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屬下罪該萬死!”司馬尚低頭道。

  李牧沉默少許,道:“如果你真想要這個位置,我可以讓給你。”

  司馬尚慌張抬頭,眼眸里透著難以抑制的悲痛。郎中比試時輸給李牧,他是心服口服的。然而,日久天長,人心會變;他確實想過,如果當初自己拔了頭魁,他跟李牧的角色會不會互換?他從無加害之心,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認,袁氏兄妹背著他做的那些事,他一清二楚,卻一直假裝不知。事情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是他咎由自取。

  李牧淡然道:“我不究底,是因為我相信你,你不是那樣的人,你會處理好一切。然而,你終究還是讓我失望了。”

  司馬尚的兵符為何會出現在此?這定然不會是他自己呈上去的。司馬高很清楚李牧為何綁了司馬尚,然而,他不敢冒險,如果他不讓司馬尚的貼身侍衛偷出兵符,司馬尚很有可能會豁出命去為李牧辯解,與李牧共進退。父母早亡,長兄為父,司馬尚是司馬高一手帶大的,他無論如何都要保他一條命。

  “武安君,沒有什麼要說的嗎?”李牧的沉默讓趙王很生氣,他至少要為自己辯白一下不是嗎?他這是默認了嗎?

  “臣若說自己遭人陷害,臣忠心為國,不曾有半點異心,大王信嗎?”李牧冷靜道。

  “不信!”樁樁件件,鐵證如山,由不得他不信。至少,不全信。

  “既是如此,臣無話可說。”既是如此,說什麼都沒用;

  “大王,看吧,他終於無話可說了!”郭開道。

  趙王不置一詞,偏殿裡靜得壓抑。許久,趙王終於開口:“武安君李牧通敵叛國,當眾弒君,罪不可赦,賜死。然念其過往有功,所有李氏族人不受株連。”

  李牧聽了,向趙王拜了兩拜,謝賜死之恩。

  退出偏殿,李牧身後跟著的還是剛才帶他進來的老侍官。再次經過那棵棠梨樹,不僅是李牧自己,連老侍官也覺得奇怪,不到一個時辰,滿樹的棠梨竟然全部落到了地上,血淋淋的一片。棠梨樹下,依稀站著一個人,湖綠色的雙眼,微笑著望著李牧。

  “阿梨!”李牧失神喚道。一眨眼,阿梨又不見了。

  “武安君!”老侍官有些不忍,他一生在宮中所見大大小小多少事,卻甚少如今日般傷感。畢竟,武安君是百姓心中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大英雄。

  李牧抽出寶劍,正欲自盡,老侍官忙阻止他,提醒道:“武安君且慢,人臣不得在宮中自殺。 ”

  李牧只好收了劍,穿過司馬門,又疾速出了棘門,隨意選定了一個地方,右手舉起寶劍欲再次自盡,可是手臂太短 ,劍刃夠不到脖子 ,李牧不禁自嘲地大笑了起來:李牧啊李牧,他曾經還為廉頗將軍和白起嘆息,到頭來自己也落得一樣的結局。

  李牧往身後看,那兒正好有一根柱子,他於是往後一退,整個人靠在柱子上,仰天低喃:“阿梨,我來了!”

  都說李牧狠心,對敵人狠,對自己更狠。李戈跟高健二人去收屍的時候,發現將軍口銜寶劍,生生把自己釘在了柱子上。

  大將軍李牧通敵被賜死,將軍司馬尚身為副將,本該同罪。然而事發之時司馬尚被囚禁,並未參與叛亂,只罷免其將軍之位。井徑大將換由趙怱及顏聚取而代之。

  無所事事的司馬尚成了酒肆的常客,三天兩頭喝得不省人事,讓人抬回府里。

  王翦乘勢急攻,不出三個月,趙軍潰敗,趙怱被殺,大將顏聚不知所終。

  八年十月,趙王遷投降,邯鄲歸屬秦國。

  秦國入駐邯鄲時,大批百姓被遷移。稍有餘財的人家為了遷到近一些的地方,都爭相賄賂官吏。唯有卓氏,主動要求遷到偏遠的地方。所有人都不理解,你卓家又不是沒有錢,怎麼就那麼想不通呢?時間證明,卓行想得通透。邯鄲就近的地方不外乎葭萌,那兒地方狹小,土地貧瘠,卓行打心眼裡看不上。而偏遠的地區很多,比如汶山,汶山腳下有肥沃的田野,地里長著形如蹲鴟的大竽頭,怎麼著也不會挨餓。出乎意料的,卓家被遷到了臨邛,臨邛多鐵礦,卓行大喜,夫妻二人齊心合力操起了老本行,幾年後,卓氏再次富可敵國,家有僮僕近千人,平日裡享受著田池射獵之樂,日子過得可與一國之君相比擬。

  而曾經跟卓氏一樣顯赫的郭家, 在趙王遷投降前夕便偷偷地舉家逃出了邯鄲城。只是沒想到,途徑紫金山時遇到了劫匪,郭家老少五十幾人無一倖免,全部葬身在了紫金山下。郭開到死的時候才知道,為首的劫匪一個叫李戈,另一個叫高健,他們是李牧的舊部。

  趙王遷投降成了俘虜,前太子公子嘉率其宗族數百人逃到了代地,自立為代王。李牧在代地經營多年讓其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陪都,為的不過就是這一天。然而,趙國大勢已去,此番也不過是苟延殘喘。如今的中原各國,任誰都抵不過秦王一統中原的決心。代王嘉六年,秦軍在破取燕國之時,順帶擄獲了代王嘉,趙國滅亡。

  (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