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三喜加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劉秀最近心情好了不少,雖然還有些事不夠盡善盡美。還有,麗華娘家的喪事也算過去了,她的狀態也逐漸好了起來。所以劉秀要選在這個時候集中辦些喜慶的事,給這裡一切都帶來些新的氣象。

  第一件,就是在他心裡最重的,他一刻都不想再等的,那就是給麗華封后。

  這事都拖了多久了,那廢后郭氏早都和他那廢太子兒子去了封地,自己和麗華夫妻二人再也沒有不相干的人來打擾了,所以堅決不能再拖了。只有把這事辦完,他才安心。

  第二件,也是和第一件相關聯的,就是封他和麗華生的長子劉陽為太子。劉秀最喜歡這個兒子,當初封郭聖通生的長子劉疆當太子時,劉秀是很違心的,但那時不得不藉助人家郭氏的勢力,還要平衡許多方面的利益。

  如今,愛子劉陽已經長大了,劉秀看在眼裡,愛在心裡。這個孩子滿身都是自己少年時的影子,更有麗華的樣子,這才是他們愛情的產物。當初麗華懷這個孩子的時候,跟著自己行軍,母子都沒少跟他受罪。也因此,這孩子的胎教就能吃苦,長大了也堪當重任。

  劉秀特意給劉陽改了名字,叫劉莊。喬雲這才明白,她想起來了,東漢有個皇帝叫劉莊,沒想到,竟然是自己的「徒弟」。

  最後一件喜事,就是要封喬云為長公主。東漢年代,長公主不是指皇帝家的女兒中排行長女或是年紀最大的姐姐或者妹妹,而是一種頭銜,是在公主的基礎上更尊貴的意思。

  劉秀本來沒想給這個劍壇上認的異姓妹妹封這個更高的封號,但是因為喬雲的官沒當成,本來受損失的是他而不是她,但是考慮到皇家的臉面,怕下面有人說皇上看人有誤,選了個女流當大官卻沒幹幾天之類的閒話,他故意要做個樣子給所有的人看。

  還有,他對喬雲的「企圖」還沒死心。這企圖可不是男人對女人的那種企圖,而是他還想用好這個來自未來世界的特殊人才。這種企圖劉秀一直都不放棄,只要喬雲在這,他就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壓榨她的知識和才能。

  再有一個原因,俗話「說好事三六九」,有了前兩樁,他覺得還嫌少,不如就把冊封長公主的節目也放在一起,更加重喜慶的氣氛,給東漢初定增添一些分量。

  前朝和後宮一時好不熱鬧。連日來,給三位「新貴」送禮賀喜的排隊。喬雲本來從到這裡之後只與陰麗華母子有來往,還有鄧禹。這回,她的宮中突然賓客絡繹不絕,把她弄得應接不暇。

  喬雲本是個不擅長交際的人。因為從小她的生活圈子就特別小,在擊劍隊,每天見到的就是那麼有數的幾個人,各位教練、領隊,見面要問好,這是制度。還有一眾隊友,個忙各自,也就是打個招呼而已。

  接觸最多的,除了同宿舍的兩個比她大幾歲的女隊友,也就是自己的「御用」教練老曹了。老曹幾乎就等於她自己,說話也是隨便極了,甚至許多交流連話都不用說,一個眼神、一個肢體動作足夠。

  這回突然面對這麼多高人貴客,可把喬雲難為壞了。她怕自己不會說話怠慢了某位,也怕自己不諳禮節丟了劉秀和陰麗華的臉面。她就只有「請教」伺候自己宮女,可這兩個女孩還都是那種話少內向的,平時她們在自己宮裡相處倒是挺合拍的,這回就顯得缺少互補了。

  鄧禹最關心她,及時給她送來了一些適合還禮的小禮品,還囑咐她什麼人回什麼樣的禮。喬雲就一樣一樣地記上,到時候吩咐宮女備好。她心裡真感激鄧禹,發生了那些事,他還能對自己像當初一樣好,而且比那時更貼心、更細緻。

  自從劍傷復發又好不容易康復後,喬雲每天起床收拾利索後,都會打發出去所有的宮女和下人,自己站在床邊,仔仔細細地摸自己的胸。

  她是為了努力找那「晶片」還在不在。每一次,她都做好馬上穿越走的準備,她每次都是既希望那「晶片」還在,她還有穿越的本領,又擔心突然一下子離開這裡,還沒太準備好。

  可是,每次做好的「出行」準備,都是以原地坐下為告終。她的「晶片」果然沒了,她再也穿越不到別的時空了,更回不去自己的生活了。她就得必須留在這裡了,這和她當初想的一點兒都不一樣。

