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
我久久地盯著他。他對這個世界充滿敵意,憎恨對象已經發展到國家一級了。我不由自主地說:“變了,你完全變了!”
桑野繼續以平靜的語氣說道:“也許你說的對。大概是複雜曲折的生活經歷扭曲了我的靈魂吧!流逝的時間再也回不來了!”
是的,時光一去永不復返。我也有同感。我默默地轉過身去,是該離開這個房間的時候了。我可以就此而去。不過,結束的鐘聲還沒有敲響。
我說:“可是,在你歸國之前,你就開始犯罪了。南美的事情我無意追究,但在紐約,你殺死了優子的丈夫。為什麼你要殺死他?”
“你是怎麼想到的?”
“他發生交通事故的原因是汽車的剎車系統出了故障,這不是一九七一年事件的再版嗎?我說的這些,大概算不上惡作劇的玩笑吧?”
“……”
“優子喜歡寫短歌,而她的遺作卻被人偷走了。我想,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短歌裡面可能有我看了後會發現問題的東西。你要掩蓋這些事實。竊聽優子女兒的電話並偷走短歌詩稿的人,肯定是和優子十分熟悉的人。你和優子在紐約也見過面。”
他的表情開始有了細微的變化。
“你是不是在哪兒找到了她的短歌?”
“是的,我找到了。”
我背誦出短歌集中的那首短歌:
“殺戮無辜時,他也是如此輕鬆?藍色的陽傘,在恐怖分子的手中轉動。”
“嗯。”桑野歪著頭問,“怎麼?這首短歌講了什麼?”
“這是短歌集中幾首描寫紐約情境的短歌之一,它在那幾首短歌中與眾不同。昨天,我在晨報上看到了恐怖分子這個詞。據報導說,公園爆炸案中使用的炸藥為軍用炸藥,而且這種炸藥有可能來自於海外。我的想像力很貧乏,無論怎麼想,優子與爆炸事件的接觸點只有這一個。在我讀了這首短歌之後,我才知道優子的身邊有被稱為恐怖分子的人。作為一個在海外過著平凡生活的女性,她的身邊出現這種人物的可能性只有一個,而據我所知,她的熟人中具備這種條件的人只有你一個。你本人不也承認自己是恐怖分子嗎?這首短歌中提到的恐怖分子是現行犯。我認定公園爆炸案的性質是恐怖案件,也是在讀到這首短歌之後。順便說一下,優子與你過去的交情也不淺。”
桑野盯著我看了好久後才說:“是嗎?有那樣的短歌嗎?”
我注視著桑野,微笑已經從他的臉上消失了,他的目光久久地眺望著遠方。長時間的沉默過後,桑野輕輕地說:“正像你說的一樣,我也曾經在紐約住過。到美國後,我把名字改為卡耐拉,因為原來的家族名字太顯眼,已經上了美國當局的黑名單。我在紐約開了一家以洗錢為目的的投資公司。唉,這個世界真是太神奇了!我想都沒有想到過,那天我在第五大道竟然遇見了她。重逢之後,我們經常在那條街碰面、約會。那首短歌描寫的情景,至今我仍然歷歷在目。那是一個酷暑難耐的夏日,烈日炎炎,我在第五大道的一家商店買了一把陽傘。優子吃著冰激凌,手上粘嗒嗒的,所以我撐著陽傘。陽傘的把柄是木製的,我像幼時玩竹蜻蜓一樣不停地轉動傘柄,讓陽傘在空中飛旋,我們倆肩並著肩在第五大道漫步。那是一個和平而又充滿柔情的日子,優子看著轉動的陽傘笑了,她那天非常漂亮。”
桑野垂下眼帘,接著說:“是的,我殺死了她的丈夫。原因很簡單,我想獨占她。僅此而已。殺人在我的眼中十分簡單,現在是我的專業,已經沒有什麼感覺了。你說對了,我就是那麼乾的,暗地裡弄壞了他的汽車的剎車系統,而且開著車在公路上干擾他,直到最後把他逼出事故來。那條公路是雙車道,彎道很多,是事故多發地段,後來交通警察也沒怎麼詳細調查。”
桑野的視線一旦與我相對,馬上就會移開。他走到窗邊,眺望著外邊晴朗天空下敞亮的風景,把瘦小的黑色背影留給我。從外表上看,他的兩隻手臂沒有什麼不自然的地方,他的假肢安得很好。
我對著他的背影說:“她知道這件事嗎?”
“也許知道。不,她從來沒有提起過,她一定是發覺了。從剛才那首短歌的內容中可以看得出來。”
“那你為什麼要殺優子?”
