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錢賺多少才是個頭呢,你家如今的日子算是不了。”祝永鑫探頭一瞧,齊老五的背筐里滿滿的都是小根菜,這會兒的小根菜都還很細,下面的蒜頭也很小,一個個白白的櫻桃大小的蒜頭,藏在一叢叢的綠色中顯得格外誘人,忍不住道小根菜可是好啊,當年荷花也總領著博寧上山去挖,如今我也有些年沒去挖過了。”

  “得了,你家如今這樣發達,做官的做官,做生意的做生意,兩個閨女也都嫁得好,現在正是享清福的時候,還用得著像我們這樣奔命。”齊老五從山路上走下來,在路邊的石頭上蹭著鞋上的泥,沖祝永鑫道,“我也不求有你這樣的造化,能有你家一半兒的一半兒,我就心滿意足了。”

  “唉,都是兒女自個兒奔出來的前程,也不是我給掙下的,我只能算是享了兒女的福了。”祝永鑫吧嗒了兩口旱菸道,“出去跟著他們南北的跑了幾年,如今還是覺得村兒里最好,住得舒坦。”

  “你少來了,這話跟我說說也就算了,跟別人說還不得讓人戳脊梁骨罵你。”齊老五把背筐摘下來,自個兒也掏出菸袋跟祝永鑫一道抽菸,“咱們這窮地方有啥好的,人都說京城或者是南邊兒好呢!”

  “一輩子在這疙瘩過活,習慣了,別處好是好,可總覺得不是自個兒家,沒啥大意思,還是守著自家的房子和地,踏踏實實過日子來得正經。”祝永鑫笑著說。

  “二哥今年四十幾了?這就開始有葉落歸根的想法了?”齊老五嘿嘿了兩聲,“還早了點兒,應該在外頭多享幾年福再。”

  “啥四十幾,今年都五十了,俗話說五十知天命,老了,也是時候養老了。”祝永鑫說著起身兒道,“時辰不早了,趕緊回家吃飯去吧,我也回了,免得你嫂子又嘮叨。”

  “五十可是大壽,看來今年是得大辦了吧?無小說網不少字”齊老五抽完煙也起身兒說,“到時候博榮他們,定然也得吧?無小說網不少字都好些年沒瞧見了,也不現在在路上遇見還能不能認出來,還有你家荷花,如今想起來還是十來歲時候的模樣呢!”

  二人又聊了幾句然後各自回家。

  祝永鑫快到家門口,自個兒嘆了口氣,如今雖說日子過得好了,但是三兒兩女都不在身邊,就老兩口相依為命,想來也不免覺得孤單。

  剛才齊老五提起五十大壽,還有幾天就是生辰了,可是家裡半點兒動靜都沒有,老大和荷花都還在南邊兒,博寧和栓子在京城,如今離著最近的算是茉莉家了,一趟卻也要在路上走兩日。

  他心裡一邊嘀咕著一邊往家走,忍不住自我安慰地想,孩子們都離得那麼遠,不過是個生辰,不也都是一樣的,各自都有要忙得一攤子事兒,各家的孩子也都還小,一趟又勞神又費錢,還耽誤事兒,倒不如不折騰。

  雖然道理都明白,但心裡總還是有些個不是滋味。

  就這麼胡思亂想地走到家門口,門裡衝出來個人影,結結實實地撞到祝永鑫身上,並一把抱住他的腿嚷道姥爺,姥爺啦!”

