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頁
她疼一夜,蕭璟在外守一夜,直到天邊泛起魚肚白,雨勢依舊嘩啦啦,沒有停的意思。
正當所有人快失去耐性,疲憊不堪時,老天爺似乎提個醒,冷不防一聲隆隆雷聲滾過頭頂,嚇得悉數一愣。
“皇,皇上!”沒等眾人回神,接生嬤嬤跌跌撞撞從寢殿裡跑出來,三魂丟了兩魄地叫喊,“老奴該死!”
她確實該死,竟然手捧一團紫得發黑,血肉模糊,發出陣陣腥臭的死肉,冒然出現在大庭廣眾之下。
不但蕭璟,連鍾御醫都怔住了,緊接著兩位老太醫也從殿內跑出來,臉色煞白,兩腿發軟跪在廊下,一語不發。
“皇上,微臣斗膽進言。”鍾御醫實在不忍,趕在皇上發怒前,跪地求情。
“你說。”蕭璟語氣冷若冰霜,淡淡開口。
鍾御醫額頭點地,誠惶誠恐道:“微臣以為今日之事,並非兩位德高望重的太醫失職,怕是齊妃孕前吃了什麼不當的藥食所致。”
“孕前?”蕭璟深眸微眯,往前探了探身子,湊近道,“鍾御醫,朕勸你謹言慎行,以免禍從口出。”
話已至此,鍾御醫說出去的話覆水難收,只能硬著頭皮繼續道:“微臣方才看了李太醫之前開的方子,並無不妥。”
也就是說之前保胎固胎都是李太醫,而龍嗣成為一團人不人鬼不鬼的死肉是齊淑妃咎由自取?
蕭璟恍然,掃了眼在場的人,除了鍾御醫和兩位老太醫,未見到其他太醫。
“李太醫人呢?”他問,“既然淑妃一直由他診脈,他為何不來見朕?”
問題拋出,宮人們面面相覷,鴉雀無聲。
半晌,怯懦的聲音傳出來:“皇上,奴婢夜裡就差人請李太醫了,到現在也沒見人來。”
話音剛落,一個小太監匆匆忙忙跑進景陽宮,在老太監身側耳語幾句,老太監神色一緊,忙湊到蕭璟身邊,手擋住嘴,低低說了什麼。
蕭璟聽罷,圓目一瞪,盯著老太監,沉聲問:“可有證據?”
老太監不敢大意,把方才塞在他手裡的圖章,刻字朝上拿出來,低聲道:“皇上,這是從屍體身上搜到的。”
蕭璟要他拿給鍾御醫看看。
鍾御醫一看,明白幾分,誠實道:“皇上,這是李太醫的貼身物件,哪怕出診也隨身攜帶。”
蕭璟尾音上揚哦一聲,似笑非笑問:“鍾御醫與李太醫相熟?”
鍾御醫畢恭畢敬回答:“李太醫是太醫院新進大夫,平日好學,微臣頗有印象。”
“那可惜了,”蕭璟冷然道,“他死很久了。”
說的時候,他緊緊盯著鍾御醫,鍾御醫滿眼驚詫不像裝出來的。
“不可能,不可能。”鍾御醫搖搖頭,“微臣前兩日還見過李太醫,就在太醫院門口,微臣問他是不是去景陽宮,他說是,這事很多同僚都看見了,皇上可以明察。”
能說出細節,證明不假。
景陽宮出事,專屬太醫被人滅口頂替,都城謠言……有一瞬蕭璟懷疑到蘭家頭上,懷疑是蘭家對蘭僖嬪死的報復,轉念又覺得蘭家沒那麼大膽,不然數年縮頭縮尾藏在黑市不就是怕招惹朝廷嗎?
難道之前有些傳言並非撲風捉影?
比如覃昱死而復生……
蕭璟沉著臉,擺駕回保和殿準備上朝,直到他離開,誰也沒敢提“齊淑妃”一個字。
第287章 終章(不含番外)
“皇上,這是景陽宮宮女雲裳在慎刑司招認的口供。”老太監察言觀色,捧著白紙黑字低聲稟報。
蕭璟批覆手中的摺子,淡淡嗯一聲。
老太監揣測聖意,把手中的紙張擱在御桌上,然後消失存在感般默默退到皇上身後。
良久,蕭璟批覆完手頭最後一本摺子,似有想起什麼,用筆桿敲敲口供,淡然道:“齊臣相年事已高,不易雨中長跪,把這份東西給他看看,不枉君臣一場。”
老太監領命把口供拿出去,一字不落傳話,末了嘆氣道:“齊臣相,您好生保重。”
“謝……”齊臣相雙手發顫,嘴唇哆嗦,來不及起身,一口血嘔在御書房門口的灰白石板上,很快被滂沱的大雨沖淡。
於是幾代人累積的仕途家業,到了齊臣相手裡已然窮途末路。
兩日後,臣相之位由刑部尚書接任,而空出來的尚書一職由紀侍郎接替,而之前與齊家關係匪淺的都察院嚴副都御使,官降一級,貶為僉都御史。
嚴僉都面上接受,內心不服,紀家同樣與齊家聯姻過,憑什麼別人升官他降職,想幾日沒想通,找個機會去紀府請教一二。
紀尚書聽完他的苦悶,不但沒有安慰,反而笑起來,連連搖頭:“賢侄,你到底年輕了啊。”
嚴僉都正襟危坐,誠懇道:“學生願聞其詳。”
紀尚書攆攆鬍子,思量片刻道:“若非都城謠言四起,怕是賢侄早到閻王殿訴苦了,你要感謝皇上不殺之恩。”
嚴僉都一怔:“此話怎講?”