桑野依然背對著我,冷靜地說:“很自然,原因是你。”
“我想起來……”我的聲音硬咽在喉嚨里,“那麼說,那年你製造炸彈的目的是為了對付我,是嗎?”
“說實話,我也說不清楚我為什麼要製造炸彈,但在潛意識中肯定有這個因素。也許我只有製造出更危險的東西,才能與你抗衡。可能當時我就是這麼想的。說出來也許顯得我這人很沒責任感,但是就是這麼回事。實際上,我是個懦夫,而那些以破壞為目的的道具,就是給懦夫準備的。這就是我現在的看法。”
沉默,一陣沉默。我豎起耳朵聆聽著沉默的寂靜。
桑野的聲音再次響起來:“是的,竊聽她女兒電話的人是我,偷走短歌原稿的也是我。但是,我偷短歌並不是為了向你隱瞞什麼,而是我自己想讀。剛才你說的那首短歌,我手中的原稿中沒有。我讀到的那些短歌,大多數都是思念你的戀歌。我們還是把話題回到紐約吧。我與她在海外再度相逢,對她的迷戀之情再次在我的心頭燃起。而她,也許是時間癒合了她的創傷,也許是受到異邦背景的影響,在與我重逢之後,並沒有表現出任何不愉快。我們常常見面。懷舊思鄉之情,在她的心中僅僅占了一部分空間,她仍然懷戀著你。我們聊著聊著,話題總是要回到六十年代末期那段日子,無論怎麼聊,最終都要談到你。當我第一次發現這一點時,我絕望了。你知道我的絕望心情是什麼時候才開始產生的嗎?是在我知道了世界上真有難以撼動的事情的時候。我在監獄的電箱中的時候,心中仍然存在著希望,那個希望就是,總有一天我會自由的。但是,在感情這件事上,我是徹底絕望了。我極力掩蓋我的感覺。她也許知道了,所以在她丈夫死去——不,被我殺死的時候,對我說了‘再見’。在此之前,我根本沒有想到她會回國。我又一次感到自己受到了嘲弄。隨著時間的流逝,好幾年又過去了。前年,我回到了日本,搖身一變,成了另外一個人。我現在是持有名字為卡耐拉的護照的另外一個人。我回國後最先乾的是什麼事情,你能想像得到嗎?”
桑野繼續以平靜的語氣說道:“也許你說的對。大概是複雜曲折的生活經歷扭曲了我的靈魂吧!流逝的時間再也回不來了!”
是的,時光一去永不復返。我也有同感。我默默地轉過身去,是該離開這個房間的時候了。我可以就此而去。不過,結束的鐘聲還沒有敲響。
我說:“可是,在你歸國之前,你就開始犯罪了。南美的事情我無意追究,但在紐約,你殺死了優子的丈夫。為什麼你要殺死他?”
“你是怎麼想到的?”
“他發生交通事故的原因是汽車的剎車系統出了故障,這不是一九七一年事件的再版嗎?我說的這些,大概算不上惡作劇的玩笑吧?”
“……”
“優子喜歡寫短歌,而她的遺作卻被人偷走了。我想,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短歌裡面可能有我看了後會發現問題的東西。你要掩蓋這些事實。竊聽優子女兒的電話並偷走短歌詩稿的人,肯定是和優子十分熟悉的人。你和優子在紐約也見過面。”
他的表情開始有了細微的變化。
“你是不是在哪兒找到了她的短歌?”
“是的,我找到了。”
我背誦出短歌集中的那首短歌:
“殺戮無辜時,他也是如此輕鬆?藍色的陽傘,在恐怖分子的手中轉動。”
“嗯。”桑野歪著頭問,“怎麼?這首短歌講了什麼?”
“這是短歌集中幾首描寫紐約情境的短歌之一,它在那幾首短歌中與眾不同。昨天,我在晨報上看到了恐怖分子這個詞。據報導說,公園爆炸案中使用的炸藥為軍用炸藥,而且這種炸藥有可能來自於海外。我的想像力很貧乏,無論怎麼想,優子與爆炸事件的接觸點只有這一個。在我讀了這首短歌之後,我才知道優子的身邊有被稱為恐怖分子的人。作為一個在海外過著平凡生活的女性,她的身邊出現這種人物的可能性只有一個,而據我所知,她的熟人中具備這種條件的人只有你一個。你本人不也承認自己是恐怖分子嗎?這首短歌中提到的恐怖分子是現行犯。我認定公園爆炸案的性質是恐怖案件,也是在讀到這首短歌之後。順便說一下,優子與你過去的交情也不淺。”
桑野盯著我看了好久後才說:“是嗎?有那樣的短歌嗎?”
