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東明王妃鬆開他的手,嘴角掛上笑,將裝點心的碟子推到兒子眼前,鼓勵地看他:「吃吧。」

  小王爺吃了半塊,神色鬱郁,放下糕點。

  東明王妃疑惑道:「不好吃?」她自己拈起一塊,廚子的手藝沒有後退。

  小王爺垂著頭,悶聲道:「城裡餓死好多人,聽說……」他飛快瞟了一眼母親,聲音越來越小,「我聽別人說的,有人、有人殺了鄰居來吃……」

  東明王妃眉頭深鎖:「誰告訴你的?」

  「……」小王爺咬住唇搖頭,隨他母親怎麼問都不說。

  東明王妃深吸了一口氣,頗感頭痛,只好哄兒子道:「都是胡說八道的,白大將軍鎮守祁州,他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最近軍營也常在城裡設施粥棚,要是真的有人吃人,他們能不報官嗎?官府能不理會嗎?你說,是不是?」

  小王爺:「報官的人都不見了。」

  「到底誰跟你說的……」東明王妃這才感到這不是兒子上哪兒聽了幾句閒話,小王爺只在府里活動,戰事吃緊以來,為了保護兒子,她從不允許小東明王出門。

  「一個賣油的。」

  小王爺被母親的疾言厲色嚇到,東明王妃得到答案,也不想嚇壞兒子,反而讓他想一些不該他想的事情,讓下人送小王爺去午休,他只有不到一個時辰的休息時間,要用膳,小睡,下午學文課。

  東明王妃在府中西面花廳上,見了宋虔之,她一身鄭重其事的華服,沉甸甸的暗紅色袍服上鳴鸞飛雀,頭飾也較初次見宋虔之隆重。

  「不知道小侯爺來祁州,多事之秋,勞您掛心。」

  宋虔之如何不知道東明王妃是個聰明女人,能在夫君死後保住幼子名位、王府榮譽,得了地域廣闊的祁州做封地,都是她的功勞。小吏養出的女兒,不僅不像太傅之女為情不顧一切,反而能做長久之計,東明王妃眼皮不淺,因此,沒有實在的好處,也絕無法打動這女人的心。

  東明王府做主的,不是十一歲的小王爺,而是他這位精明能幹的母親。

  「王妃客氣,想必祁州也收到了皇城的緝捕令?」宋虔之淡然地注視東明王妃,悄悄觀察她的神色。

  東明王妃笑道:「想必其中是有什麼誤會。」

  「沒有誤會,於當今聖上而言,我乃反賊。」

  東明王妃大驚失色。

  「這裡有榮宗遺詔,不知王妃是否想看。」宋虔之解下身後背的匣子,他穿一身深綠色粗布袍子,長條的包袱布並不起眼。

  東明王妃看著臉色青白,眼底俱是血絲的周家傳人,輕輕用手指,按住他解包袱的手,僅僅一點,便即移開。

  「小侯爺遠道而來,今日不談正事,稍事休息,再說不遲。」

  宋虔之直勾勾看著東明王妃。

  東明王妃先將目光移開了,睫毛閃動,拿手帕沾了沾唇角,復抬起眼:「小侯爺若是餓了,我讓人傳膳。」

  「不必。」宋虔之瞭然地站起身,將匣子用包袱布絞緊,重新背到背上,喝乾還燙的茶水,那溫度燙得他清醒了些,本要衝口而出的惡言被這盞茶打住。

  「聽說王妃為祁州做了不少實事,晚輩敬服。」宋虔之向東明王妃一揖到地,感激之色毫無作偽。

  東明王妃扶他起來,道:「這有什麼好說的,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況乎祁州一地,本就是我兒封地,分內之事,理所應當。」

  拜訪東明王府前,宋虔之想好將遺詔的內容向王妃和盤托出,他還是想得太天真了,以為東明王妃稱陸觀一聲「恩公」,必定會問起陸觀為何沒來,一旦東明王妃關心陸觀的下落,他便能順勢將京中發生的事情告訴東明王妃,再講遺詔,請東明王妃堅定不移地站到李宣的隊伍里來。

  客棧入夜之後,便就吹燈,四處靜悄悄,祁州州城十日前發布的熄燈令,城中天黑半個時辰過後,再點燈的人,就通通抓起來。

  一是防著有人以燈火為信號,二是讓百姓早點睡覺,漫漫長夜,最是容易胡思亂想的時候。

  狹隘的小屋子裡,幾個人都是高手,彼此呼吸的聲音聽得一清二楚。

  許瑞云:「說動白大將軍,咱們就有最硬的後盾,區區東明王,要不要又如何?他手裡沒有兵。」

  宋虔之小聲道:「沒兵,但有錢。東明王妃是個經商好手,祁州連接中部與宋、循二州,這兩州有多少好東西源源不斷運進來,隨隨便便倒個手,做了十年的買賣,放眼全大楚,東明王妃不僅是最有身家的女人,她的私庫,富可敵國。」

  「你怎麼知道的?」發問的是呂臨。

  「我查的。」周先道。

  呂臨訕笑道:「不愧是麒麟衛出來的人,藏得再深,也會被你們聞到。」

  禁軍與麒麟衛多有不對付的時候,周先對呂臨話里的譏諷置若未聞。

  呂臨說了這話也有點後悔,低聲道:「我嘴說順了,周兄弟勿怪。」

  「我們現在一條船,周先比你懂大局。」宋虔之道,「許兄的想法不錯,今日先去找東明王妃,確實倉促了。我們手上只有一封真偽難辨的遺詔,一把威嚴大減的寶劍,我要是東明王妃,也不會貿貿然上船。這船有多大,會不會翻,能否扛得住內憂外患,什麼都不知道,傻瓜才跟著干。」

  眾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