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瓦羅加他們是秋天走的,冬天到來時我就有預感,他快回來了。所以搬遷的時候,樹號都是我親自砍的。我在有的樹號上插上一張樺樹皮,畫上一顆太陽,一彎月亮。太陽是圓的,月亮是彎的,彎彎的月牙的一角鉤向太陽,好像在向太陽招手,我相信瓦羅加一看到它,就明白我在期盼他的歸來。果然,下第四場雪的時候,瓦羅加回來了。他把長發剪掉了,清瘦了許多,不過氣色卻很紅潤,看上去顯年輕了。
我問他,你為什麼把長發剪了?瓦羅加說,他們氏族的人基本都去激流鄉了,那裡有鄉長,他這個酋長該廢了。我笑著問他,誰把你廢的?瓦羅加低著頭說,是光陰。他說自己剪髮的時候,他們氏族的許多人都哭了。他們把他落下的頭髮分別拾起來,珍藏起來了,說他永遠是他們的酋長。我怕他傷感,故意問他,有女人撿你的頭髮嗎?瓦羅加說,當然有了。我說,那不行,我會做噩夢的。瓦羅加說,別的女人拿我的頭髮,那都是死物,活物可是一直圍繞著你生長著。他的話充滿柔情,所以那個夜晚我們格外纏綿。當我和瓦羅加送走了那場溫柔的風兒後,我看見安糙兒端坐在火塘邊,火光把他的臉映紅了。我問他怎麼不睡了?安糙兒說,我被大風給吹醒了。他問我,阿帖是風神嗎?
瓦羅加回來的當日,魯尼、拉吉米和馬糞包只是過來跟他簡單地打了招呼,就離開了,他們大約想讓我們獨享重聚的好時光。但第二天一早他們又來了,跟瓦羅加打聽激流鄉是個什麼模樣,打聽我們那些定居的人的生活和帶過去的馴鹿的情況。瓦羅加說,激流鄉有鄉黨委書記,他是漢族人,姓劉,人很和善,有四十多歲,他的老婆是個胖子,兩個孩子卻很瘦。鄉長是齊格達,曾是我們住在山上的鄂溫克的另一個氏族的酋長。另兩名副鄉長一個是漢族人,一個是鄂溫克人。瓦羅加說,到定居點的第二天,鄉里就給大家開了會,說是定居以後,團結是第一位的,各個氏族之間不要鬧矛盾和分歧,現在大家是生活在一個大家庭中的人。瓦羅加說劉書記剛講完這番話,喝得醉醺醺的維克特就說,都是一個大家庭,那女人可以換著睡啦?他的話幾乎把那次會給攪黃了,因為大家只顧著笑,沒人聽書記和鄉長講話了。劉書記還說,大家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獵槍,少喝酒,喝醉酒後不許打架,要做文明禮貌的社會主義新獵民。
關於激流鄉的房屋,瓦羅加說,房子是兩戶一棟的,比烏啟羅夫的要好。那一帶楊樹多,所以房前屋後都栽種著楊樹。屋子裡預備好了棉花絮成的被子,但大家蓋那樣的被子覺得氣悶,所以還是用著獸皮被子。剛到的那幾天,大家都睡不著覺,經常是半夜時從家中溜出來,在路上像夜遊神一樣逛盪著。不僅人是這樣的,獵犬也是如此,它們習慣了守著希楞柱呆在山林中,那一排挨著一排的房屋也讓它們生分,它們在夜晚時也跟著主人逛盪著。生人與生人相遇時,是不說話的,但不相熟的獵犬相遇時可就不安分了,它們大聲叫著,有時還廝咬到一起。所以在剛定居的日子裡,激流鄉每到深夜都雞犬不寧的。
