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頁
“謝父皇,”朱常洵恭敬地應了句,牽著江抒站起身,稍作沉默道,“父皇,洵兒想帶王妃去慈寧宮拜望一下皇祖母。”
“去吧。”朱翊鈞淡淡斂斂神色。
“兒臣告退——”朱常洵再次朝著他一抬手,牽著江抒後退幾步,轉身向外走去。
在他的牽領下,不疾不徐地踏出乾清門,江抒面帶疑惑地轉頭看向他:“你為何會突然決定去洛陽就封?”
“累了,想要去過幾天清淨的日子。”朱常洵含笑望著她,語調隨意地道。
“這可不像你——”江抒一副不太相信的樣子。
“是嗎?”朱常洵眼眸一眯,淡淡扯扯唇角。
“那當然,”江抒一本正經地點點頭,想到什麼,又道,“對了,皇上在位都四十一年了吧,如今身體尚且朗健,我看必能超過前朝在位四十五年的嘉靖帝,成為大明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朱常洵面上笑容微凝,搖頭嘆了口氣,“俗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然而百密不容一疏,千功難抵一過,對於一個帝王來說,在位時間長了,未必是一件幸事。”
“……這倒也是,”想想歷任在位時間長的皇帝,確實極少有名聲好的,江抒略一沉吟道,“其實皇上也可以效法乾隆帝,退位做太上皇。”
“乾隆帝?”朱常洵眸光微動,“哪朝的皇帝?我怎麼從未聽說過?”
“呃……”江抒這才察覺到自己失言了,心頭不由一緊,忙著編道,“那個……我說得是唐明皇,乾隆帝是我私底下對他的稱呼,他不是叫李隆基嘛,前朝的隆基皇帝,前隆帝——”這樣的解釋貌似沒什麼毛病。
“是嗎?”朱常洵有些好笑地看著她,“那唐明皇可不是主動退位的,而是在當年的安史之亂中,被安祿山大軍逼至蜀中,為了穩定大局,被迫才寫下的退位詔書。這話你若當著父皇說出來,一頓訓斥是免不了的。”
“……這麼嚴重?”
“嗯,”朱常洵淡笑著點點頭,側頭朝著西邊那幾乎被天空高懸的彩虹整個兒罩起的通往慈寧宮的隆宗門望了望道,“時候不早了,快過去吧。”
《》最新6章 第1244章 只是為了守住祖制
二人不疾不徐地走到的時候,已經六十九歲高齡的李太后正在隨侍在她身邊多年的秦嬤嬤的陪同下於慈寧花園的臨溪亭中乘涼。
由於那亭子並非以柱子支撐的無牆亭,而是如同房間一樣,四面封閉,冠以門窗,此時所有的門窗雖然都是開著的,卻還是達不到一覽無餘的效果,因此直至他們自一側的門裡踏進去,李太后才發現他們的到來。
她的臉上先是出現一抹喜色,隨後想到什麼,神色又冷了下來,在秦嬤嬤的攙扶下站起身,淡淡地看著他們道:“是常洵和王妃啊,你們怎麼過來了?”
朱常洵牽著江抒走上前去,與她一齊朝著她行過禮,抬起頭來,面帶愧疚地道:“洵兒曾因一事誤會皇祖母多年,如今才知事情的真相,特來為自己的小人之心向皇祖母道歉。”
“誤會?”李太后有些疑惑,“你因何事誤會了哀家?”
