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胡氏扶正多年,來往交好的也有幾家太太,但她此時無子,也沒有娘家。倒是請人寫了張狀紙遞到縣老爺那裡,只是官家的大門豈是那麼好進的。託了相熟的太太去打聽,後來就有人跟她說,根源在江家大姑奶奶身上,沈家跟縣太爺的關係人所共知,江氏早就遞了話過去,她說一句可比旁人說一萬句還有用。

  胡氏聽得十分心驚,怎麼也沒想到江氏一個出嫁女兒竟然管這事了。還是章婆子勸她,此一時彼一時,以前有兒子傍身怎麼都好說,現在夫子子亡,孤兒寡母被人欺負是常事,更何況她又沒兒子。

  江氏跟胡氏早有舊仇,要是江氏背後給江大伯一家撐腰,這事確實十分難辦。胡氏想到當年跟江氏恩怨,自己出面不止要受江氏的羞辱,只怕也沒有效果。胡氏便讓女兒江月姐過來,來的時候一直都在叮囑江月姐,見到江氏一定要好好說話。

  江月姐自小就被胡氏寵壞了,得知江氏背後暗算,氣的暴跳如雷,恨不得立時抽江氏幾個耳光。後來還是胡氏還一通怒罵,江月姐才肯過來,但她那脾氣如何能低聲下氣,胡氏讓她轉幾句,她就這麼轉了,自覺得任務完成。

  江月姐本不想跟再跟江氏說話,現在聽江氏如此說,頓時怒指道:“你還敢說不知道,不就是你背後給縣老爺遞了話,讓江大太太過來陷害母親,說母親只是妾室,並不是父親正室。”

  江氏聽得眉頭皺了起來,對章婆子道:“我一個出嫁女兒本不該管娘家的事,但胡氏也該教教月姐才是,她再是生母,大庭廣眾下叫姨娘為母親總是不妥,聽著讓人笑話。”

  “你……”江月姐聽得直跳起來,上來就要抓江氏。

  江氏身邊的丫頭婆子豈是吃素的,上去把江月姐按住,江月姐還要叫,冬至直接拿帕子塞到她嘴裡。江氏連忙擺手道:“不得無禮,雖然是庶出,這也是妹妹。胡氏一個妾室哪裡會教女兒,一個好好的小姐教的當街撒潑,外人看到像什麼樣子。今年都十四了,又不是年齡小,還是這個樣子,以後哪家還敢聘娶。”

  “你……”江月姐越聽越氣,剛想再開口就聽江氏道:“把月姐送到大伯母那裡去,父親去世,胡氏教不好女兒,只能麻煩大伯母了。”

  張財家的早在旁邊侍侯著,聽得此言帶上幾個婆子上前把江月娘再次抓住了,章婆子見此變故當即變了臉色,跪下道:“大姑奶奶,就是當年你跟太太有點不和,但跟小姑娘無關,還望您看在一父所出的份上,手上留情。”

  江氏臉色陰沉下來,道:“章媽媽說的這是什麼話,父母過世,家中無兄弟可依,我又是出嫁的女兒,把小妹交給大伯母管教哪裡不對。你親眼在這裡看著,胡氏己經把小妹教成這樣,難道還任由她管教下去,以至以後嫁都嫁不出去嗎!!”

  章婆子還想再說其他,江氏卻是道:“今日大爺帶著我和姑娘要去觀里上香,大爺己經等了一會了,有什麼事情以後再說。門口下了車行請問禮都不會,就這麼跑過來說話,哪家姑娘有這樣的規矩。”

  張財家的本來就是江氏的陪嫁,當年跟著江氏在娘家時受過胡氏和章婆子不少氣,看著章婆子現在如此,心裡暗慡不己。伸手把章婆子扶起來,道:“章媽媽也未免太沒有眼色,車駕都備好了,馬上進觀上香,媽媽這裡拉著奶奶說話,前頭大爺可是等著的。”

  張財家的如此一說,章婆子不由的看向前頭沈書君。當年胡氏到沈家吵鬧,沈書君隨手就抄起傢伙要打胡氏,胡氏後來大罵還要告官卻是被裡長制止,還有後來沈家兄弟之長。要說江氏的性情脾氣也許還有迴轉餘地,但撞上沈書君,只怕命都要搭裡頭。

  想到此處,章婆子敢緊過去給沈書君磕頭,道:“耽擱了姑爺的行程,請姑爺勿怪。”

  沈書君翻身上馬,看都沒看章婆子一眼。江氏見狀也連忙上車,又給張財家的使了個眼色,先把鄭月姐送到江大太太家中去,此時她正要收拾胡氏,省得江月姐在外頭跑來跑去,不夠丟人現眼的。胡氏確實太不會教女兒,能把鄭月姐教成現在這樣確實是種本事。