  祝永鑫聽到這聲先是一怔,難以置信地低下頭去,只見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兒,長得清清秀秀的,眉眼間隱約有些荷花小時候的影子,一雙大眼睛睜得滾圓,黑溜溜的眼珠正盯著,滿臉都是笑容。

  “你,你是團團?”祝永鑫驚訝地說,彎腰抱起孩子,腦子裡還滿是難以置信的混亂,上次見到團團的時候,他還只有三歲,粉琢玉砌的一個小娃娃,見到誰都不認生,誰抱他都是笑呵呵的,十分討人喜歡,一轉眼就已經長得這麼大了。

  團團在祝永鑫的身上扭股糖似的亂動,嘟著嘴道姥爺,我都八歲了,不能再叫團團了……”

  “團團多好聽,當初還是你母親起的呢!”祝永鑫抱著外孫,滿臉笑容地邁步進屋,見東屋的門帘子掛起著,荷花跟方氏坐在炕沿上兒。

  “爹,了。”荷花聽見響動起身兒,接過團團把他放在地上道,“他都多大了還抱來抱去的,如今長身子的時候正死沉死沉的,不抻了腰可好。”說罷把打發出去玩兒。

  “哪裡就那麼嬌貴,你爹是莊稼漢子,又不是城裡那些老爺。”祝永鑫看著外孫蹦蹦噠噠地上院子玩兒,這才不以為然地脫了外衣,丟在炕頭上烘著去濕氣,偏腿上炕問,“咋也沒個信兒就了?”

  “今年開春有恩科,錦棠哥那邊事忙得很,之前也沒定準能不能趕,所以就沒捎信兒,怕萬一趕不上讓你們空歡喜一場。”荷花伸手把衣裳攤平,笑著說,“這一路急急忙忙地趕,錦棠哥累得不輕,到家就去西屋補覺了。”

  “孩子呢?圓圓沒帶?”荷花一家有四年多沒了,但是信件不斷,荷花前年剛生了個女兒,起名叫做圓圓,只不過一直得不出空回家,到現在應該都兩歲多了,還一次都沒見過呢。

  “她生下來從沒趕過這麼遠的路,路上也沒睡好,這會兒跟錦棠哥在西屋睡覺呢!”荷花說著從炕頭扯出來個包袱,拿出一件兒衣裳抖開道,“爹,之前給你買的衣裳,等著擺壽宴時候就穿這件,先試試看可還合身兒,不合適趁早地改。”

  祝永鑫心裡高興,眼角都露出了笑紋,嘴上卻還硬撐地說你們能帶著孩子看看我就好,還折騰啥,弄新衣裳還是壽宴的,自家人一起吃頓飯就蠻好。”

  “要說呢,過壽的事兒應該依著爹的意思,但是畢竟大哥如今還在外做官,村里又都是彼此知根知底的鄉親,若是不熱鬧熱鬧,別人定要在背後指摘兒女不孝,我們到也都罷了,只是怕傳揚出去耽擱大哥的聲譽,爹就都擔待吧,一切我們都會準備妥當的,爹只要安安穩穩地等著好日子就是了。”荷花笑著給他鋪台階道。

  祝永鑫里子面子都滿足了,心裡歡喜得很,越發覺得還是荷花這個閨女最是貼心,連兒都讓人聽得心裡頭舒坦,於是便點點頭表示認可道罷了罷了,那你們看著折騰吧,我就不攙和了,別花太多銀子,不然你母親心疼又要在背後念叨。”說罷接過荷花遞給他的衣裳試穿了一下。

  荷花上前扯了扯衣襟兒和下擺,捏了捏胖瘦寬窄,又看了看腋下袖口,見大致都還服帖,就下擺稍微長了一點兒,便用針別上做個記號,然後讓他脫下來改改。

  祝永鑫一邊往外走一邊道你那手藝就別顯擺了,還是讓你母親改吧。”

  荷花被他說得一愣,半是玩笑半是嗔怪地說爹,我我女紅不好,你也用不著這般提醒我。”

  “我不過白囑咐一句,你們娘倆兒,我去找你四叔嘮嗑兒去。”祝永鑫說罷便背著手出門去了。

  方氏看著他出了院門這才撇嘴道你瞧瞧你爹,越老越能折騰,好端端的事兒不好好應承,非要別人三催四請的,然後才迫不得已的點頭,還要顯得自個兒多不樂意,都是為了遷就別人才答應的一樣。”