瓦羅加說,達吉亞娜和依芙琳、坤得住在一起,達西一家和維克特一家住在一棟房子裡。伊萬呢,他受到了鄉里特別的照顧,自己擁有一戶房子。鄉黨委書記都聽過伊萬打鬼子的故事,說他是建國的功臣。男人們仍然上山打獵,有時當天回來,有時幾天才回來。女人們仍然以經管馴鹿為最主要的活兒,馴鹿不喜歡回到激流鄉,它們還是樂於呆在安靜、開闊的地方,所以女人們在離激流鄉兩三里的地方圈了一帶適宜馴鹿休息的地方,她們每天都要帶著乾糧去清點馴鹿。如果少了幾隻,還要跟以前一樣出去尋找。
馬糞包說,上次來的幹部,不是說到了激流鄉的馴鹿可以吃糙吃樹枝嗎?怎麼聽上去它們還是過去的活法呀?瓦羅加說,剛到的時候,馴鹿被集中圈到鄉政府西側的下烏力吉氣河灘上,鄉獸醫站的一個穿著藍布長袍、戴著副眼鏡的姓張的獸醫,每天都呆在鹿群中,不讓馴鹿出去,只餵它們糙料和豆餅。可是馴鹿不愛吃這個,除了舔一點鹽喝一些水之外,它們寧肯餓著。眼看著馴鹿一天天瘦下去,獵民們不幹了,他們罵那個張獸醫是魔鬼,有人要動手揍他,鄉里的領導一看獵民情緒激憤,而且馴鹿情況不妙,就順從了大家的意見,這樣馴鹿又獲得了自由。
我對瓦羅加說,那一帶的苔蘚少了以後,馴鹿還會去別的地方找食吃。用不上兩年,那些房屋就會空起來。因為那裡的房子是死的,不能移動,不像我們的希楞柱是活的,可以跟著馴鹿走。
那年冬天,對大興安嶺的大規模開發開始了,更多的林業工人進駐山里,他們在很多地方建立工段,開闢了一條條運材專線路,伐木聲也越來越響了。從這年開始,森林中灰鼠的數量減少了,瓦羅加說這是由於松樹遭到砍伐的原因。灰鼠喜歡吃松子,松子結在松樹上,松樹被砍伐後,等於是減少了灰鼠的糧食。人鬧了饑荒會逃荒,灰鼠也如此。它們一定是翹著蓬鬆的大尾巴,逃到額爾古納河左岸去了。
兩年以後,那些定居在激流鄉的各個部落的人,果然因為馴鹿的原因,又像回歸的候鳥一樣,一批接著一批地回到山上。看來舊生活還是春天。
我們烏力楞的人,回來了一部分,留下了一部分。達西和傑芙琳娜為要孩子的事情四處求醫問藥,不肯回來;伊萬想回來,可是他的風濕病重得行
走困難,心想回來,身體卻回不來了。柳莎為了維克特和已經上小學的九月,只得留在那裡。回來的是老邁的依芙琳、坤得和哈謝。他們帶回的馴鹿管理不善,跟他們一樣顯得毫無生氣。
回來的人中只有一個人是朝氣蓬勃的,她就是達吉亞娜。她臉色紅潤,眼睛裡漾出溫柔的光,有種特別的美。她給營地的女人們都帶來了禮物。我和妮浩每人一塊藍頭巾,貝爾娜和馬伊堪每人一塊花手絹。她回來的當晚,就告訴我和瓦羅加,有兩個男人向她求婚,她問我們該答應哪一個?
向達吉亞娜求婚的,一個是激流鄉的小學教師,叫高平路,漢族人,比達吉亞娜大六歲;一個是我們鄂溫克人,叫索長林,跟達吉亞娜同歲,是他們氏族有名的神槍手。
達吉亞娜說,高平路高個子,偏瘦,性情溫和,面目白淨,有文化,有固定工資,還會吹笛子。索長林呢,他中等個,不胖不瘦,很健壯,笑起來格外慡朗,愛吃生肉,他跟我們一樣,是以放養馴鹿和狩獵為生的。
我說,你該嫁給那個愛吃生肉的。
瓦羅加則說,你該嫁給那個會吹笛子的。
達吉亞娜說,那我是聽額尼的話呢還是聽阿瑪的?
