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至於殿下您……還有待修煉啊,期待您成精的那天。

  衛玠的一串腹誹里,只有一句話說錯了,廣陵王其實見過衛熠。不止見過,他想娶呢。

  “???”

  雖然衛玠的古代宮斗理解學學的不夠透徹,不夠深入,但廣陵王話里話外、前前後後加起來的意思,他卻還是能夠聽懂的——廣陵王覺得衛熠不錯,雖然大家都說衛熠不好,但他不嫌棄,和衛熠出個對象的。只不過礙於他爹現在還沒結婚,他也不好越過去表露出過多的對衛熠的喜歡,但如果一定要選,他是傾向於娶衛熠當王妃的。所以他才會對衛玠多加照拂,像是對待一家人一樣對待他。

  這話槽多無口,衛玠實在是不知道該從何說起,最後只能在心裡道了一句,你看上我姐啥了?我讓她改還不成嗎?

  就在衛玠的笑快掛不住之後,他才好不容易告別了廣陵王,離開了洛陽皇宮。

  結果趕上羊車,就得了一塊隱晦的羊脂玉,守車的下仆說是廣陵王身邊的人送過來的,放下就走,根本來不及退回去。衛玠拿著那塊羊脂玉,神色莫測,他真的很想冷下臉,把這玩意直接摔到廣陵王的臉上,問他以為他姐是什麼。

  ——還真是對不起啊,您能把自己當做聯姻的工具,我衛家卻做不到!你不嫌棄我姐,我姐還嫌棄你呢!

  但最後,衛玠的理智還是占領了高低,把玉揣在袖子裡,只等著回去和祖父商量一下該怎麼辦。

  廣陵王到底看沒看上衛熠不好說,但他肯定是看上了衛家的。

  這位犧牲自己也要聯姻的偉大豁出去精神,衛玠給滿分,可惜廣陵王想和衛家綁定,衛玠卻不想和廣陵王綁定。

  今天註定了多事,衛玠的車還沒走回家,在銅駝大道上就再次被攔了下來。

  攔了他的人還特別理直氣壯,坐在路邊茶肆二樓的圍欄上,邪笑著沖他招了招手,對方派來的下人適時插話:“我家郎君說,您要是不上去,他可就喊了。”以衛玠如今的人氣,真道破他的身份,他就別想回家了。

  “……你家郎君能要點臉嗎?”衛玠說話也不客氣。

  因為攔下衛玠的是和衛玠關係十分不錯的王衍,那個一貫愛調戲衛玠的怪大叔,沒什麼不純潔的目的,就是習慣性的對美人口頭花花幾句,這位連自己親兒子也不放過。

  王衍的兒子叫王玄,《晉書》里是這麼描寫他的“少慕簡曠,亦有俊才,與衛玠齊名”。

  說實話,歷史上沒有怎麼提過王玄,實在是讓衛玠覺得很不可思議,這位有一張十分對得起“與衛玠齊名”這五個字的臉,但是卻和王家早逝的大舅王尚一樣,鮮為人知。

  【因為他們都死的早,還沒來得及有所作為。】拓跋六修簡單的解釋了一下。

  衛玠跟著王家的下仆上了茶樓,正看到王衍和他的幾個兄弟在茶肆里喝酒。店家沒打死他們,一定是因為打不過。王玄王同學也在其中。

  衛玠一上來,就主動坐到了王玄旁邊,他和王玄的關係還是不錯的。

  兩人革命友情的建立很簡單,他小名叫小娘,王玄字……眉子,衛玠曾無數次的慶幸他爹和他爺爺還算靠譜,是放達的世家群眾一股小清流,這才給了他一個正常的名和字(衛玠雖然還沒有到擁有自己字的年紀,但其實基本熟悉衛家的人都知道。衛家老大魚哥字伯寶,棗哥字仲寶,衛玠要是不字叔寶,一眾古代強迫症都不能答應)。

