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頁
“怎樣?連你都能晃住了,平常人更不在話下。”語調頗為得意,“為了愈顯可信,還添了繡品一節。苑兒這丫頭除了舌頭,針指倒也是特長。本想麻煩她破解那獨特的繡法,補上未完成的一半,誰知巧遇了玉蘭夫人。既然是夫人婚前所創,她的義妹也總該略知一二。我將那收在扇中的半截繡品拿給她,只說要補全了贈給她家小姐的幼子,她就忙不迭應下了。尺寸是按那玉版制的——憑我過目不忘的本領,摸過的物事怎生大小,都記在心裡呢。如此幾個細節一湊合,還會有誰懷疑確是夫人的鬼魂臨世?”
“就算孩童無知,還留個紅羽在場,真是自找麻煩!此舉不是為了那三十兩吧?”清平狀似調笑,假作無意地突兀道,“一說我倒想起來,你那柄扇子呢?”
“哦,現下又用不著,收著呢。”說話間眼神一閃。
“不敢示人,是怕被我發現它短了一截吧?”清平自懷中取出兩段竹節,輕巧丟在桌上,骨碌碌滾動,“如你所願——封乘雲在獄中自絕了!”
這一句語調陰鬱,聲氣中聽不出喜怒,臉色倒並無不悅。離春揣測良久,強辯道:
“聽你說的,倒好像是我有意逼死他。”
“難道不是?你著力強調,此案真相斷不可讓亦然知曉,暗示他及早決斷,切莫拖到公審秋決時;臨分別的當口,曾在他腰間拍過兩下。你是極厭惡與人相觸的,除我以外的人更難得你的主動。此次反常,是要假借拍撫動作,將這兩節竹管塞進他的腰帶之中吧?竹筒中是那柄利刃,以及另一樣令他生無可戀的物事。”
“正如你所說——生無可戀,是他自己不留戀。一個人若是拼命想活,旁人僅憑言語,又怎能將他迫入死地?死志,是早已萌生了的。那時暗中傳遞兇器,他立刻察覺,瞬時明白了我的苦心,於是躬身道謝,謝我助他得遂心愿。”
“他的心愿?”
“他有心赴死,卻仍存牽念。懷著一個疑問,想求得答案,那就是——妻子對他有情,還是無情?這聽來荒謬,明明是他手下冤魂,明明是他背叛在先,如此行為未免惺惺作態。可案件已成定局,作偽還有何收益?必是真情無疑了。本來,我對這等為私慾而殺人的案犯,絕生不出半點同情,是死是活都不干我事;但如今對此人倒是恨不起來,所以才想成全,才會拿出證據為他釋疑。”
“那方蝴蝶床帳,一開始便是給他預備的?”
“不錯。我堅信那其中藏有夫人的心意,製造機會讓他體味罷了。”離春抓過一節竹管,從中扯出布料,上面染著片片血跡。原先排布緊密的繡線幾乎全部割斷,偶爾連著的幾絲也雜草般四散零落著。蝴蝶輪廓的中心,一針一線清晰地刺著兩字——“程雲”!
