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頁
“嘿嘿,說不定是那趙王不能生呢?老子才不信世上有不偷腥的貓兒,肯定是完顏洪烈那玩意兒沒用,不能讓女人受孕,才裝作痴情模樣,養著別人的兒子,你看這不是幾十年都沒人懷疑他嗎?”
“有道理,有道理,他那漢人王妃肯定是個幌子,哪兒有男人這麼傻?”
中都城內,關於完顏洪烈與包惜弱的八卦甚囂塵上,陰謀論、痴情論……種種言論肆意流傳,皇帝終於忍不住,從邊境換下了完顏康。
所謂疑鄰盜斧,皇帝當年只覺得完顏洪烈痴情,現在怎麼看完顏康,怎麼覺得長得太好,不像他們女真人,反像宋國的讀書人。
“陛下,完顏康自然是姓完顏的!關於我的身世,早不流傳晚不流傳,偏偏在臣為陛下守土盡忠,千鈞一髮之際謠言沸沸揚揚,分明是離間君臣之情,妄圖不戰而勝。臣已問過父王、母妃,臣自然該姓完顏,宣揚流言者,其心可誅!退一步講,就算臣的身世真如這些人編造那般,臣從小受陛下慈愛,受大金教導,難道會不親大金嗎?平民百姓都知道一句粗話,誰養大的崽兒和誰親。遠的不說,只說如今與臣對戰之朮赤,他的身世也存疑。當年朮赤之母被俘,救回時已有身孕,無法分辨是否鐵木真之子,才有朮赤,這意為‘客人’的名字。可這些年他為鐵木真南征北戰,創下偌大基業,依舊是鐵木真的長子。他可有為謠言中的生父報仇?他可曾背叛鐵木真?”完顏康再拜叩首,“完顏康句句出自真心,請陛下明鑑!”
皇帝如何不知流言來得突兀,可寧可錯殺,不可錯放,若完顏康的身世真的存疑,他就不適合領兵。“你父王呢?”皇帝問道,這是完顏康的說辭中最大的破綻。
“陛下容稟,父王在南宋武林中尋找一本奇書,為大金效力,此書能扭轉乾坤!”
“什麼奇書?”
“武穆遺書!”完顏康此時也做出完全相信《武穆遺書》能力挽狂瀾的模樣,推崇道:“《武穆遺書》乃千古奇書,兵法精妙,又貼合當下實際,若能掌握在大金手中,必定如虎添翼。父王眼看大金陷入危局,獨闢蹊徑,從江湖入手,兢兢業業為陛下盡忠。臣的母親也在佛堂,日日為大金祝禱祈福。”
完顏康提醒皇帝,不是完顏洪烈提前跑路了,他母親還在大都呢,既是人質,亦是忠心的體現。
這樣解釋,倒也邏輯順暢,皇帝微微放心,問起軍務來,“卿可有退兵良策。”
“回陛下,臣魯鈍,一時未有良策,不過臣熟讀史書,倒覺此節似曾相識、”
“哦?說來~”
“陛下可記得當年戰國,六國合縱攻秦,秦拒兵於函谷關之外,當時情景比如今之險不下百倍。然而終究是秦一統天下,其他赫赫揚揚的六國早晚覆滅。請陛下寬心,只有守住關口,大金必定重獲新生。”
“你的意思是大金能贏?”皇帝都不敢做此美夢,只想著輸的不那麼難看,談判的時候好見面。
“陛下聖明,大金必勝!”完顏康雙膝跪地,三呼萬歲,總算安撫住了皇帝,重新得回了征北大將軍的榮譽和權利。
皇帝拉著完顏康說了半天軍務,好像招他回來就是為了打聽軍務一樣,第二天就放他回前線了。驚心動魄熬過了皇帝的猜疑,完顏康發信讓完顏洪烈趕緊回來,他不回來自己身上的嫌疑就無法洗清。更重要的是,完顏康擔心他的安危,目前的形勢太過危險,可不像完顏康在皇帝面前說的那麼輕鬆,跟著完顏洪烈的江湖人都是見利忘義的小人,若知道大金覆滅,完顏洪烈這個過氣王爺的安全如何保障?
