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吳姨娘磕頭道:“我只求奶奶吩咐夏婆子,把我和惠姐一同聘嫁,為妻為妾,山高路遠都不挑剔,只求不為奴為婢。”

  江氏聽得輕嘆口氣,道:“我允你,你放心去吧。”這姐妹倆要是沒那麼愛財,日子怎麼也不會過成這樣。吳姨娘過世的親爹,雖然也不成器,但總把兩個女兒養大了,不像一般人家,日子過不下去就隨意把女兒發賣為奴。

  “謝奶奶大恩,來世結糙銜環報答奶奶。”吳姨娘磕頭說著,眼淚也跟著掉了下來。

  江氏聽得也有幾分心酸,隨手從頭上拔下一根金釵,讓冬至遞給吳姨娘,又道:“好歹也是服侍大爺一場,這個送與你當個念想。”

  “謝奶奶賞。”吳姨娘磕頭說著。

  吳姨娘話完,丫頭來報夏婆子來了,夏婆子進了屋裡,先向江氏和沈書嫻請安,讓了坐倒上茶,江氏就道:“吳氏己經收拾妥當,就麻煩媽媽了。”

  冬至上前,把早封好的五兩銀子遞給夏婆子,夏婆子高高興興的接了。叫媒婆打發姨娘丫頭,人家也不是白幹活。

  江氏又道:“吳氏剛才自己說,她願意隨媽媽聘嫁,還有她妹妹惠姐年齡也不小了,她再三求我,我就勞煩媽媽也把她惠姐嫁了,要是能嫁在一處,她們姐妹也有個照應。”

  夏婆子連連點頭,笑著道:“奶奶實在仁厚,想吳家叔叔那樣的德性,要不是奶奶囑咐一句,只怕就要把惠姐發賣為奴了。”

  江氏看一眼吳姨娘又道:“雖然因她身子不好,不大生長才由媽媽打她出去發嫁,到底也是服侍過大爺一場的。聘嫁之時,切忌要打聽清楚,莫不要貪人錢財由人隨意帶走。要是讓我知道了……”有種拐子專門跑到外鄉,以嫁娶名,尋一些漂亮女兒當暗娼。有些媒婆是知道的,但想多賺些聘金,只裝做不知。

  夏婆子連忙笑著道:“奶奶說的什麼話,我有兒有女的,真要如此行事,我還得擔心天理報應。”

  吩咐完畢,夏婆子即帶吳姨娘出門,箱籠傢伙江氏早打發了小廝幫著抬,吳姨娘又給江氏和沈書嫻磕了四個頭,這才轉身去了。

  江氏又打發身邊兩個大丫頭去送。

  晚間沈書君又喝的半醉進家,沈書嫻和林姨娘在江氏那裡吃完飯就己經回去,江氏只說吳氏己經出門,也不再說其了。沈書君只是揮揮手說知道了,丫頭們倒上茶,沈書君喝了一口又道:“衛小弟的酒量實在太好,今天差點又喝醉。”

  “今天閒來無人時,姑娘才跟我說,昨天衛小爺送了一枝紅梅過去。”江氏說著,沈書嫻說這話的時候也表示很無奈。

  沈書君嘆氣道:“今天街上時,他看到玩偶本還要買了說要送與小妹,後來被我攔住。”不然現在沈書嫻屋裡敢被玩偶全部占領。

  江氏忍不住道:“衛小爺如此……大爺是不是要把話說明白些?”

  “隨他去吧,拖過去這半個月衛兄就要把他拎走了。”沈書君說著,他還想著衛連舟當他妹夫,所以衛策的有些行事,也不好十分說,真說破了,怎麼再跟衛連舟說親事。暗示就好了,多拒絕幾次,衛策自己就明白了。

  “還是大爺思慮周全。”江氏說著,跟衛連舟雖然也不見有幾分把握,總是有點希望。

  夫妻兩個正說著話,外頭小丫頭匆匆來報:“外頭李管事接到京中謝延豐大人的包裹,怕是有急事,要見大爺。”

  沈書君本來都要睡下,忙道:“速讓他進屋回話。”

  江氏和沈書君到了中間廳里,李管事匆匆進來,把信送了上來。沈書君忙拆開看,包裹不算小,一個大木盒子,分列幾層,最上頭放的是一封信。

  沈書君先拆開看信,內容十分多,前頭是問侯訴說衷腸情誼,最後卻是又說了一件大事。學子是三年一科,官員則是三年一調任,去年有春闈,今年就是官員大調任的時候。巡鹽御史又要換人,現在淮陽的知縣馬上要調到別處為官。

  新任巡鹽御史姓柴,謝延豐雖然早就寫信給他,也回信了,但因為以前並無交情,人家會不會買這個面子不好說。

  這位柴大人幾時到青陽上任,謝延豐倒是打聽清楚了,但要麻煩沈書君走一趟,拿著貼去請安。貼子謝延豐己經準備好了,是他的貼子,拿這個貼子到門房,柴家肯定讓沈書君進門,當然除了這張貼子外,肯定不能空著手去。

