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頁
江宜室懵懵懂懂地跟著他回到內宅,進了葉潯住的小院兒。
兄妹兩個說了說她的事,隨後葉世濤道:“祖父總是賞你很多寶石珠子,帶來了沒有?”
“帶著呢,那可是我的寶貝。”葉潯說著話,取出兩個小匣子,又對江宜室招手,“你來看看,找出與你手串上的寶石大小一樣的,讓哥哥去給你做一個一樣的,寶石的色澤可以做舊些,不會讓人看出破綻的。”
“這怎麼行呢?”江宜室不安地道。
葉潯卻笑,“唉,怎麼不能呢?反正他手頭寬裕得很,只當他少去了一次酒樓。”
葉世濤颳了刮葉潯的鼻尖,“說得對。”
後來,江宜室被兄妹兩個說服了,仔細地挑選了大半晌,才找出大小一般的寶石珠子。葉世濤拿到手裡,又跟葉潯找了兩本書,就回外院了。
兩日後的下午,葉潯忙著做藥膳,葉世濤便直接找到了江宜室,把做好的手串交給她,“你原先那個手串我看過兩眼,成色大抵如此,新舊應該是相仿的。”
江宜室接到手裡,不由驚訝於他絕佳的記憶力,手串絲線編就的樣式、末尾墜著的彎月形綠寶石墜子都是一般無二。她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只是感激地看著他。
葉世濤勾唇笑道:“小事而已。沒有什麼不可取代的。”
她也不知為何,認認真真地反對,“有無法取代的。”
葉世濤挑了挑眉,隨即轉身,“走了。”走出去幾步,又回眸看向她,“你說的是一些人不可取代吧?”
她點頭。
他笑起來,“沒錯。我方才說的是物件兒。日後可以為人黯然,卻不需為身外之物傷神。”
“嗯。”她由衷地笑起來。
“遇到棘手的事,讓阿潯告訴我,我們總能幫你的。”
“為什麼……為什麼願意幫我呢?”她傻兮兮地問道。
他眸子更亮,笑意更濃,“你不是阿潯的好姐妹麼?”
“哦。”她點點頭,由此明白,他對阿潯的疼愛是不需要原因的,阿潯在意的,便是他願意照顧的。阿潯對哥哥也是如此。真正相依為命的兄妹兩個。
經過這件事之後,她開始留意關於葉世濤的一切,沒辦法控制。
她是那種嬌嬌弱弱的大小姐性情,平日裡為一點點小事就能好幾天沒精打采。兄妹兩個只要得知,就會順手幫她解決心煩之事。
再往後,葉世濤就住到了她心裡。
無雙的俊美,待她也著實不錯——即便是因葉潯而起,也足以讓她欣喜。
他那樣的人,讓人傾心不知是多容易的事。
隨著年齡漸長,她嫁給了他。
那麼多人都以為她是因為葉世濤的俊美才嫁給了他,說這種話的人多了,便成了事實,弄得她自己都深信不疑,相信自己是在第一眼看到他的時候就喜歡他。
便真是那樣,也很正常,不損顏面。時隔多年後,少年時那些小事才清晰地襲上心頭,她找到了真正喜歡上他的原由——也不是大不了的事,只是她知道他如果要對一個人好,是可以事無巨細的。閨閣里的小女孩,那些點滴小事,已足夠動心。
她承認,成婚後她糊塗了許久,葉世濤也放蕩了許久。
值得慶幸的是,後來她終於清醒過來,葉世濤也開始在仕途上穩紮穩打,終究走上高處。
她變得理智了,他也終究安定下來。在那之前,他們都不知道成婚後最重要的是什麼,更沒看清自己最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她要他,要和他組建起來的一個家。
他要一個家,要為了這個家出人頭地、位極人臣。
葉世濤是那種走哪條路都要走到極致的男子。他要一個安寧的平靜的家園,如果不能擁有,他興許就會遠走他鄉,終生流離;他一旦得到了那個自幼年就希冀的家園,便會全力以赴,做這個家的頂樑柱,拼盡全力。
☆、第135章
柳之南隨孟宗揚到廣東任上的第二年,無所事事,百無聊賴。
在她收到葉世濤那封信之後,在她知道自己開鋪子做買賣都是孟宗揚暗中相助才能盈利之後,心灰意冷——對自己心灰意冷,失望透頂。
她是個廢物,是個不知好歹又自以為是自作聰明的廢物——以前就知道,別人是這樣看待她的,她不在乎。到了自己不得不承認這些的時候,也只有自己明白那是怎樣的一番苦澀。
最要緊的是,她不知道該怎樣面對孟宗揚。
或者也可以說,她已不知該用怎樣的態度面對這塵世。
柳家,那是她引以為傲的出身,長輩們卻是再懶得理她,將她交給了孟宗揚調|教。要在長輩眼中蠢到什麼地步,才會落得個這樣的下場。
所以她想,是該靜下心來好好思量一番了。自來明白一個巴掌拍不響,她與那麼多人都有矛盾,她得不到誰的認可,肯定是自己從一開始的出發點就錯了。離經叛道的女子不少,但是像她這樣被親朋敬而遠之的怕是沒有幾個。
離經叛道,也要有那個本事、那個資格。她沒有。
由此,將手裡的產業全權交給管事去打理,反正有她沒她都一樣,甚至沒她說不定情形會更好。
獨自留在宅子裡的日子久了,她給哥哥寫了封信,問他:你能不能給我找個清靜之處,接我去住一段時間?
