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白古游騎快馬到鎮上,敲開了東陽王妃的房門。

  苻璟睿剛剛睡下,東陽王妃披著一件灰色羊皮狐絨襖子,已經解開的長髮光亮如瀑垂在腰間,她臉色發黃,略顯得憔悴。看見白古游,東陽王妃眼波只是輕輕一動。

  白古游向她點頭,做了個手勢。

  東明王妃便隨他下樓,在小院中跟著白古游的腳步緩緩而行。

  院子本就不大,已走了一圈,東明王妃才抬頭看了一眼男人的背影,與東明王妃嬌小的身形比起來,白古游儼然是個巨人。他每邁出一步,身上的披掛都發出錚然的金屬聲響,腰間寶劍隨步履晃動。

  東明王妃輕啟朱唇,尚未出聲。

  白古游停下了腳,腳步迴轉。

  「王妃娘娘,臣已將東明王府囤在祁州的親兵收編,事出突然,不曾事先問過您的意思,請娘娘恕罪。」白古游抱拳稟道。

  王妃很是意外,勉強牽起唇角,莞爾道:「天下兵馬盡歸將軍麾下,國家危亡,能用得上這些人,便算是我這見識淺薄的婦人,為百姓盡了一些微薄之力。」

  白古游一頷首,漠然道:「臣挑選出了數十精兵,王威安就派給娘娘差遣。另外,安定侯身份特殊,他是周太傅的後人,身攜先帝遺詔,是重要的見證,王威安也受命保護他的安全。這一小支部隊會跟大部隊保持一定距離,王威安會隨時同大軍聯絡,一路必定舟車勞累,情勢緊急,請王妃多擔待。」

  「將軍何出此言,是我們母子偏勞。」王妃一欠身,「不知將軍可否驗過了遺詔?」

  白古游抬起頭,良久,冰冷的兩個字從他齒縫中砸了下來。

  「已驗。」

  東明王妃微笑道:「如此甚好。」

  白古游前腳走出客棧,下一刻被一個熟悉的聲音叫住。

  宋虔之大步走上前來,白古游頭盔下的眼睛閃出精光,宋虔之走近時,白古游用力抱了他一下,右掌在宋虔之後肩重重敲了兩下。

  宋虔之咳嗽著站直身:「白叔輕些,再大力些我就要吐血了。」

  白古游大笑出聲。

  「白叔軍中送信可方便?」

  白古游凝神看了一會宋虔之,整理盔甲,不經意地問:「送去哪兒?」

  「自然是京城。」

  白古游游移開去的眼轉過來,落在宋虔之的臉上。當年在周太傅的府邸,他見到宋虔之,宋虔之還是一個滿院子追著乳母要糖吃要抱抱的小孩,他分明沒有見過後來的宋虔之,卻仿佛能夠想見,周太傅是如何督促宋虔之讀書,周家明艷跳脫的二小姐又是如何盈盈站在花架下看兒子隨師傅學武,身姿一點點從兒郎頑皮蛻變成青年英朗。

  白古游眼神黯了一黯,伸手揉了一把宋虔之的腦袋:「只要不是送進宮,京城可以,就是時日不可預測。」

  「送進宮裡,送到皇帝枕畔,我要讓陸觀收到這封信。」

  白古游半眯起眼。

  宋虔之從懷中取出三封信,信封右上角都有不同數目的小墨點。

  「這封,信封右上角有一個圓點,給陸觀。這一封有兩個圓點,給柳素光。這封三個圓點的,給太后宮裡管事的太監,蔣夢。」

  白古游眉毛輕動,遲疑地接過信,手指抖動:「都要送進宮?」

  「對。」宋虔之肯定道,「而且要儘快。」

  白古游停頓了一會,目光飛快從宋虔之的臉上溜過去,鼻腔里哼了一聲。

  「我只能答應你勉力一試。」

  「有勞白叔。」

  「兵部尚書秦禹寧是你外祖的得意門生,這可能是我們進京前最後一次與京城通信,你沒有信要給他?還有李曄元,我聽說他與太后極為親近,想必對你也從來不乏悉心教誨。這兩人都是舉足輕重的朝臣,你沒有書信要傳給他們?」

  宋虔之搖頭:「沒有,只有這三封信。」

  「行。接下來恐怕沒有這樣寧靜的時光了。」白古游抬頭望天,表情讓月光浸得柔軟,他慈愛地摸了一下宋虔之的頭,「今晚的月色倒是不錯,可惜沒有好酒。」

  「來日一定有與白叔把酒盡歡的時刻。」宋虔之肯定道,「這個來日,絕不會太遠。」

  白古游笑了笑,朝前走向早有準備的老馬,他的馬熟練地將頭拱到他的掌中,白古游順勢摸了馬頭,翻身上馬背。

  馬蹄聲匆匆而去,街巷上空無一人,夜風清寒,宋虔之抬手揉了一下肩,也抬頭看了一眼天,手摸上胸口,觸及一個小小的硬物,隔著衣料,他心中踏實了些,返身回店裡休息。

  ☆、回京(叄)

  兩天後的早朝,苻明韶在朝上發了一頓火,軍報劈頭蓋臉砸在秦禹寧的頭上,紛紛揚揚紙片一般的文書摔在秦禹寧腳背上。

  滿朝文武一時噤若寒蟬,沒人敢上奏。

  苻明韶言語中對秦禹寧甚是不滿,指責他沒有選賢用能的才幹,把楊文也拉出來罵了一通,將這些年國庫虧空的窟窿一股腦砸在戶部、兵部頭上。

  苻明韶側身靠坐在龍椅上,胸膛不斷上下起伏,喘息不止,臉色青白不定。

  「文臣無用,朕的江山就是輸在你們這些人的手裡!」最後苻明韶在朝上充滿絕望地吼出這樣一句話。

  朝臣無人作答。

  散朝後的承元殿,李曄元一瘸一拐地隨宮侍入座,秦禹寧與楊文面如土色,兩人在朝上吵得不可開交,這時私下裡見了,秦禹寧想上去同楊文說幾句,楊文卻只拿背對著他,朝李曄元拱手:「李相總算上朝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