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頁
康月風捶胸頓足,叫著周圍的父老鄉親大叔大嬸過來評理,“大叔大嬸們,你們看看,我爹娘這麼大年紀了,家鄉受災吃不上飯,千里迢迢跑到京城來尋女兒。一路倒是打聽清楚了,我妹子當上了南疆王的側王妃,為了不給她丟人,我們找人賒了這身衣裳來認親。結果我們連南疆王府的門都進不了,叫王府里的惡僕拿刀子趕出來,你們看看,我這袖子上還破了這麼大個口子,讓我拿什麼去還給人家?”
他越說越傷心,男兒不輕流的淚都流了滿面,簡直聞者傷心,聽者流淚。有勸他不要難過的,有勸他們就當沒有這樣的女兒的,有和他們說南疆王不好惹,雖無權卻身份擺在那裡的,不過更多的是為他們不平,支持他們去官府告狀的,實在不行,那就去告御狀唄。
當今聖上賢明,不會不給老百姓作主的。
康月風與其父母一愣,越發地嚎了起來,“若是這般做,我那妹妹以後在王府里如何生存才好?惹怒了王爺,以後還能有她在王府里的一席之地嗎?可憐天下父母心,我這個做兄長的,也不忍心見她過得不好。”
有人勸道:“她都不顧念你們了,你們還顧念她做什麼?實在要不行,乾脆便斷了往來,不靠她那一點接濟過日子。你們有手有腳,都能走到這裡來,難道還沒能力養活自己不成?”
另又有人道:“就是,我們鋪子裡缺兩個搬貨的,我聽說那瑞軒樓里還在招洗碗的女工,你們一家三口勤勞些,一人每月掙個幾吊錢,也有幾兩銀子,衣食無憂,何必來受這等子閒氣。”
京城裡百姓的風氣都是受皇宮裡的影響,如今皇宮裡的風氣挺正,皇后最見不得那些搞歪門邪道的事情,且是按勞計功,能者多勞,多勞多得,大家不用擔心勞而無得,便將心思都放在了如何好好幹活好好賺錢上面,潛移默化的,大家心裡形成了一種自力更生豐衣足食的觀念。
康月風三個一時間傻眼。他們好吃懶做慣了,從來就沒想過要去做些什麼辛勞的事,尤其是康月風,康父康母把他看得和個眼珠子似的,自是不會讓他去做這些辛苦事的。
兩個人把康月風護在身後,“你這說的是什麼話?我家兒子是個讀書人,以後是要考狀元當官老爺的,怎麼能做那種搬貨的下爛子事?”
那人原是一片好心,覺得他們一家子可憐,給出個主意讓他們能謀個生路,卻不想人家不同意也就罷了,還出言辱人……多少平民起家的人年少時沒吃過苦的?既是瞧不起他們這些靠自己本事賺錢的人,自己又何必再去惹這一身臊?只是一腔好意餵了狗,心裡有了怨氣不吐不快,“嫌這嫌那的,還能供兒子讀書,想來你們也是有錢養活自己的,何必到大家面前來賣這愁苦,既是不愁吃用又何必平白來做這惹人嫌的事得罪權貴?”
康父康母見這情況不對越發傻眼了。倒是康月風反應過來,作揖道歉,“我爹娘是心疼我,實在也是我的身子骨受不得這些事。幼時我那妹妹做錯了事,我這個做哥哥的替她頂罰,三九寒天的凍壞了身子底的緣故。這位看官莫要怪我爹娘,說到底,都是我們家疼錯了人,出了這麼個白眼狼,憑白地寒了心。”
這下,話頭又轉到康錦娘的頭上去了。
周圍的人議論紛紛,都覺得說到底是那妹妹的不是,忘恩負義!有人提議,“要不然再敲門問問吧?”
一眾人正商議著,聽到馬車開道聲,是南疆王和王妃回府了。
大家頓時高興起來,“南疆王妃回來了,專門管南疆王府後院的,還管宮裡的御香院。南疆王每天都陪她去宮裡應卯下值,也是你們運氣好,正好遇上他們了,有什麼委屈都和他們說說。”
聽著開道聲,門房也把王府大門打開了。
門房在門裡聽著了外面這些人的議論,原本還在猶豫要不要出來理這事,現在王爺和王妃都回來了,若是不趕緊把人趕走了,平白惹得王爺王妃不快,從門一出來,就扯著嗓子道:“各位街坊,你們別聽這幾個騙子的話,我們王爺和王妃的感情,整個京城裡的人都知道的,好得連根針都插不進去,別說側妃了,我們王爺連個通房是侍妾都沒有。這三個人就是大騙子,還在王府里用污言穢語數落我們郡主。還讀書人,我看是從屁~眼裡讀進去的,別杵這裡污了我們的地兒,髒了大家的眼。趕他們出來還是輕的,就是把他們扭送了官府一頓打也不為過!真要去報官,咱們王府有的是話說。”
百姓誣官,罪加一等,誣的是皇族,那就更甚了。
他叫了護衛出來開道,將圍觀的人勸到了一邊,給南疆王夫婦的馬車空出地兒來。
康月風聽著他的話傻了眼,當初和他說消息的那人,分明說了他家妹子在南疆王府出入的,衣裳也穿得光鮮亮麗得很,怎麼可能會沒有呢?
當然,他哪裡會想到,他聽到這個消息,就急著帶父母來京城,根本就沒把人家的話聽完,才會有以為康錦娘成了南疆王妃的誤會。可他偏眼朝馬車那邊看去,那剛從馬車上下來站在一旁衣著光鮮的,可不就是他那個賠錢貨妹妹康錦娘嗎?