瓦羅加說,聽你自己的心吧。心讓你去哪裡,你就去哪裡。
達吉亞娜是春天回來的,她看上去是那麼的快樂,就像一隻出籠的小鳥,她說她一點也不想回到激流鄉了,還是住在希楞柱里好。所以夏天的時候,她就向我和瓦羅加宣布:額尼,阿瑪,我還是嫁給那個愛吃生肉的吧。於是,我們趕緊為她準備嫁妝,半個月後,索長林娶走了達吉亞娜。
達吉亞娜離開營地的那天,瓦羅加在我面前沉重地嘆了口氣。我明白,他不僅僅是為達吉亞娜離開我們而傷感,他還在為那個會吹笛子的小伙子而惋惜。
達吉亞娜剛走,營地就來客人了,一個是嚮導,一個是激流鄉的陳副鄉長,一個是獸醫站的張獸醫,還有一個就是那個會吹笛子的小學老師高平路。來人各有各的目的。陳副鄉長是來進行人口普查和登記的,張獸醫是來檢查馴鹿疾病的,他還說要採集馴鹿的精液,進行品種改良的實驗,招來大家的恥笑。陳副鄉長在介紹高平路的時候,說他是秀才,這是趁著放暑假來收集鄂溫克民歌的,希望我們多唱些歌給他。他一來就打聽達吉亞娜,當我們告訴他達吉亞娜剛剛嫁走的時候,他嘴上說著好,但看上去很失落。
拉吉米一聽說陳副鄉長是來進行人口普查的,就嚇唬馬伊堪說,抓你的人來了,你可不許走出希楞柱一步!要不你就沒命了!馬伊堪答應了。可是當晚營地上的歌舞聲實在是太誘惑人了,馬伊堪還是溜了出來,溜到了圍著篝火跳舞的人群中。她本來就美得像一株含著露珠的百合花,再加上她輕盈優美的舞姿,外來的男人全都把目光放在這個十七歲的少女身上。
突然出現的馬伊堪,就像黑夜中跳出的一輪明月,就像雨後山間升起的一條彩虹,就像傍晚站在湖畔的一隻小鹿,她的美是那麼的令人驚嘆。陳副鄉長揉著眼睛說:她不會是仙女吧?張獸醫大張著嘴,好像發生了夢魘。高平路呢,開始時他還低著頭,借著火光在本子上記錄著歌詞,馬伊堪一出現,他抬起頭來,筆停了,本子滑落到火堆里,化成了火苗。他雖然沒說什麼,但他的眼睛幫他說話了,他流淚了。這淚水使我們相信,他的心,從此不會為達吉亞娜傷感,因為馬伊堪就像一朵雲,在瞬間飄入了他的心中,攪起了風雨。
拉吉米看到馬伊堪出來,氣得渾身發抖。馬伊堪就好像是一顆被人盜走的明珠,而他就好像守著空盒子的珠寶的主人,那份蒼涼和悽苦全都寫在臉上。所以馬伊堪的腿在快樂地旋轉著的時候,拉吉米的肩膀卻像受傷的鳥的翅膀,在痛苦地抽搐著。
陳副鄉長對瓦羅加說,這姑娘不是鄂溫克人吧?她長得這麼漂亮,舞也跳得好,將來我一定得推薦給文工團,不然被埋沒在山裡,太可惜了!
