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還有一些不懂買賣的,就是直接抽成。這說這趟來回老闆賺了多少錢,下面的人直接提成,拿分紅。至於分紅多少則是根據身份來,他跑外海的分成僅次於衛連舟。不然為什麼這麼多人想上船,遇上海盜之後敢殺敢砍,因為搶的是他們自己的財產。一般的夥計,幾趟下來就能暴發,只是靠老闆開工資,那差太多了。

  國內運輸這塊,寧寒飛沒有介入過,體制大概跟外海差不多,也是分成制。衛連舟是大老闆,他要是調用船隻,下面的人肯定答應,但當老大的也不好意思耽擱兄弟賺錢,尤其是七八隻大船,耽擱這些天,那可是真金白銀。衛連舟怎麼著也得補貼一下,就是發紅包也得發大的。

  反正衛連舟有錢,他才跟著衛連舟跑幾趟外海,就賺了多少錢。衛連舟幹了這些年,又是國外的又是國內的,兩邊抽成,一座金山妥妥的跑不了。

  “你要是想看衛家的帳務,可以找文清要,老大那裡應該也有,估摸著沒文清那裡的清楚。”寧寒飛提醒沈書嫻,沈書嫻都娶進門了,帳目之類的她肯定要看。

  “噢,我知道了。”沈書嫻說著,衛連舟估計從一開始跑海運目的就不是賺錢,而是找刺激的,連帶著現在自己的家產都搞不清楚。

  寧寒飛看一眼沈書嫻,笑著又道:“看來你適應的倒是挺快,本以為你這種千金小姐,只會坐車坐轎,一步路都走不了,沒想到都敢跟老大當街同騎。”

  “以後我還讓大爺教我騎馬呢。”沈書嫻笑著說,有機會學幹嘛不學,到了這樣的環境裡,還把自己逼到小屋子,那是傻帽。

  閒話間已到衛家門前,寧寒飛就指了指街東的一處宅院,道:“那就是船行,以後要是想老大了,大可以過去找他。”

  沈書嫻看過去,中間只隔了兩戶人家,有幾分自言自的道:“離的倒是挺近,不過要是能把中間的房舍買下來,連成一處豈不是更好。”說到古代房舍,拜電視劇所賜,她想到了喬家大院,百度上說那是民間的皇宮。

  寧寒飛聽得愣了一下,窮小子出身,有間房住就不錯了。突然聽說沈書嫻說要把一條街都占了,自然嚇了一大跳,那麼多房子要如何住。不由得道:“你倒是真敢想。”

  沈書嫻只是笑,剛才只是腦子裡突然冒出的一個念頭,現在後宅還沒打點好,她肯定不會去想這些。笑著道:“勞煩寧大爺送我一趟。”

  “大嫂太客氣。”寧寒飛笑著說,他現在對沈書嫻印象還行,再者都是大嫂了,也沒有他嫌棄的份。

  兩人在門口分手,沈書嫻進門,吳婆子和春分就迎了上來。衛連舟和沈書嫻走的急並沒有帶他們過去,偌大的新家,也沒個主子在,她們兩個下人,總覺得怎麼樣都不太自在。主要是院子太大,人太少,除了她們外,還有四五個老婆子。

  “姑娘,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吳婆子上前說著,不是要祭海神嗎,本以為要忙到晚上。

  沈書嫻笑著道:“忙完了,媽媽一路辛苦了,昨天歇在哪裡了?”吳婆子是一家人都過來了,男人四十歲,兒子二十歲,正好能幫把手。

  “就住後院廂房裡,吳嫂子說先將就著,以後讓姑娘安排住處。”吳婆子說著,又問:“早上起來我就去問後頭的婆子們,她們說她們只管灶上吃飯和洗衣,家裡也沒有別人。雖然家裡主子少,但這麼大的院子就這麼幾個人,還是少了些。”

  衛家的後宅連個雛形都沒有,完全就是空架子,在沈家生活久了。適應了江氏管事的嚴謹,突然松成這樣,她一下子還適應不了。

  “我已經讓吳嫂子叫人牙子過來,自己慢慢挑人也好。”沈書嫻笑著說,自己動手打造自己的家,這種感覺再好不過。

  早上飯吃的太慢,以至於到了中午的飯點沈書嫻也是一點不餓,一邊跟春分、吳婆子往屋裡走,一邊看著自己的新家。大門首是五間樓,上面是觀景樓,下面是出處大門,車馬出入綽綽有餘。照壁過後又是三間門廳,其次是轎廳,然後是尚門廳,這是見外廳和辦紅白喜事的地方。

  內宅並不是四四方方一節節院落,而是類似於園林那種,非常有江南風情。沈書嫻自己住的是後宅最大的一處,上頭五間正房,另帶著三間耳房,旁邊是抄手遊廊,院子非常大,看樣子院中應該是種了花糙的,不過可能是打理不善,枯死了許多。當拾收拾新房時,有枯枝不好看,便直接全部刨了扔出去,致使中間空了許多。