大金皇帝防備著蒙古人、防備著西夏人、防備著宋國人,甚至連自己的親族也忌憚萬分,可沒想到攻破中都的不是他們其中任何一方,而是新崛起的起義軍——黃家寨。
黃錦早就說過,在蒙古圍攻中都之時,就是他起義之機。黃家寨早就形成規模,這邊剛一起事,眾多山寨響應,勢力連成一片,聲勢浩蕩。攻下大都一陣搶掠之後,黃錦反身攻擊西夏,此時西夏是幾國中勢力最弱的。還有大同府等軍事重鎮,黃錦也沒放過。
一路勢如破竹,黃錦很快占領西夏東面國土、金國背面國土和蒙古靠南的一部分,正式建國,稱“華”。桃花島弟子在他麾下效力,為他攻城略寨,建功立業。
打開地圖,北方勢力分界線猶如被狗啃過一般,各方勢力犬牙交錯,不時發生衝突。
亂世野心家不少,有黃錦這個榜樣,各地起義的農民不在少數,黃錦的勢力範圍內也有許多,黃錦暫時沒有對外擴張的心,先安撫、清剿內部為要。
黃錦當時攻下大都又火速回撤,完顏康從前線趕來之時,早已塵埃落定。皇帝已亡,為了讓大金不至滅國,推選新的皇帝成了當務之急。完顏康身份被質疑,未能參與這等大事中。
“王爺,就這樣算了嗎?您在前線打仗,這些官老爺在後院玩兒陰謀,還不讓您參與,難道您身上的傷就白挨了嗎?英雄不問出處,就算您真不姓完顏,屬下也誓死追隨!”屬下問完顏康,完顏康現在代表的已經不是自己,而是眾多屬下的利益。
“又能如何?空有兵馬,糧草補給怎麼辦?師出無名,天下人怎麼看?京中那些貴人難道真是吃素的?你們想得太簡單了,咱沒有起兵的條件。”完顏康苦惱,才謀劃了五六年,最怕的就是這種情景,沒想到怕什麼來什麼。
“這樣不行那也不行,難道等著刀斧手的大刀嗎?王爺,宮中貴人已經在商量治死我們啊!”心腹也著急,他們跟對了主子才能在赫赫有名的蒙古鐵騎下保全性命,至今日後他們也希望一直對下去。
“讓我想想,讓我想想……”完顏康喃呢道,出路在何方。
完顏康還沒想明白,門外就響起了通報聲:“將軍,華國使臣求見。”
第144章 黃錦本紀
如今局勢混亂, 人人爭相稱帝, 還有奉天大將軍、玉帝大老爺之類一聽就是糊弄老百姓的雜牌軍名號。但說到華國, 沒有人會誤解, 取代西夏而立, 如今有名有姓的幾大勢力,黃錦正式其中之一。
“王爺,華國的人來做什麼?”完顏康的心腹皺眉問道,“難道是拉攏咱們來了?”完顏康如今的兵力不足以自立,但投靠的人選也需細細斟酌, 大金早已奄奄一息, 血脈束縛不住野心。亂世之中,競相逐鹿, 方顯英雄本色。
“不知,黃錦向來不是能以常理揣測的人。”完顏康輕嘆。
“王爺與華國國君有舊, 咱們如今的處境……您是不是考慮……”心腹隱約知道往事,但不確定完顏康有沒有稱王稱霸的野心,其實現在投靠某個勢力是最好的選擇。若真有野心,現在蟄伏,日後東山再起, 也不是不可能。想想歷史上那些人,魏晉南北朝接連禪讓的君主……
“憑空猜測有何益處, 先讓使臣進來吧。”完顏康坐回主位,等著華國使臣拜見,周遭幾個心腹也站好位置, 做出恭敬正直之態。
“有道理,有道理,他那漢人王妃肯定是個幌子,哪兒有男人這麼傻?”