瓦羅加悄聲對陳副鄉長說,這姑娘是撿來的,拉吉米把她撫養大,是他的眼睛,離了她,拉吉米會瞎的。
陳副鄉長挺了一下脖子,“噢”了一聲,沒再說什麼。
那天晚上,拉吉米的希楞柱里傳來陣陣哭聲。先是拉吉米的哭聲,接著是馬伊堪的哭聲。第二天早晨,我們發現他們不見了。大家明白,拉吉米把那幾個人當成了狼,帶著馬伊堪“避難”去了。
事實確實如此,那幾個人離開後的第三天,拉吉米才帶著馬伊堪回來。從此後馬伊堪就不愛說話了,她也不喜歡和貝爾娜在一起玩了。每到黃昏時分,馬伊堪就會低聲唱起歌來。那歌聲聽起來是哀怨的、愁美的。瓦羅加對我說,高平路是來收集民歌的,馬伊堪的歌聲,一定是唱給他的。她每天唱的是同一首歌,那種旋律我們已經熟悉了,但它的歌詞聽起來卻是模糊的。直到秋天貝爾娜逃走以後,馬伊堪再唱那首歌時,歌詞才像一群蝌蚪一樣,浮出水面。
貝爾娜的逃跑,是因為哈謝的病危。
哈謝是讓一個大蘑菇給帶走的。連綿的秋雨過後,林中的各類蘑菇就生長出來了。有一種蘑菇長得特別,它的菌蓋很大,深紅色,上面附著厚厚的黏液,人們依據它的這種特性,叫它“黏蘑”。黏蘑似乎不太喜光,它們通常生長在背陰而潮濕的林地上。哈謝就是一腳踩到這樣一隻蘑菇上,滑了一跤,而癱倒在地的。他想爬起來,可卻無能為力。那年他已經七十歲了。當大家把他抬到希楞柱後,他囑咐魯尼,千萬不要救治他了,他一身的老骨頭,救也是白救。瓦羅加說哈謝這是骨折了,他張羅著要把他送到激流鄉的衛生院去治療,哈謝說,我不去,我要把骨頭扔在山裡,瑪利亞的骨頭在山裡啊。他的話說得真切而淒涼,讓人辛酸。哈謝剛摔的那天是清醒的,但第二天他開始說胡話,滴水不進。魯尼含著眼淚看著妮浩,妮浩明白魯尼想讓她做什麼,她把目光放在貝爾娜和瑪克辛姆身上,那目光是憂愁的。瑪克辛姆還小,他對這個氏族曾發生的故事一無所知,仍然快樂地玩著魯尼為他削的木頭人。貝爾娜則嚇得白了臉,她咬著嘴唇,打著哆嗦,好像一隻被狼群包圍的小鹿,看上去是那麼的孤獨無助。
我問他,你為什麼把長發剪了?瓦羅加說,他們氏族的人基本都去激流鄉了,那裡有鄉長,他這個酋長該廢了。我笑著問他,誰把你廢的?瓦羅加低著頭說,是光陰。他說自己剪髮的時候,他們氏族的許多人都哭了。他們把他落下的頭髮分別拾起來,珍藏起來了,說他永遠是他們的酋長。我怕他傷感,故意問他,有女人撿你的頭髮嗎?瓦羅加說,當然有了。我說,那不行,我會做噩夢的。瓦羅加說,別的女人拿我的頭髮,那都是死物,活物可是一直圍繞著你生長著。他的話充滿柔情,所以那個夜晚我們格外纏綿。當我和瓦羅加送走了那場溫柔的風兒後,我看見安糙兒端坐在火塘邊,火光把他的臉映紅了。我問他怎麼不睡了?安糙兒說,我被大風給吹醒了。他問我,阿帖是風神嗎?
