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苻明韶疲倦地說:「逐星既然回來了,或者去吏部主事,李相一個人分|身乏術,太也忙不過來。」

  宋虔之連忙低頭:「陛下不可,臣以自己的身份作注,才暫時安撫住了容州城內的群情,若不回去,極易生亂。」不過黑狼寨已經撤軍,容州城裡暫時有糧吃,應當還不至於暴|亂。

  「陛下,且讓小侯爺回去,不僅是容州,附近的四大州,都要讓小侯爺前去巡察。」李曄元道。

  在場諸人都知道,天子是不可能離京的,除非真到了苻明韶需要披甲上陣的時候,眼下自是不用。苻明韶的皇兄皇弟們,在奪位之爭中死的死流放的流放還有流放途中死掉的,他的兒又還在皇后肚子裡。

  這時宋虔之的身份便很管用了。

  「那就讓逐星領按察使一職,即刻離京,先赴容州,再到靈州、真州、孟州、郊州四地巡察。待此戰功成,將黑狄人徹底趕出去,再行召回。」

  然而,苻明韶此話剛說出來,周太后第一個反對:「宋虔之留任吏部,不領尚書之位,領個侍郎,協助李相調令官員。他在麟台四年,哪些人堪用,心中自然有數。至於安撫流民,此事應由各地州府各司其職。」

  周太后的話眾人都不敢直言駁斥。

  但她的私心卻一目了然,留在京城,自然是為了宋虔之的安全。苻明韶與皇后恩愛是一方面,在周太后多年的安排下,苻明韶所冊封的嬪妃中,無一人有軍方背景。這就使得苻明韶無法擺脫周太后與李曄元的控制。

  然而,宋虔之突然下跪,以頭觸地。

  「臣請領按察使一職,巡視各州,安撫萬民,督運糧草。請為陛下分憂,為朝廷安內!」

  殿內一時鴉雀無聲。

  半盞茶後,李曄元與楊文已經出去,暫時不往災地發糧,但戶部出面收購糧食填充國庫,立刻戶部就要忙起來。

  李曄元則去找秦禹寧,孟勤峰沒了,需要儘快調派將領。朝中能帶兵的人太少了,每一個能領兵的都要放在正確的位置。

  李曄元甚至自嘲道:「實在無人可用,臣可以上陣殺敵!」李曄元年過六旬,真要派他上陣,那朝中真就無人可用了。這話一出李曄元臉色就一變,只當自己沒有說過,在場諸人也當沒有聽見。

  殿內宋虔之將到了容州以後發生的事情詳細陳奏。

  他話聲停下時,隨之整個內殿空氣凝滯。

  良久,周太后道:「這逆子是做了充足的準備而來,陛下,看來這一仗,不會太容易。」

  苻明韶臉色本就難看,此刻更是灰敗無比。

  「過去數年中,黑狼寨不知道劫掠過多少官商,那些錢糧物資是否給了黑狄臣暫且不知,但才不久撥給容州的賑災糧運往了白明渡已毫無疑問。可能並未出海,可以讓黑狄上岸的軍隊就地補給。且算算時日,出海是不大可能。」宋虔之已完全鎮定下來,「國庫空虛一事絕不能傳出,以免引起恐慌。還有十日就是年關,無論此戰到時打得如何,京城都當大肆慶賀,至少也當像尋常過年時一般,不能驚慌失措。況且,臣不認為黑狄能一路長驅直入,他們離開本土萬里迢迢而來,只要截斷水路,只能就地補給,必然引起民怨。得民心者方能得天下,不需太長時日,軍民就將一心。」

  周太后一頓,神色緩了緩。

  「倒是,高高在上的日子過久了,本宮險些忘了,還有這條可以指望。」當年她夫君出征,正是大楚國力強盛,往外拓疆,做好了十足準備,王者之師,氣勢如虹。

  如今是被動挨打,自然就會有人反抗,時局不同,打法也應該不同。

  「所以,臣必須領命巡察各州,請陛下賜臣天子器,以慰萬民,震懾州郡。」

  苻明韶想來想去,竟想不出有什麼名器可以拿出來用。

  周太后忽然起身:「等等,虔之還未用過飯吧?一路狂奔,也該歇一歇,換身衣服。」

  苻明韶連忙道:「是啊,逐星便陪朕用一頓膳,待母后回來,再啟程回容州去。」

  ☆、正興之難(貳)

  皇帝從昨夜議事到現在,一夜未睡不說,也是餓著肚子。

  宋虔之更不消說,早已經餓得前胸貼後背,四種粥,二十四味小菜。周先也破天荒被賜了座,三人同桌用膳。

  宋虔之本還想稍微矜持點,不要失了安定侯府的尊貴風範,畢竟誰都知道安定侯府吃得不差,老實說,宋虔之給府里找的廚子,用的食材,確實比皇宮裡做的更好吃。

  加上他府里吃飯沒那麼多規矩,菜式無定製,要吃什麼,吩咐一聲廚房,即刻做來。

  此時此刻,宋虔之是真的餓,一頓風捲殘雲,擦著嘴還打了個嗝兒,甚是尷尬。

  苻明韶給他面子,只作沒有留意到。

  當著皇帝面吃飯,周先做麒麟衛以來從未有過,更是拘謹,雖然也是餓,不過還維持著一絲風度。

  三碗粥兩個餅下去,宋虔之才稍微放緩速度,把雞絲和肉鬆一起浸在粥里,猶豫了一下,還是不吃餅了,再吃肚皮都要破了。待會兒還要騎馬,吃太多顛簸之下很可能吐出來,那得心痛死他。

  「這些時日,辛苦你了。」

  宋虔之面上沒什麼,心裡卻很驚訝。四年以來,苻明韶極少如此和顏悅色,每每召見總是君是君臣是臣的。轉念一想,苻明韶眼下正值用人之際,前不久兩條命案死活想往李曄元身上扯,現在也不得不放下,還要跟李曄元問計納策,只能說人算不如天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