哥哥沒過來接她,只給她寫了封回信:安心與縉喬度日。等他都不能再容忍,我會去接你,但不能保證可以像他一樣寬容相待。你要想清楚。
她看著那封信,想到了葉世濤信中的話。她的哥哥不是葉世濤,她的嫂嫂不是江宜室。
其實事情的關鍵是,她不是葉潯,沒一再努力經營成婚後的時日,不值得人再縱容。
都明白的。
**
著實消沉了一陣子,獨自悶在一所宅院之中,每日靜看花開花謝,煩悶的久了,借酒消愁。
沒人管她。來到這兒之後,她就與孟宗揚各過各的,沒住在一起。
偶爾她會想,自己就是死在這兒,也沒人知道吧?自己就是死在這兒,親朋除了悲傷,更多的是怒其不爭吧?
人是可以活成這樣的,死了都只能成為別人的前車之鑑,不配得到長久的懷念。
心頭除了陰霾,一絲溫暖光火也無。
夏日將至時,她病倒了。
躺在病床上,總是會回想起那次與祖父受傷後的時日。那時他得空就往柳家跑,哪怕只是隔著帘子看她一眼,就知足。
那時的少年郎,打消了她對男婚女嫁的牴觸,讓她一想到成婚之後,便只有愜意自在。
豈料想得太美滿,自己卻是個什麼都斤斤計較、什麼都不能承擔的廢物。
不管緣由,只介意他對別人的一點關心一點緊張一個笑臉;太過依賴,區區十日等他休沐回府都是不耐不願。
別的女子又是怎樣做的?
自從葉世濤進入錦衣衛,宜室姐三不五時就要承受離別與擔憂;皇上重用裴奕,所以讓他與燕王下江南查貪污案,一走就是小半年,潯表姐照顧婆婆、孩子。她們在人前,總是一切如常,起碼看起來是那樣的,讓人感覺是天經地義的。
她呢?孟宗揚為她付出太多,她以往並沒真正意識到這一點,心安理得的享有,心安理得的做他的累贅。
怎麼好意思的?
真的是……一無是處。
死了算了,病死好了。
思來想去,到最終,最深最濃最不可承受的,是對他的虧欠,難以啟齒太過長久的虧欠。
真的,有幾日真的想就這樣悄無聲息的死去,不准丫鬟通稟孟宗揚,不准誰請大夫來診治。
真是覺得沒活下去的必要了。
消沉到極點時,孟宗揚還是知情了,那個黃昏,他出現在她面前。
彼時彩霞將窗紗染上了絢麗的色彩,室內氛圍隨之平添幾分溫馨。
這樣的背景之下,一襲黑衣的他走進門來,目光冷冽銳利,薄唇微抿,下顎線條抽緊。
溫馨的氛圍一點點轉為沉凝肅冷。
這何嘗不是她與他幾年歲月的縮影。
他站在床前,低頭看著她。眼中的冷冽銳利消散於無形,取而代之的是深潭一般的平靜深邃。
她熟悉的那樣暖暖的目光,他給不了她了。
“這算什麼?”孟宗揚問她,“自暴自棄?”
柳之南轉眼看著承塵,默認。這不是自暴自棄又是什麼?
他又問:“只不過與我掛著個夫妻的名分,也讓你這般痛苦?”
她還是沒說話,是不知該如何回答。從何說起呢?
孟宗揚深吸進一口氣,負手在室內來回踱步。片刻後,他停下了腳步,再度回到病床前,“和離?”
