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頁
“太醫可還有聽不明白的地方?”
“沒……沒有,微臣這便為皇上診脈。”事到如今,太醫也看明白了,顯然是太子已知道他昨日有所隱瞞,這才對他如此不客氣。
診過脈後,太醫一五一十將皇上的身體狀況稟明。
“回皇上,太子殿下,皇上日前於鄴城中毒,雖及時服下了解藥,卻也對五臟六腑有所損傷。故而不宜再勞碌,若是再像前陣子那樣熬夜批奏摺,只怕是會不好。”
“不好,太醫指的是會怎樣?”
“回太子殿下,只怕會……會危及性命。”說這話時,太醫將身子低低的彎下。
李錦珩的臉色變白,他未想過父皇那麼及時的服下了解藥,卻還是會有性命之憂。
“那若是只靜養呢?”他追問。
“若皇上好生靜養,不再憂心煩惱朝中之事,每日作息規律,用膳留意,微臣相信皇上體內的餘毒是可控的,並不會危及性命。”
太子轉頭看向皇上,而後吩咐太醫:“先下去為皇上熬藥吧。”
“是,微臣告退。”
待太醫及太監宮婢皆被遣退出寢宮後,周幽帝無奈的嘆了一聲,抬頭看著寶貝兒子。
“珩兒,你才堪堪坐上太子之位,朕此時還不能放心撒手朝中之事。朕還有許多事情要手把手的教導你……”
“父皇,就算要教導兒臣,不管您是皇上,還是太上皇,都不影響。”如今不論是為救蘇鸞,還是為保父皇龍體,他都不得不考慮將這個重擔提早接過來。
見周幽帝不語,太子則繼續道:“父皇,您偏寵兒臣,故而兒臣從未與您在言語上有過避忌。兒臣不貪戀皇權,可既然在您心裡這是兒臣遲早要肩負起的責任,又何不在它將您熬垮之前就接過來?”
“父皇若是憂心兒子心有餘力不足,兒子可只登基做個傀儡,每日只代父皇上早朝,批奏摺,所有大事要事定第一時間稟於您聽,由您做決斷。”
周幽帝笑了,掀了腿上蓋的薄被,下了床。
太子忙伸手去扶,周幽帝順勢將手搭在太子肩膀上,語重心長的說道:“珩兒,父皇雖偏寵於你,但這並不是決心讓你做太子的理由。東宮太子,需有掌一國之智慧,護萬民之氣魄!愛護百姓,也受百姓愛戴。朕既然選定你做這個太子,便是認定你有這樣的能力!”
周幽帝的手在太子右肩上用力拍了兩下:“珩兒,你既願提早接過這副重擔,朕便將它移交於你。”
“父皇……”聽到周幽帝的決斷,太子只覺體內熱血沸騰。
周幽帝扶著太子徑直往書案旁走去,待坐定,向著門外喚道:“來人啊!”
趙總管聽令進來。
周幽帝命道:“傳中書令,傳六部尚書。”
趙總管猛地抬頭,視線快速掃了一眼一旁的太子後,頭又謹慎的低了下去,“是。”
趙總管退下,想著皇上很少會將大臣們這麼齊整的叫進寢宮裡來。就連之前的廢吳皇后後,廢太子,再立新太子,也沒聚齊過諸位大人。這次,不知是有什麼大事。
接到傳召的諸位大人,自然也意識到此次召見似有大事發生,他們匆匆趕去乾政殿。
半個時辰後,諸位大人從乾政殿出來,從臉上的表情便可看出有多驚駭。
零頭的中書令雙手捧著一道聖旨。
這不是一道普通的聖旨,而是一道傳位聖旨。
接下來的幾日,整個大周的子民皆在議論此事。因著太子先前搏下的好名聲,此旨倒算是令大部分人滿意。只是大家不解,皇帝正值壯年,如何就急於傳位於太子了?
民間尚且對此事議論紛紛,那些勛貴世家們,就更是開始細思此事對自家前途的影響。
趁著皇位尚未正式更迭,有兩戶京中大族請命搬出京城。
一戶,是雍郡王府上。
這自不難理解,自己養了多年的兒子馬上要做皇帝了,若是父子感情好的,此時定要飛撲上去好好認親!
可像雍郡王與太子這種一言難盡的父子關係,他若繼續留在京中,只會礙了新帝的眼。搞不好,新帝覺得他們一家是自己的恥辱,會迫不及待的抹掉這個恥辱。
另一戶,便是孝安伯府的唐家。
蘇安當初被封為安定公主時,他們一家尚未如此慌張。畢竟蘇安是要遠嫁西涼的。
可如今陸錦珩要做皇帝了,曾開罪過新帝的唐家,便是一刻也不敢在京中待了!尤其是曾被陸錦珩親口暗示過‘大周唯一無貢獻的郡主’的老太君,更是不願再待在京中。
周幽帝欣然允了他們離去。
一月後,已至初冬。
近來天氣一日冷過一日,宮內紅衰翠減,御花園裡已是一片蕭瑟之相。
蘇鸞披著厚厚的白狐大氅,在水琴的攙扶下,往園子深處走去。
“咳咳~”蘇鸞手捂著嘴唇,咳嗽了兩聲。
水琴立馬駐下步子,將她身上的大氅又仔細裹了裹,並勸道:“太子妃,您近日受寒本就不應出屋,偏巧今日還格外的冷。要不咱們還是回去吧?”
