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原來如此。”沈書嫻並不意外,能當王爺那是會投胎,能當實權王爺就需要自己的本事了,謝衡真要是一無所知跑來淮陽風流,他也混成現在這樣。

  謝衡看沈書嫻的神情多少有點不耐煩,他本來跟沈書君在青陽玩的正好,結果因為沈書嫻回來,沈書君就要走,他只得跟著過來,便問:“此時回淮陽有什麼重要事情?”

  沈書嫻笑著道:“沒有啊,只是想念兄嫂,回家來看看,想住上一陣子再回去。”

  謝衡看看沈書嫻,有幾分打趣地道:“莫不是你跟衛籍吵架了?沒事,說出來我可以給你出氣,直接讓裴霜揍他一頓也不成問題。”

  “謝王爺關懷,我們夫妻感情很好,並不需要王爺出頭。”沈書嫻笑著說,謝衡說這話的口氣好像巴不得他們夫妻感情不和似的。隨即又道:“就是我們夫妻起了爭執,王爺名不正言不順的為我出頭,豈不是讓我們夫妻更不和睦。”

  沈書君看謝衡一眼,也覺得謝衡這個建議實在不咋滴,夫妻吵架只有勸和的。謝衡說的容易把衛連舟打一頓,那以後沈書嫻還跟他過不過了。便轉開話題道:“王爺大駕光臨寒舍,準備不周還請見諒。”

  謝衡笑著揮手道:“你還跟我說這些,也未免太外道,我早說過不用拿我當外人看。”

  沈書嫻默默吐槽,一個姓沈一個姓謝,怎麼著也都是外人。

  把謝衡安置在前院書房旁邊,中午就是接風洗塵,江氏還沒招呼過這大級別的人物,不免有些忙亂。沈書嫻卻是小聲在江氏耳邊,道:“嫂子就照平常那樣就好,王爺府的檔次追馬也趕不上,招呼的再好也總有錯。平常怎麼樣現在就怎麼樣,要是嫌不好那就回京找好的去。”

  謝衡為什麼來淮陽,理由再明顯不過。也許古代對這種事情不太乎,謝衡身份又牛叉,但讓沈書嫻說,基友找到家裡來,讓人家正頭老婆操心侍候,沒直接下藥就算好的了。

  宴席擺開,林姨娘和冬至統統是旁邊侍候,通房們更不必說,執壺而立。謝稀上坐,沈書君旁邊作陪,沈書嫻跟著江氏在旁邊席上坐下。

  謝衡到沈家之後也沒閒著,先讓沈書君領著他走了一圈,此時便發表評論對沈書君道:“宅子太小,房舍也舊了些。要是不想另選別處,不如把旁邊的房舍買下來,重新擴建一番。你要是怕麻煩,我派人過來給你打點。”

  沈書君笑著道:“家裡人口少,這樣的宅子已經夠了,勞王爺費心,我心領了。”他要是兒子多,跟謝衡似的馬上就要娶兒媳婦,可能還會想著弄宅子。沈書嫻出嫁後,家裡正經主子就兩個,要這麼多房子做什麼。

  考慮到謝衡的檔次,江氏沒敢叫彈唱助興,沈書嫻回來了,倒也不愁沒話話。只是海口的事沈書嫻專都講不完,最讓沈書君高興的就是衛簡死了,心裡歡喜臉上卻不敢多擺出來,嘴上說著:“妹夫上京去原來是為這個,怎麼都是親兄弟,是該如此。”人都死了,多大的恩怨也了了,到底是親兄弟,送骨灰入祖墳也是應該。

  “我從京城出來時,聽說衛二老爺也差不多了,衛籍這時候過去,弄不好還能送他老子一程。”謝衡有幾分打趣的說著,就衛連舟那脾氣肯給衛二老爺披麻帶孝才是怪事,衛大伯又是超級聖父,估摸著衛連舟在京城呆不了兩天就要跑。

  “衛二老爺……不行了嗎?”沈書嫻問著,從血緣上說那是她公爹,不管跟衛連舟不如不和,現在死了,她也不能放鞭炮,雖然她內心有衝動想放。

  謝衡冷哼著道:“早就該死了,無妻無妾,無兒無女,連錢都沒有,臨老了看著別人臉色過日子,他能活這麼久我都感到意外。”

  沈書嫻心裡贊同謝衡的說法,卻是不敢說出來。倒是沈書君道:“這衛二老爺去世……”奔喪之類的應該不用做吧,這種爹死就死了,但他不是衛連舟,不能說這個話。

  “正好衛連舟在京城,等他消息就是了。”謝衡笑著說。

  “也是。”沈書君覺得有理。

  謝衡來了,沈書君理所當然的陪吃陪玩,連日睡在前頭書房。沈書嫻從衛家帶來的十個箱籠根本就沒顧上看,沈書君都沒走到江氏的正房,如何能看得到。江氏很淡定,沈書嫻只能更淡定,反正謝衡一個王爺怎麼也不可能天天耗在沈家,他總得走。

  男人們外頭玩,沈書嫻照樣跟著江氏吃吃喝喝,也不知道是回家的興奮勁下去,坐船的疲憊期上來,沈書嫻連著兩天都有點懶懶的,飯倒是吃的不少,就是有點懶。

  吳婆子是生兒育女過的,見狀先問春分,她是近身侍候,沈書嫻的事情知道的最清楚,道:“姑奶奶的月事可是照日子來了?”