  而眉子同學也在對比了小娘這個小名後,覺得自己的字被他爹起了個坑爹的眉子也沒什麼。

  “坐那麼遠幹什麼?我能吃了你啊?”王衍揮了揮他的拂塵,一看就喝高了。

  王衍的標配弟弟王澄也在旁邊,衛玠不想看他,因為怕長針眼。這位大叔一言不合就脫衣服的毛病,真的很要命。

  最要命的王衍這個當哥哥的還在一邊火上澆油,贊他弟弟:“有落落穆穆然的風度。”

  ——真能拽詞。

  王玄有點不想讓衛玠看到父親和叔父這麼丟臉的一幕,就轉移話題問衛玠打從哪裡來。

  “剛剛從宮中出來,本來早該到家,卻被廣陵王殿下攔了一下。”衛玠心裡對廣陵王的不慡更甚,要不是因為廣陵王,他估計也就不會遇到琅琊王家的這一群蛇精病了。帶著一身酒氣回去,肯定又要被阿娘嘮叨了,他真的沒那麼貪杯啊!

  “廣陵王?”王玄一愣,“這位殿下找你做什麼?”

  “沒說什什麼,剛巧碰上。”衛玠揮了揮手,不想繼續這個話題。

  那邊王澄見王衍叫了衛玠還不過來,就乾脆自己起身來抓衛玠,裸著上身的那種抓。衛玠必然不願意被他抓住啊,起身往後一仰,卻腳底打滑,差點摔倒。幸好被王眉子給救了下來,只不過動作幅度有點大,羊脂玉從袖口滑了出去,摔的聲音極響,沒碎,卻裂了一條fèng。

  王眉子趕忙道:“我再賠你一塊更好的。”

  衛玠無奈,這又與王眉子何干呢?要不是他救他,他的後腦勺就要遭殃了:“沒事,沒事,玉有靈性,這是給我擋了一劫。”

  兩人互相客氣的空擋,知道自己做錯了的王澄則顛顛親自去撿起了玉,想要回來給衛玠賠禮道歉。

  但在王澄撿起玉,看到了玉背後的圖案時,他忍不住“咦”了一聲。然後他就開始反覆看這塊羊脂玉了,摸了又摸。在衛玠前來索要的時候,也沒有給,而是攥在手裡問衛玠從哪裡來的。這不是因為王澄認出了這玉是廣陵王的,而是他記得他哥王衍那裡也有一塊類似的。

  王眉子也看出了端倪,皺眉,他爹那裡的那塊玉,正是他拿給他爹的,而他是從廣陵王那裡得到的玉。再一聯想衛玠所說的剛剛遇到了廣陵王……

  呵呵,樂子大了。

  作者有話要說:注釋1:嵇紹的侄孫嵇舍其實是老來得子,文中為劇情需要提前了一些年。

  注釋2:廣陵王為了鞏固位置,以聯姻的形式巴結權臣,是蠢作者依據歷史推出來的不靠譜的東西,請勿當真,麼麼噠。

  第81章古代八十一點都不友好:

  是夜,王戎並王衍低調的親自驅車前往了衛家府邸,

  從衛玠口中了解了事情始末的衛老爺子,已經在書房等候他們多時。茶水點心,寒食溫酒,哪怕對方此行所為的不是做客,衛家也還是把待客之道做到了極致。

  這裡必須要說一下,寒食就是冷飯,這不是怠慢客人,反而是考慮周全的一種。

  眾所周知,魏晉時期時期的世家名士多有服用五石散的愛好。五石散藥性極熱,藥力發作後,會給人造成一種五內俱焚的感覺,所以要“冷將息”,也就是冷處理,術語叫“散發”,應對的辦法之一,就是吃寒食。所以五石散又叫寒食散。

  “散發”的另外一個辦法就不是冷處理了,而是要喝溫酒,必須喝溫酒。若直接飲用冷酒,後果就是裴楷的族親裴秀的下場。

  裴秀也算是個對於古代比較有貢獻的人物了,他開創了中國古代地圖的繪製學,被國外學者稱為“中國科學製圖學之父”,與古希臘著名地圖學家托勒密齊名。(引自度娘)

