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春分也不敢多言,只是道:“新來的媳婦中倒是有一個能上灶的,姑娘不如試試她的手藝?”

  沈書嫻想想卻是又道:“就是手藝好,做來做去也是那些菜。不如這樣你派個機伶點的小丫頭到前邊一趟,跟慶祥和慶喜悄悄地說,留他們其中一個前面看著。另外一個到船行一趟,看看有沒有得空的水手閒人之類的,叫過來幾個。”

  “是。”春分明白,現在家裡也有兩個小廝,還有幾個婆子,人手說不上充足。萬一鬧起來,先別在人手上吃虧。

  沈書嫻想想又道:“把人叫過來之後,讓他再跑一趟,去打包份意面回來。”昨天吃了日本菜,就海口這樣的治安,她還不敢單獨上街去吃飯,讓小廝們跑一趟倒不值什麼。

  “打包?”春分愣了一下。

  “呃……做好之後直接端到府里來。”沈書嫻解釋著,古代沒有方便袋,民國的時候還有自行車呢,這裡只能騎車或者坐車,再就是兩條腿。要是路上耽擱一會,飯端回來就涼了,打包什麼的應該發展不起來。又道:“挑塊大個的銀子給小廝,還有灶上多做些飯,叫人來總不能不管飯。”她不吃灶上的飯,丫頭婆子們也要吃的。

  “是。”春分答應著。

  春分聽令去了,沈書嫻把帳本又細細看了一遍,她的嫁妝中她還特意要了莊田。本來是想著每年有個固定收入,結果衛連舟有這樣數目的家產,剛進門帳本就拿手裡。她經營田莊完全沒意義,成千上萬的銀子在手裡握著,何必在意幾文錢,只要考慮怎麼花錢就好。

  “姑娘,慶喜把意麵店的廚子請來了。”春分過來說著,她也很意外,但慶喜就把人請來了,拿著秘制醬包,現在已經去廚房了。

  “啊?”沈書嫻愣了一下,直接把廚子都請過來了。

  春分道:“慶喜說,那留意麵店的老闆是西洋人,是當年大爺出海時帶回來的,後來就一直留在海口。聽說大奶奶想想嘗嘗面,怕做好端過去味道不好,就派了個廚子過來。”

  “沒想到會給老闆添麻煩。”沈書嫻說著,她只是好奇想看看這個意面是不是義大利面,打包一份就好,把人家廚子都叫過來感覺有點小提大作。

  “這是大爺的臉面。”春分笑著說,要是一般人家的奶奶太太,就是家裡肯出錢也未必能在飯點把人廚子請過來,現在沈書嫻說了一下想嘗嘗看,人家廚子就直接來了。

  “準備好封賞。”沈書嫻說著。

  “是。”春分說著,想想又問:“國公府來人的中飯?”

  沈書嫻笑著道:“國公府的人自該吃國公府的飯,與衛家何干。”

  把文清送來的帳本收好,沈書嫻開始想著錢的事。文清說得明白,帳在他這裡,但錢在衛連舟那裡。想想傳說中海賊王的寶藏,那所謂船王的寶藏……“姑娘,現在家裡也有花銷了,是不是也該立個帳本了?”春分說著,沈家江氏管家很嚴,沈書嫻也跟著看了這麼久的帳本,衛家現在人口少,現在建個帳本倒是容易。

  “是該建個帳本。”沈書嫻說著,就是衛連舟錢多可以隨意揮霍也得知道錢花到哪裡去了,便道:“吃了中午飯就去拿了帳本來,估摸下午黃婆子也要過來。”人是開始上工了,契約卻沒簽好,銀子也沒兌。

  春分打發婆子去外頭買了十幾本空白帳本回來,剛把帳本放好。意面也做好了,婆子們端過來,沈書嫻看一眼就覺得很有食慾,拿筷子吃味道果然也不錯,雖然與現在的義大利面有點不一樣,但味道真不錯。

  沈書嫻一口氣吃完,春分旁邊侍候著,笑著道:“看來這意面倒是極對姑娘的胃口。”

  “味道真不錯。”沈書嫻笑著說,又道:“廚子走了嗎?我想見見。”

  “還沒有,我去請他過來。”春分笑著說。

  沈書嫻看著金髮碧眼的年輕男人,以及眼前樣子很正宗的義大利面。有一種徹底無話可說的感覺,扶桑離的近,義大利……真可謂是遠大天邊。能在海口看到金髮碧眼的義大利人,然後還能吃到正宗的義大利面,衛連舟的對外開放政策真是太成功了。

  “太麻煩了。”沈書嫻笑著說,隨即給春分使了個眼色,春分會意把早就準備好的荷包拿出來,耽擱了人家中午的生意,這個損失不好不給。

  廚子先是揮手不要,卻是被春分塞到手裡。

  沈書嫻笑著道:“勞累一中午了,應該的。若是這回不收,我下次如何敢再請你來。”

  “謝大奶奶賞。”年輕廚子笑著說,國語發音有點生硬,話卻說的十分流利,來海口應該是有些年了。

  沈書嫻不由得問:“你是哪裡人?來海口多久了?”

