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頁
“母妃,還是找人來看看,這樣才放心!”奕詝說。
“好吧,就找人來驗驗!”靜貴妃答應了。
驗古董的檢驗師,是奕詝從宮外找來,他覺得還是從宮外悄悄找人來檢驗那宋代瓷枕頭可以保密。
來簽定宋代瓷枕頭的檢驗師,在仔細檢驗後,望了望靜貴妃,卻不敢說話。
“有話照直說!”奕詝對那人說。
海瑤也說:“有話照直講,不要猶豫!”
“是,那么小的就照直說了!”那簽定師像是鼓了鼓氣給自己壯膽,然後又說,“娘娘、四爺、嫡福晉,雖然這個瓷枕頭看起來很有有古董的‘舊’味道,但是故意做舊,不是古董!”
靜貴妃在聽到簽定師分析她這瓷枕頭時,皺著眉頭,最後,聽到簽定師說她以重金購買的這古董瓷枕頭是故意做舊的新貨,支持不住,差點倒下……
宮女趕緊過去扶住靜貴妃,然後奕詝和海瑤也跑過去攙扶她。
“這事……別聲張、別告訴你們父皇……還有,再找其他有名的簽定師來幫著簽定!”靜貴妃鬱悶地說道。
這次,是奕訢找的人。奕訢叫自己的心腹,去找了一位更有名氣的簽定師。
那人到來後,仔細看過,回道:“靜貴妃娘娘、四爺、六爺,這件宋代瓷枕頭,瓷胎上的釉沒有光滑度,沒有久經磨礪的透亮感,色是加上偏棕的顏色仿出來的。還有,辨別瓷器的真假,最重要的是看其底部,因為看瓷器的要領就是看砂底、火石紅、挑刀、釉疤等。如果一件古瓷器、特別是經過埋進土多年的話,肯定會留有年代的烙印,多多少少會有磨損,但是這塊胎的底部很完整,而且底部泥土的顏色,是刻意做出來的效果,所以這個枕頭,小的認為不是古董,而是故意做舊的新貨……”
那人還說雖然新貨做舊做得很神似,但瞞不過他的雙眼,因為他以前就是專門為京城的達官貴人製作神似的名貴贗品擺放在家做擺設為生的。他又看了靜貴妃收藏的其它古董,找出幾位贗品。
靜貴妃以重金買到多件假貨,氣急敗壞。但她不敢聲張,更不敢給道光帝知道,如果道光帝知道,一定責罵她。
☆、第418章 害怕皇上知道
很多做得極神似的贗品,源源不斷地出現京城的古董市場,連宮中多位嬪妃也被騙。
奕詝可是總理刑部事務的皇子,他想民間和宮中之人收藏古董火爆,收藏熱也帶來了古玩贗品市場的風風火火,作假的手段五花八門,要特別整頓一下才行,否則會有更多人的受騙……
奕詝為此事成立了專案組,調查後發現,源源不斷出現贗品,是近期才出現在京城的古董市場,甚至連內務府專門簽定古董的幾位太監,都看走眼,以高價幫宮中購進贗品做為收藏之物。
那位在以前專門製作贗品之人,告訴奕詝,其實製作贗品蒙人、特別是蒙有些專家太容易了,無非就是掌握好胎、釉、型、工、舊這幾個方面的訣竅,但做得如此完好,估計不是一般的人能做出來,說不定是那些很有經驗做贗品之人,才能做出這些連極有經驗的檢驗古董的師傅都看不出的贗品。
海瑤心想贗品仿得那麼真,連宮中的檢驗師傅都騙過,做贗品行騙之人,一定是賺得盆滿缽滿,發大財了!
奕詝恨恨地對海瑤說:“海瑤,這件事,你幫我把那些做贗品給揪出來!”
“遵命!”海瑤爽快地答應。
因為京城出現不少製作得跟真的差不多的高仿贗品,不但百姓被騙,連朝中大臣甚至宮中的嬪妃都被騙去巨資!
