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快樂旅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喬雲沒有想到,真正的大唐之旅是孟浩然帶她成行了。這個剛剛認識的朋友,竟然比李白照顧人更貼心。

  孟浩然有李白那種豪放灑脫的一面,也有王維那種沉靜超然的一面。他也能喝酒,但是比李白有節制,不會像李白那樣,承諾好的計劃,經常因為他的酒醉而取消或是推遲。

  和這樣靠譜的人同行,喬雲覺得心裡也有譜。

  孟浩然說:「公主殿下,我們就先去洛陽拜訪吳道子吧。他是著名的畫聖,我去請他幫公主畫一幅人物肖像。求他畫畫的人排隊,我求他,他一定會排在前面。更重要的是,您是公主殿下,他更不敢拖延。」

  「孟大師,您就不用總叫我公主殿下了,在外面遊歷,這樣稱呼也不方便,不如就像李白大哥一樣,叫我喬雲吧。」喬雲說。

  「好,就聽公主的,從現在開始,就稱呼喬雲姑娘了。你也不要叫我大師了,我們這裡像我這樣的文人太多了,誰都不服氣誰,你這樣叫我,還會讓別人嫉妒。你就也像稱呼太白一樣,也叫我大哥。」

  一路的快馬加鞭,一路的風光無限,喬雲隨孟浩然白天趕路,飯時飲酒,夜裡投宿。孟浩然也勸喬雲喝酒,但不像李白和玉真公主那樣強勸,只是喜歡邊喝酒邊同她聊天。喬雲覺得精神放鬆,每每也都喝得不少。她發現自己的酒量真是見漲不少,也自覺不自覺地入鄉隨俗了。

  東都洛陽,到了唐代已經比東漢劉秀那時更加繁華了。她心中感慨,曾經她也逛過洛陽城,那是鄧禹陪著她。鄧禹,如今這裡依然有你的影子。還有那皇宮中的小河,那河心的月潞洲,後來真的改名叫歸雲台了嗎?現在進不去這裡的皇宮了,更上不了那河心島,很想去看看那裡啊,曾經我們在那裡發生的一切,是否還有痕跡和氣息?

  「喬雲妹妹,你以前來過洛陽嗎?」孟浩然問她。

  「嗯,來過的。」喬雲說。她說的是實話,在現代社會就來過,有那麼多的著名景點,像龍門石窟、白馬寺等,她都曾經去過。後來去劉秀的洛陽都城,她還遺憾過當時沒有那些建築,她記得龍門石窟是好像武則天時候建的。

  「好啊,既然你來過,我們就不急著看風景了,先去吃東西。一直趕路,一定都餓了吧?這晌午的,只有我們兩個人,就先不吃水席了。待晚上多約幾位朋友,再請你嘗嘗那水席,我們就先去吃點兒羊肉串吧。」孟浩然說。

  水席?喬雲在現代社會吃過。都是湯湯水水的,好像有好幾十道菜呢。還有穿著古代衣服的人給表演、講解,味道好像並不是很好吃,但是那排場好大。她忘記是什麼年代的了,還以為是慈谿太后的呢。現在孟浩然說水席,看來是唐朝就有了。那,一定就是武則天發明的吧?

  「喬雲妹妹,我們吃羊肉串,行嗎?」孟浩然見她沒什麼反應,就又問了一句,「妹妹是不是不喜歡吃羊肉啊?」

  「沒有,喜歡。我喜歡吃羊肉串,好啊。」喬雲連忙回答,心裡卻想起了和鄧禹在月潞洲烤全羊的往事。

  鄧禹,沒想到,我再次故地重遊,卻是一千多年以後了。你早已作古,我再也見不到你了。我說過還會回去找你的,卻藉口你又流淚而失約了。其實我的心裡是有你的,才導致差點兒被那個和你同名的騙子欺詐。鄧禹,好懷念和你在一起的日子!

  如果在這裡的時光可以倒流,我一定回去看你,你是我最最好的朋友!還有,這裡也不再有劉秀大哥,不再有陰麗華皇嫂,這裡不再有任何「故人」!真是江山依舊,人事已非啊!

  「妹妹,這家的羊肉串是全洛陽最有名的,你一定要多吃點兒。」孟浩然已經把喬雲領到了一家「串店」,找了一個靠窗的好位子坐下。喬雲才想起,原來唐代就有這樣的美食了。

  「孟大哥,您說,這羊肉串,是什麼時候起源的呢?」喬雲不禁問道。

  「據說是東漢末年就有了。這洛陽城是東漢的都城,那時候就很繁華了。聽說光武帝劉秀把都城建在這裡,大力發展城市建設,給後世留下了很好的基礎。」孟浩然介紹著,他是從史料上了解的。

  喬雲卻曾經親身來過這東漢的都城。可她卻說不出這麼多理論上的概念的東西。她那時在城裡逛得並不多,她對這裡最多的印象不是建築、不是風景,而是人——鄧禹。

  她對這裡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伊水河畔,那是她給鄧禹唱《在水一方》的地方。那是她和他最浪漫的瞬間。

  「如果有空,我們去伊水河畔看看好嗎?」喬雲問孟浩然。

  「當然好啊。那裡有讓人震撼的龍門石窟,可雄偉了。妹妹不是說來過嗎,既然去過伊水,就一定也見過那龍門的石窟了。」孟浩然說。

  哦?龍門石窟我是去過,是在現代社會。對啊,那裡就有一條河,河水碧綠,波瀾不驚,岸邊垂柳茂盛。哦,原來那就是伊水啊!我和鄧禹在那兒唱歌時,竟然不知道那就是龍門石窟的所在地。