紀尚書呵呵一笑:“三人成虎,就算謠言,說一千遍也能深入人心,皇上聖明留你老師一家性命,聽聞後宮那位娘娘也只廢黜打入冷宮,賢侄尚能留在都察院,乃是萬幸。”
這番話,嚴僉都早想明白,如今燕都謠言從最開始的“弒兄篡位”到現在的“暴君當政,濫殺無辜”,皇家私事成了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有損天威,外加這幾年年年征戰不斷,老臣中已有人頗有微辭,雖未在早朝時當面表露,但上報的摺子里明著暗著字字珠璣。
蕭璟作為帝王,可圈可點,生性多疑不假,但也不是好賴不分,聽不得臣子們納諫。
所以這當口,皇上一舉一動格外注意,不管真仁慈,假慈悲,他不想勵精圖治的江山變成四面楚歌的被動。
嚴僉都不至於迂腐不化,前後思量,就一點不明:“紀大人,學生……”
他話未說完,紀尚書猜透心思:“賢侄想問為何老夫未被牽連?”
嚴僉都默認。
紀尚書沒給明確答覆,只是諱莫如深地笑笑,結束這場對話。
嚴僉都大概這輩子都想不到,就在齊淑妃出事前,刑部針對齊臣相上奏一份摺子,訴諸種種劣行。
估計連齊臣相也想不到,同黨見同黨,背後放一槍……
不過無論官場時局如何變化,最無憂是蕭璟。
掌燈時分,他坐在輿圖前,盯著黑水河那片區域沉思良久,為了大周江山能穩穩交到自己皇子手上,為了堵住悠悠眾口,他倏爾下定決心,連夜把宋勇赫,也就是宋執那位娶了十幾房姨娘的親爹,蟄伏許久的宋將軍請進宮,一番商討。
皇上親征,無疑振奮前往西伯的二十萬將領軍心。
然而消息八百里加急,幾天後飛到覃煬手裡時,他神色一頓,隨即擺手示意傳話的人下去,又猶豫片刻,對裡屋說一句“找宋執”便起身離開。
正當所有人快失去耐性,疲憊不堪時,老天爺似乎提個醒,冷不防一聲隆隆雷聲滾過頭頂,嚇得悉數一愣。
“皇,皇上!”沒等眾人回神,接生嬤嬤跌跌撞撞從寢殿裡跑出來,三魂丟了兩魄地叫喊,“老奴該死!”
她確實該死,竟然手捧一團紫得發黑,血肉模糊,發出陣陣腥臭的死肉,冒然出現在大庭廣眾之下。
不但蕭璟,連鍾御醫都怔住了,緊接著兩位老太醫也從殿內跑出來,臉色煞白,兩腿發軟跪在廊下,一語不發。
“皇上,微臣斗膽進言。”鍾御醫實在不忍,趕在皇上發怒前,跪地求情。
“你說。”蕭璟語氣冷若冰霜,淡淡開口。
鍾御醫額頭點地,誠惶誠恐道:“微臣以為今日之事,並非兩位德高望重的太醫失職,怕是齊妃孕前吃了什麼不當的藥食所致。”
“孕前?”蕭璟深眸微眯,往前探了探身子,湊近道,“鍾御醫,朕勸你謹言慎行,以免禍從口出。”
話已至此,鍾御醫說出去的話覆水難收,只能硬著頭皮繼續道:“微臣方才看了李太醫之前開的方子,並無不妥。”
也就是說之前保胎固胎都是李太醫,而龍嗣成為一團人不人鬼不鬼的死肉是齊淑妃咎由自取?
蕭璟恍然,掃了眼在場的人,除了鍾御醫和兩位老太醫,未見到其他太醫。
“李太醫人呢?”他問,“既然淑妃一直由他診脈,他為何不來見朕?”
問題拋出,宮人們面面相覷,鴉雀無聲。
半晌,怯懦的聲音傳出來:“皇上,奴婢夜裡就差人請李太醫了,到現在也沒見人來。”
話音剛落,一個小太監匆匆忙忙跑進景陽宮,在老太監身側耳語幾句,老太監神色一緊,忙湊到蕭璟身邊,手擋住嘴,低低說了什麼。
蕭璟聽罷,圓目一瞪,盯著老太監,沉聲問:“可有證據?”
老太監不敢大意,把方才塞在他手裡的圖章,刻字朝上拿出來,低聲道:“皇上,這是從屍體身上搜到的。”
蕭璟要他拿給鍾御醫看看。
鍾御醫一看,明白幾分,誠實道:“皇上,這是李太醫的貼身物件,哪怕出診也隨身攜帶。”
蕭璟尾音上揚哦一聲,似笑非笑問:“鍾御醫與李太醫相熟?”
