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陛下就是來消遣高某人的嗎?說得這麼好聽,不過是想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罷了。這是大宋與蒙古的戰鬥,您是高高在上的華國天子,為何要來參與。”

  黃錦擊掌讚嘆:“這利字用得妙,自然是有利益才來的。你我心知肚明,蒙古打上來是遲早的事兒,你如今不過負隅頑抗,拖時間罷了。不如投降華國,至少我是漢人,宋朝亡在我手裡,總比亡在異族手裡強。”

  “痴心妄想!”高達斷然喝道:“黃錦!我念你當初傳藝之恩,放過你一回,你速速離去,再不走,我就叫衛兵了!”

  “別忙,別忙,先看看這個。”黃錦倒是平靜,微笑地上一封宋國朝廷詔書,是派監軍來襄陽督戰的公文,而來人是丁壽翁,鼎鼎大名的奸臣“丁青皮”丁大全的兒子,最愛紙上談兵指手畫腳,被他攪和敗了的戰役不勝枚舉。偏偏他那掃把星體質,妨剋死了無數武將士兵,自己卻步步高升,依舊受皇帝寵信。更倒霉的是他還有個顛倒黑白的爹,讓他來做監軍,真是……沒活路了!

  高達如何不明白,卻仍舊嘴硬道:“官家自有道理……”

  黃錦又笑著從懷裡掏出一封信遞給他,笑道:“再看看~”

  這卻是宦官董宋臣、閻貴妃和理宗的談話記錄,理宗幾乎明白的說了,襄陽守不守得住不要緊,他已經決定好遷都了。當初理宗信誓旦旦“朕雖不德,未如明皇之甚也”。如今他都快要步上唐明皇的後塵了,宋國已經遷都過一回了,現在再遷都,能遷到哪裡去?海上嗎?

  高達憤怒得目眥盡裂、雙拳緊拽,這就是他們誓死效忠的君主嗎?

  黃錦又接連從懷中取除幾個信封一一攤在桌子上:“這是蒙古如何對待久功不下城池的辦法,功下之後,屠城的比比皆是;這是大理與蒙古的盟約國書,約定若是你們敗了,如何瓜分宋國土地;這是蒙古給我開的條件,讓我袖手旁觀的封口費。還有這些……你慢慢看吧,想好了可把這枚玉佩放在書房窗外,我就知道了。”

  黃錦毫不客氣的暗示他襄陽城守將的宅子裡有他的暗探,不管高達難看的臉色,黃錦繼續道:“對了,你可能認識完顏康,他是原金國趙王世子,如今在華國任大將軍。我是漢人,對漢人有好感,但對其他任何民族的人都沒有偏見。我的宮廷侍衛長是蒙古人,大將軍是女真人,戶部尚書是党項人……也不差一個漢人。”

  黃錦把要說的話都說盡了,慢慢轉身出了守將府。

  第二天,丁守翁就到了,一個飛揚跋扈的紈絝公子,看不見城牆外整兵的蒙古軍隊,看不見城中百姓缺糧的窘境,還未與他這個守將交接,來襄陽的第一件事是上青樓。

  高達真的絕望了,這就是朝廷派給他的監軍嗎?再看手下送來的最新戰報,鹿門山和白鶴城外蒙古人修建的土牆內已經屯軍數萬,隨時準備發兵,再看看斷糧三月,襄陽城頭上有氣無力的士兵。朝廷援軍遲遲不至,糧食補給也沒有,只來了一個貪圖享樂撈軍功的監軍……

  高達氣不打一處來,第二天早上放在書房窗台上的玉佩果然不見了。

  作者有話要說:  人是真有其人,事跡也大致相當,但就是時間提前了幾十年,大家看了一笑而過,萬務當真。

  第159章 黃錦本紀

  很快, 黃錦就收到了他留下的信物玉佩。

  “高達終於做出了正確的選擇。”黃錦輕笑。

  “要傳令商會配合嗎?”程羽風輕聲問道, 此次南下程羽風也一起來了, 重點是巡查商會, 為不久後的起事做最後部署。

  “不必。”

  “難道要先傳令大軍切斷蒙古後路?”程羽風不敢置信, 高達表明了合作意圖,但未見投名狀,值得馬上動手嗎?

