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
見她被唬住了,湛明珩一剎變臉,笑著攬她往殿內走,一面道:“知道怕就好了,不過你現下莫緊張,會嚇著咱孩子的。前邊台階……”
她鼓著臉氣道:“我沒瞎呢!”
……
湛明珩將納蘭崢攙進殿內,傳了膳來,叫她先用。她見狀奇怪問:“你還有什麼未忙完的?”
他摸摸她的臉蛋以示安撫,道:“昨夜好像將一封公文落你這裡了,我先去取了來。”說罷轉身朝寢殿走去。
納蘭崢等他走後低頭吃了口飯食,隨即感到了一絲不對勁。他昨夜來時似乎沒帶什麼公文啊,況且了,什麼要緊的公文非得躬身去取?
湛明珩一路走進納蘭崢的寢殿,喚來了井硯,望著那張碩大的拔步床吩咐道:“開門。”
井硯應聲,伸手撥了撥床柱上的一塊鳳紋浮雕,幾下過後,浮雕被整塊抽出,只聽得一陣沉響,拔步床緩緩上升。她彎身下去啟動床底地板的機關,其下忽地驚現一扇暗門。暗門裡邊是條往下的密道,眼下一片黑黝。
穆皇宮內諸如此類的機關暗道並不少,多是為防jian佞小人圖謀不軌的。而景和宮這一處歷代皇后居住的寢殿內更是別有洞天。
前朝有位獨寵其後的皇帝,幾乎夜夜居宿此地,卻不料枕邊人實乃虎狼,最終遭了皇后毒手,被逼在此禪位於太子。儘管後來太子未坐幾日皇位便被拱下了台,可這位皇帝的境遇卻令他的後世子孫得到警示,故在此寢殿下邊挖下密道,以備萬一。密道籠統可通往四處地方,因機關陳設的緣故,只可由此往外,而不得由外往內。說白了,其實是給皇帝逃命用的。
大穆繼承了前朝的宮殿,也延續了前朝的規矩。通常皇帝若欲寵幸嬪妃,不須下榻,而由嬪妃前往太寧宮伺候。每逢初一、十五,皇帝則多夜寢景和宮。故而最須設防的,便是太寧宮與景和宮這兩處地界。
湛明珩昨年自昭盛帝處聽聞此密道內情時,一面驚嘆於前朝浩大工事,一面也思及了一點不妥。
歷朝歷代情形不同,機關密道並非一勞永逸之物。於他而言,皇后是不須防備的,反倒這處密道的存在顯現出了諸多弊端,或將令納蘭崢陷入危險。
但他初初登基,大興土木行不通,要破除舊規矩也須時日,故還未來得及改動此間密道。隨意叫納蘭崢搬去別宮暫居則難免遭人非議。且雖說這處密道或是隱患,卻照理只歷代繼承人方知,當可算是機密。如今他是因心內有了廢除此機關的打算才破格告訴了井硯。
湛明珩往裡看了一眼:“你此前進去過一趟,照眼下機關排布,密道出口設在何處?”
井硯答:“回稟陛下,當是午門附近。”
午門已是宮城靠外的一道門了。他搖搖頭:“不妥,你下去改設機關,令密道至多只可通往金鑾門之內。且出口處單單布置暗衛,勿添明面上的防備,以免此地無銀三百兩。”
井硯頷首應下了。雖暗覺陛下是將為人父,太過小心謹慎,甚至小題大做了些,卻仍感懷於這番苦心。心內正慨嘆,又聽他道:“皇后生產在即,萬不可叫她知曉此前西華王庭與朕的來信,免她擔憂掛念。”若卓乙琅未有現身,卻反倒是他幾句交代害得納蘭崢心神不寧,出了岔子,就真是罪過了。
“屬下明白,也請陛下此行萬莫掉以輕心。”
湛明珩點點頭,進到密道裡邊,在入口附近探尋了一陣,隨即預備回去陪納蘭崢用膳。只是剛走出一些復又回頭問井硯:“你身上帶了公文沒有?”