中都城內,關於完顏洪烈與包惜弱的八卦甚囂塵上,陰謀論、痴情論……種種言論肆意流傳,皇帝終於忍不住,從邊境換下了完顏康。
所謂疑鄰盜斧,皇帝當年只覺得完顏洪烈痴情,現在怎麼看完顏康,怎麼覺得長得太好,不像他們女真人,反像宋國的讀書人。
“陛下,完顏康自然是姓完顏的!關於我的身世,早不流傳晚不流傳,偏偏在臣為陛下守土盡忠,千鈞一髮之際謠言沸沸揚揚,分明是離間君臣之情,妄圖不戰而勝。臣已問過父王、母妃,臣自然該姓完顏,宣揚流言者,其心可誅!退一步講,就算臣的身世真如這些人編造那般,臣從小受陛下慈愛,受大金教導,難道會不親大金嗎?平民百姓都知道一句粗話,誰養大的崽兒和誰親。遠的不說,只說如今與臣對戰之朮赤,他的身世也存疑。當年朮赤之母被俘,救回時已有身孕,無法分辨是否鐵木真之子,才有朮赤,這意為‘客人’的名字。可這些年他為鐵木真南征北戰,創下偌大基業,依舊是鐵木真的長子。他可有為謠言中的生父報仇?他可曾背叛鐵木真?”完顏康再拜叩首,“完顏康句句出自真心,請陛下明鑑!”
皇帝如何不知流言來得突兀,可寧可錯殺,不可錯放,若完顏康的身世真的存疑,他就不適合領兵。“你父王呢?”皇帝問道,這是完顏康的說辭中最大的破綻。
“陛下容稟,父王在南宋武林中尋找一本奇書,為大金效力,此書能扭轉乾坤!”
“什麼奇書?”
“武穆遺書!”完顏康此時也做出完全相信《武穆遺書》能力挽狂瀾的模樣,推崇道:“《武穆遺書》乃千古奇書,兵法精妙,又貼合當下實際,若能掌握在大金手中,必定如虎添翼。父王眼看大金陷入危局,獨闢蹊徑,從江湖入手,兢兢業業為陛下盡忠。臣的母親也在佛堂,日日為大金祝禱祈福。”
完顏康提醒皇帝,不是完顏洪烈提前跑路了,他母親還在大都呢,既是人質,亦是忠心的體現。
這樣解釋,倒也邏輯順暢,皇帝微微放心,問起軍務來,“卿可有退兵良策。”
“回陛下,臣魯鈍,一時未有良策,不過臣熟讀史書,倒覺此節似曾相識、”
“哦?說來~”
“陛下可記得當年戰國,六國合縱攻秦,秦拒兵於函谷關之外,當時情景比如今之險不下百倍。然而終究是秦一統天下,其他赫赫揚揚的六國早晚覆滅。請陛下寬心,只有守住關口,大金必定重獲新生。”
“你的意思是大金能贏?”皇帝都不敢做此美夢,只想著輸的不那麼難看,談判的時候好見面。
“陛下聖明,大金必勝!”完顏康雙膝跪地,三呼萬歲,總算安撫住了皇帝,重新得回了征北大將軍的榮譽和權利。
皇帝拉著完顏康說了半天軍務,好像招他回來就是為了打聽軍務一樣,第二天就放他回前線了。驚心動魄熬過了皇帝的猜疑,完顏康發信讓完顏洪烈趕緊回來,他不回來自己身上的嫌疑就無法洗清。更重要的是,完顏康擔心他的安危,目前的形勢太過危險,可不像完顏康在皇帝面前說的那麼輕鬆,跟著完顏洪烈的江湖人都是見利忘義的小人,若知道大金覆滅,完顏洪烈這個過氣王爺的安全如何保障?
