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頁
這些靶子既是立起來了,就是欠揍。
而在徐行之與孟重光率弟子掀了幾座山後,悄悄轉投魔道總壇的人便更加多了。
大勢已去,新勢將成,就如同當日老四門覆滅一樣,誰也無法阻攔新四門這顆新星冉冉而起。
三月初三,新四門的宣成典儀便要召開了。
在此之前,掃清魔道作亂之徒、整理四門新名冊、重設封山陣法、主持重修再建等諸樣俗務,樁樁件件都忙得人腳打後腦勺。
放在徐行之殿內的犀照燈被重新點燃,日夜無休地釋放出犀角異香。曲馳、徐行之與周北南的幻象並作一處,各自忙碌,並時時商量門派事宜、互通有無,好像所有人都淡忘了,犀照燈其實是有第四盞的。
然而,在二月中的某天,三人正各自處理門中事務時,一道透明的渦旋氣流於虛空中浮起,狀如黎明時分於瓦藍天幕上亮起的白太陽。
徐行之、曲馳與周北南不約而同地抬首望去,誰也沒有說話,誰都明白自己現在的期待有多麼荒誕。
白太陽漸漸被氣流衝散,幻出一個淡淡的人影來。
來人身著一襲青蟬羽衣,腕戴雷擊棗木陰陽環,鬼面冷徹,掌中捧燈,正是已更換了清涼谷上等品級服飾的陸御九。
他的幻影立在房中,略帶茫然地四下顧盼。
他先前聽說過,四門首徒是憑靠著一盞燈聯絡的,但他因為品階太低、無法進入溫雪塵的住所,是以不曉得這盞燈是什麼模樣。
當年魔道沖入清涼谷大肆屠殺時,溫雪塵昔日居所被洗劫,燈盞傾翻在地,但大抵是此燈為徐行之親手所制,式樣太過難看,委實不像是一件有玄妙的寶物,便被不識貨的魔道弟子當做凡常之物,信手塞進了偏殿存儲雜物的小室內,直至今日才被打掃的內門弟子翻出,呈送給了陸御九。
見到三人目光中隱含著的期望紛紛落空,陸御九面具下的一張臉轟然燒了起來,鄭重且羞愧地下拜道:“清涼谷新任谷主陸御九,拜見三位師兄。”
徐行之笑道:“嗨嗨嗨,跟我們客氣幹什麼?起來起來。清涼谷現在的狀況如何了?”
只消三言兩語,徐行之便將氣氛從莫名的低落中拽出,而在他輕鬆調侃的語氣間,陸御九也快速地走出了尷尬,將犀照燈安置在桌案之前,走到溫雪塵過去慣用的書桌前,動手在舊硯中研磨出新墨來。
徐行之含笑低頭,批閱的硃砂筆卻停了下來。
他聽到了輪椅的嘎吱嘎吱聲,從遙遠的過去響到了現在,余光中仿佛有一絲白髮自門口飄過。
徐行之心中一悸,不覺抬目看去,卻見是一線綠柳新芽被風吹動,絲絛般流於春日晴空下。
徐行之轉頭看去,發現周北南與他是一樣的悵然若失。
他盯望著溫雪塵舊日桌案上擺放的卷缸,恍惚地想著,不知溫雪塵當年一筆一划寫給小弦兒的情詩還在不在那裡。
三人之間,唯有曲馳埋首閱卷,神情淡然如常。
他比徐行之年長四年,比周北南年長兩年,這短短的歲月在他身上沉澱出異常沉穩的光芒,似是溫和,又似是無情。
時間悄然而過,轉眼便到了桃花盛開的三月初三。
新四門落成典儀將在風陵舉行,曲馳向來行事穩妥,絕不誤時,在此等大事面前更不會懈怠。
早在三日前,他便將留守丹陽峰的人選定了下來,並安排好了隨行至風陵與會的弟子,剛剛構建好的丹陽新陣也請陸御九來檢查過,確保即便自己離山後有魔道餘孽前來搗亂,丹陽峰留守弟子也有百分之百的取勝之機。
在將山中事務釐清後,曲馳起了個大早,將自己仔細打理了一番,束髮戴冠,換上了一身正式典儀時才會上身的厚重朱衣,紈素玉帶將腰身松松束起,自銅鏡中看來,委實是一個瀟然端莊的君子模樣。
待穿戴完畢,他才想起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沒有做。
他拎起水壺,來到窗外,一邊為他的小桃樹澆水,一邊在心中想著幾個時辰後的典儀流程。
在澆水完畢後,他未加細察,轉身欲走,心中仍惦念著典儀之上該說些什麼。
突然,他覺得衣帶被什麼東西自身後勾了一下。
感受到那小心翼翼的拉扯,曲馳不經任何思考,唇角便勾起了淺淡笑意:“陶……”
話音戛然而止。
他身後空無一人,牽絆住他衣帶的是桃樹低處新生出的一條小細枝,形狀活像是一隻過分纖細的手指。
曲馳從剛才起便一直在思考典儀之事,如今定睛看去,才發現小小桃樹之上,綠意已經咕嘟嘟從枝頭冒出來,枝頭開出了粉白色的細花兒。
比起已經開遍群山的桃花來說,這小小的一兩朵花看上去無比孤獨弱小,像極了陶閒本人。
陶閒便是這樣的,從不敢碰曲馳的手。若有事叫他,不是小聲地叫著“曲師兄”,便是動手勾住他的衣帶或袖口,小心翼翼地搖著,生怕冒犯了他。
……他開花了。
曲馳怔怔地想:他開花了,是什麼時候的事情呢。
他返過身來,伸手捧住了那紅意綻放的細枝,拈花相望,那花也努力地偎依在曲馳掌心裡,不知是風動,花動,還是心動。
少頃,一滴眼淚自曲馳眼中滾出,一滴,又一滴。
望著這朵脆弱得不堪一擊的小花,他想到了陶閒,想到了十三年前的漫山桃花,想到了四門弟子的鮮血,想到了在蠻荒黃沙中埋葬的故友。
向來把自己當做一座山的,沉默、可靠、溫柔、包容的曲馳,在一朵孱弱的小花前,落下了從未在人前落下的眼淚。
半刻後,林好信的身影在殿外出現。
他對著曲馳立於花樹下的背影施以一禮:“師兄,是時候動身啟程了。”
曲馳背對著他,並未轉身。
林好信有些奇怪:“……師兄?”