……
納蘭崢正暗自奇怪湛明珩何以取個公文去那般久,便見他回來了,手裡倒的確拿了個黃色封皮的物件。只是她都快用完膳了,就乾脆伸手拿了他的碗碟去替他布菜。
湛明珩哪裡肯勞動她,叫侍從在旁的婢女來做這些,隨即彎了身,將耳朵貼在納蘭崢鼓起的肚皮上,聽了一會兒道:“你是不是吃多了撐著了孩子,都聽不見響動。”
這叫個什麼理吶!
納蘭崢如今的確較之從前豐腴了許多,渾身各處都是圓潤的,只道他嫌棄她,故在變著法子調侃,氣道:“分明是被你嚇得不敢動的,你走遠些就好了!”
湛明珩笑著爬起來,端正了姿態,一眼瞥見桌几上多了副碗筷。
他一個眼色,納蘭崢便懂得意思了,不等他發問就先解釋道:“是皇姑姑去而復返,說半途記起漏了樁事,特意回頭與我交代,請我注意的。皇姑姑來回辛苦,我便想留她用膳,故而多備了副碗筷。只是她道秦姑父尚在午門等她,復又匆匆走了。”
“皇姑姑近日常來景和宮關照你,我倒也忘了給她送些謝禮去……她走了有多久?”
“倒是不久,她前腳剛走,你後腳便來,約莫尚能趕得及。”
湛明珩便回頭吩咐宮人們趕緊拿些東西送去。
侍衛們匆匆追上了大長公主的轎子。湛妤得了一車的賞賜,與身邊婢女感慨說笑:“瞧見沒?要討好咱們的陛下,關鍵在討好皇后娘娘。”說罷抬頭與侍衛道,“替本宮謝過陛下賞賜,你幾人追本宮至此,一路辛苦。”
侍衛們拱手行禮:“大長公主殿下客氣了。”
湛妤朝他們點頭示意,方才欲意喚轎夫起轎,趕緊往午門去,免得秦祐等急了,卻忽聽一牆之隔的宮道里傳來了說話聲。似是侍衛在拿人問話。
繼而有個聽來聲似太監的人捏著把嗓子答了幾句,說是方才跟著上邊的掌事公公採買回來,要將東西送去太后娘娘處,一時迷了路子。
後邊這個太監的聲音,有那麼一剎,叫她隱隱約約覺得有些耳熟。
她因這似是而非的直覺皺了皺眉,卻到底笑了笑,覺得自個兒跟湛明珩一樣糙木皆兵了。既是侍衛已在盤問,想來不會出什麼錯漏。
她喚了轎夫一聲:“起轎吧。”
第116章 結局·下
翌日清早, 湛明珩擺駕去往皇陵。車行兩日一夜,一路相安無事。隨行眾軍在黃昏時分於天壽山山腳附近扎了營。
當夜戌時,景和宮內, 納蘭崢預備歇息,走進寢殿時剛巧碰見岫玉提了一雙繡鞋往外邊走去。
這繡鞋是她平日裡慣穿的一雙。湛明珩體恤她, 因她身孕之故特意命人改製得十分輕便,上邊的飾物也俱都從了簡,只鞋尖綴有一顆淡金色的珍珠。
她叫住她:“你拿這鞋去做什麼?”
岫玉解釋:“娘娘,奴婢瞧繡鞋上邊少了顆珍珠,想來是不知何時蹭掉了的, 預備拿去替您換新呢。”
納蘭崢點點頭,示意她去。回頭上了床榻歇息,睡意朦朧間卻陡然一個激靈,生出一絲奇怪來。她的確有幾日未穿此雙繡鞋了,可這又非是一般劣等貨色, 且她走路姿態也端正得很,斷不會隨意四處蹭碰,牢牢鑲在上邊的珍珠如何能這般輕易地掉了?