  江大太太的手段,江氏多少知曉的,鄭月姐到了她手裡,不死也得脫層皮。

  但就江月姐現在這樣,也只有江大太太收拾的了。

  第46章 謝衡

  出了淮陽城門,沈書嫻掀起車簾一角往外看,不遠處就靈虛山。這樣看著山勢不高,卻是連綿起伏,整體山勢平緩。打了春,冬天的寒意還沒過去,看不到多少綠色,連帶著山帶著一股子寒意。

  車駕停下來,丫頭們各自扶著主子下車,沈書君和衛策也把馬交給小廝們,沈書君笑著向衛策道:“山路窄,行人多,騎馬不方便,就勞煩小弟徒步上去了。”

  衛策笑著道:“人多才熱鬧,徒路更合我心意。”

  沈書嫻己經從車上下來,果然如春分所說,清虛觀的香火確實鼎盛。才下了十五,正月未出,天寒地凍之時香客己經不少。其中穿紅著綠的女眷也不少,身邊帶著丫頭婆子,早早過來上香。

  留下一個管事及兩個小廝照看車馬,其他人等全部隨行。沈書君理所當然的陪著衛策前頭走著,沈書嫻跟著江氏並排隨後,林姨娘不敢跟江氏並肩,落後一步。

  沈書嫻難得出門一趟,平常商戶人家的規矩不大,但未出閣的小姐還是不能隨意隨頭露面。就像江氏甚至於可以在沈書君不在家的時候直接到店裡料理生意,沈書嫻最多也就是在家裡算算帳本。再比跟傅家退婚,江氏可以帶著林姨娘鬧上門去,沈書嫻只能在家裡坐著等消息。

  “等到了春天,我定要嫂嫂陪我出來踏青走走。”沈書嫻笑著說著,她不好一個人出門,只得拖上江氏,姑嫂一起出行,這樣正合適。

  江氏笑著道:“到了陽春三月里,就讓人把別院收拾出來,到時候我們一起小住兩天。”那時候家中生意正忙碌,沈書君估計難在家中。

  姑嫂說話間,山路越來越窄,行人卻是不見少,腳程不自覺得慢了下來。沈書嫻心情愉悅的看著周圍,突然一個二十來歲的少婦映入眼瞼,一身粗麻布衣,頭上一根銀釵,打扮的十分素淨,似乎有幾分帶孝的意思。

  少婦容貌美麗,身材妖饒,布衣難掩其姿色。這些還不是重點,沈書嫻猛然一見,只覺得她與紹姨娘容貌有幾分相似,再看又覺得不像了。

  沈書嫻多少有點驚訝,要是紹姨娘長相普通,乍一見相惟之人也就算了,不管是紹姨娘還是這個少婦長相都不俗。本想引江氏去看,但回頭叫江氏的功夫,少婦己經不見了,清虛觀本來就是人多路窄,想在其中尋個人真不容易。

  “怎麼了?”江氏輕聲問著。

  沈書嫻有點猶豫,人有相似本屬平常,她又是隨意一眼,便笑著道:“也沒什麼,怕是我花眼了,剛才看到一人跟紹姨娘有幾分相似。”

  江氏聽聽也沒放在心上,人有相似不說,紹姨娘也是馬上要送出門的。

  江氏早在前天就派人來觀里送了消息,此時一行人到門口,早有道童過來迎接。沈家雖然是突然暴發起來,但現在在淮陽城中也是數的著的富戶,江氏素來鬼神,前兩年為了求子,香油錢是從來捨得的。

  這趟全家出動過來,雖然不至於不讓其他香客進門,卻是早早收拾出一處房舍給沈家眾人休息吃飯。

  “後頭園子挺不錯的。”衛策回來說著,小跨院很小,又都是女眷怕要歇息。他一個外男不方便,便沒進屋,直接從角門出去到了觀後花園。虛觀前頭是道觀,旁邊是道士們的房舍,後頭卻是個極大的花園,沈家暫時休息的院落就在園子邊上,有個小角門可以直接過去。

  江氏和沈書君是常客,對園子早沒了舉趣,沈書嫻倒是想去逛逛,卻不敢跟衛策同行。林姨娘笑著道:“聽說這園子原是淮陽城中一富戶求子得子後,出錢給觀里修建,後來幾經翻修,現在己經破舊許多了。”

  沈書君聽說如此,便道:“我要是能得一子,我就把園子重新翻修一遍。”

  江氏也聽得心中一嘆,兒子都快成她和沈書君的夢魘了。

  稍做休息,沈家眾人就要到前頭正殿上香祈福,衛策卻沒跟著同行。他不信這個,沈家一行人正經進來祈求家宅平安的,逛逛園子還無所謂,前頭正殿就不去了。

  這是沈書嫻穿過來之後頭一次跟著上香,沈書君帶著,如何磕頭,如何跪,沈書嫻是有樣學樣,倒也沒做錯。鬼神之說她也是不信,要是凡人祈求真能打動神仙幫忙,這些神仙忙也忙死了。

  中午飯在觀里吃的,除了清虛觀的素齋之外,還有沈家自帶的十幾個食盒。因衛策在,林姨娘不得同席,只與四個通房一桌吃,丫頭婆子們在廂房中輪流吃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