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
魏正隆立即明白了,他迫不及待地問:“吳秘書,我的漁杆準備好了嗎?”
吳汀示意魏正隆跟他走,然後說:“魏書記,您的漁杆陸書記已經替您支好了。”
魏正隆聽罷哈哈大笑。
魏正隆走到湖邊時,陸清正在一邊抽菸一邊沉思,魏正隆哈下腰看了看漁簍,哈哈笑著說:“老陸,你那魚鉤上是不是沒放魚餌呀!”
陸清也哈哈笑著說:“我這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啊!”
魏正隆坐下來自己點上一支煙說:“願者上鉤該不會指的是在下吧?”
“正隆,如果讓你選,魚和熊掌,你會選哪個?”陸清目光遼遠地望著湖面問。
“老陸,這還用問,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正隆啊,戰爭年代捨生而取義容易,和平年代捨生而取義難啊!療養期間難得有時間讀點東西,我又重溫了一遍《甲申三百年祭》,深刻呀!”
“是啊,當年毛澤東從西柏坡進北京的時候,一隻腳踏進吉普車,興沖沖地對周恩來說,我們今天是進京趕考啊!我們絕不做李自成。”魏正隆一邊揮手一邊說。
“重溫《甲申三百年祭》我發現一個問題,我們人不僅不能做李自成,而且誰都不能做,我們只能做我們自己,正隆,你知道為什麼人必須做自己嗎?”
“因為是人類的旗幟,在深長的封建長河裡,根本沒有參照物。”
“正因為如此,我重溫《甲申三百年祭》,心情才久久不能平靜啊!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黨面臨著許多新問題、新矛盾、新挑戰,特別是反腐敗鬥爭的形勢越來越嚴峻。重溫歷史,有助於居安思危,這正是《甲申三百年祭》的意義所在。”
“是啊,當年在進京的路上,毛主席又想起了《甲申三百年祭》,他老人家感慨地說:‘這僅僅是讀了個開頭,這篇文章是要永遠讀下去的!’”
“正隆啊,這段歷史你沒忘,我很欣慰,很多人早就忘了《甲申三百年祭》這篇文章了。”
“老陸,你這句話怕是有所指吧!”
“正隆啊,你經歷了一次‘李張腐敗大案’的考驗,你說說看東州新班子能不能答好東州經濟發展這張卷?”
“老陸啊,說實話,一個相當穩定的班子對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是有好處的,‘李張腐敗大案’後,東州的政治局面很複雜,我認為,體制不改革,制度不完善,腐敗還有可能捲土重來,一些幹部脫離群眾,脫離實際,大做表面文章,大搞奢靡之風,甚至不信馬列信鬼神,整日爭名於朝,爭利於市,各種新情況、新矛盾、新要求、新課題層出不窮啊!”
“正隆啊,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啊!關鍵是你這個掌舵人能不能立穩船頭!”
“老陸,你是擔心我……?”
“不是我擔心你,是你自己把把柄露了出來!”
“我有什麼把柄露出來了?”
“說說吧,你書房裡的紅木家具是怎麼回事?”
魏正隆聽罷哈哈大笑,“我當是什麼把柄呢,老陸,看來有人拿我書房裡的紅木家具做文章了?”
“人家做不做你的文章是一回事,你有沒有文章做又是另一回事。”
“那好吧,那我就和你說說我這套紅木家具的來歷。”魏正隆重新點了一支煙一邊抽一邊說,“老陸,你知道我兒子大學畢業後分配到市文物局工作,主攻明清家具。之後,他就愛上了紅木家具,這孩子做事執著,無論是出差還是休假,有空就逛木材市場,遇到紫檀、黃花梨、紅酸枝這些名貴木材,他都愛不釋手,工資少不能成噸的買,他就一根一根地買,十幾年下來也積攢下七八噸紅木。前年我過生日,兒子孝順將積攢下來的紅木給我打了一對書櫃,一個寫字檯和一把官帽椅,這套家具不光木材名貴,而且做工考究。紅木家具不允許創新,樣式是明式的,你別說這套家具要真拿到市場上賣,價格確實驚人,不了解實情的人拿這套家具做我的文章也算他有眼光。”
話說開了,幾天來壓在陸清心頭上的石頭也一下子落在了地上。
“正隆啊,這件事我不能聽你一面之詞,組織上還要調查,你不會有想法吧?”