兄妹兩個說了說她的事,隨後葉世濤道:“祖父總是賞你很多寶石珠子,帶來了沒有?”
“帶著呢,那可是我的寶貝。”葉潯說著話,取出兩個小匣子,又對江宜室招手,“你來看看,找出與你手串上的寶石大小一樣的,讓哥哥去給你做一個一樣的,寶石的色澤可以做舊些,不會讓人看出破綻的。”
“這怎麼行呢?”江宜室不安地道。
葉潯卻笑,“唉,怎麼不能呢?反正他手頭寬裕得很,只當他少去了一次酒樓。”
葉世濤颳了刮葉潯的鼻尖,“說得對。”
後來,江宜室被兄妹兩個說服了,仔細地挑選了大半晌,才找出大小一般的寶石珠子。葉世濤拿到手裡,又跟葉潯找了兩本書,就回外院了。
兩日後的下午,葉潯忙著做藥膳,葉世濤便直接找到了江宜室,把做好的手串交給她,“你原先那個手串我看過兩眼,成色大抵如此,新舊應該是相仿的。”
江宜室接到手裡,不由驚訝於他絕佳的記憶力,手串絲線編就的樣式、末尾墜著的彎月形綠寶石墜子都是一般無二。她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只是感激地看著他。
葉世濤勾唇笑道:“小事而已。沒有什麼不可取代的。”
她也不知為何,認認真真地反對,“有無法取代的。”
葉世濤挑了挑眉,隨即轉身,“走了。”走出去幾步,又回眸看向她,“你說的是一些人不可取代吧?”
她點頭。
他笑起來,“沒錯。我方才說的是物件兒。日後可以為人黯然,卻不需為身外之物傷神。”
“嗯。”她由衷地笑起來。
“遇到棘手的事,讓阿潯告訴我,我們總能幫你的。”
“為什麼……為什麼願意幫我呢?”她傻兮兮地問道。
他眸子更亮,笑意更濃,“你不是阿潯的好姐妹麼?”
“哦。”她點點頭,由此明白,他對阿潯的疼愛是不需要原因的,阿潯在意的,便是他願意照顧的。阿潯對哥哥也是如此。真正相依為命的兄妹兩個。
經過這件事之後,她開始留意關於葉世濤的一切,沒辦法控制。
她是那種嬌嬌弱弱的大小姐性情,平日裡為一點點小事就能好幾天沒精打采。兄妹兩個只要得知,就會順手幫她解決心煩之事。
再往後,葉世濤就住到了她心裡。
無雙的俊美,待她也著實不錯——即便是因葉潯而起,也足以讓她欣喜。
他那樣的人,讓人傾心不知是多容易的事。
隨著年齡漸長,她嫁給了他。
那麼多人都以為她是因為葉世濤的俊美才嫁給了他,說這種話的人多了,便成了事實,弄得她自己都深信不疑,相信自己是在第一眼看到他的時候就喜歡他。
便真是那樣,也很正常,不損顏面。時隔多年後,少年時那些小事才清晰地襲上心頭,她找到了真正喜歡上他的原由——也不是大不了的事,只是她知道他如果要對一個人好,是可以事無巨細的。閨閣里的小女孩,那些點滴小事,已足夠動心。
她承認,成婚後她糊塗了許久,葉世濤也放蕩了許久。
值得慶幸的是,後來她終於清醒過來,葉世濤也開始在仕途上穩紮穩打,終究走上高處。
她變得理智了,他也終究安定下來。在那之前,他們都不知道成婚後最重要的是什麼,更沒看清自己最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她要他,要和他組建起來的一個家。
他要一個家,要為了這個家出人頭地、位極人臣。
葉世濤是那種走哪條路都要走到極致的男子。他要一個安寧的平靜的家園,如果不能擁有,他興許就會遠走他鄉,終生流離;他一旦得到了那個自幼年就希冀的家園,便會全力以赴,做這個家的頂樑柱,拼盡全力。
☆、第135章
柳之南隨孟宗揚到廣東任上的第二年,無所事事,百無聊賴。
在她收到葉世濤那封信之後,在她知道自己開鋪子做買賣都是孟宗揚暗中相助才能盈利之後,心灰意冷——對自己心灰意冷,失望透頂。
她是個廢物,是個不知好歹又自以為是自作聰明的廢物——以前就知道,別人是這樣看待她的,她不在乎。到了自己不得不承認這些的時候,也只有自己明白那是怎樣的一番苦澀。
最要緊的是,她不知道該怎樣面對孟宗揚。
或者也可以說,她已不知該用怎樣的態度面對這塵世。
柳家,那是她引以為傲的出身,長輩們卻是再懶得理她,將她交給了孟宗揚調|教。要在長輩眼中蠢到什麼地步,才會落得個這樣的下場。
所以她想,是該靜下心來好好思量一番了。自來明白一個巴掌拍不響,她與那麼多人都有矛盾,她得不到誰的認可,肯定是自己從一開始的出發點就錯了。離經叛道的女子不少,但是像她這樣被親朋敬而遠之的怕是沒有幾個。
離經叛道,也要有那個本事、那個資格。她沒有。
由此,將手裡的產業全權交給管事去打理,反正有她沒她都一樣,甚至沒她說不定情形會更好。
獨自留在宅子裡的日子久了,她給哥哥寫了封信,問他:你能不能給我找個清靜之處,接我去住一段時間?
