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出於無奈,我選擇了四處奔走,考察市場。我親自去了香港,和香港恒基汽車公司的老總一見如故,他們都覺得我的見解非常深刻,很具有前瞻性。於是,他們聘我做了公司的商業代表。之後,我作為香港恒基汽車公司的商業代表開始去各省考察項目,調研投資情況,開始和政府打交道。當時,我在遼寧調研的時候,大談曾經在汽車公司當負責人的經歷,領導們都覺得靠譜,他們很贊同我對行業的看法。”

  “但是,遼寧的情況並不適合投資。於是,我把汽車底盤的項目拉到了湖南婁底,目前,這個項目已經成功運行了三年,效應非常好。因此,我也被婁底市聘請為經濟顧問。”

  “那你現在是要去婁底調研嗎?”

  “不是,婁底的項目已經落實了。最近,我已經被□□任命為研究室司長,打算去雲南做調研。小伙子,我見你也是個有上進心的好青年,不如跟我同行?我可以任命你做□□研究室司長秘書。”

  “司長秘書?是個什麼級別?”

  “正廳級。”

  “好啊,那我跟你一起做調研吧,反正我也沒什麼事情。”

  “行,具體的任命文件等我回到北京,再正式發布。最近,你就以司長秘書的身份,協助我工作吧。”

  “嗯,可以。”雖然,我知道這是一個入戲的騙子,但我的心情實在不好,不如跟著他去雲南做做調研,了解一下投資環境,對自己的事業,還是有一定的幫助的。

  到了雲南後,我跟隨陳希廉去基層調研,見到了很多市委領導,他們對陳希廉的身份毫不懷疑,仍然進行了高規格的接待,我也跟著沾了光。陳希廉喜歡當著眾人的面發言,大談自己的見解,他經常在“□□研究室司長”、“副部級巡視員”、“□□發展中心研究員”這幾個頭銜之間進行身份切換,遊走於企業和地方政府之間,這個舉動,讓他毫無破綻。

  他的訣竅是挾京官威勢,在商言政,在政言商,巧妙切換,信手拈來。用體力腦力競技比喻,他採取了與“在球壇奪棋類冠軍,在棋壇居球類第一”神似的策略。一方面他自封“司長”,且隨機升任“副部級巡視員”,鍍得京官金身,兼有“研究員”的專家頭銜;另一方面他又曾小範圍地對這些官銜加以否認,騙取了低調美名,兼顧安全。縱橫數年,如魚得水。

  他聲稱自己陪同部長去美國,參加了中美第十次戰略能源對話;他不經意地提到了一些在□□的經歷,暗示國家領導人對他的信任;他在每一個重大公開場合發表恰如其分的言論,讓人覺得“他比領導還像領導”。他調研之路的順風順水,源自企業對政府內部信息的偷窺欲求,總想獲得一些有價值的信息。然而,正在這種調研中,陳希廉玩得遊刃有餘,獲得了高規格的接待,混吃混喝,還成功的牽線搭橋拉來了項目,把脈了地方經濟。

  在雲南收穫金秋的企業合作論壇開幕後,陳希廉發表了長達十分鐘的精彩演講,其中不乏透露出中央對雲南經濟的關注,打算在這裡開展橋頭堡戰略,有很多的政策傾斜。在台下所有人的關注下,陳希廉出盡了風頭,在出場序列上,他竟然排在了第二位,甚至高出了市政府領導。這無疑是一個令全場感到振奮的好消息。在陳希廉講話之後,登場演講的企業家們,紛紛圍繞橋頭堡戰略,讚揚投資昆明的優勢。只有理解橋頭堡這一詞彙對於雲南的特殊意義,才能理解陳希廉的講話為何會如此受到大會的歡迎。

  論壇結束後,我覺得陳希廉玩得有點過火了。雖然,他確實能給當地的企業帶來項目,但是,他的身份無疑是假的。我覺得這樣玩下去,有可能會引火上身。於是,在飯局結束後,我就告別了陳希廉,打算次日去雲南各處旅遊。

  我乘坐公交車,在昆明到處亂逛。昆明的街道很整齊,馬路兩邊的樓房也修得不錯。天空很晴朗,最引人注目的是馬路中間的花圃中,夾雜著很多高大的加拿利海棗樹,這種看起來像鐵樹的植物,造型奇特,氣勢非凡,儼然成為了昆明街道上的一道風景。逛著逛著,我就來到了波濤洶湧的滇池,我站在路邊,看著熱鬧的人群,陷入了沉思,迎面而來的輕風並沒有吹散我對周志偉的愧疚,反而讓我愈來愈迷茫,這件事情像刺一樣扎在心間,讓我隱隱作痛。

  “陸應雄嗎?我張帆。”

  “好久不見了,找我什麼事情?”

  “你能不能去北京一趟,大概幾個月的時間,幫忙照看一下周志偉的公司,他出了點事情,我不希望他的公司也因此受到影響,他老婆可能不太懂軟體這一行。”

  “哦,你們的事情我聽說了。劉羽桐也打電話過來了,讓我詢問你的下落,我不清楚。她也讓我去北京一趟,讓我看幫忙照看周志偉的公司。”

  “那你怎麼想的,去還是不去?”

  “正好我最近辭職了,那就去一趟吧,替你倆收拾一下爛攤子。”

  “周志偉怎麼樣了?傷情不嚴重吧。”

  “聽說不樂觀,還在昏迷狀態,這可都怪你。”陸應雄抱怨地說。

  “不是吧?那麼一點小傷,竟然昏迷這麼久?”我有點納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