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觀風人都不見了,我還以為你知道。”說到這裡九華冥更氣了,“這傢伙是怎麼一回事?擄走了我妹妹的芳心,然後搞人間蒸發嗎?!”
九華允雙頰微微泛紅,怔了怔,說道:“哥哥也不知道觀風去了哪裡?”
九華冥眼神閃爍,過了片刻開始喃喃道:“也許知道的……他若是不想讓人找到,必然是去了那個地方……”
天樞閣。
觀星台上,星河夜幕,絢爛奪目,
在觀星台一隅,有一道人為的屏障,有人用障眼術將其內隱藏的空間劃開,使不明真相的人看上去就只是一面牆,九華冥來到這面牆面前,伸手一抓,便將牆紙抓了下來,信手扔在地上。
偽裝被破後,牆上多了一個一人小大的洞,九華冥鑽進洞內,進入隔壁。
“觀風!給我出來!”
隔壁是一間簡陋的居所,與觀星台一樣露天無遮蓋,白幔飄揚,屏風林立,拼成一個迷宮。
九華冥一掌擊出,屏風倒了一片,行至迷宮出口,面前出現一方藍色池子,對面是一間茶室,檐下矮桌邊坐著一人,正是觀風。
面對突然闖進的九華冥,觀風視若無睹,他一身白衣,長髮披肩,專心品著茶。
池水無波,看似暗藏玄機,從迷宮出口這一邊到茶室那一邊並沒有路,但池子很小,只有五六步的距離,九華冥卻止步在這五六步開外,不敢輕舉妄動。
觀風看也沒看九華冥一眼,淡淡道:“你怎麼來了?”
九華冥臉色一沉,問道:“你和允是怎麼一回事?”
觀風面無表情地說:“該做的都做了。”
九華冥聞言心中一窒,腦海有片刻的空白,怒道:“什麼叫該做的都做了??!”
——允這傢伙!還未嫁人就跟男人一起廝混,這還了得?
作為兄長的九華冥感到了自己的失責,更氣的是自己的兄弟竟瞞著他去搞他的妹妹!
“你不是不近女色嗎?!”九華冥青筋暴跳,“好你個觀風,竟敢騙我!咱們該好好算下這帳!”
“虧我將允介紹給你做義妹,你竟存著這般心思,你辦的還是人事嗎?!”
觀風聽得一愣一愣的,看著手中茶杯里的茶水,也不知道品出個什麼味道,半晌才道:“你不是不想我和她好嘛……明著不行,那我只好偷偷地來了。”頓了頓,又補充道:“是她先喜歡我的。”
九華冥仰天無語。
九華冥覺得和這個人說不通,無法理解他的思維,於是提議道:“讓玉邀和我講話。”
觀風略顯為難,說道:“玉邀……已經不存在了。”
如今觀風的捏骨功法已出神入化,也就不存在記憶缺失,既然玉邀有觀風的記憶,觀風也有玉邀的記憶,便不再分彼此。
“為什麼躲在這裡,你是想躲避誰嗎?”九華冥看了看水面,目光一沉,“莫要以為躲在池子後面,我就不能把你怎麼樣了。”
九華冥忽道:“你知道允失明了嗎?”
觀風握著茶杯的手微微一顫,低聲道:“我知道。”
“你知道,你知道你還離開她?你知不知道她——”
“她已經不是那個需要他人安慰的九華允了。”觀風目光微凝,眼神里多了些許東西。“冥,你贏了,你和九華允都贏過了我。九華允是你選定的人,我也相信你的眼光,但天下共主非是那麼好當。以後我會作為臣子輔佐她,卻不能作為她喜歡的那個人……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九華冥神情一滯,沉聲道:“非要如此麼?她失去的已經夠多了,我不想讓她有絲毫的遺憾……讓她幸福,也是作為兄長的責任啊。”
“莫忘了,這是允自己的選擇。”觀風輕輕一嘆,“人在得到什麼的同時,總會失去什麼,這世間從來沒有白白得來的道理。我能做的,唯有守護鴆的國祚,守護她。”
他看向九華冥,眼底浮現微弱的笑意,“你不是不希望我接近她麼,一切如你所願。”
九華冥雙手握拳,忍不住微微顫抖,沉聲說道:“觀風啊觀風,想不到你竟如此混帳——!!”
“……冥?!”
轟——!!!