瓦羅加回來的當日,魯尼、拉吉米和馬糞包只是過來跟他簡單地打了招呼,就離開了,他們大約想讓我們獨享重聚的好時光。但第二天一早他們又來了,跟瓦羅加打聽激流鄉是個什麼模樣,打聽我們那些定居的人的生活和帶過去的馴鹿的情況。瓦羅加說,激流鄉有鄉黨委書記,他是漢族人,姓劉,人很和善,有四十多歲,他的老婆是個胖子,兩個孩子卻很瘦。鄉長是齊格達,曾是我們住在山上的鄂溫克的另一個氏族的酋長。另兩名副鄉長一個是漢族人,一個是鄂溫克人。瓦羅加說,到定居點的第二天,鄉里就給大家開了會,說是定居以後,團結是第一位的,各個氏族之間不要鬧矛盾和分歧,現在大家是生活在一個大家庭中的人。瓦羅加說劉書記剛講完這番話,喝得醉醺醺的維克特就說,都是一個大家庭,那女人可以換著睡啦?他的話幾乎把那次會給攪黃了,因為大家只顧著笑,沒人聽書記和鄉長講話了。劉書記還說,大家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獵槍,少喝酒,喝醉酒後不許打架,要做文明禮貌的社會主義新獵民。
關於激流鄉的房屋,瓦羅加說,房子是兩戶一棟的,比烏啟羅夫的要好。那一帶楊樹多,所以房前屋後都栽種著楊樹。屋子裡預備好了棉花絮成的被子,但大家蓋那樣的被子覺得氣悶,所以還是用著獸皮被子。剛到的那幾天,大家都睡不著覺,經常是半夜時從家中溜出來,在路上像夜遊神一樣逛盪著。不僅人是這樣的,獵犬也是如此,它們習慣了守著希楞柱呆在山林中,那一排挨著一排的房屋也讓它們生分,它們在夜晚時也跟著主人逛盪著。生人與生人相遇時,是不說話的,但不相熟的獵犬相遇時可就不安分了,它們大聲叫著,有時還廝咬到一起。所以在剛定居的日子裡,激流鄉每到深夜都雞犬不寧的。
瓦羅加說,達吉亞娜和依芙琳、坤得住在一起,達西一家和維克特一家住在一棟房子裡。伊萬呢,他受到了鄉里特別的照顧,自己擁有一戶房子。鄉黨委書記都聽過伊萬打鬼子的故事,說他是建國的功臣。男人們仍然上山打獵,有時當天回來,有時幾天才回來。女人們仍然以經管馴鹿為最主要的活兒,馴鹿不喜歡回到激流鄉,它們還是樂於呆在安靜、開闊的地方,所以女人們在離激流鄉兩三里的地方圈了一帶適宜馴鹿休息的地方,她們每天都要帶著乾糧去清點馴鹿。如果少了幾隻,還要跟以前一樣出去尋找。
馬糞包說,上次來的幹部,不是說到了激流鄉的馴鹿可以吃糙吃樹枝嗎?怎麼聽上去它們還是過去的活法呀?瓦羅加說,剛到的時候,馴鹿被集中圈到鄉政府西側的下烏力吉氣河灘上,鄉獸醫站的一個穿著藍布長袍、戴著副眼鏡的姓張的獸醫,每天都呆在鹿群中,不讓馴鹿出去,只餵它們糙料和豆餅。可是馴鹿不愛吃這個,除了舔一點鹽喝一些水之外,它們寧肯餓著。眼看著馴鹿一天天瘦下去,獵民們不幹了,他們罵那個張獸醫是魔鬼,有人要動手揍他,鄉里的領導一看獵民情緒激憤,而且馴鹿情況不妙,就順從了大家的意見,這樣馴鹿又獲得了自由。
我對瓦羅加說,那一帶的苔蘚少了以後,馴鹿還會去別的地方找食吃。用不上兩年,那些房屋就會空起來。因為那裡的房子是死的,不能移動,不像我們的希楞柱是活的,可以跟著馴鹿走。
那年冬天,對大興安嶺的大規模開發開始了,更多的林業工人進駐山里,他們在很多地方建立工段,開闢了一條條運材專線路,伐木聲也越來越響了。從這年開始,森林中灰鼠的數量減少了,瓦羅加說這是由於松樹遭到砍伐的原因。灰鼠喜歡吃松子,松子結在松樹上,松樹被砍伐後,等於是減少了灰鼠的糧食。人鬧了饑荒會逃荒,灰鼠也如此。它們一定是翹著蓬鬆的大尾巴,逃到額爾古納河左岸去了。
兩年以後,那些定居在激流鄉的各個部落的人,果然因為馴鹿的原因,又像回歸的候鳥一樣,一批接著一批地回到山上。看來舊生活還是春天。
我們烏力楞的人,回來了一部分,留下了一部分。達西和傑芙琳娜為要孩子的事情四處求醫問藥,不肯回來;伊萬想回來,可是他的風濕病重得行
走困難,心想回來,身體卻回不來了。柳莎為了維克特和已經上小學的九月,只得留在那裡。回來的是老邁的依芙琳、坤得和哈謝。他們帶回的馴鹿管理不善,跟他們一樣顯得毫無生氣。
回來的人中只有一個人是朝氣蓬勃的,她就是達吉亞娜。她臉色紅潤,眼睛裡漾出溫柔的光,有種特別的美。她給營地的女人們都帶來了禮物。我和妮浩每人一塊藍頭巾,貝爾娜和馬伊堪每人一塊花手絹。她回來的當晚,就告訴我和瓦羅加,有兩個男人向她求婚,她問我們該答應哪一個?