不知是否是臨近生產的緣故,她隱隱感到有些不安。哪怕是樁針眼點大的事,也在心內激起了波瀾來, 像是什麼不祥之兆似的。
如此深想幾番,她愈發覺得不妥,起身看了眼因湛明珩不在宮中而留宿內殿,於她近旁守夜的井硯:“井硯, 你替我去查查岫玉拎走的那雙繡鞋,看珍珠掉落是否人為。”
井硯聞言勸道:“娘娘,夜都深了,屬下不宜離您太遠。那珍珠說不得是哪個貪財的宮人給捋去了呢,這等小事,明兒個再查也不要緊。或者屬下命人將繡鞋送回來,容您在寢殿裡頭察看?”
她沉默片刻,解釋道:“此事不小。這繡鞋為我貼身之物,且是宮裡邊特製的,一顆珍珠便足可證明主人身份。我有點擔心……”
她後邊這句說得模糊,實在是因此番念頭的確離譜,她也怕是自個兒臨近生產太過敏感了些,卻見井硯一下子變了臉色,大驚道:“娘娘的意思是……此顆珍珠倘使到了陛下的手中,或可令陛下誤會您這處生了什麼事端?”
納蘭崢不想她反應這般快,只道:“是這樣不錯。”答完又覺不對,蹙起眉來,“井硯,你是不是瞞了我什麼事?”她不過偶生猜想,何以她會與她想到一塊去?
井硯卻一時未顧得及答話。她的腦中一連閃過許多個念頭。實則除卻衛伯爺此前分析的三種可能外,行刺陛下的時機還有一個,便是生變之際。當陛下得知皇宮出事,匆匆忙忙往回趕時,身邊守備必然極其空虛。甚至他心急如焚之下很可能選擇孤身回返。畢竟論起騎術,又有幾人能夠趕得及陛下。
納蘭崢的話叫她忽然想到,欲拿娘娘掣肘陛下,其實未必須真將刀子動在娘娘身上。陛下本就掛念娘娘安危,已然到了杯弓蛇影的地步。
如此,一顆珍珠也便足夠了。
她這邊臉色發白,沉默不答,納蘭崢卻驀然思及昨日湛明珩的古怪舉止,心內已然猜到些許究竟,急聲道:“可是陛下此行有險,你們有意瞞了我什麼?”
井硯猛地回過神來,趕緊答:“娘娘且莫焦心,此樁事待屬下晚些時候再與您解釋,屬下先去外頭察看您的繡鞋,如確有貓膩則即刻傳信去天壽山。”
納蘭崢點點頭示意她趕緊去,隨即擰著眉飛快地思索起來。倘使湛明珩此行的確有險,這繡鞋之事便非是偶然。但能夠悄無聲息得到她繡鞋的人,如何也不可能是從宮外偷摸進來的。也就是說,此人當是常年混跡在了皇宮的某處角落。
大穆此前生過大亂,皇宮裡頭出個歹人著實不是稀奇事。稀奇的是,湛明珩這大半年來清洗不斷,而此人竟在這般情形下仍舊氣定如山,且能夠當著不起眼的差事,做得這般驚人的手腳。
這似乎不是誰人的哪個手下有本事輕易辦妥的。
她思及此,愈發不得心安,匆忙下榻披了衣裳。卻是方才籠好衣襟,寢殿內便起了一陣大風,將夜裡留的幾盞燈燭悉數吹滅。緊接著響起了一干宮婢應聲倒地的動靜。
不等她來得及作出反應,一柄寒氣逼人的刀子便已架在了她的脖頸。
納蘭崢未有驚叫。她的驚叫死死壓抑在了喉嚨底。
這一剎,她恍惚驚覺失算。此人很了解她,曉得她能瞧出繡鞋的玄妙,必將因此出言惹得井硯方寸大亂,繼而離開她近旁。他在借她之手支開她身邊的阻礙。
他的小臂緊緊勒著她的脖頸,衣袖上粗糙的袖紋因此蹭到了她細嫩的肌膚。她幾乎一下子認出了這一身衣裳,是宮中低等太監的服飾。
她鼓著臉氣道:“我沒瞎呢!”