  「嗨!浩然兄!你來洛陽了?」有人從身後喊孟浩然,隨即就過來拍了他的肩膀。

  「嘿,兄弟!好久不見。」孟浩然站起身,和那人來了個擁抱,看這樣子是很熟的朋友。

  這人不會也是什麼大文豪之類的歷史名人吧?看那穿著,也是像她見過的幾位那樣的體面而瀟灑的派頭。只是這人比孟浩然更年輕、更英俊,個頭也更高一些。

  「來,我為你們介紹一下。這位是我的好兄弟高適高達夫。這位,是我的妹子喬雲喬姑娘。」孟浩然說到這兒,又壓低聲音對高適說,「她的真正身份,等到人少的地方我再給你介紹。」

  「哦,喬姑娘,幸會幸會。不如一起吧?」高適是後進來的,也沒用讓,就自己坐在了孟浩然的旁邊。看樣子,他想買單。

  這人就是高適啊?喬雲想起,李白曾經給她介紹過這人,說他文武雙全,而且人品很好。

  關於高適,喬雲是有比別人更多一些印象的。她印象最深的是他的那首《別董大》。「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為什麼呢?

  喬雲是在擊劍隊裡的文化課上,聽老師特別講解過這首時。當時是和王維的那首《送元二使安西》對比著講的。王維的詩是「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當時老師就講,同是送別詩,高適的作品勾勒了送別時晦暗寒冷的愁人景色,表現了詩人當時處在困頓不達的境遇之中,但沒有因此沮喪、沉淪,既表露出詩人對友人遠行的依依惜別之情,也展現出詩人豪邁豁達的胸襟。

  而王維那首送元二,則主要是側重表達強烈的與友人的不舍之情。

  喬雲當時就想,這兩首詩,前半部分,是王維寫的景色更美,而高適寫的景色卻蕭瑟肅殺;到後半部分,卻正好逆反,高適的態度積極,而王維則顯得悲鬱。這是詩人的個人性格特點所致嗎?

  沒想到,這兩位作者,如今都見過真人了。她現在覺得,也不能單從詩人的性格上來判斷,當然那是一個方面;或許,他們各自送行的友人,去的地方不同也是一個因素呢?

  喬雲對這節課印象尤其深刻,還有個特殊的原因,就是那位講課老師的緣故。

  那時,隊裡的文化課老師請假了,隊裡臨時從市裡的中學請來一位代課老師。這位老師是才畢業一年的師範大學美女,人長得漂亮,穿著飄逸,聲音還格外好聽。喬雲和她那些女隊友,當時聽得、看得都著迷了,所以對那一課的內容也就聽得特別認真。

  直到很多年過去了,喬雲還是記憶猶新。這,還有一個原因。

  當時,課堂里都是喬雲她們這些女運動員。老曹也去了,因為老曹喜歡古詩詞,一般那樣的課他都會去旁聽。大家都是到了課堂上才知道臨時換了老師,老曹也並不事先知道。

  老曹不光聽詩詞課,有時別的課他也聽,比如歷史和地理。他一是出於興趣,二是去陪喬雲。他那是並不是心裡很清楚自己喜歡喬雲,總想和她在一起,他更多的是一種習慣。喬雲去哪兒他也去哪兒,只要沒有別的安排,他都會跟著她。喬雲當時卻覺得,這個「活閻王」教練一定是處處都監視她,怕她上課不認真聽講。

  老曹每次都是坐在最後邊。據說,那女老師那堂課講得格外賣力。有人說她是早就看上了老曹,還說她答應來代課就是奔曹教練來的。也有人說,老曹是奔著那女老師才去聽課的。

  總之,那時人們對喬雲的印象還只是個小孩,大夥更容易把老曹這位帥哥和那美女教師扯在一起。

  那美女教師在隊裡上了一整天課,直到下班的時候,隊裡派車送她走,她果然還去教練辦公室特意向老曹道過別。老曹當時沒在,就有多事的同事特意去訓練室喊他,那表情八卦極了,說是美女教師要見他。

  老曹猶豫了一下,接著就拉起喬雲的胳膊,讓她跟著一起去辦公室。見到那女教師,老曹還特意拉著喬雲的手。喬雲當時沒明白,還以為教練找她有別的事呢。後來還有多事的人埋怨她,說她耽誤了她教練的好事。

  當然,也有誇她懂事的,有人看出老曹是故意拉著女徒弟來給自己解圍,因為他不想和那女教師有什麼接下去的故事。有人就說,喬雲對教練「很會來事兒」。但卻沒有人把她和老曹聯繫到一塊兒,那時沒人會想到老曹心裡裝的是喬雲。

  別人給他起外號叫「周瑜」,那是幾年後的事了。大夥已經早把那美女教師忘在腦後了。此刻,喬雲又想起了那曾經的往事。

  高適,對,李白對他的評價很高。那是他勸喬雲放下曹丕時,說大唐優秀的年輕男人有很多,舉例子就特別提到高適。說他能文能武,《燕歌行》寫得不比曹丕差。

  當時喬雲心裡就不服氣:高適寫得再好,也是跟曹丕學的!

  曹丕的《燕歌行》她以前就背過,還在劍壇的密室中默寫了當作書信轉給曹丕。高適的《燕歌行》她沒背過,這回見到他真人,她發現,果然李白沒有虛誇。

  這個人,喬雲和他之間會有什麼故事嗎?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