  “俗話都說,老小孩兒、老小孩兒的,我看我爹也差不多是這樣。”荷花之前就一直憋著笑呢,這會兒見祝永鑫出去了,總算是能笑出聲來。

  “五十大壽是整壽,有難得你們一個個兒的齊備,咱們雖說不能鋪張浪費,卻也別太吝著銀錢,一定好生給你爹熱鬧熱鬧,他嘴上雖然不說,可你們一個個兒的有出息,他心裡頭高興得緊,恨不得別人都誇你們呢!”方氏對荷花叮囑道。

  “娘,這還用您交代?這回的壽宴你們二老就踏踏實實地等著開席就是,別的我們都會置辦得妥妥帖帖的。”荷花滿口應承道。

  農村擺壽宴雖說講究不少,但大多都是討好彩頭的,並花不了多少銀錢,畢竟比不得那些個城裡的有錢人。

  壽堂就設在了自家院子裡,坐北朝南地搭起彩棚,棚柱上貼著齊錦棠寫好的壽聯人增高壽,舉杯同歌無量福;天轉陽和,開杯共醉小陽春。”

  北方農村的房子,雖然也是三開間兒的,但是進門就是灶間,並沒有南方那樣的正廳,所以荷花乾脆叫人在院子裡正南正北地搭了個壽堂,門口掛上荷花特意打南邊兒帶的蘇繡壽簾,繡的群芳祝壽、五福捧壽等喜慶的圖案,北面正中貼著一個紅底兒黑字撒金的壽字。壽字下面安放供桌,正中供著延年壽星君的神碼兒,另有香爐、壽蠟、蠟扦兒等什物。兩端留著地方擺壽桃、壽餅,正前方的地上鋪著大紅氈墊和圓形的繡墊,方便兒女上前叩拜祝壽。

  壽堂里安置了兩個八仙桌,是當日自家長輩和村兒里有頭臉人的位子,外面的喜棚里也都擺好了桌椅板凳,用來招待村裡的賓客。

  家裡都收拾好了,齊錦棠又陪著和荷花去城裡聯繫廚子和打雜兒的,要提前一晚就到齊家村去做準備。可巧在城裡正遇到剛趕的博榮一家還有栓子。

  大家一起熱熱鬧鬧地回了家,方氏許久沒見兩個,一邊歡喜一邊抹眼淚,幾個人少不得是一陣勸慰,栓子在旁邊又是說笑話又是耍寶的,總算是把方氏給逗得笑了,還挨了兩巴掌拍打。

  祝永鑫那邊早就把寶兒和栗子抱在懷裡親了一圈兒,很快就被方氏推開道你剛從地里,別往孩子身上蹭咕。”

  “我就是去地頭兒看看,又沒下地幹活兒,衣裳都是早晨新換的。”祝永鑫連忙分辨道,“我這不是好久沒見倆孩子,想得慌嘛!”

  方氏拍拍寶兒的頭眼瞧著都是大姑娘了,奶奶都抱不動了。”轉身看著栗子想要伸手去抱,卻被寶兒一把攔住了。

  “奶,他看著瘦,其實身上的肉緊實著呢,您可別抻著腰。”

  “那也親一口,就不抱了。”方氏跟兩個孩子親昵了一會兒,便道,“你二姑家的團團和圓圓都在西廂房呢,你們幾個小的去玩兒,寶兒你年紀最大,好生看顧著點兒。”

  把幾個孩子都打發走了,方氏這才問老2這次不?”

  “自然是的,我訂親都快一年了,兩個人還誰都不著急,我尋思著,給爹過了大壽之後,我陪著你們跟他一道去京城,一來是讓爹娘看看新,二來訂親都一年了,那兩個人還誰都不著急,這麼拖著時候是個頭?依著我,今年裡選個好日子趕緊把婚事兒辦了,你和爹也好早點兒再抱孫子。”

  “這個是正事兒,這樣最好了!”方氏連連點頭,然後忽然看到栓子踮著腳想往外溜,揚聲道,“栓子,你鬼鬼祟祟的打算干去啊?”

  “我……我去上個茅廁……”栓子陪著笑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