一聲巨響,有什麼東西塌了。
☆、太平世(下)
五王紀198年,亦是新帝登基的一年,鴆居於中域多年,終於憑靠先天地勢、強大的人力、以及上位者正確的統御之術,迎來了一個嶄新的皇朝——大隆皇朝。
四月二十二日,望都的熱鬧氛圍持續了一個月有餘,街上張燈結彩,四處蔓延著喜慶氣息,人們歡聲笑語,朝歌夜弦,歌頌賢皇功德,祈願太平盛世、國祚綿長。
自新帝登基以來,來自四方的使節、王儲斷斷續續聚集到望都,向新帝道賀,各國賀禮幾乎塞滿了麒麟宮,此番盛景正是四方歸順。
……
望都城中央的一間客棧內,喬觀倚窗獨酌,正值午食時刻,客棧內飄著飯菜的香味,令人垂涎欲滴,這裡是望都人流較多的地方,很容易打聽到來自各方的情報。
“你知道傲王怎麼死的嗎?說來奇怪得很,那名刺客潛入北傲王宮,當著所有人的面殺死了傲王,卻沒有人抓得到他!真真大快人心!”
語至激動處,食客酒樽重重一頓,一聲沉悶的聲響在這喧鬧的客棧中輕輕炸開。
“傲王被殺後,北傲由蒼家掌控,不出一個月蒼家就向鴆皇——也就是現今的親王投降,天下大勢就此定局,卻沒有想到……最後坐上這共主之位的竟是——”
……
“新帝初登基,內外難以信服,但親王堅決退位,將決策權交予新帝掌控,其次又有青王、胥王、東武王為新帝背書,新帝得到大部分勢力的支持,朝中反對的聲音漸漸小了,新帝才得以順利登基……”
喬觀漫不經心地抿了一口酒,說書人娓娓道來的故事卻聽在了心底,不由地看向窗外的繁華盛景,目光幾分迷離恍惚。
——就算北傲故土再也回不去,留在中域終老亦是不錯的選擇。
“因新帝身為弱女子,且雙目失明,常遭大臣使節傲慢輕視,最有名的一次還是發生在半個月前的……”
“東武使臣莫某某是東武王的重臣,此番代東武道賀而來,莫某某恃才傲物,早聞新帝素有才名,在朝堂上與新帝辯難,看似縝密難解的難題,卻被新帝一一瓦解,新帝知莫某某擔任史官,當場背出編年史,無一遺漏,並指出其中缺憾,莫某某不得不拜服,聽說當日他是跪著出了皇宮的。”
眾人一陣鬨笑,說書人偶爾會誇大其詞,亦屬常見之事,只是其中真假,唯有有心人才能判斷。
喬觀放下酒樽,想起那年慘死在中域的七公主,不禁為她感到遺憾。
九華允雙頰微微泛紅,怔了怔,說道:“哥哥也不知道觀風去了哪裡?”
九華冥眼神閃爍,過了片刻開始喃喃道:“也許知道的……他若是不想讓人找到,必然是去了那個地方……”
天樞閣。
觀星台上,星河夜幕,絢爛奪目,
在觀星台一隅,有一道人為的屏障,有人用障眼術將其內隱藏的空間劃開,使不明真相的人看上去就只是一面牆,九華冥來到這面牆面前,伸手一抓,便將牆紙抓了下來,信手扔在地上。
偽裝被破後,牆上多了一個一人小大的洞,九華冥鑽進洞內,進入隔壁。
“觀風!給我出來!”
隔壁是一間簡陋的居所,與觀星台一樣露天無遮蓋,白幔飄揚,屏風林立,拼成一個迷宮。
九華冥一掌擊出,屏風倒了一片,行至迷宮出口,面前出現一方藍色池子,對面是一間茶室,檐下矮桌邊坐著一人,正是觀風。
面對突然闖進的九華冥,觀風視若無睹,他一身白衣,長髮披肩,專心品著茶。
池水無波,看似暗藏玄機,從迷宮出口這一邊到茶室那一邊並沒有路,但池子很小,只有五六步的距離,九華冥卻止步在這五六步開外,不敢輕舉妄動。
觀風看也沒看九華冥一眼,淡淡道:“你怎麼來了?”
九華冥臉色一沉,問道:“你和允是怎麼一回事?”
觀風面無表情地說:“該做的都做了。”
九華冥聞言心中一窒,腦海有片刻的空白,怒道:“什麼叫該做的都做了??!”
——允這傢伙!還未嫁人就跟男人一起廝混,這還了得?
作為兄長的九華冥感到了自己的失責,更氣的是自己的兄弟竟瞞著他去搞他的妹妹!
“你不是不近女色嗎?!”九華冥青筋暴跳,“好你個觀風,竟敢騙我!咱們該好好算下這帳!”
“虧我將允介紹給你做義妹,你竟存著這般心思,你辦的還是人事嗎?!”
