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卻見那火長老磕頭痛哭道:“稟告陛下,禁衣衛上下被帝妃威脅恐嚇,近些年來不得不聽其指使編造罪名,抓捕迫害了大批帝妃在天庭的異己仙臣,尤其那蓬萊真人更是被帝妃殘害致死,而前日禁衣衛下界攻打鯤族,也是被帝妃下令威逼,老臣不敢不從啊!”
殿內一陣驚嘩之聲,那帝妃大怒道:“狗奴才!”揮袖間一道銀光閃出射了過去,夏魚看得清楚右指輕彈,那匕首叮噹落地裂為數斷。火長老更是嚇得大哭猛的磕頭求饒道:“帝妃殺我滅口,請陛下饒命,請陛下饒命啊!”
卻見玉帝鐵青面色緩緩站起,側身看帝妃道:“事已至此,你也應該不需再辯解什麼了吧。”
帝妃沒有言語,雙目靜靜看著玉帝,玉帝卻似不願再看於她,避開眼光側過臉去。帝妃終神色大變,仰面大笑起來,那聲音滿是悲酸憤恨,令人不寒而慄。殿下火德星君大呼道:“快保護陛下!”眾侍衛立即拔刀蜂擁而上,將帝妃團團圍住。
那帝妃悽然笑道:“牆倒眾人推,你們盼這個情景,已經很久了吧。”泣笑中看著玉帝背影,道,“陛下,你呢,這個機會,你也一直等著在吧……”
玉帝仍不轉身看她,搖了搖頭,緩緩道:“傳朕旨意,廢帝妃之位,將其打入天牢,並嚴查餘黨,從重發落!”
帝妃一陣顫抖,站立不住扶住桌角,淚水滴滴落下,抬起頭來向玉帝伸手道:“好……我心服口服,沒有話說……只是你……你還會來見我嗎……”
玉帝長嘆口氣,話聲鏗鏘果斷:“永不再見!”
帝妃面容一震,突又悽然大笑起來,滿面悲痛恨情之淚,眾侍衛不敢大意,凝視持刀對準了她。玉帝面色凝重,長袖一甩向殿後走去,那帝妃大喊一聲“陛下!”,縱身向玉帝撲去,台下眾大臣驚呼:“保護陛下!”那對面侍衛驚得持刀攔過,卻聽一聲悶響,帝妃已是刀鋒穿胸而過,口中鮮血如斷珠滴下,抬頭揚手朝玉帝背影顫道:“陛下……”言畢氣絕,倒地而亡。
殿內一陣驚恐之聲,文武大臣亂為一片。夏魚搖搖頭,轉身走出殿外,卻見太上老君從身後趕來,揚起拂塵指向西邊道:“適才行刑之時,敖烈幸得被觀音大士路過救下,你快去靈山尋他蹤跡吧。”
夏魚轉目看了看西天的晚霞,展開雙翅一聲長嘯,向那落日追逐飛去。五彩霞光之下,點點餘暉閃爍,映照在夏魚的雙眸之內,夏魚的心一陣陣慌亂起來。靈山,如來,敖烈在那裡嗎?能找到湛決嗎?尋不到他們該如何是好?可是若見到了他倆,自己又該做何選擇?
☆、靈山初聞理
恍惚間到了一座大山之前,夏魚抬頭看了好一會,終認出來這已到了靈山腳下。這裡前世她曾來過一次,只是時隔太久,路徑已是模糊,夏魚沿山路上行,走到半山腰,突兀見著一座山戶草屋,屋前站著一位布衣農婦,那農婦雙手各握了一棵小樹苗,正一臉迷茫繞著一個土坑轉圈行走。
夏魚走了近去,向那農婦問道:“請問大嬸,大雷音寺在哪個方向?”
那農婦聞言停住,回頭看了眼夏魚,道:“沿西邊台階上山,山頂即是。”言罷又喃喃自語,繼續打轉起來。
夏魚謝過,轉身向那台階走去,剛走出幾步,卻突感奇怪之處,回頭見那農婦仍圍著那土坑轉個不停,看她臉上,也似有難解心事。
夏魚緩緩走回,看了半響,那農婦卻依舊滿目迷茫,旁若無人。夏魚又看了會,不禁問道:“敢問大嬸,你繞行不停,所為何事呢?”