朱常洵稍作沉默,收手鬆開江抒,輕輕一撩衣擺,在她面前跪了下來:“當年那‘妖書案’,洵兒一直懷疑是您為了讓洵兒去洛陽就藩,讓皇兄遭受打擊,為常潤或常瀛鋪路而為——”
“……那‘妖書案’,不是你母妃和她身後的鄭家弄出來的?”李太后面露震驚之色。
朱常洵面色凝重地點點頭:“妖書一案,受打擊最大的就是鄭家,母妃與鄭家不至傻到去做那種自損的事情。”
“你剛剛說,已經知道了事情的真相,那……那‘妖書案’,究竟是何人所為?”李太后略一沉吟道。
“洵兒不能說,”朱常洵淡淡斂斂神色,“洵兒答應了那人,為他保守秘密。”
“好,”李太后輕輕點點頭,面色柔和了幾分,“快起來吧,哀家不怪你。”
“謝皇祖母。”朱常洵微微頷了下首,利落地站起身。
李太后緩緩擺擺手,輕嘆一聲道:“其實,說白了,哀家這些年來一直猜度那事與你母妃和鄭家有關,也難逃小人之心。”
“皇祖母……”
“不過——”她的話鋒陡然一轉,“有件事情,哀家必須得說清楚,哀家希望你去洛陽就藩,與常潤、常瀛無關,他們的母妃敬妃雖是哀家的親侄女,他們兄弟二人又是哀家一手帶大的,但哀家從未想過讓他們參與儲位之爭。哀家只是為了守住祖制,好在自己百年之後,有顏面去見先帝和朱家的列祖列宗。”
“皇祖母請放心,洵兒不會再讓皇祖母為難,”朱常洵有禮地朝著她一抬手,“洵兒方才在過來之前,已經向父皇請旨,前往洛陽就封。”
“……真得?”李太后有些驚詫。
“是——”朱常洵重重地點點頭,“洵兒知道,由於這些年來的儲位之爭,皇祖母一直不喜歡洵兒,還望皇祖母今後能夠放下對洵兒的成見。”
“哀家不是不喜歡你,”李太后眉頭輕微一擰,沉吟片刻道,“只因你父皇一早便有立你為儲之意,哀家擔心與你太過親近,再沒有辦法堅持不同意你父皇立你,才會刻意去疏遠你。但在哀家心裡,你是哀家最優秀的一個孫兒,始終都是。”
“……皇祖母,這些洵兒一直都不知道。”朱常洵再次面露愧疚之色。
“你若不決定去洛陽,這話哀家可能永遠都不會說,”李太后苦澀一笑,頓了頓道,“打算什麼時候走?”
“洵兒還沒想好。”朱常洵直言道。
“那就過段時日再走吧,”李太后垂眸想了想,“等哀家過完七十歲大壽。”
《》最新6章 第1245章 可曾做過對不住你的事情
告別李太后,從慈寧花園離開,兩個人便直接去了鄭貴妃的翊坤宮。
不想,她卻不在宮中,據留守宮內的宮女所說,大雨方停,她便與延祺宮的周端妃、進宮前來探望她的壽寧公主朱軒妤一同出了宮,去了太液池的蕉園觀賞雨後芭蕉。
由於不知她何時能回,外加也沒什麼重要的事情,江抒與朱常洵就沒有留下來等,決定先行出宮,改日再來將決意去洛陽的事情告知於她。
二人走出翊坤宮,沿著西六宮與中宮之間的寬闊宮道向北沒走多遠,便到了通往儲秀宮正門儲秀門的宮巷口。
江抒腳步微頓,轉頭朝著那邊望了一眼,眉頭很輕微地蹙了蹙。但為免被身旁的朱常洵看出什麼,很快又回過頭來,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與他繼續前行。
“去吧。”朱翊鈞淡淡斂斂神色。
“兒臣告退——”朱常洵再次朝著他一抬手,牽著江抒後退幾步,轉身向外走去。
在他的牽領下,不疾不徐地踏出乾清門,江抒面帶疑惑地轉頭看向他:“你為何會突然決定去洛陽就封?”
“累了,想要去過幾天清淨的日子。”朱常洵含笑望著她,語調隨意地道。
“這可不像你——”江抒一副不太相信的樣子。
“是嗎?”朱常洵眼眸一眯,淡淡扯扯唇角。
“那當然,”江抒一本正經地點點頭,想到什麼,又道,“對了,皇上在位都四十一年了吧,如今身體尚且朗健,我看必能超過前朝在位四十五年的嘉靖帝,成為大明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朱常洵面上笑容微凝,搖頭嘆了口氣,“俗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然而百密不容一疏,千功難抵一過,對於一個帝王來說,在位時間長了,未必是一件幸事。”
“……這倒也是,”想想歷任在位時間長的皇帝,確實極少有名聲好的,江抒略一沉吟道,“其實皇上也可以效法乾隆帝,退位做太上皇。”
“乾隆帝?”朱常洵眸光微動,“哪朝的皇帝?我怎麼從未聽說過?”
“呃……”江抒這才察覺到自己失言了,心頭不由一緊,忙著編道,“那個……我說得是唐明皇,乾隆帝是我私底下對他的稱呼,他不是叫李隆基嘛,前朝的隆基皇帝,前隆帝——”這樣的解釋貌似沒什麼毛病。
“是嗎?”朱常洵有些好笑地看著她,“那唐明皇可不是主動退位的,而是在當年的安史之亂中,被安祿山大軍逼至蜀中,為了穩定大局,被迫才寫下的退位詔書。這話你若當著父皇說出來,一頓訓斥是免不了的。”
“……這麼嚴重?”