向達吉亞娜求婚的,一個是激流鄉的小學教師,叫高平路,漢族人,比達吉亞娜大六歲;一個是我們鄂溫克人,叫索長林,跟達吉亞娜同歲,是他們氏族有名的神槍手。
達吉亞娜說,高平路高個子,偏瘦,性情溫和,面目白淨,有文化,有固定工資,還會吹笛子。索長林呢,他中等個,不胖不瘦,很健壯,笑起來格外慡朗,愛吃生肉,他跟我們一樣,是以放養馴鹿和狩獵為生的。
我說,你該嫁給那個愛吃生肉的。
瓦羅加則說,你該嫁給那個會吹笛子的。
達吉亞娜說,那我是聽額尼的話呢還是聽阿瑪的?
瓦羅加說,聽你自己的心吧。心讓你去哪裡,你就去哪裡。
達吉亞娜是春天回來的,她看上去是那麼的快樂,就像一隻出籠的小鳥,她說她一點也不想回到激流鄉了,還是住在希楞柱里好。所以夏天的時候,她就向我和瓦羅加宣布:額尼,阿瑪,我還是嫁給那個愛吃生肉的吧。於是,我們趕緊為她準備嫁妝,半個月後,索長林娶走了達吉亞娜。
達吉亞娜離開營地的那天,瓦羅加在我面前沉重地嘆了口氣。我明白,他不僅僅是為達吉亞娜離開我們而傷感,他還在為那個會吹笛子的小伙子而惋惜。
達吉亞娜剛走,營地就來客人了,一個是嚮導,一個是激流鄉的陳副鄉長,一個是獸醫站的張獸醫,還有一個就是那個會吹笛子的小學老師高平路。來人各有各的目的。陳副鄉長是來進行人口普查和登記的,張獸醫是來檢查馴鹿疾病的,他還說要採集馴鹿的精液,進行品種改良的實驗,招來大家的恥笑。陳副鄉長在介紹高平路的時候,說他是秀才,這是趁著放暑假來收集鄂溫克民歌的,希望我們多唱些歌給他。他一來就打聽達吉亞娜,當我們告訴他達吉亞娜剛剛嫁走的時候,他嘴上說著好,但看上去很失落。
拉吉米一聽說陳副鄉長是來進行人口普查的,就嚇唬馬伊堪說,抓你的人來了,你可不許走出希楞柱一步!要不你就沒命了!馬伊堪答應了。可是當晚營地上的歌舞聲實在是太誘惑人了,馬伊堪還是溜了出來,溜到了圍著篝火跳舞的人群中。她本來就美得像一株含著露珠的百合花,再加上她輕盈優美的舞姿,外來的男人全都把目光放在這個十七歲的少女身上。
突然出現的馬伊堪,就像黑夜中跳出的一輪明月,就像雨後山間升起的一條彩虹,就像傍晚站在湖畔的一隻小鹿,她的美是那麼的令人驚嘆。陳副鄉長揉著眼睛說:她不會是仙女吧?張獸醫大張著嘴,好像發生了夢魘。高平路呢,開始時他還低著頭,借著火光在本子上記錄著歌詞,馬伊堪一出現,他抬起頭來,筆停了,本子滑落到火堆里,化成了火苗。他雖然沒說什麼,但他的眼睛幫他說話了,他流淚了。這淚水使我們相信,他的心,從此不會為達吉亞娜傷感,因為馬伊堪就像一朵雲,在瞬間飄入了他的心中,攪起了風雨。
拉吉米看到馬伊堪出來,氣得渾身發抖。馬伊堪就好像是一顆被人盜走的明珠,而他就好像守著空盒子的珠寶的主人,那份蒼涼和悽苦全都寫在臉上。所以馬伊堪的腿在快樂地旋轉著的時候,拉吉米的肩膀卻像受傷的鳥的翅膀,在痛苦地抽搐著。
陳副鄉長對瓦羅加說,這姑娘不是鄂溫克人吧?她長得這麼漂亮,舞也跳得好,將來我一定得推薦給文工團,不然被埋沒在山裡,太可惜了!