“老陸,我魏正隆是個什麼樣的人,你應該心裡有數,不相信我可以對我實行雙規!”
“看看,還是有想法嘛,我的原則是老鼠要打,器皿還不能碰碎!”
“老陸,舉報信不可怕,可怕的是寫舉報信的動機,說實話,我真擔心樹欲靜而風不止啊!”
“那我們就放長線釣大魚……”
陸清話音剛落,魚漂不見了,“正隆,魚咬鉤了!”
63、遇害
不知遲小牧最近忙些什麼,一打電話就占線。林大勇更是見不到影兒,楊娜每天上班。小區里靜極了。我著實感覺到了什麼是寂寞。
冬天來了,臨窗而立,悠揚的雪花宛如音樂和風飄蕩。我的思緒也隨著雪花的飛舞而跳躍。我在想,即使我富有漫天潔白,若無愛的一絲愁緒,我仍覺寂寞。寂寞的人並不缺少愛,而是缺少溝通。我現在是不屑與人溝通,或者說,沒有資格與人溝通。還是寂寞一段好,可以讓自己的思緒沉澱下來。這麼一想便少了許多浮躁。
星期六上午,我給遲小牧打電話:“小牧,中午一起坐坐吧。”
“不行,我正陪女兒逛野生動物園呢:難得陪女兒一次,不能掃孩子的興。明天吧,明天我請客。雷默,下一步想干點啥?”
“英傑讓我寫小說。”
“雷默,太好了,我早就希望你寫小說,就你那文筆和才氣,寫書准行。不過,別忘了把我寫進去,一旦哪天我死了,活著的人看了書還會對我有個念想兒。”遲小牧笑著說。
“小牧,你這烏鴉嘴,好端端地咒自己幹什麼?”我很生氣地責怪道。
“好了,不跟你嘮了,我要陪女兒了。明天見!”遲小牧嘿嘿地笑著說。
遲小牧掛斷電話,我有些不知所措。我對遲小牧說要寫小說,其實寫什麼心裡根本沒有數,也許只是個心理安慰。本想和丑兒探討一下,可她卻一直關機。也不知她是否從上海去了北京。
此時的我深深體會到政治有時宛如陰風苦雨,它無孔不入地吹入個人生活,甚至可以摧毀人的一生。命運如果是一隻淪落在雞窩裡的鷹,人生還會有機會;命運如果就是一隻雞或鴨,那麼人生的意義只剩下扯淡了。我不知道我的命運是什麼,更看不清前行的方向,但我仍然有勇氣拆下肋骨點著當做火把照亮前方。
晚上,我和楊娜正吃飯,母親打來電話說,我父親剛才又抽了。母親很著急。總這樣也不是回事兒。我心裡又罩上一層陰影。我安慰了母親好一會兒,自己卻平息不下來。父親的腦膜瘤越長越大,看來不做手術是不行了。
父親一生精明,文化大革命時走“五七”,蹲牛棚、挨批鬥,多苦的日子都熬過來了。
“爸,文化大革命那麼複雜的政治環境,你是怎麼熬過來的?”有一次我問。
“那個時候有許多戰鬥隊,我哪個也不參加。一個戰鬥隊找我表態,對的,我就表態支持;不對的,我就不說話。另一個戰鬥隊找我,我也這樣做。”父親說這話時顯得有些詭譎。“如果兩個戰鬥隊同時找你怎麼辦?”我將軍地問。
“那我就溜!”父親毫不猶豫地說。
父親從小就喜歡看《三國演義》,我也喜歡看,而且很欣賞楊修的才華,為楊修的死鳴不平。父親常說:“聰明固然是好事,但決不能賣弄聰明。”現在看來,我能躲過“李張大案”這一劫,大多得益於父親。父親從小就教育我,兩個人過獨木橋時,都說自己有急事,爭著先過,結果誰也過不去,最後只能掉進河裡,你不如讓他先過,這樣兩個人就都過去了。每當想起這些事情,就更為父親難過。
第二天,遲小牧一直沒來電話。我心裡生氣,心想,這小子也變了,居然說話不算數。到傍晚的時候,我手機響了,我心想,遲小牧這小子還行,到飯食兒來電話了。
我一接電話傻了。
“是雷默嗎?”電話里問。
“是。”我說。
“我們是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我是探長盧志。我們支隊長肖劍請你來一下。”
我的心格登一下,心想,肖劍怎麼不給我打電話,好端端的公安局找我幹什麼?
