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鄭氏只是低頭掉淚,搖著道:“你是不知道……”

  佑哥兒突然道:“娘,你別哭,以後我長大了給你出氣。”

  江氏和鄭氏聽到這話不由的笑了,鄭氏摸著佑哥兒的臉,有幾分欣慰的道:“我哪有這麼多的委屈,回到家裡千萬別再說這樣的話。”

  第28章 初三

  初三是上墳祭祀的日子,也是沈書君跟沈大爺掐架的日子,當年沈大爺借分家之時把沈書君母子趕出家宅,又不讓他們過年回去祭祀。但祖墳並不在沈家老宅里,沈大爺再怎麼樣也不能攔著沈書君給父親上墳燒紙。

  後來沈書君母親安氏過世,安氏是填房正室,沈父的墳在中間,沈大爺母親的墳在左邊,安氏的墳則在右邊。沈書君在給自家母親修墳的時候,又特意把沈父的墳也重新修了,結果就是中間沈父的和安氏的墳非常大非常好,相對來說沈大爺母親的墳頭則顯得小了。

  沈大爺因此還大吵大鬧過,沈書君話說的好,他給自己爹娘修墳哪裡有錯。沈大爺嫌自己娘的墳小,那自己去修就好了,他又沒攔著不讓修。你有本事修的更高更大,把安氏的墳也顯得小了那就是本事,親娘的墳當兒子的都不修,那指望著誰來修。

  沈家長輩們也跟著嘰嘰歪歪,沈書君哪裡會理會,他出生的時候沈大爺的娘早死了。就像沈大爺說的,安氏嫁過來的時候他己經成人,沒有受過安氏的照撫之恩,自然也就不用供養終老。現在沈書君也是如此,你做初一,我做十五,他不否認沈大爺母親的正室地位,祭祀的也會給上柱香,但其他事情,花錢修墳之類的他肯定不會幹。

  兄弟倆本來就不和,又出這麼一件事,每到初三上墳也就是鬧架的時候,沈書君為了顯得氣勢,這幾年上墳家裡管事小廝全部帶上不說,有時候連夥計都叫上,就是不打架也顯得非常有氣勢。

  今年沈書君更是張揚,早在年前就讓江氏定下幾個戲班,到了初三當天,除了祭祀燒紙和尚念經外,還要唱上一天戲。雖然沒有下貼,但沈書君做事向來十分張揚,相熟的親友也都知道,早早送了貼來。

  沈書君照例騎馬,江氏和沈書嫻兩頂大轎,後頭林姨娘,吳姨娘,紹姨娘各一頂小轎。早有管事把卷棚戲台搭好,十二個和尚盤腿念經,沈書君領著眾人祭祀完畢,那邊戲文也就唱起來了。

  沈書君這邊熱熱鬧鬧的唱大戲,沈大爺那裡就越發顯得冷清,沈大爺看著十分不憤,一直在那裡罵罵咧咧,不過他一個人的聲音就是再大,也不可能比戲台上戲子聲音大。倒是沈大爺的長子沈文義,道:“父親還是少說一句吧,與三叔本來是至親肉肉,何故鬧到如此田地。”

  沈文義輩份雖然小,年齡卻是不小了,他比沈書君還著兩大,早就成家立業。以前沈大爺跟沈書君分家產時他並沒有勸過,自己爹多得家業以後總是要傳給他的。

  後來沈書君發了家,沈文義就轉了心思,沈書君有錢有勢了,何必跟他過不去,早點伏了軟,緩和了關係,大房這邊好歹也能占點便宜。像現在這樣,跟烏眼雞似的,大房又鬥不過,白白丟人難看。

  沈大爺卻是聽不得這話,指著沈文義就要罵,沈大太太在旁邊,本來就是一肚子火。此時看沈大爺又要罵兒子,便道:“你也消停一會,祭完我們就走,沒得在這裡丟人現眼。”

  沈大爺嘟囔幾句也不再說什麼,只是敢緊祭完,收拾東西就走。

  沈文義很有心,沈大爺跟沈大太太先頭上車走了,他卻是慢了一步。等到車駕走遠了,他快步走到沈書君的卷棚處,跪下給沈書君磕頭道:“給三叔,三嬸,小姑姑請安,叔叔嬸嬸安好。”

  沈書君正跟江氏說著話,沈文義突然過來,倒讓他有幾分意外,隨即笑了起來,道:“你父親從來不拿我當兄弟,你倒是過來叫我叔叔,不怕回家之後你父親打你?”

