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會,我不相信。”

  沈鵬躍自認為了解這個侄子,溫文儒雅、文韜武略,頗受族人喜歡。現如今在官場上也很是得意,晉升很快,對政事也很有見地,將來又能繼承齊國公的爵位,他犯不上做出這種自毀前程的事情。

  “我有證據。”

  沈闕向戰慄使個眼色,讓她將藏在身上的證據拿出來,戰慄點點頭,去了屏風後面,將綁在大腿上的書冊取出來,又從屏風走出來,將東西交給沈闕。

  “這是飛花堂收集到的消息,你仔細看看我這個大哥,最近一段時間做的事情。被賜了兵權,不懂得韜光養晦,反而四處拉幫結派。”

  ☆、第282章 思路

  一沈闕將冊子交給沈鵬躍,沈鵬躍接過冊子一看,被氣的渾身顫抖,冊子也被他扔飛出去。

  曾經戍守邊關十多年,哪怕面對十萬強敵都不曾有多膽怯的沈鵬躍,在面對這麼一份冊子,上面詳細羅列了沈映近半年來的活動。

  真是司馬昭之心,人盡皆知,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幹的是逼宮謀反的大逆不道之事。

  “現在該如何是好?”沈鵬躍一時之間拿不出主意。

  一旦牽涉進謀逆的大事,別說是只有公爵之位的沈家,哪怕就是皇親國戚,甚至是太子,那都是滿門抄斬、九族被滅的下場。

  在沈映未成事之前,將沈映供出去,那麼沈家將成為沈映的共犯。如果不將沈映供出來,到時候沈映失敗,沈家依然是沈映的共犯。

  到如今,不管沈家如何做,那都難逃被誅九族的下場。

  “太子德行一向很好,在朝中頗有威信,陛下怎麼會想到廢除太子?”

  這其中的緣由,沈闕都查的清楚。無非是太子在狩獵的時候,被猛獸襲擊,殘了一條腿,此後性情大變,行事乖張,曾多次越矩行事,甚至在宮裡射箭,引來御林軍護駕,觸怒皇帝陛下,認為他德行有失,不配為天下之主,幾次三番透露出想要廢儲的意思。

  不過,飛花堂探來的消息,也不過是從各位高官嘴裡打聽來的,總歸是抵不過身在朝中的沈鵬躍消息來得準確。

  沈鵬躍想了想,說道:“陛下的確透過這樣的消息出來,不過在我看來,不過是個父親恨鐵不成鋼的憤怒罷了,真沒到廢儲那步。我不知道朝中別的大臣是怎麼想的,在我看來,應該只是給太子的壓力,並不是打算真的廢了他。”

  沈鵬躍雖是武將,但是用兵如神,曾保邊關十多年安穩。正因為能力出眾,又被治下將士所信服,皇帝擔心他擁兵自重,才將他調回京城,收繳了他的兵權。

  常年對戰累積出來的眼光,看事情自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他認為皇帝並不打算真的廢儲,那麼太子這個親生兒子會理解不了皇帝的良苦用心,而非得用逼宮造反的方式,獲得至高無上的皇權。

  沈闕想不通,就在兩人一籌莫展的時候,戰慄突然打破這個沉默,說道:“你們有沒有懷疑這是個陰謀?”

  她仔仔細細看了沈闕收集而來的消息,從頭到尾至於沈映的活動跡象,不管是拉攏當朝宰相、六部官員,還是收買禁軍統領,通通都是沈映在做。

  難道這個想要謀反逼宮的太子,就這麼信任沈映,敢將所有的權利全都下放給沈映,而他做個甩手掌柜,等著別人幫他奪皇位。

  “栗子,這當然是個陰謀。”

  沈闕嘆氣,這是個天大的陰謀,能將沈家送上斷頭台的陰謀。

  “我的意思是,這會不會是太子的陰謀?”