哥哥沒過來接她,只給她寫了封回信:安心與縉喬度日。等他都不能再容忍,我會去接你,但不能保證可以像他一樣寬容相待。你要想清楚。
她看著那封信,想到了葉世濤信中的話。她的哥哥不是葉世濤,她的嫂嫂不是江宜室。
其實事情的關鍵是,她不是葉潯,沒一再努力經營成婚後的時日,不值得人再縱容。
都明白的。
**
著實消沉了一陣子,獨自悶在一所宅院之中,每日靜看花開花謝,煩悶的久了,借酒消愁。
沒人管她。來到這兒之後,她就與孟宗揚各過各的,沒住在一起。
偶爾她會想,自己就是死在這兒,也沒人知道吧?自己就是死在這兒,親朋除了悲傷,更多的是怒其不爭吧?
人是可以活成這樣的,死了都只能成為別人的前車之鑑,不配得到長久的懷念。
心頭除了陰霾,一絲溫暖光火也無。
夏日將至時,她病倒了。
躺在病床上,總是會回想起那次與祖父受傷後的時日。那時他得空就往柳家跑,哪怕只是隔著帘子看她一眼,就知足。
那時的少年郎,打消了她對男婚女嫁的牴觸,讓她一想到成婚之後,便只有愜意自在。
豈料想得太美滿,自己卻是個什麼都斤斤計較、什麼都不能承擔的廢物。
不管緣由,只介意他對別人的一點關心一點緊張一個笑臉;太過依賴,區區十日等他休沐回府都是不耐不願。
別的女子又是怎樣做的?
自從葉世濤進入錦衣衛,宜室姐三不五時就要承受離別與擔憂;皇上重用裴奕,所以讓他與燕王下江南查貪污案,一走就是小半年,潯表姐照顧婆婆、孩子。她們在人前,總是一切如常,起碼看起來是那樣的,讓人感覺是天經地義的。
她呢?孟宗揚為她付出太多,她以往並沒真正意識到這一點,心安理得的享有,心安理得的做他的累贅。
怎麼好意思的?
真的是……一無是處。
死了算了,病死好了。
思來想去,到最終,最深最濃最不可承受的,是對他的虧欠,難以啟齒太過長久的虧欠。
真的,有幾日真的想就這樣悄無聲息的死去,不准丫鬟通稟孟宗揚,不准誰請大夫來診治。
真是覺得沒活下去的必要了。
消沉到極點時,孟宗揚還是知情了,那個黃昏,他出現在她面前。
彼時彩霞將窗紗染上了絢麗的色彩,室內氛圍隨之平添幾分溫馨。
這樣的背景之下,一襲黑衣的他走進門來,目光冷冽銳利,薄唇微抿,下顎線條抽緊。
溫馨的氛圍一點點轉為沉凝肅冷。
這何嘗不是她與他幾年歲月的縮影。
他站在床前,低頭看著她。眼中的冷冽銳利消散於無形,取而代之的是深潭一般的平靜深邃。
她熟悉的那樣暖暖的目光,他給不了她了。
“這算什麼?”孟宗揚問她,“自暴自棄?”
柳之南轉眼看著承塵,默認。這不是自暴自棄又是什麼?
他又問:“只不過與我掛著個夫妻的名分,也讓你這般痛苦?”
她還是沒說話,是不知該如何回答。從何說起呢?
孟宗揚深吸進一口氣,負手在室內來回踱步。片刻後,他停下了腳步,再度回到病床前,“和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