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
姜珩一面料理為謝家振興府門的事情,譬如翻修鎮國公府,將曾經被發配的謝家遠親接過來住,並將戰死、判死的謝氏宗親的神位牽入宗廟,請法師超度,以慰天靈。
在將自己安排得滿滿當當腳不沾地的忙碌下,姜珩仍辟出一縷愁思,無時無刻不在為牢獄中的裴言昭憂心。
竇家有誣陷之罪,還有竇知章夥同雲南王的謀判之罪,判決已經下來了,竇家男丁發配戍邊,女眷沒入營妓,且後世子孫不得參加科舉入仕。這判刑是相當慘烈了,比當初謝家有過之而無不及。
唯有裴言昭的懲處,懸而不定。事情約莫僵持了一個月,一個不被人注意到,或者可以說是沒人想過他會站出來的人呈上了奏疏,諫言輕罰裴言昭,使得處在邊緣危境的裴都督出現了峰迴路轉的希望!
這人是內閣輔臣,保和殿大學士,薛遠鴻!這位是繼鎮國公罹難後,隆正帝最給予信任的肱骨柱臣。
但他一向只操持對各州府百姓的民政問題,鮮少插手朝中官員的恩怨,而且他是內閣輔臣,像裴言昭這類由刑部、大理寺督管的案子,他更不會插手才對。難道是同裴都督私底下有交情?或是想為忍辱負重的裴都督求一個公道?
薛遠鴻在朝中是一跺腳地三抖的重量級人物,他這一封求情奏疏,又將一邊倒的風向拉了回來,求情的人越來越多。
聽到這個好消息時,姜珩正在顧家,跟顧瀟然和蘇閉月商量對策。
活潑愛動的蘇閉月在為客人斟茶,儼然一位賢妻,然一舉一動之間仍透露輕盈,也喜愛穿絳色衣裙。
蘇閉月讓傳話的家丁退下,對姜珩笑說:“好啦,你不用整日愁眉苦臉了,有薛老爺子出馬,裴都督定能逢凶化吉。”
顧瀟然也恭賀:“七妹妹守得雲開見月明了。”
姜珩開是開心,但有一事猶疑不定,先看向蘇閉月:“蘇姐姐,你是不是讓你的父親,蘇伯父去說動薛爺爺了?”
蘇閉月愣了會,神色微黯:“怎麼可能呢,我雖然嫁給了瀟然,在我爹眼中仍然沒法跟幾位姐姐相比,我很少同他見面。”
姜珩轉向顧瀟然:“顧大哥,你有去說服薛爺爺嗎。”
顧瀟然慚愧搖頭:“沒有,即使我去求了,薛爺爺的犟脾氣所有人都有目共睹的,他豈能為了我一個小輩壞了規矩。你的意思是,薛老爺子求情不是為了裴言昭的冤情,是受人所託?”
姜珩點點頭,若有所思。實則,她為了裴言昭求遍了能求的人,薛遠鴻,她仗著跟薛青暮的一點交情,也去其府上拜訪過。
薛老爺子脾氣剛正不是鼓吹出的。在面對她懇切的央求,薛遠鴻很不給情面指出,裴言昭雖然對自己人有情有義,對敵人卻也狠之又狠,手上沾有骯髒。
又俗話說,水清則無魚、人察則無徒,對於裴言昭這個人,薛遠鴻無法用好或壞字一概而論,便揚言說堅決不管,無論判處下來什麼結果,聽天由命,都是裴言昭該受的。
那時候,姜珩在薛遠鴻的臉上看不到絲毫回心轉意的跡象。事情過去了沒幾日日,薛老爺子突然就想通了?
“好熱鬧,你們大家都在這,我考慮要不要從山上搬回京來住了。”
一道溫煦含笑的聲音忽而飄至。
姜珩□□及一個人之際,抬眼,就看到了那個人,與她所想銜接吻合,她驚喜上前迎接:“薛大哥,是你勸動了薛爺爺對嗎。”
薛青暮著一身月朗風清的白袍,踏足進來,微笑道:“裴都督義薄雲天,祖父自有計較,我不過稍加點醒。”
他看到暌違數月的女子,展顏歡笑,就如在上倉,遞給他一簇沙柳時,撥他心弦。
代價是,他主動願回京,侍奉在祖父左右。為了祖父,為這相逢一刻,值得了。
他謙辭之言,顧瀟然和蘇閉月齊露出瞭然的目光。顧瀟然道:“薛兄是薛老爺子最疼愛的孫兒,難怪了。”
姜珩捻裙下跪:“薛大哥,請受我一拜。”
膝蓋彎曲到一半,還未跪下時,就被薛青暮扶了一把。
薛青暮縮回手,無奈微笑:“快請起。裴都督是我所欽佩的驍勇將帥,為他求情乃我所願,不是什麼為難的事。你們這樣叫我不知如何自處了。”
*
在裴言昭幾乎成了朝中上下議論的漩渦時,這件事已經不能再遷延下去了,刑部秉承聖意,作出了判決,裴言昭需得暫革都督一職,去薊州邊關戍守三年,以償罪愆。
這懲罰對於如日中天的中軍都督來說,還是過重了。朝局瞬息萬變,莫說三年,三天都大小事不斷,裴都督向來又跟家裡人不和,跟姜家結親時日尚短,助力微弱,走到都督巔峰是他一步一步獨自闖出來的,一朝打回原形,三年後想起復,談何容易。
裴言昭出獄這天,淫雨霏霏,霧靄沉沉。
因他特意叮囑過不要對外透露他流放的日期,因此在這條通往薊州的城郊小道上,沒有一個為他送行的人,僅有一個監守他的衙役。
他路過一株樹冠碩大的垂柳時,禁不住思緒來潮,讓衙差稍等片刻。
他走到垂柳邊,折下一枝柳條,想起姜珩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個晚上,贈他的臨別之言。
在將自己安排得滿滿當當腳不沾地的忙碌下,姜珩仍辟出一縷愁思,無時無刻不在為牢獄中的裴言昭憂心。
竇家有誣陷之罪,還有竇知章夥同雲南王的謀判之罪,判決已經下來了,竇家男丁發配戍邊,女眷沒入營妓,且後世子孫不得參加科舉入仕。這判刑是相當慘烈了,比當初謝家有過之而無不及。
唯有裴言昭的懲處,懸而不定。事情約莫僵持了一個月,一個不被人注意到,或者可以說是沒人想過他會站出來的人呈上了奏疏,諫言輕罰裴言昭,使得處在邊緣危境的裴都督出現了峰迴路轉的希望!