“盧探長,有什麼事嗎?”我試探地問。
“你認識遲小牧嗎?”盧志的口氣讓人心生寒氣。
“認識,我們是好朋友。”我心中緊張起來。
“那好,你到公安局來一下吧。”盧志冷峻地說。
“什麼事呀?”我心裡更緊張了。
“來了你就知道了。七點鐘,我和肖支隊長在市刑警支隊會議室等你。”盧志不露聲色地說。
我掛斷電話,趕緊給遲小牧打電話,又是關機。我心裡忐忑不安,腦子裡迅速地猜測著會是什麼事。
“雷默,出什麼事了?”楊娜看我接完電話表情不對,便關切地問。
“市刑警支隊找我。”我望著妻子疑惑地說。
“公安局找你幹什麼?”楊娜緊張地問。
“不知道!”我也疑惑地說。
我心想,會不會是遲小牧去中紀委的事被發現了?薛元清打擊報復?我不敢深想。
“把外套給我。”我下意識地對妻子說。
“雷默,我跟你一起去。不然,我不放心。”楊娜臉色發白不放心地說。
“不用,我又沒做什麼違法的事。沒什麼了不起的。”我已經開始冷靜,推門走了出去。外面零零星星地飄起了雪花。我孤零零地站在路邊打車,心裡油然而生幾絲悲壯。路燈昏黃,人們匆匆而過。雪花飄在我的臉上,靜靜地化成水,又順著臉頰流到嘴邊。我用手擦一下臉,仿佛清醒了許多。雪天打車是最難的,我一連打了三輛車,都有人。
最後,一輛計程車停在了我的面前。
“去哪兒呀?”司機搖下車窗大聲問。
“去市刑警支隊。”我也大聲回答。
吳汀示意魏正隆跟他走,然後說:“魏書記,您的漁杆陸書記已經替您支好了。”
魏正隆聽罷哈哈大笑。
魏正隆走到湖邊時,陸清正在一邊抽菸一邊沉思,魏正隆哈下腰看了看漁簍,哈哈笑著說:“老陸,你那魚鉤上是不是沒放魚餌呀!”
陸清也哈哈笑著說:“我這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啊!”
魏正隆坐下來自己點上一支煙說:“願者上鉤該不會指的是在下吧?”
“正隆,如果讓你選,魚和熊掌,你會選哪個?”陸清目光遼遠地望著湖面問。
“老陸,這還用問,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正隆啊,戰爭年代捨生而取義容易,和平年代捨生而取義難啊!療養期間難得有時間讀點東西,我又重溫了一遍《甲申三百年祭》,深刻呀!”
“是啊,當年毛澤東從西柏坡進北京的時候,一隻腳踏進吉普車,興沖沖地對周恩來說,我們今天是進京趕考啊!我們絕不做李自成。”魏正隆一邊揮手一邊說。
“重溫《甲申三百年祭》我發現一個問題,我們人不僅不能做李自成,而且誰都不能做,我們只能做我們自己,正隆,你知道為什麼人必須做自己嗎?”
“因為是人類的旗幟,在深長的封建長河裡,根本沒有參照物。”
“正因為如此,我重溫《甲申三百年祭》,心情才久久不能平靜啊!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黨面臨著許多新問題、新矛盾、新挑戰,特別是反腐敗鬥爭的形勢越來越嚴峻。重溫歷史,有助於居安思危,這正是《甲申三百年祭》的意義所在。”
“是啊,當年在進京的路上,毛主席又想起了《甲申三百年祭》,他老人家感慨地說:‘這僅僅是讀了個開頭,這篇文章是要永遠讀下去的!’”
“正隆啊,這段歷史你沒忘,我很欣慰,很多人早就忘了《甲申三百年祭》這篇文章了。”
“老陸,你這句話怕是有所指吧!”