  但就是這麼一個極其優秀的人才,卻在四十多歲的時候就早早亡故,死因就是在吃了五石散後,誤飲了冷酒。最可怕的是,他喝完冷酒並沒有當即就死去,而是被寒熱病生生折磨了幾個月,他當時已經神志不清了,一代才子死的卻極其可悲。

  未免這樣的悲劇再次發生,各世家對“散發”就特別注意了。

  衛玠當初勸王濟戒掉五石散的時候,也舉過裴秀的例子,裴秀生前不知道吃了五石散不能喝冷酒嗎?不可能吧。但他還是誤飲了。為什麼?因為服用五石散後整個人都會極其亢奮,根本控制不住。不說自己誤飲,若有人惡意加害,簡直防不勝防。

  簡單來說就是五石散不吃不會給人造成什麼印象,吃了反而壞處多多,那為什麼還要吃呢?就為了顯出一種只有世家才能吃的優越感嗎?

  那如果你買了五石散,卻不屑於吃,且不是更能顯出你的有錢?

  最終,王濟和衛家的人在晉疾醫的幫助下,統統徹底戒掉了五石散。

  但整個社會卻並不會因為王濟和衛家的戒散而有所改變,未免王戎和王衍是吃了五石散過來的,衛瓘想的很周全的讓下人準備了“散發”的東西。

  事實也證明了衛瓘的前瞻性,王戎沒吃,王衍卻high了,來的路上,還特意多步行了些路程,全當“行散”,這也是吃了五石散後“散發”的辦法之一。魏晉名士的不少小故事裡,都和行散有關。

  衛玠真的很想勸王衍也戒了五石散,可惜他們的關係還沒有到那個份兒上,他輕易開口,反而容易惹得王衍不快。

  當王衍痛快的吃了一碗冷食(“散發”時一天七八碗飯都是常態)之後,會議終於開始了。

  這是一個局限於衛王兩家內部,唯有核心人士才能夠參與的核心會議,具體與會人員五名:王戎、王衍、衛瓘、衛恆以及……衛玠。

  王衍挑眉,雖然這事衛玠算是知情人,但是,在大人們討論後續的處理手段的時候,衛玠這個年紀的,就不太適合參與了吧?連眾所周知的衛家的准繼承人衛璪都沒有出現,衛玠為什麼能坐在這裡?這衛家到底在搞什麼?

  衛玠雙眼微微眯起,唇角上翹,給了王衍一個大大的笑容。

  媽蛋,美人計對我沒用,我跟你說,知道我的內心有多堅,擦,還笑……好吧,如果衛玠只是作為賞心悅目用的花瓶,坐在這裡增加亮度,也不是不可以,畢竟任誰看見衛玠的心情都會很好,還能讓這間充滿了衛瓘個人特色的書房,顯得稍微生動活潑一點。

  王戎決定忽略他的傻從弟,直接對話衛瓘和衛恆,詢問衛玠為什麼在這裡。

  “小娘和東宮那位殿下的關係很好。”衛恆道。

  衛玠端起茶杯,看了一眼他祖父。

  “是三郎,”慫爹立馬改口,“三郎和太子殿下的關係很好,不管我們打算對廣陵王殿下的‘厚愛’,回以怎麼樣的‘感激’,我們肯定都繞不開太子殿下。而請太子殿下幫忙,勢必需要三郎。”

  衛瓘則道:“相信我,哪怕我們不告訴三郎整個計劃,只告訴他需要做的,他也還是會以你相信不到的辦法猜到真相。”

  “我已經試過無數次了。”衛恆默契接話,事實上,不只是他,還包括他爹,只不過為了衛老爺子神機妙算的形象著想,他瞞不過一個孩子的事情就不對外廣而告之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