我注視著桑野,微笑已經從他的臉上消失了,他的目光久久地眺望著遠方。長時間的沉默過後,桑野輕輕地說:“正像你說的一樣,我也曾經在紐約住過。到美國後,我把名字改為卡耐拉,因為原來的家族名字太顯眼,已經上了美國當局的黑名單。我在紐約開了一家以洗錢為目的的投資公司。唉,這個世界真是太神奇了!我想都沒有想到過,那天我在第五大道竟然遇見了她。重逢之後,我們經常在那條街碰面、約會。那首短歌描寫的情景,至今我仍然歷歷在目。那是一個酷暑難耐的夏日,烈日炎炎,我在第五大道的一家商店買了一把陽傘。優子吃著冰激凌,手上粘嗒嗒的,所以我撐著陽傘。陽傘的把柄是木製的,我像幼時玩竹蜻蜓一樣不停地轉動傘柄,讓陽傘在空中飛旋,我們倆肩並著肩在第五大道漫步。那是一個和平而又充滿柔情的日子,優子看著轉動的陽傘笑了,她那天非常漂亮。”
桑野垂下眼帘,接著說:“是的,我殺死了她的丈夫。原因很簡單,我想獨占她。僅此而已。殺人在我的眼中十分簡單,現在是我的專業,已經沒有什麼感覺了。你說對了,我就是那麼乾的,暗地裡弄壞了他的汽車的剎車系統,而且開著車在公路上干擾他,直到最後把他逼出事故來。那條公路是雙車道,彎道很多,是事故多發地段,後來交通警察也沒怎麼詳細調查。”
桑野的視線一旦與我相對,馬上就會移開。他走到窗邊,眺望著外邊晴朗天空下敞亮的風景,把瘦小的黑色背影留給我。從外表上看,他的兩隻手臂沒有什麼不自然的地方,他的假肢安得很好。
我對著他的背影說:“她知道這件事嗎?”
“也許知道。不,她從來沒有提起過,她一定是發覺了。從剛才那首短歌的內容中可以看得出來。”
“那你為什麼要殺優子?”
桑野依然背對著我,冷靜地說:“很自然,原因是你。”
“我想起來……”我的聲音硬咽在喉嚨里,“那麼說,那年你製造炸彈的目的是為了對付我,是嗎?”
“說實話,我也說不清楚我為什麼要製造炸彈,但在潛意識中肯定有這個因素。也許我只有製造出更危險的東西,才能與你抗衡。可能當時我就是這麼想的。說出來也許顯得我這人很沒責任感,但是就是這麼回事。實際上,我是個懦夫,而那些以破壞為目的的道具,就是給懦夫準備的。這就是我現在的看法。”
沉默,一陣沉默。我豎起耳朵聆聽著沉默的寂靜。
桑野的聲音再次響起來:“是的,竊聽她女兒電話的人是我,偷走短歌原稿的也是我。但是,我偷短歌並不是為了向你隱瞞什麼,而是我自己想讀。剛才你說的那首短歌,我手中的原稿中沒有。我讀到的那些短歌,大多數都是思念你的戀歌。我們還是把話題回到紐約吧。我與她在海外再度相逢,對她的迷戀之情再次在我的心頭燃起。而她,也許是時間癒合了她的創傷,也許是受到異邦背景的影響,在與我重逢之後,並沒有表現出任何不愉快。我們常常見面。懷舊思鄉之情,在她的心中僅僅占了一部分空間,她仍然懷戀著你。我們聊著聊著,話題總是要回到六十年代末期那段日子,無論怎麼聊,最終都要談到你。當我第一次發現這一點時,我絕望了。你知道我的絕望心情是什麼時候才開始產生的嗎?是在我知道了世界上真有難以撼動的事情的時候。我在監獄的電箱中的時候,心中仍然存在著希望,那個希望就是,總有一天我會自由的。但是,在感情這件事上,我是徹底絕望了。我極力掩蓋我的感覺。她也許知道了,所以在她丈夫死去——不,被我殺死的時候,對我說了‘再見’。在此之前,我根本沒有想到她會回國。我又一次感到自己受到了嘲弄。隨著時間的流逝,好幾年又過去了。前年,我回到了日本,搖身一變,成了另外一個人。我現在是持有名字為卡耐拉的護照的另外一個人。我回國後最先乾的是什麼事情,你能想像得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