“正隆啊,你經歷了一次‘李張腐敗大案’的考驗,你說說看東州新班子能不能答好東州經濟發展這張卷?”
“老陸啊,說實話,一個相當穩定的班子對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是有好處的,‘李張腐敗大案’後,東州的政治局面很複雜,我認為,體制不改革,制度不完善,腐敗還有可能捲土重來,一些幹部脫離群眾,脫離實際,大做表面文章,大搞奢靡之風,甚至不信馬列信鬼神,整日爭名於朝,爭利於市,各種新情況、新矛盾、新要求、新課題層出不窮啊!”
“正隆啊,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啊!關鍵是你這個掌舵人能不能立穩船頭!”
“老陸,你是擔心我……?”
“不是我擔心你,是你自己把把柄露了出來!”
“我有什麼把柄露出來了?”
“說說吧,你書房裡的紅木家具是怎麼回事?”
魏正隆聽罷哈哈大笑,“我當是什麼把柄呢,老陸,看來有人拿我書房裡的紅木家具做文章了?”
“人家做不做你的文章是一回事,你有沒有文章做又是另一回事。”
“那好吧,那我就和你說說我這套紅木家具的來歷。”魏正隆重新點了一支煙一邊抽一邊說,“老陸,你知道我兒子大學畢業後分配到市文物局工作,主攻明清家具。之後,他就愛上了紅木家具,這孩子做事執著,無論是出差還是休假,有空就逛木材市場,遇到紫檀、黃花梨、紅酸枝這些名貴木材,他都愛不釋手,工資少不能成噸的買,他就一根一根地買,十幾年下來也積攢下七八噸紅木。前年我過生日,兒子孝順將積攢下來的紅木給我打了一對書櫃,一個寫字檯和一把官帽椅,這套家具不光木材名貴,而且做工考究。紅木家具不允許創新,樣式是明式的,你別說這套家具要真拿到市場上賣,價格確實驚人,不了解實情的人拿這套家具做我的文章也算他有眼光。”
話說開了,幾天來壓在陸清心頭上的石頭也一下子落在了地上。
“正隆啊,這件事我不能聽你一面之詞,組織上還要調查,你不會有想法吧?”
“老陸,我魏正隆是個什麼樣的人,你應該心裡有數,不相信我可以對我實行雙規!”
“看看,還是有想法嘛,我的原則是老鼠要打,器皿還不能碰碎!”
“老陸,舉報信不可怕,可怕的是寫舉報信的動機,說實話,我真擔心樹欲靜而風不止啊!”
“那我們就放長線釣大魚……”
陸清話音剛落,魚漂不見了,“正隆,魚咬鉤了!”
63、遇害
不知遲小牧最近忙些什麼,一打電話就占線。林大勇更是見不到影兒,楊娜每天上班。小區里靜極了。我著實感覺到了什麼是寂寞。
冬天來了,臨窗而立,悠揚的雪花宛如音樂和風飄蕩。我的思緒也隨著雪花的飛舞而跳躍。我在想,即使我富有漫天潔白,若無愛的一絲愁緒,我仍覺寂寞。寂寞的人並不缺少愛,而是缺少溝通。我現在是不屑與人溝通,或者說,沒有資格與人溝通。還是寂寞一段好,可以讓自己的思緒沉澱下來。這麼一想便少了許多浮躁。
星期六上午,我給遲小牧打電話:“小牧,中午一起坐坐吧。”
“不行,我正陪女兒逛野生動物園呢:難得陪女兒一次,不能掃孩子的興。明天吧,明天我請客。雷默,下一步想干點啥?”