觀風聽得一愣一愣的,看著手中茶杯里的茶水,也不知道品出個什麼味道,半晌才道:“你不是不想我和她好嘛……明著不行,那我只好偷偷地來了。”頓了頓,又補充道:“是她先喜歡我的。”
九華冥仰天無語。
九華冥覺得和這個人說不通,無法理解他的思維,於是提議道:“讓玉邀和我講話。”
觀風略顯為難,說道:“玉邀……已經不存在了。”
如今觀風的捏骨功法已出神入化,也就不存在記憶缺失,既然玉邀有觀風的記憶,觀風也有玉邀的記憶,便不再分彼此。
“為什麼躲在這裡,你是想躲避誰嗎?”九華冥看了看水面,目光一沉,“莫要以為躲在池子後面,我就不能把你怎麼樣了。”
九華冥忽道:“你知道允失明了嗎?”
觀風握著茶杯的手微微一顫,低聲道:“我知道。”
“你知道,你知道你還離開她?你知不知道她——”
“她已經不是那個需要他人安慰的九華允了。”觀風目光微凝,眼神里多了些許東西。“冥,你贏了,你和九華允都贏過了我。九華允是你選定的人,我也相信你的眼光,但天下共主非是那麼好當。以後我會作為臣子輔佐她,卻不能作為她喜歡的那個人……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九華冥神情一滯,沉聲道:“非要如此麼?她失去的已經夠多了,我不想讓她有絲毫的遺憾……讓她幸福,也是作為兄長的責任啊。”
“莫忘了,這是允自己的選擇。”觀風輕輕一嘆,“人在得到什麼的同時,總會失去什麼,這世間從來沒有白白得來的道理。我能做的,唯有守護鴆的國祚,守護她。”
他看向九華冥,眼底浮現微弱的笑意,“你不是不希望我接近她麼,一切如你所願。”
九華冥雙手握拳,忍不住微微顫抖,沉聲說道:“觀風啊觀風,想不到你竟如此混帳——!!”
“……冥?!”
轟——!!!
一聲巨響,有什麼東西塌了。
☆、太平世(下)
五王紀198年,亦是新帝登基的一年,鴆居於中域多年,終於憑靠先天地勢、強大的人力、以及上位者正確的統御之術,迎來了一個嶄新的皇朝——大隆皇朝。
四月二十二日,望都的熱鬧氛圍持續了一個月有餘,街上張燈結彩,四處蔓延著喜慶氣息,人們歡聲笑語,朝歌夜弦,歌頌賢皇功德,祈願太平盛世、國祚綿長。
自新帝登基以來,來自四方的使節、王儲斷斷續續聚集到望都,向新帝道賀,各國賀禮幾乎塞滿了麒麟宮,此番盛景正是四方歸順。
……
望都城中央的一間客棧內,喬觀倚窗獨酌,正值午食時刻,客棧內飄著飯菜的香味,令人垂涎欲滴,這裡是望都人流較多的地方,很容易打聽到來自各方的情報。
“你知道傲王怎麼死的嗎?說來奇怪得很,那名刺客潛入北傲王宮,當著所有人的面殺死了傲王,卻沒有人抓得到他!真真大快人心!”
語至激動處,食客酒樽重重一頓,一聲沉悶的聲響在這喧鬧的客棧中輕輕炸開。
“傲王被殺後,北傲由蒼家掌控,不出一個月蒼家就向鴆皇——也就是現今的親王投降,天下大勢就此定局,卻沒有想到……最後坐上這共主之位的竟是——”
……
“新帝初登基,內外難以信服,但親王堅決退位,將決策權交予新帝掌控,其次又有青王、胥王、東武王為新帝背書,新帝得到大部分勢力的支持,朝中反對的聲音漸漸小了,新帝才得以順利登基……”
喬觀漫不經心地抿了一口酒,說書人娓娓道來的故事卻聽在了心底,不由地看向窗外的繁華盛景,目光幾分迷離恍惚。
——就算北傲故土再也回不去,留在中域終老亦是不錯的選擇。
“因新帝身為弱女子,且雙目失明,常遭大臣使節傲慢輕視,最有名的一次還是發生在半個月前的……”
“東武使臣莫某某是東武王的重臣,此番代東武道賀而來,莫某某恃才傲物,早聞新帝素有才名,在朝堂上與新帝辯難,看似縝密難解的難題,卻被新帝一一瓦解,新帝知莫某某擔任史官,當場背出編年史,無一遺漏,並指出其中缺憾,莫某某不得不拜服,聽說當日他是跪著出了皇宮的。”
眾人一陣鬨笑,說書人偶爾會誇大其詞,亦屬常見之事,只是其中真假,唯有有心人才能判斷。
喬觀放下酒樽,想起那年慘死在中域的七公主,不禁為她感到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