  沈文義跪著回道:“三叔是侄兒的親叔叔,這是打不斷血親。我一直在勸父親,不該跟兄弟如此,待我再勸勸他,定會改了心思。”

  沈書君聽得這話只是笑,當年分家的時候沈文義也成年了,不見他說一句話。現在見自己有錢了,倒是過來磕頭叫叔叔,心裡十分看不上,不過看到他這麼跪著,倒是覺得十分痛快,道:“你也不用勸他,己經分了家本就無瓜葛,何必讓你們父子失和。”

  沈文義只是磕頭道:“三叔勿要說這樣的話,都是一家人血親,我父親有時候行事不妥,還請三叔念在過世爺爺的份上,勿要兄弟離心。”

  “話說的真好,還把老爺子搬出來,只是你那父親從來不念這個,我何必去念。”沈書君說著,隨即道:“還不快滾,再晚一步我就讓小廝打你了。”

  沈文義羞的滿臉通紅,只得起身走了。

  等到沈文義走遠,旁邊沈四老爺就忍不住道:“三侄子,莫不是叔叔說你,侄孫過來磕頭請安,你好好跟他說……”

  “有什麼好說的。”沈書君拉著臉看向沈四老爺,道:“下了十五我就要動工建祠堂,以後我就算是另外一支,雖然也姓沈,但跟這邊宗族無關,還哪來的叔叔侄子。”

  沈四老爺一聽這話頓時驚了,道:“三侄子,此事萬萬不可為,這都是嫡親親族,旁人看著笑話,與三侄子名聲也有礙。”

  “名聲是我自己的,我說無礙就無礙。”沈書君一步不讓,又道:“就是血緣至親,出了五服也就不親了,淮陽城內沈家同宗親屬多了,並不多我一家。我早就說過,既然族裡欺我孤兒寡母,我又何必念著這些,再是血緣親屬,彼此不認還不如就此不相干了。”

  沈四老爺聽得心裡更是焦急,知道沈書君說的是族長之事,道:“三侄子莫要著急,總要下了十五宗族長輩們合計了才好說。大爺那是長房,又無大錯……”

  “趕繼母幼弟出門那也是無錯?照四老爺這麼說的,沈大爺該把我們孤兒寡母殺了打了那才是有錯!!!”沈書君說著氣就來了。

  沈四老爺當即訕訕的不敢吭聲。

  倒是旁邊江氏拉拉沈書君,小聲道:“此時在墳上,何必爭吵。”爹娘墳上,吵起來沈書君臉上也不好看。

  沈書君這才收了聲。

  上墳忙碌了大半截天,半下午時才回來,中午飯都是在卷棚里吃的。沈書嫻還好,她是姑娘家,江氏和沈書君才是真累,迎來送往的,一刻不得閒。

  回屋洗了手臉換了衣服,剛坐著歇了一會,丫頭就來報,江氏那邊傳晚飯。要是平常累一天了,肯定各屋自己吃飯,現在是過年時間,還要一處吃飯。

  沈書嫻帶著丫頭過去,江氏和沈書君上頭坐著,林姨娘和吳姨娘下面陪坐,吳惠姐和紹姨娘則是帶著丫頭們收拾飯桌。

  林姨娘和吳姨娘看到沈書嫻進屋,連忙站起身來,林姨娘神情熱絡的道:“姑娘快坐,今天姑娘也辛苦了。”

  沈書嫻只是淡然笑笑,卻是看向江氏道:“總是嫂子更辛苦些。”

  江氏會心一笑。

  席面擺好,沈書君領著眾人入席,吳姨娘和林姨娘是直接坐下的,紹姨娘和吳惠姐則是忙碌著擺碗筷,又給江氏和沈書嫻盛飯布菜。

  直到沈書君道:“你們也坐下吧。”

  兩人這才坐下吃飯。

  江氏不置一言,只是低頭吃飯。沈書嫻卻不由的多看一眼吳惠姐,雖然她是姨娘的妹妹,在沈家算是什麼主子,但好歹也是個客人。就是過年吃飯時,吳惠姐也是跟著吳姨娘坐,並不用像紹姨娘這樣侍侯主子,現在突然這樣行事,這是啥意思?

  第29章 吳一兩

  沈書嫻雖然疑惑,但她也不好問,沒有未出閣的妹妹去管哥哥房裡事的。一時間飯畢,沈書嫻跟著江氏和沈書君到了暖閣里坐下,吃了飯總要再說會話才好回去,現在天短,這裡坐一會回去也就要睡了。

  三人剛坐下,林姨娘正要跟給江氏和沈書嫻遞茶,只見吳惠姐和吳姨娘走進來,兩人對著江氏跪了下來,只聽吳惠姐哭泣道:“奴父母雙亡,無依無靠只有一個姐姐在這裡。得奶奶不棄讓我留下過年,這幾天奴思前想後,要是離了這裡出去,奴實在無立足之地。奴願意為丫頭侍侯奶奶梳頭洗臉,只求奶奶不趕我出去。”

  吳惠姐邊哭邊說,旁邊吳姨娘也掉下淚來,給江氏磕頭道:“父母亡故之後,我就這麼一個妹子,求奶奶可憐收留。”

  江氏聽得眉頭皺起來,心裡十分不耐煩。吳惠姐嘴上說的好聽,說要當丫頭,真讓她賣身進府當丫頭,她肯定不願意。扭頭看向沈書君,只聽他的意思,吳家姐妹跪的是她,求的是她,其實真正做主的是沈書君。

  沈書君也沒想到吳家姐妹會有這麼一手,他是跟吳惠姐有一腿,但他從來沒有想過要正式納吳惠姐進門。倒不是他玩完不認帳,而是吳惠姐是出了名的“吳一兩”,一兩銀子搞一次,雖然是良民籍貫,乾的卻是風月場中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