  她本來是有絕對的原則,那就是,在古代不管流連多長時間,最後都必須回去,回去自己的世界,和自己的親人團聚,去完成自己的本職任務,實現自己的理想目標。

  就算退一萬步,不,退一百萬、一千萬甚至一億步,就算不回去了,留在古代的某個時空,那也是三國曹丕那裡,委屈自己「下嫁」給他做個「妃子」之類的側室,因為人家早就有皇后。也或者,不嫁他,只是不計名分地跟著他。

  還有,就算不留在三國,那也是去唐朝那樣的著名盛世,那裡有很多知名的劍客,還有燦爛的古代文化和歷史名人,她可以去感受中國古代傲然屹立於世界的那種自豪感,徜徉在那厚重的古代文明當中。

  當然,即使是留在唐朝,也是要有曹丕相伴。因為曹丕說過,要和她結伴去李白那兒,因為他曹皇帝才是古代七言詩的鼻祖,他要去那裡給唐詩做「評委」和指導,他說要去同「李白之流」天天賽詩、論劍。

  那是他倆神往的神仙日子。當時兩個人說時,也彼此心裡都明白,那只是一個理想的概念而已,是兩顆心共同的一處「世外桃源」,不可能真正實現的。

  現在,自己真的回不去了,必須要把「古人」當到底了,卻是在這個計劃以外的東漢。

  其實喬雲是不太了解歷史,東漢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朝代,也是少有的盛世,尤其是劉秀在位期間,那可是一個難得的「光武中興」時期。

  留下不走,那該怎樣在這裡安身立命呢?這是擺在喬雲心中的嚴峻課題。身為女子,既然不想做官,而且已經都把到手的大官又還了回去,還能做什麼呢?

  憑自己擅長的技能找一份工作養活自己?這是每一個現代人的基本生存守則。然而喬雲她的技能非常單一,只有劍術。這裡沒有運動員職業,那就只能靠收徒弟掙「課時費」了?

  可是在這皇宮中,哪有什麼徒弟可收呢?自己已經收過一個免費的了,還是當朝太子、未來的新君。當然,人家學劍沒給她交學費,但是自己現在的一切生活開銷,全都是人家爹給的。

  喬雲在這裡無需自己賺錢養活自己,因為她有「皇家」的身份,有公主的頭銜,有長公主的俸祿。可是,自己根本沒有皇家的血統,是個冒牌的皇妹啊!

  還能怎樣?再,就是嫁人了。

  喬雲最怕想到這個問題。女子在古代,無論皇家公主還是鄉野村姑,她們唯一的共同命運就是——嫁人。當然,嫁人有嫁得好與嫁得不好的區別,可是,什麼才算嫁得好呢?

  這個問題,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的人都會有相似的答案:嫁個有地位、有財富、有本事又對自己好的男人。

  那麼,誰的條件會比鄧禹更好呢?恐怕再找不出來了,縱觀全東漢也找不出來了。可喬雲卻並不認為那就是「嫁得好」。她心目中的所謂「嫁得好」,是要嫁給自己真心想嫁的那個人,那個能讓自己找到心靈歸宿感覺的那顆心的主人。

  她真是太理想主義了,真是太抽象太不現實了。這種「嫁得好」的概念式的答案,恐怕別說在古代的封建社會,就是在當代社會,包括整個地球,也只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萬分之一的可能罷了。

  喬雲不敢想這個問題,卻又不得不想。即便她自己不想,也總有人替她想。這些人既包括為了個人目的算計她的,也包括一些好心為她著想的,畢竟都知道,這位長公主已經18歲了,在那時可是大姑娘了。各種出發點,都指向她一個人。

  這天,又有熱心人來覲見皇上了。匯報完正常的公務,那人開始問候起皇族的家事來。

  「啟稟皇上,微臣有一族弟,人品一流、姿顏甚偉、才華橫溢、氣質風流。臣竊以為,堪與長公主匹配。」那人滿臉堆笑地說。

  「愛卿,朕的這個妹子眼光甚高且奇特,一般人看好的,她的眼光卻不同。」劉秀知道喬雲心裡還是裝著曹丕,連鄧禹那樣的身份、資質以及對她的誠意,她都不肯點頭,何況是別人呢。於是,只好婉言拒絕。

  「皇上,長公主身份尊貴,其才貌品行縱觀我大漢朝也無人能及,這滿朝上下都有見證。微臣只是以為,如今江山初定,皇上又新近冊封新貴,真是一派欣欣向榮之盛世景象。皇上既已三喜臨門,何不再加一喜,四喜萬福!」那人還真是會討皇上歡心。

  「喔,這倒是言之有理。朕會考慮的。」這話還真是提醒了劉秀。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