曲馳仍是背對著他,但聲音已恢復了往日的穩重:“……就來。”
他轉過身來,放下水壺,自窗側取下玉柄拂塵,麈尾一擺,搭於臂上:“走吧。”
除了眼角微紅外,曲馳面上已再無任何傷感之象,似是溫和,又似是無情。
典儀是在正午時分開始的,與會的清涼谷弟子,包括立於高台之上的周北南,額心都燃著一枚紫氣蒸騰的刻印,以確保他們在日光下仍能行動。
風陵山青竹殿前,四門各弟子分立四處,形制森嚴。
周望卸去雙刀,身著一襲青衣,立於清涼谷隊伍之前;孟重光換上了風陵弟子的服飾,元如晝則披一身漆黑斗篷,分別立於風陵山隊伍的一頭一尾。
徐行之、周北南、曲馳、陸御九四人身處高台之上,曲馳主持,宣布新四門落成,各分四部,一切規矩均依以往,不加太多更改。
一切看似沒有改變,但所有人心中都難免響起一聲嘆息。
……十四年了。
羲和駕著金車,已走過了整整十四年光陰。
好在四門終於再次聚首,好在少年未老,精魂猶在。
而在徐行之與孟重光率弟子掀了幾座山後,悄悄轉投魔道總壇的人便更加多了。
大勢已去,新勢將成,就如同當日老四門覆滅一樣,誰也無法阻攔新四門這顆新星冉冉而起。
三月初三,新四門的宣成典儀便要召開了。
在此之前,掃清魔道作亂之徒、整理四門新名冊、重設封山陣法、主持重修再建等諸樣俗務,樁樁件件都忙得人腳打後腦勺。
放在徐行之殿內的犀照燈被重新點燃,日夜無休地釋放出犀角異香。曲馳、徐行之與周北南的幻象並作一處,各自忙碌,並時時商量門派事宜、互通有無,好像所有人都淡忘了,犀照燈其實是有第四盞的。
然而,在二月中的某天,三人正各自處理門中事務時,一道透明的渦旋氣流於虛空中浮起,狀如黎明時分於瓦藍天幕上亮起的白太陽。
徐行之、曲馳與周北南不約而同地抬首望去,誰也沒有說話,誰都明白自己現在的期待有多麼荒誕。
白太陽漸漸被氣流衝散,幻出一個淡淡的人影來。
來人身著一襲青蟬羽衣,腕戴雷擊棗木陰陽環,鬼面冷徹,掌中捧燈,正是已更換了清涼谷上等品級服飾的陸御九。
他的幻影立在房中,略帶茫然地四下顧盼。
他先前聽說過,四門首徒是憑靠著一盞燈聯絡的,但他因為品階太低、無法進入溫雪塵的住所,是以不曉得這盞燈是什麼模樣。
當年魔道沖入清涼谷大肆屠殺時,溫雪塵昔日居所被洗劫,燈盞傾翻在地,但大抵是此燈為徐行之親手所制,式樣太過難看,委實不像是一件有玄妙的寶物,便被不識貨的魔道弟子當做凡常之物,信手塞進了偏殿存儲雜物的小室內,直至今日才被打掃的內門弟子翻出,呈送給了陸御九。
見到三人目光中隱含著的期望紛紛落空,陸御九面具下的一張臉轟然燒了起來,鄭重且羞愧地下拜道:“清涼谷新任谷主陸御九,拜見三位師兄。”
徐行之笑道:“嗨嗨嗨,跟我們客氣幹什麼?起來起來。清涼谷現在的狀況如何了?”