鍾御醫畢恭畢敬回答:“李太醫是太醫院新進大夫,平日好學,微臣頗有印象。”
“那可惜了,”蕭璟冷然道,“他死很久了。”
說的時候,他緊緊盯著鍾御醫,鍾御醫滿眼驚詫不像裝出來的。
“不可能,不可能。”鍾御醫搖搖頭,“微臣前兩日還見過李太醫,就在太醫院門口,微臣問他是不是去景陽宮,他說是,這事很多同僚都看見了,皇上可以明察。”
能說出細節,證明不假。
景陽宮出事,專屬太醫被人滅口頂替,都城謠言……有一瞬蕭璟懷疑到蘭家頭上,懷疑是蘭家對蘭僖嬪死的報復,轉念又覺得蘭家沒那麼大膽,不然數年縮頭縮尾藏在黑市不就是怕招惹朝廷嗎?
難道之前有些傳言並非撲風捉影?
比如覃昱死而復生……
蕭璟沉著臉,擺駕回保和殿準備上朝,直到他離開,誰也沒敢提“齊淑妃”一個字。
第287章 終章(不含番外)
“皇上,這是景陽宮宮女雲裳在慎刑司招認的口供。”老太監察言觀色,捧著白紙黑字低聲稟報。
蕭璟批覆手中的摺子,淡淡嗯一聲。
老太監揣測聖意,把手中的紙張擱在御桌上,然後消失存在感般默默退到皇上身後。
良久,蕭璟批覆完手頭最後一本摺子,似有想起什麼,用筆桿敲敲口供,淡然道:“齊臣相年事已高,不易雨中長跪,把這份東西給他看看,不枉君臣一場。”
老太監領命把口供拿出去,一字不落傳話,末了嘆氣道:“齊臣相,您好生保重。”
“謝……”齊臣相雙手發顫,嘴唇哆嗦,來不及起身,一口血嘔在御書房門口的灰白石板上,很快被滂沱的大雨沖淡。
於是幾代人累積的仕途家業,到了齊臣相手裡已然窮途末路。
兩日後,臣相之位由刑部尚書接任,而空出來的尚書一職由紀侍郎接替,而之前與齊家關係匪淺的都察院嚴副都御使,官降一級,貶為僉都御史。
嚴僉都面上接受,內心不服,紀家同樣與齊家聯姻過,憑什麼別人升官他降職,想幾日沒想通,找個機會去紀府請教一二。
紀尚書聽完他的苦悶,不但沒有安慰,反而笑起來,連連搖頭:“賢侄,你到底年輕了啊。”
嚴僉都正襟危坐,誠懇道:“學生願聞其詳。”
紀尚書攆攆鬍子,思量片刻道:“若非都城謠言四起,怕是賢侄早到閻王殿訴苦了,你要感謝皇上不殺之恩。”
嚴僉都一怔:“此話怎講?”
紀尚書呵呵一笑:“三人成虎,就算謠言,說一千遍也能深入人心,皇上聖明留你老師一家性命,聽聞後宮那位娘娘也只廢黜打入冷宮,賢侄尚能留在都察院,乃是萬幸。”
這番話,嚴僉都早想明白,如今燕都謠言從最開始的“弒兄篡位”到現在的“暴君當政,濫殺無辜”,皇家私事成了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有損天威,外加這幾年年年征戰不斷,老臣中已有人頗有微辭,雖未在早朝時當面表露,但上報的摺子里明著暗著字字珠璣。
蕭璟作為帝王,可圈可點,生性多疑不假,但也不是好賴不分,聽不得臣子們納諫。
所以這當口,皇上一舉一動格外注意,不管真仁慈,假慈悲,他不想勵精圖治的江山變成四面楚歌的被動。
嚴僉都不至於迂腐不化,前後思量,就一點不明:“紀大人,學生……”
他話未說完,紀尚書猜透心思:“賢侄想問為何老夫未被牽連?”
嚴僉都默認。
紀尚書沒給明確答覆,只是諱莫如深地笑笑,結束這場對話。
嚴僉都大概這輩子都想不到,就在齊淑妃出事前,刑部針對齊臣相上奏一份摺子,訴諸種種劣行。
估計連齊臣相也想不到,同黨見同黨,背後放一槍……
不過無論官場時局如何變化,最無憂是蕭璟。
掌燈時分,他坐在輿圖前,盯著黑水河那片區域沉思良久,為了大周江山能穩穩交到自己皇子手上,為了堵住悠悠眾口,他倏爾下定決心,連夜把宋勇赫,也就是宋執那位娶了十幾房姨娘的親爹,蟄伏許久的宋將軍請進宮,一番商討。
皇上親征,無疑振奮前往西伯的二十萬將領軍心。
然而消息八百里加急,幾天後飛到覃煬手裡時,他神色一頓,隨即擺手示意傳話的人下去,又猶豫片刻,對裡屋說一句“找宋執”便起身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