  “也不。”黃錦莞爾,“高達啊,也算一代名將, 此時怒氣上頭做出衝動的決定, 難保日後不反悔。就是無法反悔,也該做幾件‘理所應當’的事情安慰自己。先讓蒙古大軍打吧, 也讓高達發泄發泄怒火。襄陽城池堅固,此戰已經拖了六年, 不會一下子破城的。等到千鈞一髮之際,我在從天而降、救萬民於水火,高達的投降更加順利成長,豈不兩便。”

  “你真是越來越惡毒了。”程羽風翻白眼道。

  “謝謝誇獎。”惡毒對帝王而言並不是貶義詞,現在南宋還是他的敵人, 以最小的代價消滅敵人有生力量,是他這個華國皇帝該做的。

  “完顏康準備好了嗎?”黃錦再問。他離開大同的時候, 已經傳下密令,讓完顏康備戰,由他領軍, 切斷蒙古後路。

  “準備好了,阿默作為副將同他一起出征。”

  “那就好。亂世人命賤,好不容易有故人活到現在,我盼著君臣相得,至死不變。”派完顏康攻打蒙古後軍,占領中都,隔絕蒙古補給。一是因為完顏康經驗豐富,二是為了給他報仇雪恨的機會。在完顏康心中,他自己就是女真人,為故國報仇,也算圓滿。如今完顏洪烈在花刺子喇嘛國苟延殘喘,若是完顏康能為家國復仇,也能告慰老父親。

  完顏康也是可憐人,楊鐵心自作自受,當初在戰場上當場殞命。包惜弱軟弱無能,毫無主見,丈夫死了,她才開始懷念,一心追求佛法解脫,脾氣更加孤拐。完顏康如今只有完顏洪烈一個親人了。

  可是,再同情完顏康,他們之間感情再好,也不能那江山社稷、軍隊百姓做賭注。完顏康做了二十年的金國小王爺,再次回到舊都難免會想入非非,有復國的妄想。馮默風作為桃花島弟子,武功出眾,又與黃錦天然親密,由他作為副將,就算出事了,也能及時止損。

  黃錦安排人事的時候沒有避著任何人,他甚至希望完顏康看得比誰都清楚,萬勿行差踏錯。

  僵持六年的襄陽之戰終於開打,為整個天下混戰拉開序幕。大理老老實實趴在一邊,華國更是小心謹慎在邊境日夜巡邏,可絕不敢越雷池一步。天下人都習慣華國孤軍的做派,蒙古放心大膽的增派兵力,只例行對華國有所警惕。被派遣擔任警惕任務的將領都覺得晦氣,軍功就在眼前,自己卻分到這麼個註定沒法而立功的位置,真不知道得罪誰了。

  防備華**隊的任務在蒙古軍中一直是個討人厭的活計,這個推那個,最後只推出了一個鍍金的小將應付了事。

  在襄陽之戰開打半年之後,天氣轉冷,北方已經滴水成冰,南方也是冷到骨子裡,不習慣南方天氣的蒙古軍隊,後勤壓力更重,就在這個時候,華國起兵了。

  毫無徵兆的,突如其來的,蒙古小將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都以為是下屬在消遣他。怎麼可能,那可是華國“死書呆”,遵循著聖人的教誨,從來不入侵他國領土的“聖人”啊!

  可戰爭來得就是這麼快,這麼突然。

  由完顏康領軍的征北軍再次打入中都,占領長城,封鎖居庸關,切斷蒙古南北後勤補給通道。河北、河南、山東、江蘇、安徽各省各路聯合起兵,黃家寨的旗子再次樹了起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