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雲氏笑著道:“有大奶奶這話就好,我還真擔心大奶奶以後發跡了,再不理會我們了呢。”沈家都搬到青雲去了,那肯定是要更上進了。尤其是孫禹感傷了兩天,喃喃自語的說什麼以後相見面都不容易了。

  江氏讓著雲氏坐下來,小丫頭倒上茶來,雲氏這才把貼子拿出來,大紅的喜貼正襯著雲氏的臉色,笑著道:“雖然知道你忙,但可要賞臉啊。”

  江氏看雲氏臉色多少猜出來幾分,打開貼子一看,當即笑著道:“恭喜,恭喜,你也終於熬出頭了。”這是孫家的喜貼,孫禹要把雲氏扶正了。

  雲氏臉上又是欣喜又是感嘆,熬油似的熬了這些年,里里外外操了這些心,總算沒白忙活一場。以後不管孫禹愛誰,寵誰,她總是正頭夫人了。

  “對了,沈大爺那天能來嗎?”雲氏問著,這倒不是她想問的,是孫禹想問的。

  江氏笑著道:“大爺信上說了,再有幾日能就從青陽回來,只要能趕回來,定然會去。”其實還有一件估摸著要麻煩孫禹麻煩,財物搬運問題。在淮陽積累了許多財產,這些金銀珠寶肯定要運到青陽去,淮陽城內的鏢局都是孫家開的,肯定少不了麻煩他。

  “有大奶奶這話就好,到時候我就與三爺恭侯兩位了。”雲氏笑著說。

  讓冬至把喜貼收好,賀禮準備了厚厚一份,現在就看沈書君能不能趕上了。其實讓江氏說,這種喜事,沈書君趕不趕的上都無所謂,扶正跟正式娶妻還是有點不同,一般來說都女客們去了就好,也沒男客什麼事。

  倒是林姨娘知道雲氏要扶正的消息,在屋裡感嘆了大半天。都是當妾室的,人家就能生兒子扶正,她早就不想扶正了,唯一想的就是能有個孩子,結果……唉,這都是什麼命。

  又過了兩、三天,東西己經收拾的七七八八,淮陽的宅子江氏沒有打算賣,賣了總覺得太可惜,只是留下一房人看著打掃。淮陽到底是老家,以後肯定還會回來,留下人照看著,倒是以後方便。

  “大爺回來了……”小廝急匆匆的進門回話。

  江氏聽得滿心歡喜,忙出門去迎。

  第126章 番外·江氏

  沈書君風塵撲撲的回來,這些天在青陽他也是累的不輕。就是謝衡把官員的路子打通,跟漕幫也有點交情,辦事是很順,但再順事情也得親力親為去辦了,不可能像謝衡那裡,宅子坐著,外頭就有人把事情給他辦好了的。

  江氏把沈書君迎到屋裡,又和林姨娘一起侍侯著洗衣更衣,江氏早讓廚房把飯盒收拾出來,此時正好端上來,嘴裡笑著道:“大爺在青陽辛苦了。”

  沈書君拿起筷子吃飯,吃了八分飽這才舒了口氣,正好兩個哥兒醒了,奶媽抱著出來。沈書君看到兩個兒子就笑了,抱抱大的,逗逗小的,道:“就是再辛苦也是值得的,都有兩個兒子了,肯定得好好置一份家業,留給他們。”

  江氏聽得抿嘴直說,自從有了兒子,沈書君的事心是直線上升。就是這回想搬到青陽去,也是想著身份上能提高點,兒子以後生活的能更好。

  晚上沈書君歇到江氏屋裡,江氏一邊侍侯著沈書君,一邊道:“孫三爺要把雲氏扶正,雲氏親自來送的貼子,想請我們同路過去。”

  沈書君才從青陽回來累的半死,心裡十分不想去,但想到財產搬運還要孫禹幫心出力,只得道:“既然人家請了,我也回來了,那就一起去吧。”說實話,孫禹做為一個混氓頭子,說不上是什麼好人,對他倒是真不錯。

  休息一晚,沈書君次日也沒閒著,家裡的東西己經打包的七七八八,店鋪里的事卻是要他親自去處理。他也認同江氏的觀點,淮陽的生意沒必要關門,交給鄭克打理就好,店鋪就按分成制走,對雙方都有利。

  轉眼到了孫家的喜事,江氏早就備下了厚禮,早上起來備好車駕,夫妻倆一起去了孫家。雲工過來迎江氏,孫禹親自迎的沈書君。男客在前頭,女客在後頭,沒有一起招呼的道理。

  孫禹到沈書君來了,心裡既是高興又是感慨,引到屋裡坐下,就直接道:“還沒恭喜沈大爺,全家都要搬到青陽,以後只怕要更上一層樓了。”

  搬家看著是沒什麼,其實其中關係大了,沈家到淮陽到底是老門老戶,一般人不會上門欺負,搬到青陽去看著好像只是簡單的搬家,這也得人際關係能打好了,才能搬的走。

  “不過是認識的朋友多了,多有幫襯。”沈書君笑著說,若不是謝衡幫忙,搬家的事最少也得一兩家之後。

  孫禹聽得更是感嘆,道:“也是,以沈兄的人品樣貌自然是知交遍天下。”