到刑部總理事務的奕詝,決定揪出在幕後製作贗品的黑手。
奕詝想要親自揪出在幕後製作贗品的黑手,然後讓靜貴妃瞧一瞧,她失財後是自己幫她要回來,以後別小瞧人。
奕詝跟海瑤推理著這案件,二人分別說出自己的想法。
“製作贗品之人,一定對字畫和瓷器有高深的的研究!”海瑤說。
“是的,而且對如何檢驗字畫和古瓷器,非常拿手!”奕詝說。
“說不定此人,本身就是檢驗字畫和古瓷器的高手!”海瑤說。
“絕對是,否則不會在製作贗品時,花心思專門在那些精通古董的檢驗師常檢的方面造假造得跟真的差不多!”奕詝說。
“此人說不定低調地隱身在京城附近居住,這樣造假後,容易將贗品及時運進京城!”海瑤說。
“說不定此人還是專業的檢驗師,因此才熟悉古董檢驗師在檢驗一件古董時,常看的內容!還有,專門模仿真跡製作贗品、現在隱身在山間居住的那人,曾指出母妃所買的古書畫中也有高仿的贗品。他說捲軸是真的夠老,但造假之人把不值錢的老畫取出畫心,再裱上大師級別的假作品,這樣往往可以以假亂真。因為書畫鑑定最先看的就是捲軸是不是做舊,其次才是判斷畫的真偽。把高仿書畫通過煙燻火烤、浸水等做舊,然後裱在真的捲軸上,這樣很容易迷惑人,以假亂真。”奕詝說。
“四爺,造假都還可能是從內務府出宮之人,因為很多造假造得惟妙惟肖的贗品或假古董流進宮中……”海瑤大膽地提出這看似荒唐的看法,因為事實的確如此。那些贗品,幾乎騙過了紫禁城內務府里專門檢驗古董的檢驗師,讓贗品流進宮中,當成古董珍藏。
奕詝聽到海瑤說到這,有些鬱悶地說:“希望此事在皇阿瑪得到消息前偵破,否則,宮中說不定又會颳起血雨腥風了……”
這話,奕詝可沒說錯。道光帝可是面冷心冷之皇帝,嬪妃的封號一升到頂,要麼突然間就一降到底,而且想再升,比登月還難,像坐過山車一樣刺激驚人。靜貴妃雖然掌管後宮之事,可她在道光帝面前,還是每天活得如履薄冰。如果不小心,貴妃娘娘就會變成貴人或答應這樣的低級別的女人!
道光帝此時還不知道宮中嬪妃以高價買入很多幾乎可以亂真的仿品和贗品!他時常要求身邊的嬪妃節儉,不得大手大腳地亂花錢。現在嬪妃破財買入大量仿品和贗品,他在生氣之下,殺嬪妃也有可能。靜貴妃雖然在後宮中地位最高,但想到萬一此事讓皇上知曉,就嚇得面如土色,一句話都說不清,好像等著她的,是萬劫不復的十八層地猶。
奕訢是靜貴妃的親生兒子,奕詝跟奕訢雖然明爭暗鬥,但奕詝是靜貴妃的養子,但到母妃這麼害怕,兄弟二人居然破天慌地團結,要把此事幫母妃隱瞞下去。
奕詝和奕訢還在一起商議,如何小心地避免讓父皇此道此事。
奕訢是很有小聰明,他對奕詝說:“四爺,你在刑部,要想辦法儘快揪出在幕後製作高仿品和贗品的幕後黑手。而六弟我,跟母妃在宮中製作事端,假裝有人偷盜宮中物資出宮變賣,不給太監和宮女四處閒逛不算,更不給嬪妃間相互來往和嚼舌頭,杜絕閒話傳到皇阿瑪那裡……”
“好吧,就找人來驗驗!”靜貴妃答應了。
驗古董的檢驗師,是奕詝從宮外找來,他覺得還是從宮外悄悄找人來檢驗那宋代瓷枕頭可以保密。
來簽定宋代瓷枕頭的檢驗師,在仔細檢驗後,望了望靜貴妃,卻不敢說話。
“有話照直說!”奕詝對那人說。
海瑤也說:“有話照直講,不要猶豫!”
“是,那么小的就照直說了!”那簽定師像是鼓了鼓氣給自己壯膽,然後又說,“娘娘、四爺、嫡福晉,雖然這個瓷枕頭看起來很有有古董的‘舊’味道,但是故意做舊,不是古董!”
靜貴妃在聽到簽定師分析她這瓷枕頭時,皺著眉頭,最後,聽到簽定師說她以重金購買的這古董瓷枕頭是故意做舊的新貨,支持不住,差點倒下……
宮女趕緊過去扶住靜貴妃,然後奕詝和海瑤也跑過去攙扶她。
“這事……別聲張、別告訴你們父皇……還有,再找其他有名的簽定師來幫著簽定!”靜貴妃鬱悶地說道。
這次,是奕訢找的人。奕訢叫自己的心腹,去找了一位更有名氣的簽定師。
那人到來後,仔細看過,回道:“靜貴妃娘娘、四爺、六爺,這件宋代瓷枕頭,瓷胎上的釉沒有光滑度,沒有久經磨礪的透亮感,色是加上偏棕的顏色仿出來的。還有,辨別瓷器的真假,最重要的是看其底部,因為看瓷器的要領就是看砂底、火石紅、挑刀、釉疤等。如果一件古瓷器、特別是經過埋進土多年的話,肯定會留有年代的烙印,多多少少會有磨損,但是這塊胎的底部很完整,而且底部泥土的顏色,是刻意做出來的效果,所以這個枕頭,小的認為不是古董,而是故意做舊的新貨……”
那人還說雖然新貨做舊做得很神似,但瞞不過他的雙眼,因為他以前就是專門為京城的達官貴人製作神似的名貴贗品擺放在家做擺設為生的。他又看了靜貴妃收藏的其它古董,找出幾位贗品。
靜貴妃以重金買到多件假貨,氣急敗壞。但她不敢聲張,更不敢給道光帝知道,如果道光帝知道,一定責罵她。
☆、第418章 害怕皇上知道
很多做得極神似的贗品,源源不斷地出現京城的古董市場,連宮中多位嬪妃也被騙。
奕詝可是總理刑部事務的皇子,他想民間和宮中之人收藏古董火爆,收藏熱也帶來了古玩贗品市場的風風火火,作假的手段五花八門,要特別整頓一下才行,否則會有更多人的受騙……
奕詝為此事成立了專案組,調查後發現,源源不斷出現贗品,是近期才出現在京城的古董市場,甚至連內務府專門簽定古董的幾位太監,都看走眼,以高價幫宮中購進贗品做為收藏之物。
那位在以前專門製作贗品之人,告訴奕詝,其實製作贗品蒙人、特別是蒙有些專家太容易了,無非就是掌握好胎、釉、型、工、舊這幾個方面的訣竅,但做得如此完好,估計不是一般的人能做出來,說不定是那些很有經驗做贗品之人,才能做出這些連極有經驗的檢驗古董的師傅都看不出的贗品。
海瑤心想贗品仿得那麼真,連宮中的檢驗師傅都騙過,做贗品行騙之人,一定是賺得盆滿缽滿,發大財了!
