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到了下午,就是夫妻二人的時間了。

  唐家前後兩個院子,中間一排十來間屋子,是青磚砌成的,既堅固也氣派。加之今年又修繕刷了漆,倒也算得上古代版豪宅了,至少在這鄉村里,只有地主家能比得上。

  前院種了兩株桃兩株梨,後院倒沒怎麼捯飭,除了唐芳年弄的幾株梅花,其他都是平地,看樣子平常用來曬衣服曬穀子之類,院子還是十分敞亮開闊的。

  這種帶花園的小院子,是孫巧巧的夢想啊。

  兩人依偎著在院子裡曬太陽,孫巧巧在想要種些什麼花草了。

  唐芳年卻道,“今年種了三株梅,明年多種些,以後每年補種幾株,不用十年,便可踏雪尋梅了。”

  孫巧巧卻以為種個三五株就夠了,把後院弄成一片林子總不大好。

  賞了一會兒景,回房唐芳年便把琴擺了出來。

  是他的琴,古琴。

  孫巧巧彈了幾個音,音色錚錚,倒是一方好琴。

  唐芳年從身後抱住她,也來彈琴。這個操作有些騷,但是對於熱戀的情侶來說,根本不算什麼。

  唐芳年彈的是廣陵散,琴技不錯。孫巧巧很熟悉這曲子,便給他按音,兩人配合幾次就十分默契了。

  “你也學了這琴?”唐芳年顯然是極喜悅的。

  孫巧巧笑而不語。樂器的話,她會的還很多呢。

  “剛接觸廣陵散,只覺得這曲太平淡了,對不起它的名聲。後來漸漸大了,偶爾倒也能感覺平淡中妙處。老師說我悟性不夠,太高雅的東西還玩不轉。”

  唐芳年笑了。“起初我也不懂,也是到最近才有種無聲處見妙音的意思。”

  兩人對視一眼,都笑了,唐芳年又要親來,孫巧巧一躲,只讓他親到了腮邊。唐芳年便有沿著腮綿密地親到耳根……這地方一碰,孫巧巧就軟了一半。

  然後,然後就關了窗,滾到了床上……

  三天的時間晃眼過去,這天回門。

  到了孫家,遠遠地孫冉冉就迎了出來。村里人見到都道喜的,也有媳婦子調戲孫巧巧。

  才到了家門口,柳氏就抹著淚迎了出來,見到女兒眉眼兒似含了春水,眸光瀲灩,想是過得極好,柳氏又情不自禁落淚,連說了幾聲好。

  然後進屋,問好敘話一番。

  孫爹就問,“芳年要進京趕考,大約什麼時候動身。”

  唐芳年只道,最遲十一月中旬動身前往,主要擔心天冷了趕路不便。

  柳氏聽了這話頓時慌了,“這才剛新婚,怎麼就離別啊。”

  孫巧巧笑,“我隨他一起去。”

  一屋子人都震驚了。孫爹頭一個斥責,“芳年是正經趕考,你這孩子,去湊什麼熱鬧。”

  柳氏動了動嘴,沒說話,只拿眼睛看著唐芳年。

  唐芳年笑著點頭,“我和巧兒已是商量好了要一起進京。”

  “這……”孫爹還是認為有些不妥,倒是柳氏拉了他一把,又瞪一眼,他就只好閉嘴了。

  然後柳氏就忙著要準備收拾行囊之物了。

  孫巧巧去幫忙的時候,被她拉住,“芳年對你可好。”

  孫巧巧笑,“很好啊,跟以前一樣。”

  柳氏聽了就瞪眼,“這怎能一樣呢,如今夫妻一體,自然比之從前更親近才對。”然後,隔了一會,才有暗搓搓地問,“那這夫妻敦倫可還……還……”

  還了半天,柳氏面紅耳赤說不下去了。

  孫巧巧笑著回,“好的很。”

  柳氏一顆心才算放下,然後又叮囑。“這種事也要適度,不要因為年輕就貪歡。你們上頭沒有婆母盯著,我總不放心。”

  孫巧巧只管應了。但這種事怎麼管得了,熱戀的人天天只想滾到一起那是再尋常不過的了。

  在孫家住了小半月,然後回柳香村,夫妻二人拜託族親幫忙照顧宅子,在十一月初六的時候,就背著行囊準備進京了。

  行船先去麗州,在從麗州改河道做大船朝東,轉入大運河,再往北直上京城。

  在麗州歇息了幾日,期間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許子蘭。短短時間,這人又瘦了一圈,鬱郁傷懷的模樣令人不忍目睹。

  不過孫巧巧也瞧見,楊糖糖嬉笑著跟許子蘭說話的時候,她那副開懷不知世事的樣子,總能令許子蘭面色變暖。

  或許他倆以後也是能修成正果的了。

  第二年會試,唐芳年考了第七名。殿試取了狀元。

  狀元郎打馬遊街那一日,孫巧巧見到了張寧玉。

  實際上是張寧玉特意尋來找她。

  這女子生得極美極有靈氣,眉眼間帶著點輕愁,一雙眼睛卻極亮。她比唐芳年還大了兩歲,但保養的極好,顯得很年輕,像個二十五六的少婦。

  孫巧巧那一日一身朱紅男袍,極騷包也極華麗。

  進京後唐芳年又賣了一副畫作,故此夫妻二人做了些出門見客的華麗衣裳。

  這朱紅色袍子還是情侶款呢,兩人都有。

  今天這麼喜慶的日子,當然要穿得亮眼些了。

  張寧玉不是一個惹人討厭的客人,她這樣靈氣的女子,很容易引起別人的好感。

  但孫巧巧對她也只是淡淡的,說不上多喜歡,倒也沒有哪裡討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