只消三言兩語,徐行之便將氣氛從莫名的低落中拽出,而在他輕鬆調侃的語氣間,陸御九也快速地走出了尷尬,將犀照燈安置在桌案之前,走到溫雪塵過去慣用的書桌前,動手在舊硯中研磨出新墨來。
徐行之含笑低頭,批閱的硃砂筆卻停了下來。
他聽到了輪椅的嘎吱嘎吱聲,從遙遠的過去響到了現在,余光中仿佛有一絲白髮自門口飄過。
徐行之心中一悸,不覺抬目看去,卻見是一線綠柳新芽被風吹動,絲絛般流於春日晴空下。
徐行之轉頭看去,發現周北南與他是一樣的悵然若失。
他盯望著溫雪塵舊日桌案上擺放的卷缸,恍惚地想著,不知溫雪塵當年一筆一划寫給小弦兒的情詩還在不在那裡。
三人之間,唯有曲馳埋首閱卷,神情淡然如常。
他比徐行之年長四年,比周北南年長兩年,這短短的歲月在他身上沉澱出異常沉穩的光芒,似是溫和,又似是無情。
時間悄然而過,轉眼便到了桃花盛開的三月初三。
新四門落成典儀將在風陵舉行,曲馳向來行事穩妥,絕不誤時,在此等大事面前更不會懈怠。
早在三日前,他便將留守丹陽峰的人選定了下來,並安排好了隨行至風陵與會的弟子,剛剛構建好的丹陽新陣也請陸御九來檢查過,確保即便自己離山後有魔道餘孽前來搗亂,丹陽峰留守弟子也有百分之百的取勝之機。
在將山中事務釐清後,曲馳起了個大早,將自己仔細打理了一番,束髮戴冠,換上了一身正式典儀時才會上身的厚重朱衣,紈素玉帶將腰身松松束起,自銅鏡中看來,委實是一個瀟然端莊的君子模樣。
待穿戴完畢,他才想起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沒有做。
他拎起水壺,來到窗外,一邊為他的小桃樹澆水,一邊在心中想著幾個時辰後的典儀流程。
在澆水完畢後,他未加細察,轉身欲走,心中仍惦念著典儀之上該說些什麼。
突然,他覺得衣帶被什麼東西自身後勾了一下。
感受到那小心翼翼的拉扯,曲馳不經任何思考,唇角便勾起了淺淡笑意:“陶……”
話音戛然而止。
他身後空無一人,牽絆住他衣帶的是桃樹低處新生出的一條小細枝,形狀活像是一隻過分纖細的手指。
曲馳從剛才起便一直在思考典儀之事,如今定睛看去,才發現小小桃樹之上,綠意已經咕嘟嘟從枝頭冒出來,枝頭開出了粉白色的細花兒。
比起已經開遍群山的桃花來說,這小小的一兩朵花看上去無比孤獨弱小,像極了陶閒本人。
陶閒便是這樣的,從不敢碰曲馳的手。若有事叫他,不是小聲地叫著“曲師兄”,便是動手勾住他的衣帶或袖口,小心翼翼地搖著,生怕冒犯了他。
……他開花了。
曲馳怔怔地想:他開花了,是什麼時候的事情呢。
他返過身來,伸手捧住了那紅意綻放的細枝,拈花相望,那花也努力地偎依在曲馳掌心裡,不知是風動,花動,還是心動。
少頃,一滴眼淚自曲馳眼中滾出,一滴,又一滴。
望著這朵脆弱得不堪一擊的小花,他想到了陶閒,想到了十三年前的漫山桃花,想到了四門弟子的鮮血,想到了在蠻荒黃沙中埋葬的故友。
向來把自己當做一座山的,沉默、可靠、溫柔、包容的曲馳,在一朵孱弱的小花前,落下了從未在人前落下的眼淚。
半刻後,林好信的身影在殿外出現。
他對著曲馳立於花樹下的背影施以一禮:“師兄,是時候動身啟程了。”
曲馳背對著他,並未轉身。
林好信有些奇怪:“……師兄?”
曲馳仍是背對著他,但聲音已恢復了往日的穩重:“……就來。”
他轉過身來,放下水壺,自窗側取下玉柄拂塵,麈尾一擺,搭於臂上:“走吧。”
除了眼角微紅外,曲馳面上已再無任何傷感之象,似是溫和,又似是無情。
典儀是在正午時分開始的,與會的清涼谷弟子,包括立於高台之上的周北南,額心都燃著一枚紫氣蒸騰的刻印,以確保他們在日光下仍能行動。
風陵山青竹殿前,四門各弟子分立四處,形制森嚴。
周望卸去雙刀,身著一襲青衣,立於清涼谷隊伍之前;孟重光換上了風陵弟子的服飾,元如晝則披一身漆黑斗篷,分別立於風陵山隊伍的一頭一尾。
徐行之、周北南、曲馳、陸御九四人身處高台之上,曲馳主持,宣布新四門落成,各分四部,一切規矩均依以往,不加太多更改。
一切看似沒有改變,但所有人心中都難免響起一聲嘆息。
……十四年了。
羲和駕著金車,已走過了整整十四年光陰。
好在四門終於再次聚首,好在少年未老,精魂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