那農婦停下轉身,見還是夏魚,眉頭稍皺道:“你還沒走啊,我適才未指明方向嗎?”
夏魚輕搖頭道:“多謝大嬸指路。只是我見大嬸滿面惑色,不知有無我可相助之處?”
那農婦眉目稍微舒展,張開雙手抬起道:“也正好,我且請教與你。這兩棵樹苗,一為桃樹,一為李樹,而我面前樹坑卻只有一個,你告訴我,我應該栽這桃樹,還是種這李樹?”
夏魚頓時心中暗笑,想這婦人真是奇怪好笑,不停打著圈圈,只為這等瑣碎之事,便看著那農婦微笑道:“這很簡單,你如更喜桃花,便栽桃樹,你若更愛李果,便種那李樹。”
那農婦面色卻又凝重起來,滿臉愁容道:“哪有如此簡單。我喜賞桃花,也愛食李果,因此難分取捨,無法決策啊。”
夏魚總算聽清了始末,想進一步勸解,卻又似乎找不到更有道理的言辭,一時卡住言語,怔了怔問道:“那麼大嬸,你在這裡圍坑繞行,有多久了?”
農婦嘆了口氣,垂下眼帘道:“猶豫難解,已有多時。”
夏魚心頭震驚,覺得這樣也太過不值,不禁勸道:“再難取捨,也須當機立斷了。縱同喜桃李,也應心中自問愛孰更甚,縱難分愛孰更甚,也可依這兩樹苗之品種質地、得到之先後順序,選擇其一。”
那農婦突抬起雙眼,眼神如洞悉一切,語聲卻鏗鏘有力:“愛之入骨,怎分得愛孰更甚?思之入髓,又哪會去顧及品種質地、先後順序。這一桃一李,無論選擇哪一棵樹,我都感心如刀割,無論捨棄哪一棵樹,我都將悔恨終生。”
夏魚有如雷擊,此情此景此言此語之下,她怎會不聯想到自己的那份沉重心結,頓時胸中氣息不暢,心中焦慮不安,抬頭看了看山頂,道:“既然如此難以抉擇,靈山就在你腳下,雷音寺就在你頭頂,你為何不上去問問佛祖,打開心扉?”
那農婦終眯了雙眼,微微笑了,道:“佛祖慈悲為懷,佛法普度眾生,若能朝見問道,自然獲益匪淺。只是在你我問道之前,是否更應先透徹自問,自己是否誠心而來,又是否真的虛心求教。而如自持有幾分道法武功便欲無禮索求,試問你自己都容不下自己,佛祖又如何點化於你呢?”
夏魚頓然醍醐灌頂,暗道好險好險,幸好半路遇到了這糾結農婦,適才自己心焦氣躁,如果貿然闖入大雷音寺,還不知會鬧出什麼結果。低頭沉思中夏魚又突覺情形不對,心中閃亮猛然抬頭向那農婦看去,眼前光影晃動夏魚終看清楚了,這正是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身著天裳,手持蓮花,正滿目柔和微笑看著自己。
夏魚心中感激,正欲拜謝,觀音揚手笑道:“不必不必,你乃道家蓬萊真人之高徒,無須行禮拘節。今日天色已晚,你先在此處休息靜思,明晨再向佛祖求解吧。”語音落處,飄然而去。
夏魚走入那草屋,坐在窗下桌前,抬頭看著山頂的佛光,凝神思考,漸漸睡去。也許是靈山靈驗,夏魚又在夢裡見到了思念之人,那一襲青衣正縹緲遨遊於九宙之外,遙望乾坤之中卻無法回來,夏魚心傷,大聲喚其姓名,眼前場景變幻,終見了那一襲白衣被困於深澗之中,仰望海面天空而無法掙脫。
夏魚知是夢境了,耳邊聽得窗外晨鐘,醒來已是滿面淚痕,夏魚洗漱潔淨,整齊衣容,出門登上石階,朝山頂而去。沿途看去,這靈山果然是佛法聖地,滿山古柏蒼松,奇峰聳漢凌空,夏魚拾階而上,陣陣清風襲來,頓感心曠神怡,昨日那焦慮心情也漸漸隨風散去。
殿內一陣驚嘩之聲,那帝妃大怒道:“狗奴才!”揮袖間一道銀光閃出射了過去,夏魚看得清楚右指輕彈,那匕首叮噹落地裂為數斷。火長老更是嚇得大哭猛的磕頭求饒道:“帝妃殺我滅口,請陛下饒命,請陛下饒命啊!”