……
湛明珩將納蘭崢攙進殿內,傳了膳來,叫她先用。她見狀奇怪問:“你還有什麼未忙完的?”
他摸摸她的臉蛋以示安撫,道:“昨夜好像將一封公文落你這裡了,我先去取了來。”說罷轉身朝寢殿走去。
納蘭崢等他走後低頭吃了口飯食,隨即感到了一絲不對勁。他昨夜來時似乎沒帶什麼公文啊,況且了,什麼要緊的公文非得躬身去取?
湛明珩一路走進納蘭崢的寢殿,喚來了井硯,望著那張碩大的拔步床吩咐道:“開門。”
井硯應聲,伸手撥了撥床柱上的一塊鳳紋浮雕,幾下過後,浮雕被整塊抽出,只聽得一陣沉響,拔步床緩緩上升。她彎身下去啟動床底地板的機關,其下忽地驚現一扇暗門。暗門裡邊是條往下的密道,眼下一片黑黝。
穆皇宮內諸如此類的機關暗道並不少,多是為防jian佞小人圖謀不軌的。而景和宮這一處歷代皇后居住的寢殿內更是別有洞天。
前朝有位獨寵其後的皇帝,幾乎夜夜居宿此地,卻不料枕邊人實乃虎狼,最終遭了皇后毒手,被逼在此禪位於太子。儘管後來太子未坐幾日皇位便被拱下了台,可這位皇帝的境遇卻令他的後世子孫得到警示,故在此寢殿下邊挖下密道,以備萬一。密道籠統可通往四處地方,因機關陳設的緣故,只可由此往外,而不得由外往內。說白了,其實是給皇帝逃命用的。
大穆繼承了前朝的宮殿,也延續了前朝的規矩。通常皇帝若欲寵幸嬪妃,不須下榻,而由嬪妃前往太寧宮伺候。每逢初一、十五,皇帝則多夜寢景和宮。故而最須設防的,便是太寧宮與景和宮這兩處地界。
湛明珩昨年自昭盛帝處聽聞此密道內情時,一面驚嘆於前朝浩大工事,一面也思及了一點不妥。
歷朝歷代情形不同,機關密道並非一勞永逸之物。於他而言,皇后是不須防備的,反倒這處密道的存在顯現出了諸多弊端,或將令納蘭崢陷入危險。
但他初初登基,大興土木行不通,要破除舊規矩也須時日,故還未來得及改動此間密道。隨意叫納蘭崢搬去別宮暫居則難免遭人非議。且雖說這處密道或是隱患,卻照理只歷代繼承人方知,當可算是機密。如今他是因心內有了廢除此機關的打算才破格告訴了井硯。
湛明珩往裡看了一眼:“你此前進去過一趟,照眼下機關排布,密道出口設在何處?”
井硯答:“回稟陛下,當是午門附近。”
午門已是宮城靠外的一道門了。他搖搖頭:“不妥,你下去改設機關,令密道至多只可通往金鑾門之內。且出口處單單布置暗衛,勿添明面上的防備,以免此地無銀三百兩。”
井硯頷首應下了。雖暗覺陛下是將為人父,太過小心謹慎,甚至小題大做了些,卻仍感懷於這番苦心。心內正慨嘆,又聽他道:“皇后生產在即,萬不可叫她知曉此前西華王庭與朕的來信,免她擔憂掛念。”若卓乙琅未有現身,卻反倒是他幾句交代害得納蘭崢心神不寧,出了岔子,就真是罪過了。
“屬下明白,也請陛下此行萬莫掉以輕心。”
湛明珩點點頭,進到密道裡邊,在入口附近探尋了一陣,隨即預備回去陪納蘭崢用膳。只是剛走出一些復又回頭問井硯:“你身上帶了公文沒有?”