  “七、八年了,我是跟著父親一起來的。”廚子說著,又道:“還要感激衛大爺的救命之恩。”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沈書嫻說著,又問:“你們就沒有想過要回家嗎?”衛連舟常年跑船,想回去應該不算難。

  廚子只是搖搖頭,也不說話。

  沈書嫻笑笑也就不再問,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故事,就比如扶桑菜館的老闆也不願意回國,留在了海口。

  把廚子打發走,黃婆子就來了,十二個人的賣身契約全部刻好。沈書嫻一一看過,讓春分把包好的銀子拿出來,又另外給黃婆子十兩,這是中介費,黃婆子高高興興的接了,又道:“奶奶讓幫忙找的粗使婆子已經找好了,就在外頭等著,現在讓她們進來給奶奶過目?”

  “不用了,領著讓吳媽媽看看就好。”沈書嫻說著,又對春分道:“你領著她們過去,要是吳媽媽看著合適就直接留下,不合適的讓黃媽媽帶回去。”

  “是。”春分應了一聲,出去帶著人到了後頭。

  黃婆子笑著又道:“這些出來幫傭的婆子不比自家的家生奴才,每個月總要給點錢的。”就是賣身契在手的下人,寬厚的人家每個月也會給點月錢。

  “海口這邊的大戶,下人的月錢是怎麼放的?”沈書嫻問著,沈家的丫頭婆子的月錢數目她倒是知道,但海口和淮陽的物價可能有差異,月錢上可能有點不同。

  “像這種粗使婆子一般都是幾百文,三百的也有,五百的也有。”黃婆子說著,又道:“管事媳婦和大丫頭的月錢就高了,到底給多少就看奶奶的意思,誰又敢爭。”知道沈書嫻不是好惹的主,說話也就小心了。

  沈書嫻又問:“今天來的這些婆子,媽媽又是怎麼說?”招工怎麼也得說一下工資待遇,人家才會來。

  黃婆子笑著道:“我只說是衛大奶奶要找人,她們就高高興興的來了,根本就沒問過。”衛連舟是海口第一富,在他家做工,難道還會扣工錢。

  “噢。”沈書嫻明白,果然是衛連舟的面子大,招工不用說工資都有一群人圍上來。

  春分把婆子帶到後院吳婆子那裡,留下七個,退回四個,兩個是年齡偏大,還有兩個自己身上都沒打理乾淨,如何能留下。沈書嫻便對黃婆子道:“麻煩媽媽了,退回的四個就勞你帶回去,至於月錢嘛,就五百錢好了。”

  沈家的粗使婆子一個月是三百錢,海口經濟發達一點,加到五百錢也很應該,衛連舟原本使的幾個婆子也是五百錢。

  “大奶奶寬厚。”黃婆子笑著說,便起身道:“那我就不打擾大奶奶了。”進門的時候,她看到門房有人,似乎還有爭吵,但已經來了也不好走,現在事完了她也就趕緊走了。

  “送黃媽媽。”沈書嫻笑著說。

  小丫頭們把黃婆子送出去,沈書嫻喝了口茶道:“說我醒了,讓他們過來吧。”要是再晚一會估摸著衛連舟就要回來了,她不想當著他的面對衛家人怎麼樣,襯他還沒有回家,打發走了再說。

  話傳出去,沒一會國公府派來的三個男人怒氣沖沖的過來了。三人都是四十來歲,衛國公府的家生奴才,在國公府當差多年,平常在主子面前都十分有臉面,因為服侍過長輩,衛大爺對他們說話都客客氣氣。沒想到來到海口沒看到正主不說,卻還受下人的閒氣,他們如何不怒。

  沈書嫻看看他們進來,並不讓座,不等他們開口就笑著道:“衛大奶奶打發你們此時來還錢真是及時,我正愁沒銀子用。”

  三人都是一怔,實在沒想到沈書嫻開口就是這麼一句。他們來的時候衛大奶奶就特意說過,衛三奶奶沒規矩的很,嘴角十分厲害,最好就是趁她沒進門之前先把錢拿到,結果他們來了海口去找文清,文清躲著不見,文大奶奶說話更難聽,直到今天早上文大奶奶才說帳本已經交給沈書嫻,讓他們去衛府找。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