他眼睛一亮,立時抬高了嗓音叫道:“爹娘,你看,那個從王爺王妃馬車上下來的,不就是我們錦娘嗎?她果然當了王妃了,還說什么姓慕,那是鐵了心連你們也不認改了名姓了啊!我苦命的爹娘誒!”
他越說越傷心,男兒不輕流的淚都流了滿面,簡直聞者傷心,聽者流淚。有勸他不要難過的,有勸他們就當沒有這樣的女兒的,有和他們說南疆王不好惹,雖無權卻身份擺在那裡的,不過更多的是為他們不平,支持他們去官府告狀的,實在不行,那就去告御狀唄。
當今聖上賢明,不會不給老百姓作主的。
康月風與其父母一愣,越發地嚎了起來,“若是這般做,我那妹妹以後在王府里如何生存才好?惹怒了王爺,以後還能有她在王府里的一席之地嗎?可憐天下父母心,我這個做兄長的,也不忍心見她過得不好。”
有人勸道:“她都不顧念你們了,你們還顧念她做什麼?實在要不行,乾脆便斷了往來,不靠她那一點接濟過日子。你們有手有腳,都能走到這裡來,難道還沒能力養活自己不成?”
另又有人道:“就是,我們鋪子裡缺兩個搬貨的,我聽說那瑞軒樓里還在招洗碗的女工,你們一家三口勤勞些,一人每月掙個幾吊錢,也有幾兩銀子,衣食無憂,何必來受這等子閒氣。”
京城裡百姓的風氣都是受皇宮裡的影響,如今皇宮裡的風氣挺正,皇后最見不得那些搞歪門邪道的事情,且是按勞計功,能者多勞,多勞多得,大家不用擔心勞而無得,便將心思都放在了如何好好幹活好好賺錢上面,潛移默化的,大家心裡形成了一種自力更生豐衣足食的觀念。
康月風三個一時間傻眼。他們好吃懶做慣了,從來就沒想過要去做些什麼辛勞的事,尤其是康月風,康父康母把他看得和個眼珠子似的,自是不會讓他去做這些辛苦事的。
兩個人把康月風護在身後,“你這說的是什麼話?我家兒子是個讀書人,以後是要考狀元當官老爺的,怎麼能做那種搬貨的下爛子事?”
那人原是一片好心,覺得他們一家子可憐,給出個主意讓他們能謀個生路,卻不想人家不同意也就罷了,還出言辱人……多少平民起家的人年少時沒吃過苦的?既是瞧不起他們這些靠自己本事賺錢的人,自己又何必再去惹這一身臊?只是一腔好意餵了狗,心裡有了怨氣不吐不快,“嫌這嫌那的,還能供兒子讀書,想來你們也是有錢養活自己的,何必到大家面前來賣這愁苦,既是不愁吃用又何必平白來做這惹人嫌的事得罪權貴?”
康父康母見這情況不對越發傻眼了。倒是康月風反應過來,作揖道歉,“我爹娘是心疼我,實在也是我的身子骨受不得這些事。幼時我那妹妹做錯了事,我這個做哥哥的替她頂罰,三九寒天的凍壞了身子底的緣故。這位看官莫要怪我爹娘,說到底,都是我們家疼錯了人,出了這麼個白眼狼,憑白地寒了心。”
這下,話頭又轉到康錦娘的頭上去了。
周圍的人議論紛紛,都覺得說到底是那妹妹的不是,忘恩負義!有人提議,“要不然再敲門問問吧?”
一眾人正商議著,聽到馬車開道聲,是南疆王和王妃回府了。
大家頓時高興起來,“南疆王妃回來了,專門管南疆王府後院的,還管宮裡的御香院。南疆王每天都陪她去宮裡應卯下值,也是你們運氣好,正好遇上他們了,有什麼委屈都和他們說說。”
聽著開道聲,門房也把王府大門打開了。
門房在門裡聽著了外面這些人的議論,原本還在猶豫要不要出來理這事,現在王爺和王妃都回來了,若是不趕緊把人趕走了,平白惹得王爺王妃不快,從門一出來,就扯著嗓子道:“各位街坊,你們別聽這幾個騙子的話,我們王爺和王妃的感情,整個京城裡的人都知道的,好得連根針都插不進去,別說側妃了,我們王爺連個通房是侍妾都沒有。這三個人就是大騙子,還在王府里用污言穢語數落我們郡主。還讀書人,我看是從屁~眼裡讀進去的,別杵這裡污了我們的地兒,髒了大家的眼。趕他們出來還是輕的,就是把他們扭送了官府一頓打也不為過!真要去報官,咱們王府有的是話說。”
百姓誣官,罪加一等,誣的是皇族,那就更甚了。
他叫了護衛出來開道,將圍觀的人勸到了一邊,給南疆王夫婦的馬車空出地兒來。
康月風聽著他的話傻了眼,當初和他說消息的那人,分明說了他家妹子在南疆王府出入的,衣裳也穿得光鮮亮麗得很,怎麼可能會沒有呢?
當然,他哪裡會想到,他聽到這個消息,就急著帶父母來京城,根本就沒把人家的話聽完,才會有以為康錦娘成了南疆王妃的誤會。可他偏眼朝馬車那邊看去,那剛從馬車上下來站在一旁衣著光鮮的,可不就是他那個賠錢貨妹妹康錦娘嗎?
他眼睛一亮,立時抬高了嗓音叫道:“爹娘,你看,那個從王爺王妃馬車上下來的,不就是我們錦娘嗎?她果然當了王妃了,還說什么姓慕,那是鐵了心連你們也不認改了名姓了啊!我苦命的爹娘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