……
納蘭崢正暗自奇怪湛明珩何以取個公文去那般久,便見他回來了,手裡倒的確拿了個黃色封皮的物件。只是她都快用完膳了,就乾脆伸手拿了他的碗碟去替他布菜。
湛明珩哪裡肯勞動她,叫侍從在旁的婢女來做這些,隨即彎了身,將耳朵貼在納蘭崢鼓起的肚皮上,聽了一會兒道:“你是不是吃多了撐著了孩子,都聽不見響動。”
這叫個什麼理吶!
納蘭崢如今的確較之從前豐腴了許多,渾身各處都是圓潤的,只道他嫌棄她,故在變著法子調侃,氣道:“分明是被你嚇得不敢動的,你走遠些就好了!”
湛明珩笑著爬起來,端正了姿態,一眼瞥見桌几上多了副碗筷。
他一個眼色,納蘭崢便懂得意思了,不等他發問就先解釋道:“是皇姑姑去而復返,說半途記起漏了樁事,特意回頭與我交代,請我注意的。皇姑姑來回辛苦,我便想留她用膳,故而多備了副碗筷。只是她道秦姑父尚在午門等她,復又匆匆走了。”
“皇姑姑近日常來景和宮關照你,我倒也忘了給她送些謝禮去……她走了有多久?”
“倒是不久,她前腳剛走,你後腳便來,約莫尚能趕得及。”
湛明珩便回頭吩咐宮人們趕緊拿些東西送去。
侍衛們匆匆追上了大長公主的轎子。湛妤得了一車的賞賜,與身邊婢女感慨說笑:“瞧見沒?要討好咱們的陛下,關鍵在討好皇后娘娘。”說罷抬頭與侍衛道,“替本宮謝過陛下賞賜,你幾人追本宮至此,一路辛苦。”
侍衛們拱手行禮:“大長公主殿下客氣了。”
湛妤朝他們點頭示意,方才欲意喚轎夫起轎,趕緊往午門去,免得秦祐等急了,卻忽聽一牆之隔的宮道里傳來了說話聲。似是侍衛在拿人問話。
繼而有個聽來聲似太監的人捏著把嗓子答了幾句,說是方才跟著上邊的掌事公公採買回來,要將東西送去太后娘娘處,一時迷了路子。
後邊這個太監的聲音,有那麼一剎,叫她隱隱約約覺得有些耳熟。
她因這似是而非的直覺皺了皺眉,卻到底笑了笑,覺得自個兒跟湛明珩一樣糙木皆兵了。既是侍衛已在盤問,想來不會出什麼錯漏。
她喚了轎夫一聲:“起轎吧。”
第116章 結局·下
翌日清早, 湛明珩擺駕去往皇陵。車行兩日一夜,一路相安無事。隨行眾軍在黃昏時分於天壽山山腳附近扎了營。
當夜戌時,景和宮內, 納蘭崢預備歇息,走進寢殿時剛巧碰見岫玉提了一雙繡鞋往外邊走去。
這繡鞋是她平日裡慣穿的一雙。湛明珩體恤她, 因她身孕之故特意命人改製得十分輕便,上邊的飾物也俱都從了簡,只鞋尖綴有一顆淡金色的珍珠。
她叫住她:“你拿這鞋去做什麼?”
岫玉解釋:“娘娘,奴婢瞧繡鞋上邊少了顆珍珠,想來是不知何時蹭掉了的, 預備拿去替您換新呢。”
納蘭崢點點頭,示意她去。回頭上了床榻歇息,睡意朦朧間卻陡然一個激靈,生出一絲奇怪來。她的確有幾日未穿此雙繡鞋了,可這又非是一般劣等貨色, 且她走路姿態也端正得很,斷不會隨意四處蹭碰,牢牢鑲在上邊的珍珠如何能這般輕易地掉了?
