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黃錦去的布莊命為錦衣坊,非常常見的名字,生意不溫不火。黃錦一到,余掌柜的立刻來見,黃錦在布莊二樓雅間接見他。余掌故也知道面前的小主人年紀雖小,可也是江湖人,手段多著呢,十分恭敬。

  黃錦接過掌柜奉上的帳本翻看,前後兩刻鐘就把進一年的帳本都翻看完了,且記在心裡。黃錦嘆道:“咱家布莊的生意可不算好。”

  “小主人明鑑,慶元府上檔次的布莊共有五百三十家,最上層的多與本地官府有關係,錦衣坊有老爺庇護才分的一杯羹。”余掌柜解釋道。

  “是這個道理。”黃錦點頭,“不過我第一次出家門,總要做出點兒成績來,好給父親臉上增光。不如先帶我去看看鋪子,我也好想想辦法。”

  “是,小的給小主人帶路。”余掌柜並不像傳說中的刁奴,諷刺、糊弄年幼的主子,事實上產業是他家的,一個職業經理人,賣身契都握在別人手裡的打工者,並沒有那麼熱心。若是主人家有自知之明,試一試並無大關係,家大業大吃得起虧;若是沒有自知之明,把鋪子弄垮了,他們一家也早就存夠了銀子,在慶元府的商業圈裡也頗有名聲,不怕沒飯碗。

  今日布莊不營業,余掌柜特意把活計都遣散了,準備迎接小主人大駕。

  黃錦被領著四處看,可以看出特意清掃的痕跡,古往今來迎接檢查都是那一套,八百年不掃的牆角跟也只有領導視察的時候掃一掃。

  “這些布料都放在一起嗎?”黃錦指著一堆明顯高級的布料問道。

  “是,小主人。分別是雨後青天紗和繁花錦,是店裡最好的。”

  一批是猶如上等青瓷的素雅絹紗,一匹是富麗堂皇的錦緞,就算價格一樣貴,也不該放在一起。黃錦又轉了轉其他地方,沒想到店裡連梳頭娘子和胭脂水粉都有,經營項目實在太雜了。

  黃錦看過之後沒有當場提意見,只道:“小爺心裡都有數了,三日後再來。”

  從布莊出來,黃錦直接往青樓去了。桃花島名下的青樓,走的也是縹緲仙人之姿范兒的。青樓就不可能清空閒雜人等,專門接待黃錦了。好在此時是白天,樓里的姑娘都睡著,黃錦低調的進了老鴇的房間,聽她介紹情況。

  青樓和布莊一樣,也是不上不下中等水坪。經營這些產業,主要是為了打探消息,桃花島最主要的經濟來源是珍珠、珊瑚這些海上產品。

  “奴給小主人請安。”管理妓院青樓的老鴇也是從行當退下來的佼佼者,並不像影視文學作品中那般俗艷,反而端莊溫婉,猶如大家閨秀。

  “媽媽這些年做得很好,我都看在眼裡,此次來是想讓媽媽為我介紹幾位有潛質、有特色的姑娘……媽媽放心,是好事。”黃錦自以為風度翩翩的點頭微笑。

  即便是見多識廣的老鴇也又一瞬間的不自然,這種故作成熟的語氣,還有這熟練的態度要求看姑娘……老鴇心裡真是惴惴不安,好不容易巴上個大方放權的後台,老鴇也不願意節外生枝。讓主人家知道自己勾引壞了小主子,還不扒了自己的皮,再想想江湖人士的手段,老鴇忍不住給黃錦身後的啞僕使眼色。