  戰慄也不知道怎麼會有這麼瘋狂的想法,太子布了個天大的局,就是為了將沈家裝進去,給他們按個謀逆造反的罪名。

  “你的意思是……”沈鵬躍欲言又止,他似乎明白戰慄的意思,但又不敢點破,畢竟太匪夷所思。

  “我覺得有可能。”沈闕沉思道:“我先去查查太子的傷勢吧。既然太子的轉變是從腿傷開始的,我們總得證實一下。”

  說道查探太子的傷勢,沈鵬躍倒是想起一個重要的信息。

  他說:“太子的傷勢並不是太醫院給治的,當時經太醫院診治,認為傷勢較重,恐難痊癒,太醫院一干人等還遭了陛下的斥責,被施了重刑。為了治好太子的傷勢,特意從普洛山請了提祿大師住進東宮,特意為太子診治。可這治了大半年,太子傷勢未見好轉,反而讓他性情大變,陛下竟然沒有降旨懲罰這個提祿大師。”

  要知道,當初只是如實說出診斷結果的太醫院的太醫們,就無關遭了重刑懲罰,這位提祿大師未遭斥責,反而被東宮封為上賓,那就著實有些蹊蹺。

  為了證實這個蹊蹺,沈闕只能親自去查驗。

  他無法喬裝進入東宮,只能從流入東宮的藥材中查起。每月初,都會有一批藥材送進東宮,作為太子治療腿疾之用。

  沈闕檢查過藥單,都是治療腿疾的藥無疑。不過看起來平常無異的藥單,卻讓他發現一處蹊蹺的地方。

  在太子的藥方中,其中有一味藥材靈毗,是治療腿疾的主要材料。每月初送進東宮的數量很多,遠遠超出藥方中的用量,卻從來不做增減。

  如果他們真的按藥方煎藥,在藥材未用盡的情況下,怎麼可能還會再要?

  這不合常理,唯一的解釋就是,東宮裡根本沒有按藥方煎藥。

  既然如此,又大搖大擺的將大批藥材送進東宮,這是為了掩誰的耳目,迷惑誰的眼睛?

  皇帝既然能縱容提祿大師住進東宮,卻不對他有任何施加的刑罰,則可以看出,這件事情皇帝顯然是知情的,甚至整個計劃都可能是他提出來的,而太子不過是個執行人而已。

  當沈闕把這個消息告訴沈鵬躍的時候,沈鵬躍也理出來了一個思路。

  這是太子布的一個局,就是為了將沈家逼上謀反的路,到時候就能名正言順的除了沈家,還不想要天下人議論。

  他以自己為誘餌,誘使沈映上鉤,將權利交託於他,由他去安排逼宮篡位的大事,到時候兩人一個在宮外,一個在宮內,兵臨城下,裡應外合,順理成章逼著皇帝退位。

  但如果沈映帶兵逼迫宮城,而在宮內的太子卻同皇帝站在統一戰線,對此時逼宮之事毫不知情,那麼逼宮篡位的人就成了沈映。

  而在逼宮之前,沈映肯定會將所有的計劃全都告與太子知曉,太子提前布防,則沈映必敗,那麼沈家就成了謀逆造反的逆犯,罪無可恕。

  好惡毒的計劃,為了讓計劃順利實施,早在半年前就開始謀劃。

  愚蠢沈映,為了所為的從龍之功,竟不惜搭上沈家幾百條人的性命,卻淪為棋子,最終身敗名裂,遺臭萬年。

  ☆、第283章 離京

  面對這樣的計劃,哪怕是如沈鵬躍在戰場歷練多年,看慣戰場的血腥廝殺,還是覺得這個計劃充滿了殺戮和慘無人道的惡毒。

  果然天子之意難測,既狠又毒。

  “二叔,為今之計,怕只有除掉行事之人才能保住沈家。但即便如此,也只能求得一時半刻的安寧,既已動了殺心,又精心謀劃一場殺局,怕是不會善罷甘休。要當機立斷,不可猶豫不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