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如何不擔憂?

  哪怕知道他久經沙場,經驗豐富,武功超群,卻依舊忍不住擔心,畢竟,那可是打仗,是要真刀真槍拼殺,流血犧牲的……

  林氏看安笙這樣,如何不知她心內煎熬,這種滋味,她太懂了,因而別說怪罪安笙做事不經心了,她恨不得找些樂事來逗安笙開開懷呢。

  陸錚此次出征,與往常不同,這次太子監國,內外全部緊著西北戰場來,軍需源源不斷地送到西北,總算讓人心裡多了一份寬慰。

  而這次的軍需官不是別人,正是文韜,可以說,陸錚在前方是沒有後顧之憂的。

  文韜為了供應商西北軍需,也是卯足了勁兒,忙得幾乎不著家,連妻子都有些冷落了。

  好在謝婉容歷來是個識大體的,並不會因為這些事情跟丈夫使小性子,且因為擔心安笙,還總來陸府陪伴安笙。

  有了好友的陪伴,再加上從林氏那裡接了盯著陸翊讀書的重任,安笙倒是真沒那麼擔心陸錚了。

  轉眼間,陸錚已經走了半月有餘,自他帶兵到達西北,與匈奴開戰以來,便捷報頻傳,朝堂內外,提起他無不稱頌有加。

  宮裡惠帝情況時好時壞,已經徹底無法處理朝政,一應事務悉數交給太子,瑞王幾次與太子相爭,皆被狠狠收拾了,如今似乎也老實了,可以說,太子離那個位置,是真的只有一步之遙了。

  朝中有太子加持,陸錚在西北完全沒有後顧之憂,糧草充足,軍需齊備,最近一次的軍報中,他與太子承諾,不出一月,定大敗匈奴,還西北數十年和平清淨。

  太子接到軍報大喜,即刻報與惠帝,惠帝聽後也是十分高興,奈何力有不逮,最終不過扯了扯嘴角,便又昏沉沉睡過去了。

  太子看著惠帝昏睡的面容,眉頭皺起又打開。

  惠帝的情形越來越不好了,看樣子,只怕等不來夏荷盛放……

  然而,太子並未因此消沉多久,眼下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說實在的,對這位父皇,他也曾敬重有加,但在一次次的猜忌防備後,再多的父子情分,也漸漸淡了,如今還剩下的,大概就只有那所剩不多的父子情了。

  思及此,太子留下一句“好好照看皇上”,便轉身離開了。

  出了昭德殿,太子直接去了乾德殿,那裡,內閣大臣們正在等著他一同商議朝事。

  他如今代理朝政,諸事繁忙,每日裡大半時間都待在乾德殿,連剛出生不久的兒子都有些顧不上了。

  不過,他卻甘之如飴。

  第1223章 一喜一憂

  陸錚離開快一個月的時候,正逢端陽節到來。

  一早起了,安笙在床前掛了兩個五毒香囊,摸著香囊上的穗子,不由想起去歲端陽節,陸錚同她討要五毒香囊的情形,情不自禁笑了出來。

  青葙和紫竹端著水進來伺候,見她這樣,互相對視一眼,都沒敢出聲打攪。

  好在安笙只笑了一下,便恢復正常了,待洗漱過後,去見林氏,與林氏說起今日的安排。

  往年端陽節都要賽龍舟,不過今年因惠帝龍體欠安,西北又在打仗的緣故,太子便與群臣商議,不大興慶祝,這賽龍舟自然也就省了去。

  只是,其他一些舊俗還是要遵的。

  比如吃粽子,掛菖蒲,系五毒香囊等等,還有布施一事,尤為重要。

  不過陸家也不是頭回布施了,區別只在於這一次林氏將一應事宜交給安笙來主理罷了。

  安笙接了這差事,倒也不慌忙,處處打點齊備,只待今日開粥棚即可。

  這不,一大早的便同婆母林氏說起這事。

  因著過節,林氏面上也多掛著喜色,聽安笙有條不紊地跟自己匯報布施事宜,便滿意地笑了,“好孩子,你做得很好,該想到的都想了,放心去做吧。”

  有了林氏的肯定,安笙自是更加放心大膽去做。

  辰時剛到,她便叫人開了粥棚,然後親自去布施。

  今日布施的不光護國公府一家,文國公府也同樣設了粥棚,不過,兩家所為的原因卻不盡相同。

  陸家是存了替征戰在外的陸錚和陸文祈福的心思,而文家,卻是為了尚未出世的孩子祈福。

  前幾日,謝婉容來陸府找安笙說話,吃點心的時候突然噁心,嚇了大家一跳,虧得安笙就是大夫,立即替她診了脈,才知原來是有孕了。

  這可喜壞了文府上下。

  聽說文韜這個新晉當爹的,聽聞妻子有孕的消息後,驚得一碗茶全都潑到衣擺上去了,被同僚們笑話了許久,他也不以為意,鎮日掛著有子萬事足的笑容,籌措起軍需來,倒是更加賣力了。

  安笙也替他們夫妻高興,添丁進喜乃是人生大喜,也就不怪文府要開倉放糧,賑濟貧苦百姓們了。

  哪知這喜還未維持多久,便被西北一封急報徹底打亂了。

  與這封急報一同而來的,還有一封大捷的奏報。

  這一喜一憂,可叫太子著實為難。

  對著兩封奏報皺眉良久,太子才起身吩咐道:“打點一下,孤要去趟護國公府。”

  內侍見太子臉色不好,哪敢多言,忙不迭應下來,出去打點去了。

  少頃後,太子一身常服,坐著一頂青帷小轎,來了護國公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