“這才是他的本名吧?妻子的深情一目了然,再怎樣也無法反駁了。”離春的指尖刮著那些血污,“其實,他心中比誰都要明白,卻刻意自欺——說到底,他是個人,就只是個人。從頭至尾,都逃不出一顆平常人心的支配:
“初時,他身份微賤,經常受人打罵,危難關頭得到善良美貌的小姐庇護。因感恩而生情,並非女子獨有的心境。加上之後數年日日相對,醞釀出一份純美而毫無雜質的真情。然而,由於身世懸殊,心上人與之兩情相悅,卻要三緘其口;一起長大地位對等的姐妹,勸他停止妄想;在長輩眼中,佳婿另有其人,而這情敵全不將他放在眼裡。一切種種,當時年紀尚輕的他,怎能不去在乎?人一旦抑鬱到了極處,越是世所不容的事情,就越要去做:‘既然天下人都以為我配她不上,我今日就賭咒發誓,非將她娶為妻子不可’。由單純愛戀變得執著於‘得到’,很多賭氣的成分在;兩人之間的情感,也許還未達到可結連理的程度。這一下冒進,即使最終成功,根基也不穩了。等他得償所願,正要舒一口氣時,卻發覺自己跳出僕人的行列,倒成了永遠低人一等的贅婿。在岳家許多事都作不得主,又因明鏡寺之禍慘遭遷怒,唯一的兒子竟不能傳嗣程姓香火。處處受制於人的根源,正是結了這門親。於是,妻子便從保護他不受欺負的人,變成了直接壓迫他的人。
“長期處於失衡的情境,這日子要怎麼過?好在他們很快離了閩南。來到長安後,如同撥雲見日,他的心態稍見平和,試圖尋覓一條和緩的途徑,以消除自卑。刻苦修養之餘,在京畿這陌生之地著意掩飾著贅婿的身份。剛踏進封家時,我便察覺到主人似乎在隱藏什麼秘密。以那宅院的大小,僕人實在太過稀少了。紅羽標榜老爺不愛排場,但聽那‘牡丹姑娘艷名遠播,名頭越盛,面子越大’的言論,顯然不是個低調的人。有心又兼具財力,卻並未招搖過市,恐怕是迫於形勢,怕人多紕漏大,有眼尖的看出主人間關係的不尋常。封家在此定居五年,下人中資歷最深的管事卻只來了兩年,之前的一段時日,難道無人伺候?或者是集中地更換過一次僕人?是因為那隱秘暴露了,舊人不可再用嗎?
“由此可見,他對入贅一事何等在意!夫人體貼,想也察覺了,於是放低身段,竭力作個賢妻;為免觸及丈夫心中傷痛,儘量不去張揚往事,甚至連父親都不常提起。只是,這世道高低貴賤如此分明,無論身處上位者如何遷就,受欺壓的一方也不甘心領情。因為,人一旦陷入某種心境,便難以自拔,任何一件無關的事情都能與之牽連上。例如,別個男子沾惹紅顏,正妻不依時,他們甚至竊喜‘是娘子愛我呢’;而同樣的事落到他身上,他便以為‘玉蝶管制我,只因我是贅婿,是專屬於她的’。如此,越是相處,隔閡越深,越覺差異巨大。此時,已有些絕望了。為了反抗,才愈加往青樓去。這只是手段,要藉此證明自己可以與旁人一樣;妻子忍讓了,便覺得揚眉吐氣。他對牡丹姑娘並無情感,連迷戀都稱不上。說到迎娶她時——妻子已逝而再娶,應叫做‘續弦’;他卻說‘納妾’。在他心目中,這女子至多是個‘妾’,而‘妻’只有一人!
“就算孩童無知,還留個紅羽在場,真是自找麻煩!此舉不是為了那三十兩吧?”清平狀似調笑,假作無意地突兀道,“一說我倒想起來,你那柄扇子呢?”
“哦,現下又用不著,收著呢。”說話間眼神一閃。
“不敢示人,是怕被我發現它短了一截吧?”清平自懷中取出兩段竹節,輕巧丟在桌上,骨碌碌滾動,“如你所願——封乘雲在獄中自絕了!”
這一句語調陰鬱,聲氣中聽不出喜怒,臉色倒並無不悅。離春揣測良久,強辯道:
“聽你說的,倒好像是我有意逼死他。”
“難道不是?你著力強調,此案真相斷不可讓亦然知曉,暗示他及早決斷,切莫拖到公審秋決時;臨分別的當口,曾在他腰間拍過兩下。你是極厭惡與人相觸的,除我以外的人更難得你的主動。此次反常,是要假借拍撫動作,將這兩節竹管塞進他的腰帶之中吧?竹筒中是那柄利刃,以及另一樣令他生無可戀的物事。”
“正如你所說——生無可戀,是他自己不留戀。一個人若是拼命想活,旁人僅憑言語,又怎能將他迫入死地?死志,是早已萌生了的。那時暗中傳遞兇器,他立刻察覺,瞬時明白了我的苦心,於是躬身道謝,謝我助他得遂心愿。”
“他的心愿?”
“他有心赴死,卻仍存牽念。懷著一個疑問,想求得答案,那就是——妻子對他有情,還是無情?這聽來荒謬,明明是他手下冤魂,明明是他背叛在先,如此行為未免惺惺作態。可案件已成定局,作偽還有何收益?必是真情無疑了。本來,我對這等為私慾而殺人的案犯,絕生不出半點同情,是死是活都不干我事;但如今對此人倒是恨不起來,所以才想成全,才會拿出證據為他釋疑。”
“那方蝴蝶床帳,一開始便是給他預備的?”