  沈書君聽得眉頭皺了皺,這話聽得真彆拗,便轉開話題道:“還沒恭喜孫三爺,今天是你的大喜日子。”

  “什麼喜不喜的,又不是當新郎官。”孫禹說著,這又是他心中一大恨事,真正講規矩的人家是不會把妾室扶正的。關健是他娶不到正室,若是有合適的正室,他也想再當一回新郎官,說起來他也自覺得混得不錯,為什麼基友找不到,老婆也找不到呢,天嫉英才啊。

  賓客越來越多,其中與沈書君相熟的也不少,也就不搭理孫禹了,只與其他人說話。現在淮陽眾人都知道沈書君要搬走了,恭喜的人更多,在眾人的恭喜聲中,沈書君也終於想到正事,得跟孫禹說說保鏢的事。

  沈家這些財物肯定要全部搬走,肯定要孫禹出力幫忙。雖然孫家保鏢的信譽不錯,但跟老闆說多說幾句好話,肯定沒壞處。

  “這種小事沈兄隨便招呼一聲就好了,哪裡還如此正式的說呢。只要有你沈兄一句話,我赴湯蹈火再所不辭。”孫禹拍著胸脯說著,只差立誓明志了。

  沈書君只得拱手笑著道:“那就勞煩孫三爺了。”

  “沈兄,客氣了。”孫禹笑著說,又道:“沈兄走的時候,千萬要招呼一聲,我與沈兄送行。”

  “一定,一定。”沈書君笑著說。

  在孫家吃了中飯,沈書君和江氏就要回去了,家裡還有那麼事,能過來就好,就別坐全席了。吃席時江氏還盤算著沈家走時要擺多少桌,都是街坊四鄰的,現在沈家要搬走了,肯定也要招呼一聲,這一天熱鬧是少不了的。

  沈家下人倒是好弄,想跟著的就可以跟著,不想跟著的就放出去。還有家可歸的都回去了,無父無母的都跟著走了。大半個月忙碌下來,請客擺酒辭行,又忙了好幾天,至於走的日子,沈書君還特意請人挑了黃道吉日。

  船隻是漕幫幫主梁實厚提供的,三艘大貨船,又託了水路兄弟。人坐了一船,東西之類的又堆了一船。孫禹的保鏢們又占了一船,三艘大船開出去,頓時江面都顯得有點窄了,淮陽城眾人也是指指點點一番,這才是真出息了,先混成淮陽首富,然後直接搬到青陽去,這才叫真發跡。

  人多東西多,不過船大路上走的倒是挺快。兩天水路,船在青陽靠岸,梁實厚早就接到消息,親自過來接的船,連柴大人都派了親信管事過來。

  江氏帶著女眷們並沒有過問行李之類的,只是跟著上車直接去了西郊別院。新宅子還沒有收拾,只得先在那裡住下,做為王爺的行館,西郊別院的豪華程度差點刺瞎江氏的眼,連喝茶都龜毛無比的謝衡,在住處上更是無比挑剔。

  謝衡住的院落,沈書君自然不敢讓人亂動,但就是偏院之類的,那也是各種奢華。雖然要在這邊住一段時間,但江氏仍然不敢狠使用房舍,挑了後花園的一處小院,把林姨娘和冬至都安置在一處,最少程度使用房舍。

  必要的生活物品,江氏在打包的時候就是另外裝箱,其他物品則是一概不動全部封起來。這樣等新宅收拾好,這些東西就直接搬過去,倒也省了一番麻煩。但就是這樣,江氏仍然帶著女眷們收拾了好幾天。

  還有一個就是人手問題,雖然沈家原來的下人跟來了一部分,但大部分都是覺得沈家有前途的男僕,丫頭跟過來的真不多。本來江氏想的就是到青陽之後慢慢買人,但新買來的人手哪能這麼容易就上手。

  沈書君忙碌著外頭的生意,江氏更沒有清閒。現在住的算是謝衡的地方,誰知道謝衡會不會突然冒出來,敢緊收拾自家房子最要緊。柴家的管事幫著忙,畫圖紙,找工匠,動工倒也方便,但再有人幫襯,總要自己看著好,尤其還有銀錢支出方面,更是要盯緊了。

  每隔幾日江氏總要坐上小轎親自過去看看工程進度,工程報表更是直接拿到她跟前來,但凡土木工程中間肯定有油水可撈,關鍵是不能撈多了。要是以為沈家是肥羊宰,那就大大的不妙了。

  “大爺,姑奶奶來信了,還托商號送了許多來。”晚上沈書君回來,江氏把沈書嫻的拿了過來,沈書嫻也跟衛連舟商議過要搬到青陽來。奈何衛連舟不同意,他就是不再出外海了,海口是經營十來幾年的地方,他如今三十不到就讓他退休回家養兒子,根本就沒得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