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或許不一定想要做個尼姑,但對她來說,對林家而言,這就是最好的選擇。

  螻蟻尚且偷生,林妍到底捨不得死去。

  早在事情揭開之前,她其實就應該預料到如今這樣的場景。

  畢竟她們相處的時候,對方有太多次展現了無情的一面,只是情愛蒙蔽了她的雙眼,她不敢信,也寧願選擇不去相信。

  事實證明,掩耳盜鈴,只能落得如此下場。越王當真是個狠心人,在這種時候,計較越王是不是同她睡了,其實並不重要。

  因為她沒有證據,男子不像女子,不能驗證是否初次,而且越王身份尊貴的身邊定然還有其他貌美溫柔解語花。

  她同他的孩子,也在那場推搡中沒了,她失去了唯一的證據。

  往深處想,或許紀家鬧的這麼大,背後正是有越王的手筆。

  不然紀家地位並不如林家,紀家老太君商人出身,商人逐利,更應該知道分寸,而不是表現得如同市井潑婦。

  林妍的心已經死了,她不願想,也不敢想下去,怕事情的真相,她根本無法承受。

  得到確切消息之後,徐元嘉便同魏寧講:“你以後不許去青蓮寺。”

  魏寧道:“我去青蓮寺做什麼?那個地方貌似是尼姑庵吧。”

  徐元嘉振振有詞:“祖母禮佛,萬一哪日要你陪同她前去呢?”

  他其實已經不覺得魏寧會對林妍產生什麼非分之想了,不過呢,林妍這麼蠢,和她沾上的人也會變蠢。

  魏寧已經夠傻了,不可以再傻下去了。

  這種小要求,對魏寧來說,那就是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他自然一口答應下來:“都依你,若是祖母哪日要去青蓮寺,我找個藉口不一起前去便是。”

  林妍的事情,不過是世家勛貴茶餘飯後的一個小插曲。

  京城如此之大,很快便有更為爆炸的新鮮事占據了人們的視線。

  在有人刻意引導的情況下,這場風波很快平息下來。

  沒有戎狄騷擾,百姓的日子似乎又重歸於平淡,而不是像以前那樣,時時刻刻都有一把名為亡國的劍,高高懸在他們的頭頂。

  丹辰子找機會送了封密信給魏寧,告訴他,皇帝的壽命,已經不足三月了,讓他早早做好準備。

  他丹辰子來京城,謀求的是榮華富貴,而不是鏡花水月。

  他很清楚的知道,一旦皇帝突然暴斃,他這個煉製丹藥的道士,絕對沒有好下場。

  皇室中人總是這麼狠心殘忍的。他總要為自己做好準備才行。

  魏寧給了他回音,讓他稍安勿躁。

  皇帝壽命估摸著還剩下一個月的時候,丹辰子見了皇帝,他神色匆匆,告之皇帝,他昨日夜觀星象,發現紫微星亂。

  “報!”

  他話音剛落,廷外有八百里告急。

  戎狄同大齊剛停戰,這段時間應該是休養生息的時候,可是除了戎狄又是哪個不起眼的居然敢對大齊生出不該有的心思:“呈上來。”

  誦讀來信的大太監扯開嗓子念:“淮安王,造反了!”

  作者有話要說:  徐元嘉:有人造反了

  魏寧:不是我,哈哈,沒想到吧.jpg。

  第101章

  “你說誰反了?!”

  那太監戰戰兢兢道:“是淮……淮安王反了!”

  說到淮安王, 便要提一提當今太后,太后其實並非皇帝生母, 但也親手將生母早逝的皇帝撫養長大。

  而淮安王, 便是當今太后的親子。

  當初皇帝與自己的兄弟爭權奪利, 最後他成了最後的勝利者, 失敗者, 要麼死了,要麼貶為庶人,要麼是被皇帝安排去守皇陵。

  到了如今,這些昔日的皇子,早就不剩幾個,只唯獨一個淮安王, 封王之後, 皇宮中被太后帶到成年,安安穩穩得活在封地。

  今上三十五歲登基,那個時候淮安王才十五,和皇帝的兒子差不多年紀, 長兄如父,皇帝對這個兄弟還是很有感情的。

  皇帝從來沒有想過,有朝一日竟然能聽到淮安王造反的消息。

  他看著那張紙條上黑白分明的字跡, 不由得,青筋鼓起,目眥欲裂。

  他猛地站起來:“來人,擺駕, 去慈寧宮。”

  他要去見太后。

  太后這些時日臥病在床,說是怕過了病氣到皇帝身上,除了太醫誰也外,不肯見。

  皇帝先前身子確實不大好,同太后的母子親情也不算特別寬厚,自然不會做個什麼孝子賢孫,日日守在太后跟前伺候。

  此次他闖了進去,也顧不得實禮與否,直接拉開了遮掩的床簾:“母后……”

  然而床簾被拉開了以後,床上躺著的穿著太后衣服的女子卻並非真正的太后。

  對方一開始還蒙著臉,感覺徹底挽救不了了,便當場跪了下來,哭哭啼啼的為自己辯解:“陛下,不是奴婢有意欺瞞,都是太后拿著奴婢的家人威脅。”

  事情還有什麼好說的,淮安王怕牽連了太后,竟使出這偷天換日之術,把自己的老母親換了出去。

  皇帝一腳把偽裝成太后的老宮女踢開:“來人,把她給朕拖出去斬了!”

  皇帝胸口劇烈的起伏著,甚至還有些呼吸不暢。

  對了,藥,他趕緊從袖中取出一丸神仙散給自己服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