卻見玉帝鐵青面色緩緩站起,側身看帝妃道:“事已至此,你也應該不需再辯解什麼了吧。”
帝妃沒有言語,雙目靜靜看著玉帝,玉帝卻似不願再看於她,避開眼光側過臉去。帝妃終神色大變,仰面大笑起來,那聲音滿是悲酸憤恨,令人不寒而慄。殿下火德星君大呼道:“快保護陛下!”眾侍衛立即拔刀蜂擁而上,將帝妃團團圍住。
那帝妃悽然笑道:“牆倒眾人推,你們盼這個情景,已經很久了吧。”泣笑中看著玉帝背影,道,“陛下,你呢,這個機會,你也一直等著在吧……”
玉帝仍不轉身看她,搖了搖頭,緩緩道:“傳朕旨意,廢帝妃之位,將其打入天牢,並嚴查餘黨,從重發落!”
帝妃一陣顫抖,站立不住扶住桌角,淚水滴滴落下,抬起頭來向玉帝伸手道:“好……我心服口服,沒有話說……只是你……你還會來見我嗎……”
玉帝長嘆口氣,話聲鏗鏘果斷:“永不再見!”
帝妃面容一震,突又悽然大笑起來,滿面悲痛恨情之淚,眾侍衛不敢大意,凝視持刀對準了她。玉帝面色凝重,長袖一甩向殿後走去,那帝妃大喊一聲“陛下!”,縱身向玉帝撲去,台下眾大臣驚呼:“保護陛下!”那對面侍衛驚得持刀攔過,卻聽一聲悶響,帝妃已是刀鋒穿胸而過,口中鮮血如斷珠滴下,抬頭揚手朝玉帝背影顫道:“陛下……”言畢氣絕,倒地而亡。
殿內一陣驚恐之聲,文武大臣亂為一片。夏魚搖搖頭,轉身走出殿外,卻見太上老君從身後趕來,揚起拂塵指向西邊道:“適才行刑之時,敖烈幸得被觀音大士路過救下,你快去靈山尋他蹤跡吧。”
夏魚轉目看了看西天的晚霞,展開雙翅一聲長嘯,向那落日追逐飛去。五彩霞光之下,點點餘暉閃爍,映照在夏魚的雙眸之內,夏魚的心一陣陣慌亂起來。靈山,如來,敖烈在那裡嗎?能找到湛決嗎?尋不到他們該如何是好?可是若見到了他倆,自己又該做何選擇?
☆、靈山初聞理
恍惚間到了一座大山之前,夏魚抬頭看了好一會,終認出來這已到了靈山腳下。這裡前世她曾來過一次,只是時隔太久,路徑已是模糊,夏魚沿山路上行,走到半山腰,突兀見著一座山戶草屋,屋前站著一位布衣農婦,那農婦雙手各握了一棵小樹苗,正一臉迷茫繞著一個土坑轉圈行走。
夏魚走了近去,向那農婦問道:“請問大嬸,大雷音寺在哪個方向?”
那農婦聞言停住,回頭看了眼夏魚,道:“沿西邊台階上山,山頂即是。”言罷又喃喃自語,繼續打轉起來。
夏魚謝過,轉身向那台階走去,剛走出幾步,卻突感奇怪之處,回頭見那農婦仍圍著那土坑轉個不停,看她臉上,也似有難解心事。
夏魚緩緩走回,看了半響,那農婦卻依舊滿目迷茫,旁若無人。夏魚又看了會,不禁問道:“敢問大嬸,你繞行不停,所為何事呢?”
