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曉的。”江氏說著,又道:“只是給謝家眾人的禮物,我還是沒頭緒。”一直忙著打發江月姐,根本就顧不上。

  “問問小妹吧,你們商議著辦。”沈書君說著,他現在只能顧上家裡生意,在他走前把店面的事情辦好,丟下個爛攤子給江氏,江氏也是頭痛。畢竟店鋪經營,夥計好壞很重要,選夥計必須他自己來。

  一連幾日江氏都與沈書嫻討論送謝家眾人以及謝衡什麼禮物好,沈書嫻也覺得十分糾結。送謝家其他人就算了,連謝延豐和謝衡都要想,誰知道他們基友之間要送什麼好。商量來商量去,最後還是決定送淮陽特產,跟王孫府第比貴是比不起的,心意什麼的……沒那麼重的情,乾脆就送特產,只能在奇上制勝,反正心間倒了就好。

  “要不要給國公府眾人送禮物呢?”江氏突然想了起來,雖然嘴上說是去玩,其實主要目的就是去國公府見衛家親友,還是冒著生命危險去的。

  沈書嫻想想道:“我倒覺得沒必要,衛大爺都把信寫成那樣了,還要拿著禮物上門……還是算了吧,要是被人嫌了豈不是更難看。”

  “也是。”江氏說著,沈書君向來不低頭,沈書嫻雖然和善好相處,但肯定不是包子,性格柔中帶鋼。國公府要是想著,我就是天王老子,就是你家高攀了,那一邊玩泥巴去吧。

  姑嫂兩個正說著,婆子拿著信匆匆進來,道:“奶奶,京城謝家來信。”

  江氏和沈書嫻站起身來,沈書嫻雖然十分好奇,但也不敢接過來看,只是看厚度,絕對超重了。也不知道是謝延豐的情話多,還是衛家的八卦太多了,以至於信這麼厚。

  江氏忙道:“快讓小廝速速拿給大爺。”

  第68章 衛家八卦

  沈書嫻晚上才看到信,沈書君直接交給她看的,謝延豐在信的開頭先表達了思念之情,以及無比歡迎沈書君進京,緊接著就恭賀沈書君和衛籍的定親之喜。上回派的人只說沈書嫻與衛連舟定親了,謝延豐又不知道衛連舟是誰,直到沈書君說明了就是被趕出去的衛家三爺,謝延豐才知道,原來是跟衛籍訂婚了。

  以上內容只占了一頁紙,接下來的全部內容就是圍繞衛家展開的八卦了。衛國公府目前已經傳至第四代,現在的國公爺也就是衛大伯。衛大伯這輩,老兄弟三個,已經分家。衛大伯是老大,衛連舟的渣爹是老二,他們兩個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還有一個衛三老爺,是庶出,現在並不在京中,外放出京了。

  國公府是不是很窮?謝延豐沒有直接回答,因為他也不知道,外表看起來國公府還是一如既往的氣派,沒到四處典當,不能出門應酬的地步。底子裡……謝延豐只是把衛家現有爺們的情況說了。

  衛大伯膝下一共三子,衛大爺是衛大伯的嫡長子,資質平庸,紈絝子弟說不上,但也別指望著有大出息。娶的是齊國公府的小姐齊氏。齊國公府雖然同樣是國公府,但跟衛家比已經敗落,連面子都撐不住。衛大爺膝下二子一女,長子今年十四歲,非常的不學好,出了名的紈絝。

  次子是衛家四爺,庶出,媳婦也是庶出,透明人,謝延豐對他沒有任何印象,連長相都不太記得。既沒闖過大禍,也沒有啥作為,好像連官也沒有捐。么子就是衛策,嫡出,衛策在京城也絕對是個人物,文才武功,為人處事都是一等一的。按常理說有這麼一個兒子是好事件,但衛策占了嫡出的名份,卻又是么子。

  衛大伯今年五十多了,按常理說他早該向皇帝請旨認定下任爵位繼承人,萬一他哪天遺言沒留就死了,國公府也後繼也有人。偏偏衛大伯到現在,還是沒有請旨,不止謝延豐,京中很多人都認為衛大伯想廢長立幼。

  衛策會離家出走,除了想闖蕩江湖之外,估摸著也有避其兄長之意。這趟回京之後,衛策多數時間都在鄭親王府,他與鄭親王世子謝潛自幼交好。至於他為啥不回家,衛策的說辭是,他要跟師傅裴霜討教劍術,裴霜一直是鄭親王府的坐上賓客。

  平常讀書,衛策也多是跟著謝潛一起,鄭親王府的老師比國公府要好得多。親事方面,看上衛策的人家許多,甚至有人說宮裡太后都有意讓衛策尚公主。不過大部分都是傳聞,衛策親事目前還沒訂下來。