大金皇帝防備著蒙古人、防備著西夏人、防備著宋國人,甚至連自己的親族也忌憚萬分,可沒想到攻破中都的不是他們其中任何一方,而是新崛起的起義軍——黃家寨。
黃錦早就說過,在蒙古圍攻中都之時,就是他起義之機。黃家寨早就形成規模,這邊剛一起事,眾多山寨響應,勢力連成一片,聲勢浩蕩。攻下大都一陣搶掠之後,黃錦反身攻擊西夏,此時西夏是幾國中勢力最弱的。還有大同府等軍事重鎮,黃錦也沒放過。
一路勢如破竹,黃錦很快占領西夏東面國土、金國背面國土和蒙古靠南的一部分,正式建國,稱“華”。桃花島弟子在他麾下效力,為他攻城略寨,建功立業。
打開地圖,北方勢力分界線猶如被狗啃過一般,各方勢力犬牙交錯,不時發生衝突。
亂世野心家不少,有黃錦這個榜樣,各地起義的農民不在少數,黃錦的勢力範圍內也有許多,黃錦暫時沒有對外擴張的心,先安撫、清剿內部為要。
黃錦當時攻下大都又火速回撤,完顏康從前線趕來之時,早已塵埃落定。皇帝已亡,為了讓大金不至滅國,推選新的皇帝成了當務之急。完顏康身份被質疑,未能參與這等大事中。
“王爺,就這樣算了嗎?您在前線打仗,這些官老爺在後院玩兒陰謀,還不讓您參與,難道您身上的傷就白挨了嗎?英雄不問出處,就算您真不姓完顏,屬下也誓死追隨!”屬下問完顏康,完顏康現在代表的已經不是自己,而是眾多屬下的利益。
“又能如何?空有兵馬,糧草補給怎麼辦?師出無名,天下人怎麼看?京中那些貴人難道真是吃素的?你們想得太簡單了,咱沒有起兵的條件。”完顏康苦惱,才謀劃了五六年,最怕的就是這種情景,沒想到怕什麼來什麼。
“這樣不行那也不行,難道等著刀斧手的大刀嗎?王爺,宮中貴人已經在商量治死我們啊!”心腹也著急,他們跟對了主子才能在赫赫有名的蒙古鐵騎下保全性命,至今日後他們也希望一直對下去。
“讓我想想,讓我想想……”完顏康喃呢道,出路在何方。
完顏康還沒想明白,門外就響起了通報聲:“將軍,華國使臣求見。”
第144章 黃錦本紀
如今局勢混亂, 人人爭相稱帝, 還有奉天大將軍、玉帝大老爺之類一聽就是糊弄老百姓的雜牌軍名號。但說到華國, 沒有人會誤解, 取代西夏而立, 如今有名有姓的幾大勢力,黃錦正式其中之一。
“王爺,華國的人來做什麼?”完顏康的心腹皺眉問道,“難道是拉攏咱們來了?”完顏康如今的兵力不足以自立,但投靠的人選也需細細斟酌, 大金早已奄奄一息, 血脈束縛不住野心。亂世之中,競相逐鹿, 方顯英雄本色。
“不知,黃錦向來不是能以常理揣測的人。”完顏康輕嘆。
“王爺與華國國君有舊, 咱們如今的處境……您是不是考慮……”心腹隱約知道往事,但不確定完顏康有沒有稱王稱霸的野心,其實現在投靠某個勢力是最好的選擇。若真有野心,現在蟄伏,日後東山再起, 也不是不可能。想想歷史上那些人,魏晉南北朝接連禪讓的君主……
“憑空猜測有何益處, 先讓使臣進來吧。”完顏康坐回主位,等著華國使臣拜見,周遭幾個心腹也站好位置, 做出恭敬正直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