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其實,我真的不知道這種感覺是對還是錯,我記得離開輝煌科技的時候,我就覺得我人生的一切掙扎都已經結束了,離開鄭州的時候也是這種感覺,可一而再再而三的,事實證明我的感覺是不靠譜的,紮根上海,是否也是個錯覺呢?你口口聲聲說,這一切都是為了理想,是否已經成為了不自量力的典範,成為了理想的奴隸?

  第26章 創業公司

  這樣暗無天日的加班持續了三個月,項目做得半死不活。我不知道客戶那邊的真實反饋是什麼,而領導們也從來不告訴我。國慶節前,蔣總本來計劃加三天班,她話一出口,我第一個站出來否決了,星星和梅婷也堅決支持我。這樣,蔣總也不再提加班的事情了。國慶節,我去北京找周志偉了,沒想到他竟然和劉羽桐在一起,看來,他倆的事情基本上是落下帷幕了。

  周志偉兩口子請我吃飯,他們一個勁地向我敬酒,說是我成全了他們。看到他倆這麼得瑟,我心裡挺高興的,但也為自己的感情生活悲哀。自從我跟趙玲櫟分手後,便一直保持著單身。可以說,我很難找到一個合適的對象了。我們三人感慨了一陣生活,周志偉訴說了這陣子創業的艱辛,而我也吐露了自己在公司的鬱悶。

  回到上海後,本以為蔣總可以招來幫手的。可我走進辦公室,看到的還是老樣子,蔣總搬到這個辦公室里,親自督戰,我不好意思和她面對面坐著,便搬到了星星旁邊。我剛來上海的時候是七月份,天熱得出奇。沒想到一轉眼,又十月底了,我深深地感覺到自己在這裡沒有絲毫價值了,便趁著調休的時候,去面試了幾家公司。我收到了兩份offer,待遇都差不多,關鍵是看我怎麼選擇了。

  蔣總還在成天忽悠我們三個,說什麼大家再堅持一下,等這個項目做完了,我們就開始做自己公司的項目,那時候就沒多少壓力了。這話,我們三人從一進公司就開始聽,到現在聽得都有些不耐煩了。蔣總是個商人,她總是想投入最低的成本來獲取最大的價值,這點是沒錯的,但她卻忽略了軟體行業的特殊性。在軟體行業,如果投入不足,反而會越做越亂,甚至會把前期的投入全部耗費掉。這陣子,我懶得跟她說話,我經過一番對比,最終選擇了南京東路的這家亞龍軟體。說到選擇亞龍軟體的理由,主要有幾點。

  第一,面試的時候,本來要做題,但我懶得做,想要離開。這時,人事直接讓我跟項目經理談了,省略了做題的環節。雖然這公司人多,環境有些噪雜,但最起碼比捷成軟體正規多了。這邊是在南京東路的寫字樓里,正好是上海最熱鬧的地方之一,我挺喜歡這裡。

  第二,面試官人不錯,和我聊的時候,大多是談論工作方面的事情。比如,做了哪些需求,項目管理是怎麼樣的。技術方面,他只是大概詢問了我平時使用的框架,並沒有追根溯源。後來,我倆聊到了在捷成軟體的加班問題,面試官保證,在亞龍公司工作,不會出現那種情況。

  第三,工資給到了20K,雖然有水分,一部分算了績效,要年底才發,但底薪有18K,剩餘的2K就攢著吧,就算不發也沒關係。

  於是,我辦了離職,衝破層層阻力,終於來到了亞龍公司上班,開始了新的旅途。

  今天是我在亞龍軟體公司上班的第一天,我從IT部門領到了筆記本,就坐到了公司右側的辦公區內。亞龍軟體公司大概有兩百多人,主要是做餐飲行業的項目。至於我被分到哪個項目組,具體的情況我還不知道呢,這要看領導的安排。亞龍公司的員工基本上都是拿筆記本上班的,辦公場地是一排一排的長桌,中間沒有格擋。一般,同一個項目組的成員就坐在一起,要麼是在一排,要麼是分成兩排面對面坐。

  我這排和對面那排人基本上都滿了,他們應該是和我一個項目組的同事,不過,我還不認識他們。到了十點半,項目經理周靜組織我們開會。我跟著老員工走入了裡邊的會議室,這邊有三個會議室,面積都差不多。我們坐到了最裡邊的那個,透過窗戶可以看見東方明珠塔。周靜坐在靠牆的中間,我們其他員工都坐在兩邊。他看到我們項目組的人都到齊了,並且坐滿了會議室,露出了滿意的微笑。

  “同事們,我們單店項目組最近又來了三位新同事,他們分別是張帆、鄭晨安、劉峰,大家歡迎一下。”

  “好,歡迎新同事。”大家都鼓起掌來。

  “我們單店系統的客戶主要是上海餐飲行業的公司,為他們提供門店管理、進貨、退貨等常用操作,還有SAP的數據同步。門店系統分為兩大業務線,一個是單店管理,另一個是BI業務線。之前,我們人手不足,大家又是做門店,又是做BI的,項目組很亂。這次,我向領導多申請了幾個名額,招了三個高手,希望能改善項目組的情況。為此,我把這兩個業務線分成了兩個項目組,由張帆負責門店項目,具體的包括資金監管、訂貨盤存,預算管控、績效考核這四個主要子系統,BI業務線由梓寧負責。最近的任務,我會發郵件告知兩位項目組長的,大家還有什麼疑問沒?”

  “沒有。”

  “好的,我們來過一遍JIRA上的問題單。”

  原來,周靜是看上了我之前的帶團經驗,還有用過Ext的經驗。亞龍軟體的項目全部是使用Ext前端插件做的,怪不得我能很順利地進入這家公司呢。原來,我跟這家公司各方面都特別匹配。回到自己的位置,周靜給我發來一封郵件,是關於從北京那邊接手訂貨盤存系統的方案。之前因為人手不足,訂貨盤存是北京的一位同事負責的,現在,我要把項目接過來,也就是跟北京的同事做個交接。交接的大概時間,是兩周左右吧。我仔細看了下郵件,順便把負責門店管理系統的三位開發,兩位測試人員都拉進了討論組。接下來,我重點跟北京的同事通過QQ語音交接項目,他大概給我演示了訂貨盤存的整個操作過程,然後,他開始對著代碼講解一些主要的接口、方法,讓我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接手這個項目。我本著不懂就問的原則,牢牢盯著這位北京的同事,希望能儘快做出點成績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