  沈書嫻目前還顧不上這些,先讓吳婆子把後院幾個婆子叫過來,下人們不知道過來見她,那她就要見見她們,彼此認識也很應該。幾個婆子來的倒是快,一個五個,兩個是管灶上吃飯,三個是洗衣兼侍候茶水,衛連舟還有兩上小廝慶喜和慶祥,年齡都不大,看著十分機伶,衛連舟貼身的活計都是他們做。

  一個個上前給沈書嫻磕頭,順道自我介紹一下,對於沈書嫻不怎麼留意。倒是慶喜和慶祥要多留心些,以後管事的只怕是他們。

  又介紹春分和吳婆子與他們認識,兩方人馬廝見完畢,沈書嫻主讓婆子們各廝其職。同時也安撫一下她們,自己來了,她們的工作照就,還有可能會升職,只希望她們能好好努力。兩個小廝卻是留下多說了幾句,她初來乍到,他們都是侍候衛連舟的老人了,更該盡心些,按他們的資歷,乾的好提成管事絕對沒問題。

  兩個小廝本來就是機伶人,聽沈書嫻如此說,連忙說一通表白忠心的話。沈書嫻微笑聽著,末了也讓他們先回去。

  把人先打走人,沈書嫻心裡盤算著要添多少人合適,一個管事肯定不夠,晚上問問衛連舟這兩個小廝行事如此,妥當了就直接提為管事。還有吳婆子的男子,千里迢迢跟著過來,肯定得是管事。再有門房傳話也得兩個,再有零碎瑣事,比如要買東西之類,至少得五六個。

  灶上兩個肯定不夠,再添上兩個幫忙,她的本意灶上還是要請大廚來,人不宜太多。洗衣的三個倒是好,但管著茶水就差多了,至少得再添三個。至於她身邊的使喚丫頭,至少也得四個。想想沈家就三個正經主子,下人七、八十個,衛家差的多了。

  “大奶奶……”吳嫂子笑著挑帘子進了。

  沈書嫻笑著道:“嫂子來得正好,我正盤算著家裡要添點人,這麼大的院子,這麼點人如何侍候的過來。”

  吳嫂子忙笑著道:“剛才我就去了人牙子那裡一趟,她知道是大奶奶找她,歡喜的不得了,換了衣服就過來。”

  沈書嫻笑著點點頭,又問:“嫂子平常支錢是從誰手裡拿?”像採買家具,布置新房之類,這些都是要花大錢的,衛連舟又不在,吳嫂子是問誰拿錢?

  “都是問文大爺要,我只是幫著去買,在掌柜的那裡記了帳,文大爺會按時結帳。”吳嫂子笑著說,又道:“平常大爺花錢也是這樣,常去的店裡都是按月結算,文大爺每月定時派人過去。大爺是幹大事的,哪裡時常想起這些。當然現在娶了大奶奶,自然該是大奶奶管事。”

  “這些年辛苦文大爺了。”沈書嫻笑著說,這文清還真忙,不止算總帳,衛連舟的私帳也歸他管。不過看看衛連舟平常的生活水平,估計這點錢誰也沒看到眼裡去,每月派個人就去結了。

  吳嫂子笑著道:“大奶奶不知道,文大爺一家人的命都是大爺救的。那年海盜們上岸搶劫,要不是大爺遇上,只怕文大爺一家老小都要丟了性命。後來大爺知道文大爺是秀才會算帳,就把他留在身邊當了帳房,這一干就是十年。”救命之恩,這點報答不算多,再者當總帳房,那也是衛連舟抬舉。

  “原來如此。”沈書嫻自言自語的說著,那天船上衛連舟也是如此說,這都是過命的交情。

  吳嫂子笑著又道:“按規矩喜酒今天還得喝一天,只怕文大爺也是脫不開身,最多明天就會把帳本送過來。”

  “辛苦了文大爺這些年,現在我來了,肯定不能再讓文大爺為了大爺的家務事操心。”沈書嫻笑著說,當家主母不當家如何能行,倒不是信不過文清。只是覺得她既然進門,這些年必然要接手。

  “大奶奶說的是。”吳嫂子笑著說。

  說話間外頭傳來婆子的聲音,吳嫂子笑著道:“牙婆來了,我這就讓她進來。”

  第89章 理事(下)

  牙婆姓黃,是海口的官牙婆子,四十來歲,一臉的精明相。上前先給沈書嫻磕了頭,沈書嫻笑著讓黃婆子起來坐下,直接道:“媽媽沒把人帶過來了?”

  吳嫂子也在旁邊道:“黃媽媽,我剛才過去的時候不是說了,直接帶著人來,你怎麼自己就來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