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華燈初上,薛平川穿著薛平陽素日常穿的素青色長衫,與鄭國公一道去江邊,登畫舫而赴宴。

  薛平川與薛平陽孿生,性子雖有些不同,樣貌體形卻都有些相似,再加上對彼此知根知底,薛平川扮起自己的哥哥來幾乎沒有破綻。

  往前的時候有大哥在,薛平川不需要應對任何事情,聰明才智不顯,這遭單獨跟著鄭國公出來,偶爾遇見些什麼人應對起來倒也頗為機智,比起自己能言善辯的哥哥來分毫不差,更是沒人發現他不是薛平陽。

  薛平川知道這是鴻門宴,倒是也不擔心,大哥他說了,未時的時候便會在江東第一棵楊柳樹下等他,到時候他只需假裝是去如廁離開宴會,再到楊柳樹下與自己的大哥匯合,便能安然無恙。

  薛平川的胸中溢滿了能拯救大哥於危難之間的自豪感,脊背挺得直直的。

  酒過三巡,歌舞升起又罷去也有兩三巡,薛平陽透過畫舫打開的隔扇往外看,瞧著漫天星,約莫著未時快到了,他起身,借著如廁之故離開了宴席。

  匆匆遮掩著面容來到了江東第一棵楊柳樹下,楊柳樹下卻沒有任何人在等。

  薛平川回過身,看著一江燈光搖曳,聽著畫舫間傳來的隱隱的絲竹聲,心裡不由得有些焦急,卻還是不住勸告自己,道是大哥現在還沒過來,再等等便好了。

  只是還未遇到自己的大哥,薛平川便覺得自己的胸間一陣堵塞,而後一口鮮血噴涌而出,而他也倒在了地上。

  ……

  隔日鵲上梢頭,唐堯志得意滿、滿面春風,起了個早,早早便在自己爹娘的院子外頭,候著等著給安國公與福寧長公主請安。

  唐堯自小性子難馴,在長公主院子裡伺候得久了的婆子丫鬟都曉得世子連守時過來請安都沒幾次,這次世子這麼早,一個個地有些擔驚受怕。

  世子會早來請安,這意味著什麼,許是又做了錯事,怕國公爺責罰,或者想早些來討好一下長公主,好讓他們去給他收拾爛攤子。

  到時候一向溫和的國公爺定然又會被氣得大怒,而他們這些做下人的跟著受到牽連,不知得看多久國公爺的難看臉色。

  世子早來請安還真不是件好事……

  是以滿院子的人都是愁眉苦臉的。

  安國公聽著外頭的動靜,也是張愁眉苦臉。

  長公主掐了把安國公的腰:“待會兒從咱們兒子進來,到咱們到程家去這段時間裡頭,你有一刻不笑,我便一日不理會你。”

  安國公的身子微僵,嘴上沒應,俊臉上卻是為為難難地扯出了一個笑臉兒。

  他是相不中程祈寧這個媳婦,程子頤的人品……讓他的心裡像是哽著一條刺。

  可是人家姑娘是在自個兒兒子落難的時候應了婚事,這點讓他的心裡倍受討好。

  罷了罷了,反正福寧滿意,有福寧在,他也不可能不答應,端著一張笑臉兒就端著張笑臉兒吧,福寧開始便成。

  是以從安國公府啟程到程府去交換庚帖提親這段路上,安國公都是一副心不甘情不願,但是保持淡淡笑著的模樣。

  這番商談婚事比之前一次不知順利了多少,趙氏笑臉相迎,而長公主更是溫聲言語,縱使身份尊貴卻把姿態放得很低。

  只是兩家家長雖然各自都讓了步,但是還是遇著了說不合的地方。

  趙氏不急著嫁女兒,福寧卻急著給自己的兒子娶媳婦,兩個人又都是棉裡藏鋼的性子,笑著來回博弈,到底是沒把婚期商定下來。

  只不過唐堯像是早就料到了這個一般,讓玉酈寺的所謂高僧跟著安國公與福寧長公主一道來了程府,這高僧相看了程唐二人的生辰八字之後,說是若是在程祈寧及笄之後便成親,能逢吉時,子嗣興旺。

  趙氏與程子頤知道長公主就唐堯一個獨苗苗,女兒若是嫁過去之後子嗣多些,倒是更能站穩腳跟,再想想這安國公府離著現今的程府也不過一個時辰的腳程,也便應了婚期就定在程祈寧及笄之後,與這二人生辰八字相合的第一個吉日。

  程祈寧這廂躲在自己的院子裡羞著臉沒敢出來,卻派了個小丫鬟去幫她探聽一下花廳的消息。

  小丫鬟回來之後,告訴程祈寧說,玉酈寺的高僧說程祈寧與唐堯許得在她及笄之後便趕著定親,程祈寧初聞這話,還有疑惑,再聽了那小丫鬟那多子多孫的解釋,程祈寧漸漸明白過來,垂下頭,露著一截細長的頸子,小臉兒上的紅一直綿延到耳後根去了。

  多子多孫,這話倒是吉利……

  也曖昧。

  正垂著頭臉紅著,程祈寧又聽見小丫鬟說道:“姑娘,外頭有人找。”

  程祈寧抬起眸子來,眼波流轉間蕩漾開桃花色:“誰來了?”

  第095章

  小丫鬟面帶喜色地說道:“是未來姑爺。”

  程祈寧原本就猜到了是唐堯過來了, 問一問丫鬟,也不過是有點傲嬌地矜持著,想掩飾著自己心裡頭想要去外頭看看的念想。

  聽著了小丫鬟一聲“未來姑爺”, 她的心頭跳動得厲害, 斜斜往小丫鬟那裡睨了一眼,似是嗔怪, 卻已是挪了步子, 飛快地往月洞門那邊去了。

  一出月洞門,就看見唐堯負手面朝著她的方向站著, 紅衣蟒帶隨風招搖,唇角生笑, 眼尾漫含春意,好生俊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