  還有新任淮陽知縣,以及青陽的知府,謝延豐早寫了信過去,這兩個的官位都不大,知付那裡沈書君去青陽的時候,順道去就好了。至於知縣,意思一下銀子上不虧就好了。最麻煩的就是巡鹽御史那裡,家世背景跟謝延豐都差不多,以前也沒多大交情,要沈書君親自登門打點。

  “柴大人二月中旬才到青陽,差不多還有一個月時間,倒也來的及。”江氏說著,又道:“只是要送些什麼……”謝延豐說的明白,這位柴大人跟他出身差不多,這樣的世家公子,直接送金銀人家弄不好會認為是種侮辱,但要投其所好,世家公子的喜好……沈書君也有點犯愁,卻是道:“慢慢合計。”

  第44章 遷出

  沈書君和江氏把庫房打開里外翻看兩遍,仍然沒發現合適的賀禮。沈家也就是商戶,還是這幾年才突然暴發的商戶,來往人家不外乎本地的一些商戶,鄉紳之類的,平常送禮也不過是金銀之類,玉器都少。

  現在突然要給世家公子出身的巡鹽御史送禮,要是沒有世家公子這一條,送金銀還可以。讓沈書君說這個最實在,但想想平常謝延豐拿的用的,來往送的東西,頓時覺得金銀實在不能出手。謝延豐倒是送過沈書君幾件玩器類,東西是很好,但這本是基友之間互表情誼的,不好轉送。

  沈書嫻旁邊插嘴道:“衛大爺常年跑海運生意,見的都是外國稀奇玩意,貴重不貴重先不說,只說稀罕怕是國內難找的。哥哥與衛大爺的關係又交好,不如寫封信給他,說明用處,讓衛大爺幫忙尋幾件東西,哥哥按市價給他錢豈不是妥當。”

  沈書君覺得這個主意甚妙,青陽也是海口城市,外國貨肯定有。但大海商不會給巡鹽御史送禮,販鹽當然賺錢,海運同樣的賺錢。現在他直接問海運第一大東家買幾件玩器,就是不能震驚全場,至少也俗不了。當即拍手笑道:“這個主意好,衛兄應該人在青陽,我馬上寫信過去。”

  沈書君立時寫了信,都沒送到驛站走官方路線,派了小廝連夜送去。衛連舟跑青陽是來找人,東西肯定沒帶在身邊,但從海口運東西到青陽,最多也就是十來天時間,只要動作迅速,時間上肯定來的及。

  江氏也大鬆口氣,能不能討好巡鹽御史直接關係沈家未來三年的收入,不怕高價送禮,就怕送進去。這年頭的商戶想掙錢,哪個不是先把官員們餵飽了,餵不飽他們,誰也別想賺錢。

  信送出去了,沈書嫻看沈書君還是眉頭緊鎖,便道:“信都送出去了,哥哥還擔憂什麼?”沈書君幫著衛連舟尋衛策,後來又幫著留住衛策,本來就欠著沈家人情,現在沈家有事托他,他怎麼也不好推掉。

  沈書君揮揮手,也沒說其他,信上內容是沒啥問題。但是像這種官職調任,一般都是年前決定,年前他才進了京,當時謝延豐什麼話都沒說,突然間年後來了這麼一封信……莫不是謝延豐朝上出什麼事了吧。

  沈書君對於朝堂上的事從來沒關心過,更不知道裡頭門道,他就是擔心也幫不上忙,便道:“昨天不是說要去廟裡上香嗎,今天天晚了,明天早上起來就去,我也去,家裡誰想跟著的也都帶上,祈福保佑家宅平安。”

  “是。”江氏應了一聲,隨即讓丫頭傳話給林姨娘和紹姨娘,問問她們去不去。

  沒一會林姨娘帶著丫頭親自來了,滿臉高興的說她也要去,要給家中老小祈福。冬至也跟著回來了,她去紹姨娘屋裡傳的話,紹姨娘仍然一副愛理不理的模樣,冬至看著十分來氣,此時便添油加醋的道:“紹姨娘說她最近身邊不適,哪裡都不想去,讓大爺和奶奶自便。”

  沈書君心情本來就鬱悶,聽得此話更是大怒,道:“她一個婢妾也敢讓我們自便,她當自己是個什麼東西!!”

  有機會上眼藥,林姨娘從來不放過,嘆氣道:“紹妹妹也真是,平常不把我放在眼裡就算了,沒想到現在連大爺和奶奶,她也如此不放在眼裡,這輕狂樣真讓人……”

  沈書君怒氣未消,又聽林姨娘如何此說,當時就道:“昨天不來給大奶奶請安我就想發落了她,今天還敢如此輕狂。花大價錢買來,好吃好喝供著,倒是把她的脾氣養大了。傳我的話,以後這個家裡再沒有紹姨娘,身邊的丫頭全部調離,衣服首飾全部收回,從小跨院裡遷出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