不知是否是臨近生產的緣故,她隱隱感到有些不安。哪怕是樁針眼點大的事,也在心內激起了波瀾來, 像是什麼不祥之兆似的。
如此深想幾番,她愈發覺得不妥,起身看了眼因湛明珩不在宮中而留宿內殿,於她近旁守夜的井硯:“井硯, 你替我去查查岫玉拎走的那雙繡鞋,看珍珠掉落是否人為。”
井硯聞言勸道:“娘娘,夜都深了,屬下不宜離您太遠。那珍珠說不得是哪個貪財的宮人給捋去了呢,這等小事,明兒個再查也不要緊。或者屬下命人將繡鞋送回來,容您在寢殿裡頭察看?”
她沉默片刻,解釋道:“此事不小。這繡鞋為我貼身之物,且是宮裡邊特製的,一顆珍珠便足可證明主人身份。我有點擔心……”
她後邊這句說得模糊,實在是因此番念頭的確離譜,她也怕是自個兒臨近生產太過敏感了些,卻見井硯一下子變了臉色,大驚道:“娘娘的意思是……此顆珍珠倘使到了陛下的手中,或可令陛下誤會您這處生了什麼事端?”
納蘭崢不想她反應這般快,只道:“是這樣不錯。”答完又覺不對,蹙起眉來,“井硯,你是不是瞞了我什麼事?”她不過偶生猜想,何以她會與她想到一塊去?
井硯卻一時未顧得及答話。她的腦中一連閃過許多個念頭。實則除卻衛伯爺此前分析的三種可能外,行刺陛下的時機還有一個,便是生變之際。當陛下得知皇宮出事,匆匆忙忙往回趕時,身邊守備必然極其空虛。甚至他心急如焚之下很可能選擇孤身回返。畢竟論起騎術,又有幾人能夠趕得及陛下。
納蘭崢的話叫她忽然想到,欲拿娘娘掣肘陛下,其實未必須真將刀子動在娘娘身上。陛下本就掛念娘娘安危,已然到了杯弓蛇影的地步。
如此,一顆珍珠也便足夠了。
她這邊臉色發白,沉默不答,納蘭崢卻驀然思及昨日湛明珩的古怪舉止,心內已然猜到些許究竟,急聲道:“可是陛下此行有險,你們有意瞞了我什麼?”
井硯猛地回過神來,趕緊答:“娘娘且莫焦心,此樁事待屬下晚些時候再與您解釋,屬下先去外頭察看您的繡鞋,如確有貓膩則即刻傳信去天壽山。”
納蘭崢點點頭示意她趕緊去,隨即擰著眉飛快地思索起來。倘使湛明珩此行的確有險,這繡鞋之事便非是偶然。但能夠悄無聲息得到她繡鞋的人,如何也不可能是從宮外偷摸進來的。也就是說,此人當是常年混跡在了皇宮的某處角落。
大穆此前生過大亂,皇宮裡頭出個歹人著實不是稀奇事。稀奇的是,湛明珩這大半年來清洗不斷,而此人竟在這般情形下仍舊氣定如山,且能夠當著不起眼的差事,做得這般驚人的手腳。
這似乎不是誰人的哪個手下有本事輕易辦妥的。
她思及此,愈發不得心安,匆忙下榻披了衣裳。卻是方才籠好衣襟,寢殿內便起了一陣大風,將夜裡留的幾盞燈燭悉數吹滅。緊接著響起了一干宮婢應聲倒地的動靜。
不等她來得及作出反應,一柄寒氣逼人的刀子便已架在了她的脖頸。
納蘭崢未有驚叫。她的驚叫死死壓抑在了喉嚨底。
這一剎,她恍惚驚覺失算。此人很了解她,曉得她能瞧出繡鞋的玄妙,必將因此出言惹得井硯方寸大亂,繼而離開她近旁。他在借她之手支開她身邊的阻礙。
他的小臂緊緊勒著她的脖頸,衣袖上粗糙的袖紋因此蹭到了她細嫩的肌膚。她幾乎一下子認出了這一身衣裳,是宮中低等太監的服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