,只是史書得來終有限,話殼子說著無趣。

  又見宋虔之只是坐著聽,極少說話,都覺無聊,早早有人起來告辭,陸陸續續都走了。

  還剩下姚亮雲,跟林舒坐著,宋虔之起身要走,林舒拉著他的袖子,讓他留一會。林舒把兩人帶到自己的書房,新近得的幾枚好玉拿出來送他們倆,當然緊著宋虔之先選,宋虔之並不感興趣,但不收也不好。最近林舒都與他走得近,這是要把他們幾個年少時的交情拿出來派用場。

  一朝天子一朝臣,老頭子們也紛紛到了告老還鄉的年紀,只要新帝不動這些子弟,未來數十年,便是他們一展抱負胸懷的好時機。

  「東明王多早晚能到京城?我們用不用出城去迎?」林舒斟酌著開口。

  姚亮雲蹙眉道:「先不要吧。」

  「不用,太后有安排,過早接觸,讓太后反感,反而不好。」朝東明王獻殷勤也沒用,要做皇帝的又不是他。只是這話宋虔之沒法說。

  「那咱們現在應該怎麼做?你說個話,我們都聽你的。」林舒頓了頓,眼睛發亮,嗓子發啞,道:「就是要豁出性命,我們也敢一搏,逐星,能不能在將來的朝堂上,周家、姚家、林家占個一席之地,都看這一朝夕能否占先了。你可千萬把時機看準,也拉哥哥們一把。」

  姚亮云:「還有呂臨,他保你出京城,也別忘了。」

  林舒訕笑道:「對,還有呂臨那小子,他家也難,就是沒什麼家底,朝中也無人。將來能保他重得個禁軍統領,他一定高興。」

  「再說,就這幾日,真要是有事,一定叫你們幫忙。但有一句我要先說在前頭在,我不一定事事都跟你們說明白,辦事的人要可靠。真是要搏,便是成王敗寇,性命必得置之度外。」宋虔之話說得極慢,眼神在林舒和姚亮雲的臉上轉了兩轉。

  林舒收起了笑意。

  姚亮雲這一晚則從頭到尾都很冷靜,不見喜色,也不見擔憂,神色俱是慎重。

  宋虔之等了一會,不聽兩人答話,起身打算告辭。

  林舒的聲音突然響起:「好!」

  「我沒什麼好顧忌的,當年苻明懋的案子,我父親上了摺子,附議將其處死。」姚亮雲道。

  林舒:「自然不能是苻明懋,他必得清算大行皇帝在時寵信的重臣,咱們可算人人有份,誰都跑不掉。何況,他是半個黑狄人,黑狄殺了我們多少臣民,決不能讓他坐上龍椅。」

  「好,你們記住今天的話,我不會跟你們客氣。」

  三個年輕人將手疊在一起發願。林舒猶嫌不夠,不知道讓家丁上哪兒挖的陳年老酒出來,各自喝完滿盞,宋虔之才得以從林府脫身。

  姚亮雲沒跟他一起走,宋虔之大概猜到姚亮雲還要跟林舒商量什麼事,沒有多問,就走了出來,走到馬車前,被車裡伸出來的一隻熱手拽上去。

  宋虔之跌坐到陸觀的腿上,還沒坐穩,馬車疾馳而出。他整個人都靠在了陸觀的懷中,頭向後仰。

  陸觀一雙明亮的眼睛,如同寂寞黑沉的天幕上,突顯而出那兩顆最亮的星子,從天上墜落進他的眼中。

  宋虔之眼角微微泛紅,摸了摸陸觀的臉。

  陸觀低頭親了他的額頭,一隻手搭在宋虔之發燙的眼皮上,沉沉的聲音傳入宋虔之耳里:「睡吧,睡醒咱們就到家了。」

  ☆、夜遊宮(叄)

  馬車停在侯府角門外頭,宋虔之還沒醒,陸觀把人抱下車,一直抱著回房,叫人打水來,吩咐丫鬟去準備醒酒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