“不錯。我堅信那其中藏有夫人的心意,製造機會讓他體味罷了。”離春抓過一節竹管,從中扯出布料,上面染著片片血跡。原先排布緊密的繡線幾乎全部割斷,偶爾連著的幾絲也雜草般四散零落著。蝴蝶輪廓的中心,一針一線清晰地刺著兩字——“程雲”!
“這才是他的本名吧?妻子的深情一目了然,再怎樣也無法反駁了。”離春的指尖刮著那些血污,“其實,他心中比誰都要明白,卻刻意自欺——說到底,他是個人,就只是個人。從頭至尾,都逃不出一顆平常人心的支配:
“初時,他身份微賤,經常受人打罵,危難關頭得到善良美貌的小姐庇護。因感恩而生情,並非女子獨有的心境。加上之後數年日日相對,醞釀出一份純美而毫無雜質的真情。然而,由於身世懸殊,心上人與之兩情相悅,卻要三緘其口;一起長大地位對等的姐妹,勸他停止妄想;在長輩眼中,佳婿另有其人,而這情敵全不將他放在眼裡。一切種種,當時年紀尚輕的他,怎能不去在乎?人一旦抑鬱到了極處,越是世所不容的事情,就越要去做:‘既然天下人都以為我配她不上,我今日就賭咒發誓,非將她娶為妻子不可’。由單純愛戀變得執著於‘得到’,很多賭氣的成分在;兩人之間的情感,也許還未達到可結連理的程度。這一下冒進,即使最終成功,根基也不穩了。等他得償所願,正要舒一口氣時,卻發覺自己跳出僕人的行列,倒成了永遠低人一等的贅婿。在岳家許多事都作不得主,又因明鏡寺之禍慘遭遷怒,唯一的兒子竟不能傳嗣程姓香火。處處受制於人的根源,正是結了這門親。於是,妻子便從保護他不受欺負的人,變成了直接壓迫他的人。
“長期處於失衡的情境,這日子要怎麼過?好在他們很快離了閩南。來到長安後,如同撥雲見日,他的心態稍見平和,試圖尋覓一條和緩的途徑,以消除自卑。刻苦修養之餘,在京畿這陌生之地著意掩飾著贅婿的身份。剛踏進封家時,我便察覺到主人似乎在隱藏什麼秘密。以那宅院的大小,僕人實在太過稀少了。紅羽標榜老爺不愛排場,但聽那‘牡丹姑娘艷名遠播,名頭越盛,面子越大’的言論,顯然不是個低調的人。有心又兼具財力,卻並未招搖過市,恐怕是迫於形勢,怕人多紕漏大,有眼尖的看出主人間關係的不尋常。封家在此定居五年,下人中資歷最深的管事卻只來了兩年,之前的一段時日,難道無人伺候?或者是集中地更換過一次僕人?是因為那隱秘暴露了,舊人不可再用嗎?
“由此可見,他對入贅一事何等在意!夫人體貼,想也察覺了,於是放低身段,竭力作個賢妻;為免觸及丈夫心中傷痛,儘量不去張揚往事,甚至連父親都不常提起。只是,這世道高低貴賤如此分明,無論身處上位者如何遷就,受欺壓的一方也不甘心領情。因為,人一旦陷入某種心境,便難以自拔,任何一件無關的事情都能與之牽連上。例如,別個男子沾惹紅顏,正妻不依時,他們甚至竊喜‘是娘子愛我呢’;而同樣的事落到他身上,他便以為‘玉蝶管制我,只因我是贅婿,是專屬於她的’。如此,越是相處,隔閡越深,越覺差異巨大。此時,已有些絕望了。為了反抗,才愈加往青樓去。這只是手段,要藉此證明自己可以與旁人一樣;妻子忍讓了,便覺得揚眉吐氣。他對牡丹姑娘並無情感,連迷戀都稱不上。說到迎娶她時——妻子已逝而再娶,應叫做‘續弦’;他卻說‘納妾’。在他心目中,這女子至多是個‘妾’,而‘妻’只有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