這人是內閣輔臣,保和殿大學士,薛遠鴻!這位是繼鎮國公罹難後,隆正帝最給予信任的肱骨柱臣。
但他一向只操持對各州府百姓的民政問題,鮮少插手朝中官員的恩怨,而且他是內閣輔臣,像裴言昭這類由刑部、大理寺督管的案子,他更不會插手才對。難道是同裴都督私底下有交情?或是想為忍辱負重的裴都督求一個公道?
薛遠鴻在朝中是一跺腳地三抖的重量級人物,他這一封求情奏疏,又將一邊倒的風向拉了回來,求情的人越來越多。
聽到這個好消息時,姜珩正在顧家,跟顧瀟然和蘇閉月商量對策。
活潑愛動的蘇閉月在為客人斟茶,儼然一位賢妻,然一舉一動之間仍透露輕盈,也喜愛穿絳色衣裙。
蘇閉月讓傳話的家丁退下,對姜珩笑說:“好啦,你不用整日愁眉苦臉了,有薛老爺子出馬,裴都督定能逢凶化吉。”
顧瀟然也恭賀:“七妹妹守得雲開見月明了。”
姜珩開是開心,但有一事猶疑不定,先看向蘇閉月:“蘇姐姐,你是不是讓你的父親,蘇伯父去說動薛爺爺了?”
蘇閉月愣了會,神色微黯:“怎麼可能呢,我雖然嫁給了瀟然,在我爹眼中仍然沒法跟幾位姐姐相比,我很少同他見面。”
姜珩轉向顧瀟然:“顧大哥,你有去說服薛爺爺嗎。”
顧瀟然慚愧搖頭:“沒有,即使我去求了,薛爺爺的犟脾氣所有人都有目共睹的,他豈能為了我一個小輩壞了規矩。你的意思是,薛老爺子求情不是為了裴言昭的冤情,是受人所託?”
姜珩點點頭,若有所思。實則,她為了裴言昭求遍了能求的人,薛遠鴻,她仗著跟薛青暮的一點交情,也去其府上拜訪過。
薛老爺子脾氣剛正不是鼓吹出的。在面對她懇切的央求,薛遠鴻很不給情面指出,裴言昭雖然對自己人有情有義,對敵人卻也狠之又狠,手上沾有骯髒。
又俗話說,水清則無魚、人察則無徒,對於裴言昭這個人,薛遠鴻無法用好或壞字一概而論,便揚言說堅決不管,無論判處下來什麼結果,聽天由命,都是裴言昭該受的。
那時候,姜珩在薛遠鴻的臉上看不到絲毫回心轉意的跡象。事情過去了沒幾日日,薛老爺子突然就想通了?
“好熱鬧,你們大家都在這,我考慮要不要從山上搬回京來住了。”
一道溫煦含笑的聲音忽而飄至。
姜珩□□及一個人之際,抬眼,就看到了那個人,與她所想銜接吻合,她驚喜上前迎接:“薛大哥,是你勸動了薛爺爺對嗎。”
薛青暮著一身月朗風清的白袍,踏足進來,微笑道:“裴都督義薄雲天,祖父自有計較,我不過稍加點醒。”
他看到暌違數月的女子,展顏歡笑,就如在上倉,遞給他一簇沙柳時,撥他心弦。
代價是,他主動願回京,侍奉在祖父左右。為了祖父,為這相逢一刻,值得了。
他謙辭之言,顧瀟然和蘇閉月齊露出瞭然的目光。顧瀟然道:“薛兄是薛老爺子最疼愛的孫兒,難怪了。”
姜珩捻裙下跪:“薛大哥,請受我一拜。”
膝蓋彎曲到一半,還未跪下時,就被薛青暮扶了一把。
薛青暮縮回手,無奈微笑:“快請起。裴都督是我所欽佩的驍勇將帥,為他求情乃我所願,不是什麼為難的事。你們這樣叫我不知如何自處了。”
*
在裴言昭幾乎成了朝中上下議論的漩渦時,這件事已經不能再遷延下去了,刑部秉承聖意,作出了判決,裴言昭需得暫革都督一職,去薊州邊關戍守三年,以償罪愆。
這懲罰對於如日中天的中軍都督來說,還是過重了。朝局瞬息萬變,莫說三年,三天都大小事不斷,裴都督向來又跟家裡人不和,跟姜家結親時日尚短,助力微弱,走到都督巔峰是他一步一步獨自闖出來的,一朝打回原形,三年後想起復,談何容易。
裴言昭出獄這天,淫雨霏霏,霧靄沉沉。
因他特意叮囑過不要對外透露他流放的日期,因此在這條通往薊州的城郊小道上,沒有一個為他送行的人,僅有一個監守他的衙役。
他路過一株樹冠碩大的垂柳時,禁不住思緒來潮,讓衙差稍等片刻。
他走到垂柳邊,折下一枝柳條,想起姜珩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個晚上,贈他的臨別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