  啞仆微微點頭,老鴇才提著一顆心去叫幾個姑娘進來。

  黃錦啞然失笑,他也看見老鴇的動作了,黃錦總是記不住自己現在的形象。

  黃錦還是有分寸的,端坐在白紗屏風後面,進門的五個女子在他面前走一遭,黃錦目力過人,再聽他們說話、彈琴、跳舞,心裡就有數了。

  黃錦看完才藝就讓人退下了,老鴇十分欣慰,小主人如此“正人君子”,總算保住一條小命。

  “明日辰時,到錦衣坊來,小爺有事吩咐。”黃錦丟下一句話就回了,留下惴惴不安的鴇母。

  到了第三日,黃錦給了兩人一疊厚厚的計劃書,詳解列舉了怎樣改鋪子、包裝的問題。

  “余掌柜,這鋪子先關了,一月後再開。新開張的鋪子取名羽衣坊,專賣華貴布料首飾,艷麗張揚為要。另在城南買一家鋪子取名為明月樓,只賣詩情畫意、素雅高潔的衣裳布料,甚至可以免費送給才女、才子,就是不賣給只有銀子,暴發戶商家。樓里也不在賣金銀首飾,只搭配售賣玉飾。這兩家鋪子一定是死對頭,把這條消息吵得沸沸揚揚才好,不過私下裡的關係一定要保密。”

  “媽媽的女兒婷婷改名為幽蘭,日後專門接待文人,不要過分管教,捧著她,捧出像公主一樣的傲氣才好,裝扮她只用明月樓的東西。安安改名如意,事事如意的如意,裝扮她只用羽衣坊的東西,這兩個人也要相互看不順眼才好。”沒提到的人老鴇隨意安排。

  “具體的計劃都寫清楚了,你們看著辦就是。”

  “是,奴小的明白。”兩人順從應下。

  黃錦挑眉,以前都是家中長輩帶著接手勢力,或者乾脆是成年人的身份白手起家,沒想到第一次以未成年的身份插手家族生意,居然沒有受到“老臣”的干預。余掌柜和老鴇十分從容平淡的接手了黃錦的提議,並沒有敷衍了事,更沒有驚艷萬分,納頭便拜。果然沒人是傻子,黃錦感嘆。

  枉自黃錦自以為計劃十分完美,沒想到沒人買帳。

  黃錦開始還小心謹慎的盯著兩個人,可能他們是不是陽奉陰違,沒想到兩人時真死徹底執行了自己的命令,現在就等著看效果了。

  整個宋之一朝,十分推崇,名妓、高僧、文人三大要素,幾乎構成了宋朝的文化史。上至宋徽宗與李師師的緋聞,下至賣油郎與花魁的話本,整個社會對的寬容難以想像。就像此時當政的宋理宗也多次招入宮,導致整個社會笑貧不笑娼的風氣。更有許多道學家,平日裡做學問一本正經,可到了晚上也愛“夜宿寒樓”。名妓帶動著時尚風潮,許多貴婦人都以模仿名妓的穿著打扮為榮。此時的也多有色藝雙絕者,文學修養比喜多功名在身的學子都強。由來打開布匹、珠寶市場,是十分巧妙的切入點。

  更何況還有黃錦的詩詞。那些詩詞,是後歌詠美人名妓的名篇,用來為幽蘭和和如意造勢,更加切合南宋一朝推崇有才的風氣。

  幽蘭氣質高潔,只肯與人作詩談畫,把恩客看做浮雲;如意熱烈如火,得了個真性情的評價。最官家的是兩人還不對付,一個是縹緲謫仙人,一個是人間富貴花,再加上那幾手詩詞的加成,紅袖書院很快在慶元府聲名鵲起,終於帶動了兩間布莊的生意。

  黃錦一直在慶元府待了三個月,等事情發酵、、穩定,才確定自己的策略是正確的。沒有人是傻子,在商業極其發達到南宋,黃錦這些小點子也只能是錦上添花,關鍵還是後人的詩詞起到了升華作用。

  黃錦也傳授兩位管理者許多造勢、引導輿論和包裝產品的技巧,才施施然離開慶元府。

  剩下州府的生意網絡一路巡查過去,基本參照慶元府的模式,拆分、整合,迅速賺錢。這是一個武俠世界,朝廷的存在淡化許多,作為江湖頂尖勢力五絕之一的產業,官府也不敢多管。黃錦倒是讓商鋪按規矩繳納稅收,給州府創造就業和稅收,這樣的鋪子任何朝代任何地方的官府都歡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