蘇鸞自己也緊了緊身上的大氅,唇邊掛著淡淡的笑意。這大氅是頭幾日殿下送她的,皮子都是他之前親自挑選了命繡工們縫製的,蘇鸞已是喜歡的不得了。可他卻仍是不滿,說待開春去狩獵時,要親手給她打只白狐回來做衣裳。
“沒……沒有,微臣這便為皇上診脈。”事到如今,太醫也看明白了,顯然是太子已知道他昨日有所隱瞞,這才對他如此不客氣。
診過脈後,太醫一五一十將皇上的身體狀況稟明。
“回皇上,太子殿下,皇上日前於鄴城中毒,雖及時服下了解藥,卻也對五臟六腑有所損傷。故而不宜再勞碌,若是再像前陣子那樣熬夜批奏摺,只怕是會不好。”
“不好,太醫指的是會怎樣?”
“回太子殿下,只怕會……會危及性命。”說這話時,太醫將身子低低的彎下。
李錦珩的臉色變白,他未想過父皇那麼及時的服下了解藥,卻還是會有性命之憂。
“那若是只靜養呢?”他追問。
“若皇上好生靜養,不再憂心煩惱朝中之事,每日作息規律,用膳留意,微臣相信皇上體內的餘毒是可控的,並不會危及性命。”
太子轉頭看向皇上,而後吩咐太醫:“先下去為皇上熬藥吧。”
“是,微臣告退。”
待太醫及太監宮婢皆被遣退出寢宮後,周幽帝無奈的嘆了一聲,抬頭看著寶貝兒子。
“珩兒,你才堪堪坐上太子之位,朕此時還不能放心撒手朝中之事。朕還有許多事情要手把手的教導你……”
“父皇,就算要教導兒臣,不管您是皇上,還是太上皇,都不影響。”如今不論是為救蘇鸞,還是為保父皇龍體,他都不得不考慮將這個重擔提早接過來。
見周幽帝不語,太子則繼續道:“父皇,您偏寵兒臣,故而兒臣從未與您在言語上有過避忌。兒臣不貪戀皇權,可既然在您心裡這是兒臣遲早要肩負起的責任,又何不在它將您熬垮之前就接過來?”
“父皇若是憂心兒子心有餘力不足,兒子可只登基做個傀儡,每日只代父皇上早朝,批奏摺,所有大事要事定第一時間稟於您聽,由您做決斷。”
周幽帝笑了,掀了腿上蓋的薄被,下了床。
太子忙伸手去扶,周幽帝順勢將手搭在太子肩膀上,語重心長的說道:“珩兒,父皇雖偏寵於你,但這並不是決心讓你做太子的理由。東宮太子,需有掌一國之智慧,護萬民之氣魄!愛護百姓,也受百姓愛戴。朕既然選定你做這個太子,便是認定你有這樣的能力!”
周幽帝的手在太子右肩上用力拍了兩下:“珩兒,你既願提早接過這副重擔,朕便將它移交於你。”
“父皇……”聽到周幽帝的決斷,太子只覺體內熱血沸騰。
周幽帝扶著太子徑直往書案旁走去,待坐定,向著門外喚道:“來人啊!”
趙總管聽令進來。
周幽帝命道:“傳中書令,傳六部尚書。”
趙總管猛地抬頭,視線快速掃了一眼一旁的太子後,頭又謹慎的低了下去,“是。”
趙總管退下,想著皇上很少會將大臣們這麼齊整的叫進寢宮裡來。就連之前的廢吳皇后後,廢太子,再立新太子,也沒聚齊過諸位大人。這次,不知是有什麼大事。
接到傳召的諸位大人,自然也意識到此次召見似有大事發生,他們匆匆趕去乾政殿。
半個時辰後,諸位大人從乾政殿出來,從臉上的表情便可看出有多驚駭。
零頭的中書令雙手捧著一道聖旨。
這不是一道普通的聖旨,而是一道傳位聖旨。
接下來的幾日,整個大周的子民皆在議論此事。因著太子先前搏下的好名聲,此旨倒算是令大部分人滿意。只是大家不解,皇帝正值壯年,如何就急於傳位於太子了?
民間尚且對此事議論紛紛,那些勛貴世家們,就更是開始細思此事對自家前途的影響。
趁著皇位尚未正式更迭,有兩戶京中大族請命搬出京城。
一戶,是雍郡王府上。
這自不難理解,自己養了多年的兒子馬上要做皇帝了,若是父子感情好的,此時定要飛撲上去好好認親!
可像雍郡王與太子這種一言難盡的父子關係,他若繼續留在京中,只會礙了新帝的眼。搞不好,新帝覺得他們一家是自己的恥辱,會迫不及待的抹掉這個恥辱。
另一戶,便是孝安伯府的唐家。
蘇安當初被封為安定公主時,他們一家尚未如此慌張。畢竟蘇安是要遠嫁西涼的。
可如今陸錦珩要做皇帝了,曾開罪過新帝的唐家,便是一刻也不敢在京中待了!尤其是曾被陸錦珩親口暗示過‘大周唯一無貢獻的郡主’的老太君,更是不願再待在京中。
周幽帝欣然允了他們離去。
一月後,已至初冬。
近來天氣一日冷過一日,宮內紅衰翠減,御花園裡已是一片蕭瑟之相。
蘇鸞披著厚厚的白狐大氅,在水琴的攙扶下,往園子深處走去。
“咳咳~”蘇鸞手捂著嘴唇,咳嗽了兩聲。
水琴立馬駐下步子,將她身上的大氅又仔細裹了裹,並勸道:“太子妃,您近日受寒本就不應出屋,偏巧今日還格外的冷。要不咱們還是回去吧?”
蘇鸞自己也緊了緊身上的大氅,唇邊掛著淡淡的笑意。這大氅是頭幾日殿下送她的,皮子都是他之前親自挑選了命繡工們縫製的,蘇鸞已是喜歡的不得了。可他卻仍是不滿,說待開春去狩獵時,要親手給她打只白狐回來做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