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熱氣直往鼻孔里鑽,宋虔之鼻子癢,打了一個巨大的噴嚏。

  周先擦了擦臉,先出水上岸,自己穿戴整齊過來展開干布,把宋虔之裹住,三兩下擦乾,服侍他穿好衣服。

  宋虔之踩在木屐上的腳,白得腳背透出青色血管。

  周先擦淨他的腳。

  宋虔之很不好意思。

  這一個澡泡得舒服,仿佛打通了周身血脈,宋虔之晚上睡得很熟,一夜無夢,翌日天剛亮,就與周先再次上路。

  ☆、正興之難(叄)

  緊趕慢趕,總算宋虔之在臘月二十二入亥時分進了容州城。

  來接他的竟是熟人。

  馬裕豐見到宋虔之便喜笑顏開,親自為二人帶路,只是奇怪:「只有二位欽差回來?」

  宋虔之不知他為什麼這麼問,隨口道:「是啊。」

  「大人辛苦,卑職替城中百姓白問一句,朝廷的賑災糧什麼時候能夠運到,足夠支撐到城裡糧食吃光嗎?」

  宋虔之眼珠動了動。

  「吃完之前一定有糧,怎麼?」宋虔之停下腳,轉過身去看馬裕豐。

  馬裕豐連忙說無事,隨便問的。

  宋虔之沒再問這小小留守,他也知道如果不是逼急了,馬裕豐不會來他的面前問。看來不在城中這幾日,又有新的情況,恐怕還是壞事。宋虔之心想著,卻也不怕,楊文去收買糧食了,他還是相信這大楚的管家。

  不相信他,又去相信誰呢?

  天已經全黑了,州府衙門熱鬧得像趕集一樣,人山人海把整個衙門圍得水泄不通,看上去也不像是病人。

  周先護著宋虔之從角門入內,進去就是二堂,在二堂跟沈玉書的師爺撞了個對面。

  師爺雙目圓瞪:「欽差、欽差大人回來了!」

  登時整個州府都鬧騰了起來。

  山呼海嘯一般的聲音一層一層傳出去,頃刻間,整個州府里里外外都知道回京去要糧的宋虔之回來了。

  宋虔之被這陣仗唬得夠嗆,連忙回房去找陸觀,陸觀卻不在。

  找了個丫鬟來問。

  「陸大人在前門。」

  「他去前門做什麼?」宋虔之愣了,前門既不是看病的地方,也不是問案的所在,而且這麼晚已經該睡覺了,他不睡覺跑到前門去當門神啊?

  「昨夜城中有傳言,說宋大人回京不會再回來了,朝廷也不會再管容州。龍金山退兵時大家都看著,沈大人是讓他們搬走了一部分糧的,城中糧食緊缺,大傢伙都擔心,便在州府衙門外面圍著。今日倒沒鬧事。陸大人是坐鎮去了,他和大夥待在一起,城裡人才安心。」

  宋虔之本想去找陸觀,又怕外面鬧起來,找了個小廝,讓他去把陸觀叫進來。

  進屋坐下之後,宋虔之想喝點水,茶壺是空的,出去扯著嗓子一聲大吼:「來個人,燒水。」

  等了沒多久,有人來。

  宋虔之以為是陸觀回來,起身迎上去:「你怎麼這麼慢……」話音戛然而止,宋虔之定了定神,來的不是陸觀,而是沈玉書。

  「沈大人,您怎麼又黑了。」

  沈玉書:「……」

  師爺出去催了催,熱茶很快送來,宋虔之讓師爺去把陸觀叫進來。

  師爺一迭聲叫苦:「那些刁民把陸大人纏得緊,看不到糧,陸大人只要進來,怕是就要起禍事。」

  宋虔之嗓子本就幹得冒火,一聽這話險些炸了:「昨夜有人鬧事?」

  師爺看了一眼沈玉書。

  「可不是嘛,差點沒把府衙掀了。」

  沈玉書:「總不能讓官兵強行鎮壓,我身上背的罪孽已經夠多了。」

  宋虔之一想,算了,沈玉書也將就吧。

  於是問:「那天我走後,龍金山就退兵了?丫鬟說當場他就帶走了糧食?」

  「大人走後不到一個時辰,龍金山就退回山中,按照他要的,給了三成糧。兵器與官銀一分未取。探報說他已帶著匪眾,向西南更深入山中腹地十數里,重新安營紮寨。」沈玉書搖頭嘆氣,「但昨夜府衙突然被包圍,還都是城中百姓,陸大人當機立斷,讓人搬了把椅子,他親自在門口坐鎮。」

  「那些刁民,還砸了大人的頭。」師爺憤憤不平地叫喚。

  沈玉書前額是被砸青了一塊,但是他太黑,現在聽到師爺說破,宋虔之才看出來。

  「那陸觀坐在外面,豈不十分危險?」宋虔之臉色一黑。

  沈玉書立刻道:「沒有,陸大人畢竟是欽差,他武藝高強,身材又頗為高大,自有懾人的氣魄,比下官威風得多。」

  宋虔之喝乾一碗茶,站起來走來走去,腳步頓下,問沈玉書:「是誰說我不會回來了?」

  「都這麼說。」沈玉書道,「其實我也拿不準,小侯爺還回不回來。」

  宋虔之給氣笑了。不過在他沒有回來的時候,沈玉書也好,這些城裡的平民也罷,他那時拿太后外甥的身份出來打包票,就想過可能會有人拿他這身份做文章。這個節骨眼上他回京,不明真相的人可以有很多揣測,而他的身份就是對他自己最不利的武器,最能讓人懷疑他是回京去窩著了。

  偏偏此事機密,陸觀不能解釋。

  想著想著,宋虔之後背濕了。

  還好他是回來了,要是一念之差去吏部給李曄元打下手,不回來,怕是容州城就在這一兩日就會亂起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