“嗯,”朱常洵淡笑著點點頭,側頭朝著西邊那幾乎被天空高懸的彩虹整個兒罩起的通往慈寧宮的隆宗門望了望道,“時候不早了,快過去吧。”
《》最新6章 第1244章 只是為了守住祖制
二人不疾不徐地走到的時候,已經六十九歲高齡的李太后正在隨侍在她身邊多年的秦嬤嬤的陪同下於慈寧花園的臨溪亭中乘涼。
由於那亭子並非以柱子支撐的無牆亭,而是如同房間一樣,四面封閉,冠以門窗,此時所有的門窗雖然都是開著的,卻還是達不到一覽無餘的效果,因此直至他們自一側的門裡踏進去,李太后才發現他們的到來。
她的臉上先是出現一抹喜色,隨後想到什麼,神色又冷了下來,在秦嬤嬤的攙扶下站起身,淡淡地看著他們道:“是常洵和王妃啊,你們怎麼過來了?”
朱常洵牽著江抒走上前去,與她一齊朝著她行過禮,抬起頭來,面帶愧疚地道:“洵兒曾因一事誤會皇祖母多年,如今才知事情的真相,特來為自己的小人之心向皇祖母道歉。”
“誤會?”李太后有些疑惑,“你因何事誤會了哀家?”
朱常洵稍作沉默,收手鬆開江抒,輕輕一撩衣擺,在她面前跪了下來:“當年那‘妖書案’,洵兒一直懷疑是您為了讓洵兒去洛陽就藩,讓皇兄遭受打擊,為常潤或常瀛鋪路而為——”
“……那‘妖書案’,不是你母妃和她身後的鄭家弄出來的?”李太后面露震驚之色。
朱常洵面色凝重地點點頭:“妖書一案,受打擊最大的就是鄭家,母妃與鄭家不至傻到去做那種自損的事情。”
“你剛剛說,已經知道了事情的真相,那……那‘妖書案’,究竟是何人所為?”李太后略一沉吟道。
“洵兒不能說,”朱常洵淡淡斂斂神色,“洵兒答應了那人,為他保守秘密。”
“好,”李太后輕輕點點頭,面色柔和了幾分,“快起來吧,哀家不怪你。”
“謝皇祖母。”朱常洵微微頷了下首,利落地站起身。
李太后緩緩擺擺手,輕嘆一聲道:“其實,說白了,哀家這些年來一直猜度那事與你母妃和鄭家有關,也難逃小人之心。”
“皇祖母……”
“不過——”她的話鋒陡然一轉,“有件事情,哀家必須得說清楚,哀家希望你去洛陽就藩,與常潤、常瀛無關,他們的母妃敬妃雖是哀家的親侄女,他們兄弟二人又是哀家一手帶大的,但哀家從未想過讓他們參與儲位之爭。哀家只是為了守住祖制,好在自己百年之後,有顏面去見先帝和朱家的列祖列宗。”
“皇祖母請放心,洵兒不會再讓皇祖母為難,”朱常洵有禮地朝著她一抬手,“洵兒方才在過來之前,已經向父皇請旨,前往洛陽就封。”
“……真得?”李太后有些驚詫。
“是——”朱常洵重重地點點頭,“洵兒知道,由於這些年來的儲位之爭,皇祖母一直不喜歡洵兒,還望皇祖母今後能夠放下對洵兒的成見。”
“哀家不是不喜歡你,”李太后眉頭輕微一擰,沉吟片刻道,“只因你父皇一早便有立你為儲之意,哀家擔心與你太過親近,再沒有辦法堅持不同意你父皇立你,才會刻意去疏遠你。但在哀家心裡,你是哀家最優秀的一個孫兒,始終都是。”
“……皇祖母,這些洵兒一直都不知道。”朱常洵再次面露愧疚之色。
“你若不決定去洛陽,這話哀家可能永遠都不會說,”李太后苦澀一笑,頓了頓道,“打算什麼時候走?”
“洵兒還沒想好。”朱常洵直言道。
“那就過段時日再走吧,”李太后垂眸想了想,“等哀家過完七十歲大壽。”
《》最新6章 第1245章 可曾做過對不住你的事情
告別李太后,從慈寧花園離開,兩個人便直接去了鄭貴妃的翊坤宮。
不想,她卻不在宮中,據留守宮內的宮女所說,大雨方停,她便與延祺宮的周端妃、進宮前來探望她的壽寧公主朱軒妤一同出了宮,去了太液池的蕉園觀賞雨後芭蕉。
由於不知她何時能回,外加也沒什麼重要的事情,江抒與朱常洵就沒有留下來等,決定先行出宮,改日再來將決意去洛陽的事情告知於她。
二人走出翊坤宮,沿著西六宮與中宮之間的寬闊宮道向北沒走多遠,便到了通往儲秀宮正門儲秀門的宮巷口。
江抒腳步微頓,轉頭朝著那邊望了一眼,眉頭很輕微地蹙了蹙。但為免被身旁的朱常洵看出什麼,很快又回過頭來,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與他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