  從某方面說,謝延豐有點同情衛大爺,他只是個沒有啥大本事的平常人,這種人非常多,投胎投的好,成了嫡長子繼承爵位也是理當然,就目前京城世子裡不如衛大爺的也大有人在。

  要是沒有衛策,要不是國公府已經傳到最後一代,衛大伯還能高高興興當國公爺,現在每個人有眼睛的都能看到衛策的出色。

  世子之位雖然還沒定下來,但衛大伯與衛大太太年齡大了,尤其是衛在太太,也是多病多災,府里大部分的事情都是衛大爺與妻齊氏當家。齊氏如何謝延豐不知道,至於衛大爺……看看衛策情願住在鄭親王府也能明白幾分。

  國公府的人口大概就這些,謝延豐在結語時又給國公府算了筆帳。衛家自身擁有的田莊鋪面,謝延豐不知道,但國公府的永業田以及例銀卻是有數的,一年下來估摸著也就兩三千兩銀子。現在國公府沒有一人有官職,也就是說國公府沒有一點額外收入。

  國公府的排場仍然依舊,出行車馬,外出應酬,侍候人口依然如舊。想把這個架子撐起來,一年至少得一萬銀子的花銷。國公府中無人有官職,也不是一年兩年,十來年都如此。

  衛家二房,這也就是衛連舟渣爹那房人,衛二老爺曾經是前途無量,就跟現在的衛策的似的。皇子伴讀,娶程氏時,程家正是風光時。後來三皇子上位,衛二老爺本來也能藉機發達,但家門不幸,衛二老爺寵妾滅妻惹出滔天大禍。

  原配程氏死的不明不白,嫡長子被貶,衛二老爺的仕途也跟著到頭了。皇帝念其從小一起長大的分上,並沒有把衛二老爺貶官,只是放為閒差,按年拿銀子,在京中是不死不活。衛大伯因此甚至直接立下族規,衛氏男子只有二十五歲還無子嗣方可納妾。

  一場大變之後,衛二老爺把被殺小妾寧氏的妹妹小寧氏接到府里,本來衛二老爺想娶了她,卻被衛大伯攔住了。要是娶別人就算了,只要是平民出身,小門小戶的女子也是可以娶進來當填房。最多被指責門不當戶不對,只要是良民就可以了。

  偏偏是寧氏的妹妹,衛二老爺已經從要職上掉上來,皇帝念舊才給個閒差,要是再娶寧氏的妹妹。再有大臣上書彈劾,只怕閒差都保不住,到時候被貶了官,那就成平民了,衛二老爺又不是科舉出身。

  衛二老爺這回倒是聽進去了,立小寧氏為妾,卻不提娶正室的事,他就是想娶,也無人敢嫁,二房就由小寧氏管家。當年寧氏管家之時就與京城女眷斷了往來,到小寧氏當家更是無人來往,就連國公府齊氏不願意跟小寧氏來往。

  小寧氏生下二子,兩個兒子卻相繼夭折。還有大寧氏所生的五爺衛簡,母亡斷臂之後也性情大變,足不出戶,十五歲時,衛二老爺倒是花重金給他娶了房媳婦,結果媳婦上吊了,據說是因為不堪衛簡的打罵。

  衛家三房離京城多年,又是庶出,分家之後與兩房有點生疏。三老爺捐官之後也沒有大作為,也就是京中尋常官宦人家,具體怎麼樣謝延豐記不得。這回沈書君帶妹上京,應該是遇不上,謝延豐也就沒有細打聽。

  衛連舟的外公程家,皇帝登基之時就已經被貶出京城,幾個兒子也到貶成地方小官,後來如何謝延豐實在不知道,打聽都不好打聽。要是沈書君實在想知道,那就容他慢慢打聽。

  最後說的是衛連舟親姐衛氏,讓謝延豐說,真要去京城,國公府都不用去,但一定要去看看衛氏。衛氏嫁的很好,她的婚事是她外公正當權時給她訂下來的,當朝太后的親侄孫,定遠侯世子。

  衛氏嫁過去的時候有點勉強,因為那時候程家己經不行了。沒想到嫁過去之後,她與世子夫妻感情很好,衛氏更牛叉的是,她能生兒子,她進門之後就開始懷孕,然後一口氣生了五個兒子。

  定遠侯羅家雖然也是大族,但嫡系一直不太興旺,到世子這輩子,只有他一個嫡子。結果衛氏就連生了五個嫡子,不管後來程家貶出京城,還是衛二寵妾滅妻,衛連舟被貶,對她在羅家的地位都沒有影響。

  因為她能生兒子,她在羅家的地位一直都不低,她的婆婆定遠侯夫人也是很和善的人,年齡大了,便把家中大小事務全部交由她來打理。出門應酬,進宮朝賀,衛氏做人行事都是高手,連太后都很喜歡她。

  其中還有一個拐彎親戚,鄭王妃娘家姓羅,衛氏跟鄭王妃是親姑嫂。也因為層親戚關係,國公府與鄭親王府的關係一直都不錯,裴霜會教衛策劍術,也有這個原因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