那農婦停下轉身,見還是夏魚,眉頭稍皺道:“你還沒走啊,我適才未指明方向嗎?”
夏魚輕搖頭道:“多謝大嬸指路。只是我見大嬸滿面惑色,不知有無我可相助之處?”
那農婦眉目稍微舒展,張開雙手抬起道:“也正好,我且請教與你。這兩棵樹苗,一為桃樹,一為李樹,而我面前樹坑卻只有一個,你告訴我,我應該栽這桃樹,還是種這李樹?”
夏魚頓時心中暗笑,想這婦人真是奇怪好笑,不停打著圈圈,只為這等瑣碎之事,便看著那農婦微笑道:“這很簡單,你如更喜桃花,便栽桃樹,你若更愛李果,便種那李樹。”
那農婦面色卻又凝重起來,滿臉愁容道:“哪有如此簡單。我喜賞桃花,也愛食李果,因此難分取捨,無法決策啊。”
夏魚總算聽清了始末,想進一步勸解,卻又似乎找不到更有道理的言辭,一時卡住言語,怔了怔問道:“那麼大嬸,你在這裡圍坑繞行,有多久了?”
農婦嘆了口氣,垂下眼帘道:“猶豫難解,已有多時。”
夏魚心頭震驚,覺得這樣也太過不值,不禁勸道:“再難取捨,也須當機立斷了。縱同喜桃李,也應心中自問愛孰更甚,縱難分愛孰更甚,也可依這兩樹苗之品種質地、得到之先後順序,選擇其一。”
那農婦突抬起雙眼,眼神如洞悉一切,語聲卻鏗鏘有力:“愛之入骨,怎分得愛孰更甚?思之入髓,又哪會去顧及品種質地、先後順序。這一桃一李,無論選擇哪一棵樹,我都感心如刀割,無論捨棄哪一棵樹,我都將悔恨終生。”
夏魚有如雷擊,此情此景此言此語之下,她怎會不聯想到自己的那份沉重心結,頓時胸中氣息不暢,心中焦慮不安,抬頭看了看山頂,道:“既然如此難以抉擇,靈山就在你腳下,雷音寺就在你頭頂,你為何不上去問問佛祖,打開心扉?”
那農婦終眯了雙眼,微微笑了,道:“佛祖慈悲為懷,佛法普度眾生,若能朝見問道,自然獲益匪淺。只是在你我問道之前,是否更應先透徹自問,自己是否誠心而來,又是否真的虛心求教。而如自持有幾分道法武功便欲無禮索求,試問你自己都容不下自己,佛祖又如何點化於你呢?”
夏魚頓然醍醐灌頂,暗道好險好險,幸好半路遇到了這糾結農婦,適才自己心焦氣躁,如果貿然闖入大雷音寺,還不知會鬧出什麼結果。低頭沉思中夏魚又突覺情形不對,心中閃亮猛然抬頭向那農婦看去,眼前光影晃動夏魚終看清楚了,這正是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身著天裳,手持蓮花,正滿目柔和微笑看著自己。
夏魚心中感激,正欲拜謝,觀音揚手笑道:“不必不必,你乃道家蓬萊真人之高徒,無須行禮拘節。今日天色已晚,你先在此處休息靜思,明晨再向佛祖求解吧。”語音落處,飄然而去。
夏魚走入那草屋,坐在窗下桌前,抬頭看著山頂的佛光,凝神思考,漸漸睡去。也許是靈山靈驗,夏魚又在夢裡見到了思念之人,那一襲青衣正縹緲遨遊於九宙之外,遙望乾坤之中卻無法回來,夏魚心傷,大聲喚其姓名,眼前場景變幻,終見了那一襲白衣被困於深澗之中,仰望海面天空而無法掙脫。
夏魚知是夢境了,耳邊聽得窗外晨鐘,醒來已是滿面淚痕,夏魚洗漱潔淨,整齊衣容,出門登上石階,朝山頂而去。沿途看去,這靈山果然是佛法聖地,滿山古柏蒼松,奇峰聳漢凌空,夏魚拾階而上,陣陣清風襲來,頓感心曠神怡,昨日那焦慮心情也漸漸隨風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