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雲灼看著平安給那女童飯食,見她吃著吃著流淚,又用術法哄她頑笑,這麼看了片刻,方才轉身施法離去。

  前世因果不了斷,平安怕是也無法再返回斷塵峰。

  雲灼入世本就是為了解開平安的心結,他既已留在村子裡,短時間內也不會離開。雲灼便打算回逐雲殿閉關。

  斷塵峰眾人親眼見著雲灼將平安帶下山,回來的時候,卻只有雲尊主一人,不免讓一些弟子覺得奇怪。

  好在大家都是修煉之人,長年累月待在斷塵峰這樣的世外之地,即使不是淡泊的性子,也被養得淡泊了,對雲尊主首徒之事雖有好奇,但也沒太過在意。

  再說了,平安的命燈還在碧霄殿好好亮著,別的不說,至少沒有性命之憂。

  孟采寒因著觀內事務,偶爾也會下山,自是知道平安的行蹤,只不過以她的修為還看不透同為修士的平安身上的因果,只知道平安在俗世收養了一個女童,陪著那女童過起了俗世生活。

  孟采寒不明就裡,也不敢將此事在雲灼面前提起。

  親傳大弟子放棄修煉入世當凡人這種事,換作孟采寒自己,即便不會憤怒失望至極,卻也絕不會是讓她高興的事。

  或許這其中有什麼誤會,又或者有其它內因。

  否則,以平安對修煉勤奮痴迷的程度,不像是會因凡俗花花世界,放棄修仙大道。

  雲灼這一閉關就是幾十年,這幾十年裡,孟采寒打理下的鈞天觀越發聲名顯赫,即便不入江湖朝堂,也不曾學武的普通人,都知道這麼個仙家聖地。

  孟采寒出身此界,和鈞天觀之間關係,也並非她自己認為的那般說斷就能斷。

  這裡也曾是養她至成人的地方,而且她當年接手鈞天觀時,並未真正肩負起自己的責任,若非後來魂魄被雲灼招進墟淵,得了一番造化,怕是還會因自己之故,帶累整個鈞天觀。

  若論起來,其實孟采寒還欠著鈞天觀一份因果。

  孟采寒極看重觀中弟子的修行,尤其是上次收徒考驗中位於前列的那幾個頗有資質之人。

  其中方玉玄和阿常,還有聞珽、段巫童修煉速度最快,也最受孟采寒看重。淑寧公主常慧琳等人稍次之。

  不過孟采寒入世時,因緣際會又帶回兩個弟子,這兩個弟子在經她授習後,竟是比方玉玄他們進境還要迅速。

  而那兩人正是先前未通過雲灼第三重考驗的異族少年阿苦羅,還有常英閣少閣主江碧秋。

  孟采寒並未將這些人盡數收歸門下,她只收了阿苦羅、江碧秋、阿常還有段巫童四人。

  其餘的大都拜在了幾位長老門下。

  一日斷塵峰頂銀光大綻,雲灼出關,她出關的第一件事便是詢問平安的近況。

  “平安師伯前幾日曾回來過一次,聽聞尊主在閉關,便沒讓我們前去擾您,在峰上住了幾日,便又下山了。”

  “不過師伯說了,很快便會回山,想來這兩日也該回來了……”回話的是鈞天觀一個後輩弟子。

  雲灼也未多問,正要親自下山之時,一道法光自山下而來,正是已經數十年不見的弟子平安。

  他眉間愁結盡去,身上因果業線悠長而不黏連,相繞卻不紛雜糾纏,顯然在俗世生活這麼多年,他不止修為更進一步,心境也非昔日可比。

  且他身上竟是隱隱帶有一絲超脫飛升之象。即便只是一絲氣息,於此間也是難得了,讓雲灼不禁有些刮目相看。

  第92章 完結章

  “師父。”平安見到雲灼,上前便先行一大禮。

  雲灼將他扶起, “這些年在外倒是沒落下修行。”

  平安笑道:“徒兒自然不敢有負師父教導。”

  雲灼同他論道三天, 替平安解決了一些修行上的疑惑和差錯, 眼見著他似有所悟, 陷於頓悟中,便悄然離去,在外布下結界,親自為徒弟護法,以免有人擾了平安這難得的機緣。

  這一次頓悟,平安足足悟了近半月,待他再次醒來時, 修為和心境又有了新的增進, 身上超脫飛升之象也更清晰了一些。

  在平安這次回峰不久之後, 一直潛心修煉的淑寧公主謝惠琳,突然辭別師父,離開了斷塵峰。

  這姑娘,雲灼有些印象, 便隨口問了句, 這才從平安嘴裡得知,大周皇位更替,引發了不少變動,皇后娘家李氏一族敗落,幾乎全死了乾淨。

  僅活著的,就剩年事已高的李遂。

  李遂當年差一點走完登天梯, 在臨近終點的地方暈了過去,之後被鈞天觀弟子遣送回京。

  這麼多年過去,若非偶然聽聞皇家之事,平安都險些忘記了這個名字。

  不過,也僅此而已了。

  李家於他有收容之恩,他也未李家做牛做馬那麼些年,要說誰欠誰,真的稱不上。

  謝惠琳此番也是不回去不行。

  至於她還會不會再回來,這誰也不清楚。

  武德妃年事已高,壽數已沒幾日,謝惠琳多少也要陪母親走完這最後一程。

  謝惠琳在觀中人緣頗好,是以她下山那日,不少弟子都前去相送。

  平安也去了,不過只是遠遠在人後抱拳一禮。

  他們曾一起接受試驗,一起登上斷塵峰天梯,如今也要各行一方。

  入世多年,他早已清楚,悲歡離合是常事,千里團聚才難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