瓦羅加悄聲對陳副鄉長說,這姑娘是撿來的,拉吉米把她撫養大,是他的眼睛,離了她,拉吉米會瞎的。
陳副鄉長挺了一下脖子,“噢”了一聲,沒再說什麼。
那天晚上,拉吉米的希楞柱里傳來陣陣哭聲。先是拉吉米的哭聲,接著是馬伊堪的哭聲。第二天早晨,我們發現他們不見了。大家明白,拉吉米把那幾個人當成了狼,帶著馬伊堪“避難”去了。
事實確實如此,那幾個人離開後的第三天,拉吉米才帶著馬伊堪回來。從此後馬伊堪就不愛說話了,她也不喜歡和貝爾娜在一起玩了。每到黃昏時分,馬伊堪就會低聲唱起歌來。那歌聲聽起來是哀怨的、愁美的。瓦羅加對我說,高平路是來收集民歌的,馬伊堪的歌聲,一定是唱給他的。她每天唱的是同一首歌,那種旋律我們已經熟悉了,但它的歌詞聽起來卻是模糊的。直到秋天貝爾娜逃走以後,馬伊堪再唱那首歌時,歌詞才像一群蝌蚪一樣,浮出水面。
貝爾娜的逃跑,是因為哈謝的病危。
哈謝是讓一個大蘑菇給帶走的。連綿的秋雨過後,林中的各類蘑菇就生長出來了。有一種蘑菇長得特別,它的菌蓋很大,深紅色,上面附著厚厚的黏液,人們依據它的這種特性,叫它“黏蘑”。黏蘑似乎不太喜光,它們通常生長在背陰而潮濕的林地上。哈謝就是一腳踩到這樣一隻蘑菇上,滑了一跤,而癱倒在地的。他想爬起來,可卻無能為力。那年他已經七十歲了。當大家把他抬到希楞柱後,他囑咐魯尼,千萬不要救治他了,他一身的老骨頭,救也是白救。瓦羅加說哈謝這是骨折了,他張羅著要把他送到激流鄉的衛生院去治療,哈謝說,我不去,我要把骨頭扔在山裡,瑪利亞的骨頭在山裡啊。他的話說得真切而淒涼,讓人辛酸。哈謝剛摔的那天是清醒的,但第二天他開始說胡話,滴水不進。魯尼含著眼淚看著妮浩,妮浩明白魯尼想讓她做什麼,她把目光放在貝爾娜和瑪克辛姆身上,那目光是憂愁的。瑪克辛姆還小,他對這個氏族曾發生的故事一無所知,仍然快樂地玩著魯尼為他削的木頭人。貝爾娜則嚇得白了臉,她咬著嘴唇,打著哆嗦,好像一隻被狼群包圍的小鹿,看上去是那麼的孤獨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