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周幽帝雖未急著立陸錦珩為太子,卻是趁陸錦珩給蘇家下聘之機,添了厚厚的一份聘禮。

  蘇家偏堂,一家人圍桌而坐。

  看著桌子中間整齊碼擺的一盤盤金錠子,蘇鸞雙手托腮。

  心想皇上還真是個務實之人,給兒子添聘禮,竟是豪爽直接的黃金萬兩。

  金燦燦的黃金,蘇鸞自然是喜歡。可比起這些來,她更在乎的是自己小命。所以,這些金子得用到正地方。

  比如,在陸錦珩的帝王之路上,出一把力。

  接下來的時間,蘇鸞帶著府中下人四處走訪市井,搜尋地段好的旺鋪。

  養在城郊的那百十名難民,蘇鸞答應過碧水道人要將他們妥善安排,助他們自食其力。而眼下,正好有個一舉兩得的好機會!

  蘇鸞和榮公子所請的廚子、繡娘、說書先生,已教了那些難民許多京中討生活的技能。那些難民因著感激蘇鸞給他們新生,用心學習,竟是進步神速,上道極快。

  這次蘇鸞去考核他們,發現其中不少人已是可以獨擋一面!

  如今既然金錢充裕,蘇鸞便覺得給他們開設幾間店鋪,是再好不過的。

  不出半月功夫,京中最繁華的主街上,已有十幾間鋪面隸屬安靖郡主。

  繁榮的商街不僅是京中經濟繁華的直接體現,還是舉國流言的匯集地。

  各地商隊往京中送貨,在京中停留之際自然需要住客棧吃飯莊,進茶樓逛酒肆,聽說書和小曲兒。

  而京中的紈絝世家子們,更是少不了去這些地方消遣聽八卦。

  而恰恰這些行業,安靖郡主皆有涉及。大周的民間輿論導向,便有一部分掌握在了她的手中。

  那些難民分工合理,跟著說書先生學的好的,便去做說書先生。跟著廚子學得好的,便去做後廚。擅言的便去做小二跑堂,直接接待客人灌輸觀點洗腦。

  一時間,京中許多茶樓酒肆飯館客棧,總能聽到這樣的對話:

  “客官遠道來的吧?您在小店放心吃放心住,我給您啊打八折!”

  “哦?為何這麼好?”

  “這不是前些日子雍郡王世子救駕有功,在皇上面前邀了賞,免了我們諸多賦稅!”

  ……

  “聽說了沒?這幾日世子又向皇上諫言了,要開辦女學,讓上不起私塾的平民女兒家也能讀書習字!”

  “哎呦,這雍郡王世子還真是為百姓謀福利啊!要是未來的大周太子,能如他這般事事為大周的百姓著想,那可就是萬民之福了!”

  “噓~這種話可不能亂說。不過我聽說啊,郡王世子本就是皇上遺落在外的龍子,一切也未可知呢。”

  ……

  茶樓酒肆里說書的先生,更是將雍郡王世子如何智斗皇后與太子,將二人意圖謀害皇上的惡行揭發,並為皇上得回解藥的事跡編成了段子,每日換著花樣兒的講給往來的客官聽。

  除了蘇鸞安置的那些難民外,甚至有許多不隸屬於她的茶樓酒肆,也紛紛跟風效仿,將雍郡王世子的美名通過往來的商隊,傳播到大周的各個角落。

  自古便言:君為舟,民為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故而沒有哪位明君,不在意民間風向。

  蘇鸞便是要為陸錦珩爭取這民間的支持。皇上廢了太子,卻遲遲不肯立新太子,顯然是想將這個位子留給陸錦珩的。

  若是皇上屬意二皇子,早便順理成章的立了。正因是屬意陸錦珩,才礙於他皇室私生子的身份,需要一步一步緩慢進行,以免未來太子的身世淪為民間茶餘飯後的笑談。

  可周幽帝和陸錦珩等得起,蘇鸞卻是等不起。

  書中原主是在入冬後的第一場雪時,吐血而亡。如今已近暮秋,她唯有用些手段來打消皇上心中的顧忌,加速這一進程。

  作者有話要說:  親愛的萌,本文臨近完結,原本還有近2W的余稿可以再維持一周的更新量,但雨雨想了想下周不申榜了,乾脆這兩天全更完吧。所以昨天雙更,今天大約會3更(15點,18點,21點),明天再更個2章,就OK了。

  第192章

  蘇鸞為陸錦珩爭取了百姓的愛戴與支持, 一但民間呼聲高了,周幽帝便可再無顧慮。

  月余的時間, 民間輿論的發酵遠遠超出蘇鸞的預估, 就連陸錦珩本人聽到這些傳言,也怔住了。

  不久前,他在宮中及民間的口碑還不甚好,仿佛一夜之間,他就變成了宮裡宮外人人稱頌的才德兼備之人。

  太后對他讚賞有加,就連如今正得聖寵的賢妃德妃也時不時在皇上面前為他吹枕邊風。吳皇后與劉貴妃先後失勢, 賢妃與德妃是如今後宮最勢大的嬪妃。

  而民間亦是萬民稱頌。這不禁令陸錦珩有些適應不了,也暗暗懷疑蘇鸞在這其中起了什麼作用。

  今日秋高氣爽,淞陽湖上, 二人泛舟。

  劃到湖中心位置,小舟即便不劃也會隨著水波自由飄蕩,陸錦珩便乾脆撤回了槳。

  看著臉上喜滋滋的蘇鸞,陸錦珩越發有些看不懂了:“那些事可與你有關?”

  蘇鸞面色一怔,笑容僵了僵,“什麼事?”

  “不是你安置的那一百個難民?他們如今成了攪動京城輿論風向的一股繩,你會不知?”陸錦珩一臉的嚴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