  春分雖然是姑娘家,多少也懂得一些,剛想說話,沈書嫻卻是接口道:“是差了幾天,不過從海口到淮陽來,可能有水土原因。”古代有沒有這樣的說法不知道,但現代是有的,從一個環境到另外一個環境中去,再加上身邊的女人不同了,例假多多少少都會受影響。

  吳婆子卻是滿臉歡喜的道:“姑奶奶這幾日都懶懶的,月事又沒來,我看十之八九。我這就去回大奶奶,請個大夫過來瞧瞧,這就准了。”

  “啊?”沈書嫻有點沒晃過神來,看吳婆子就要往走,不由得叫住她道:“未必是呢,何必急著叫大夫來。”江氏為了子嗣愁的要死要活,她卻只是一點小事就要叫大夫看看是不是懷上了,她總覺得有點不太好。

  吳婆子笑著道:“姑奶奶年輕不曉得,多少年輕婦人就因為不知道而疏忽了,有幾分像了,就該請大夫來瞧瞧。萬一肚子裡真有了小爺,行事也就不能像平常那樣,萬一……那不是玩的。”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江氏,當年沈家家境是不太好,但也不至於讓江氏操勞過度連孩子都保不住,也有江氏自己沒留心的原因。

  沈書嫻覺得有理,也沒攔吳婆子,人在床上躺著心裡卻好似吊著十五桶水,她是喜歡衛連舟的,也想為他生孩子。但現在就生?壓力好大,她還沒做好為人母的準備。

  各種念頭在腦子裡亂飛,江氏進門來了,吳婆子過去跟她一說,她馬上打發人去請大夫,自己換了身衣服就過來看沈書嫻。懷孕不是小事,雖然她自己沒兒子,要是沈書嫻有了,她看著也高興。

  “嫂子來了,是媽媽大驚小怪,我只是覺得有點頭暈而己。”沈書嫻從貴妃榻上起來,吳婆子說之前也不覺得怎麼樣,倒是吳婆子這麼一說,還真有點暈了。

  江氏見她起身忙笑著道:“躺著吧,我已派人去請大夫。想想你在船上那幾天也是勞累,大夫來了定要好好補才是。”

  “嫂子放心,船上不累的。”沈書嫻笑著說,衛連舟特意調了一隻大船專門送她,路上舒服的很,真不覺得多累。

  “大夫來了……”外頭丫頭傳話進來。

  春分扶著沈書嫻到床上躺下,小丫頭們把帳幔放下來,婆子領著小丫頭們從後門出去。江氏卻沒有迴避,婆子帶著大夫過來診脈,帕子搭在手腕上,沈書嫻只覺得兩根手指搭了上來,好了好一會,大夫隨即起身笑著道:“恭喜大奶奶,姑奶奶,姑奶奶已經有一個月的身孕。”

  江氏聽得這話不由得雙手合十念聲佛,有幾分自言自語的說著:“菩薩保佑。”

  沈書嫻在床上躺著,腦子裡卻是空白一片,真的有了,真的有了,她肚子裡有個娃了,十個月後就要當娘了……激動,緊張,還是高興,她自己也說不出來。

  大夫例行寫了安胎的方子,沈書嫻的身體很好,雖然月份還小,但脈象很穩,平常只要小心些就好。小廝跟著去抓藥,江氏另外給了大夫十兩銀子的大紅包,大夫接了錢,千恩百謝的走了。

  江氏想到外頭玩著的沈書君,也不管會不會打攪了,直接派小廝過去尋,有孩子是大事,雖然不是當爹,當舅舅也夠沈書君高興的。果然消息送出去,沈書君和謝衡兩個都回來了,連謝衡都十分高興,笑著道:“恭喜了,衛籍動作倒是挺快。”

  沈書君無言地看謝衡一眼,哪有這麼說話的,謝衡當即轉換話題道:“我估摸著衛籍還沒離京,我現在就寫信一封,快馬送到京城,也讓他高興高興。”

  沈書嫻笑著道:“勞煩王爺了。”要是其他事情還可以等等再告訴衛連舟,有孩子這事,她希望衛連舟越早知道越好。

  沈書君聽得也比較順耳,兩個男人不好在屋裡多呆,沈書君吩咐江氏多照顧沈書嫻,便帶著謝衡去了前院書房寫信。

  謝衡打發人送信去京城,隨後自己也走了,他出來的時間已經不短了。身為一個實權王爺老是出京不是好事,更重要的是沈書嫻懷孕,沈書君心思撲到妹妹身上,沒心思跟他玩,他在淮陽呆著也無趣,還不回京城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