奕詝恨恨地對海瑤說:“海瑤,這件事,你幫我把那些做贗品給揪出來!”
“遵命!”海瑤爽快地答應。
因為京城出現不少製作得跟真的差不多的高仿贗品,不但百姓被騙,連朝中大臣甚至宮中的嬪妃都被騙去巨資!
到刑部總理事務的奕詝,決定揪出在幕後製作贗品的黑手。
奕詝想要親自揪出在幕後製作贗品的黑手,然後讓靜貴妃瞧一瞧,她失財後是自己幫她要回來,以後別小瞧人。
奕詝跟海瑤推理著這案件,二人分別說出自己的想法。
“製作贗品之人,一定對字畫和瓷器有高深的的研究!”海瑤說。
“是的,而且對如何檢驗字畫和古瓷器,非常拿手!”奕詝說。
“說不定此人,本身就是檢驗字畫和古瓷器的高手!”海瑤說。
“絕對是,否則不會在製作贗品時,花心思專門在那些精通古董的檢驗師常檢的方面造假造得跟真的差不多!”奕詝說。
“此人說不定低調地隱身在京城附近居住,這樣造假後,容易將贗品及時運進京城!”海瑤說。
“說不定此人還是專業的檢驗師,因此才熟悉古董檢驗師在檢驗一件古董時,常看的內容!還有,專門模仿真跡製作贗品、現在隱身在山間居住的那人,曾指出母妃所買的古書畫中也有高仿的贗品。他說捲軸是真的夠老,但造假之人把不值錢的老畫取出畫心,再裱上大師級別的假作品,這樣往往可以以假亂真。因為書畫鑑定最先看的就是捲軸是不是做舊,其次才是判斷畫的真偽。把高仿書畫通過煙燻火烤、浸水等做舊,然後裱在真的捲軸上,這樣很容易迷惑人,以假亂真。”奕詝說。
“四爺,造假都還可能是從內務府出宮之人,因為很多造假造得惟妙惟肖的贗品或假古董流進宮中……”海瑤大膽地提出這看似荒唐的看法,因為事實的確如此。那些贗品,幾乎騙過了紫禁城內務府里專門檢驗古董的檢驗師,讓贗品流進宮中,當成古董珍藏。
奕詝聽到海瑤說到這,有些鬱悶地說:“希望此事在皇阿瑪得到消息前偵破,否則,宮中說不定又會颳起血雨腥風了……”
這話,奕詝可沒說錯。道光帝可是面冷心冷之皇帝,嬪妃的封號一升到頂,要麼突然間就一降到底,而且想再升,比登月還難,像坐過山車一樣刺激驚人。靜貴妃雖然掌管後宮之事,可她在道光帝面前,還是每天活得如履薄冰。如果不小心,貴妃娘娘就會變成貴人或答應這樣的低級別的女人!
道光帝此時還不知道宮中嬪妃以高價買入很多幾乎可以亂真的仿品和贗品!他時常要求身邊的嬪妃節儉,不得大手大腳地亂花錢。現在嬪妃破財買入大量仿品和贗品,他在生氣之下,殺嬪妃也有可能。靜貴妃雖然在後宮中地位最高,但想到萬一此事讓皇上知曉,就嚇得面如土色,一句話都說不清,好像等著她的,是萬劫不復的十八層地猶。
奕訢是靜貴妃的親生兒子,奕詝跟奕訢雖然明爭暗鬥,但奕詝是靜貴妃的養子,但到母妃這麼害怕,兄弟二人居然破天慌地團結,要把此事幫母妃隱瞞下去。
奕詝和奕訢還在一起商議,如何小心地避免讓父皇此道此事。
奕訢是很有小聰明,他對奕詝說:“四爺,你在刑部,要想辦法儘快揪出在幕後製作高仿品和贗品的幕後黑手。而六弟我,跟母妃在宮中製作事端,假裝有人偷盜宮中物資出宮變賣,不給太監和宮女四處閒逛不算,更不給嬪妃間相互來往和嚼舌頭,杜絕閒話傳到皇阿瑪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