“英傑讓我寫小說。”
“雷默,太好了,我早就希望你寫小說,就你那文筆和才氣,寫書准行。不過,別忘了把我寫進去,一旦哪天我死了,活著的人看了書還會對我有個念想兒。”遲小牧笑著說。
“小牧,你這烏鴉嘴,好端端地咒自己幹什麼?”我很生氣地責怪道。
“好了,不跟你嘮了,我要陪女兒了。明天見!”遲小牧嘿嘿地笑著說。
遲小牧掛斷電話,我有些不知所措。我對遲小牧說要寫小說,其實寫什麼心裡根本沒有數,也許只是個心理安慰。本想和丑兒探討一下,可她卻一直關機。也不知她是否從上海去了北京。
此時的我深深體會到政治有時宛如陰風苦雨,它無孔不入地吹入個人生活,甚至可以摧毀人的一生。命運如果是一隻淪落在雞窩裡的鷹,人生還會有機會;命運如果就是一隻雞或鴨,那麼人生的意義只剩下扯淡了。我不知道我的命運是什麼,更看不清前行的方向,但我仍然有勇氣拆下肋骨點著當做火把照亮前方。
晚上,我和楊娜正吃飯,母親打來電話說,我父親剛才又抽了。母親很著急。總這樣也不是回事兒。我心裡又罩上一層陰影。我安慰了母親好一會兒,自己卻平息不下來。父親的腦膜瘤越長越大,看來不做手術是不行了。
父親一生精明,文化大革命時走“五七”,蹲牛棚、挨批鬥,多苦的日子都熬過來了。
“爸,文化大革命那麼複雜的政治環境,你是怎麼熬過來的?”有一次我問。
“那個時候有許多戰鬥隊,我哪個也不參加。一個戰鬥隊找我表態,對的,我就表態支持;不對的,我就不說話。另一個戰鬥隊找我,我也這樣做。”父親說這話時顯得有些詭譎。“如果兩個戰鬥隊同時找你怎麼辦?”我將軍地問。
“那我就溜!”父親毫不猶豫地說。
父親從小就喜歡看《三國演義》,我也喜歡看,而且很欣賞楊修的才華,為楊修的死鳴不平。父親常說:“聰明固然是好事,但決不能賣弄聰明。”現在看來,我能躲過“李張大案”這一劫,大多得益於父親。父親從小就教育我,兩個人過獨木橋時,都說自己有急事,爭著先過,結果誰也過不去,最後只能掉進河裡,你不如讓他先過,這樣兩個人就都過去了。每當想起這些事情,就更為父親難過。
第二天,遲小牧一直沒來電話。我心裡生氣,心想,這小子也變了,居然說話不算數。到傍晚的時候,我手機響了,我心想,遲小牧這小子還行,到飯食兒來電話了。
我一接電話傻了。
“是雷默嗎?”電話里問。
“是。”我說。
“我們是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我是探長盧志。我們支隊長肖劍請你來一下。”
我的心格登一下,心想,肖劍怎麼不給我打電話,好端端的公安局找我幹什麼?
“盧探長,有什麼事嗎?”我試探地問。
“你認識遲小牧嗎?”盧志的口氣讓人心生寒氣。
“認識,我們是好朋友。”我心中緊張起來。
“那好,你到公安局來一下吧。”盧志冷峻地說。
“什麼事呀?”我心裡更緊張了。
“來了你就知道了。七點鐘,我和肖支隊長在市刑警支隊會議室等你。”盧志不露聲色地說。
我掛斷電話,趕緊給遲小牧打電話,又是關機。我心裡忐忑不安,腦子裡迅速地猜測著會是什麼事。
“雷默,出什麼事了?”楊娜看我接完電話表情不對,便關切地問。
“市刑警支隊找我。”我望著妻子疑惑地說。
“公安局找你幹什麼?”楊娜緊張地問。
“不知道!”我也疑惑地說。
我心想,會不會是遲小牧去中紀委的事被發現了?薛元清打擊報復?我不敢深想。
“把外套給我。”我下意識地對妻子說。
“雷默,我跟你一起去。不然,我不放心。”楊娜臉色發白不放心地說。
“不用,我又沒做什麼違法的事。沒什麼了不起的。”我已經開始冷靜,推門走了出去。外面零零星星地飄起了雪花。我孤零零地站在路邊打車,心裡油然而生幾絲悲壯。路燈昏黃,人們匆匆而過。雪花飄在我的臉上,靜靜地化成水,又順著臉頰流到嘴邊。我用手擦一下臉,仿佛清醒了許多。雪天打車是最難的,我一連打了三輛車,都有人。
最後,一輛計程車停在了我的面前。
“去哪兒呀?”司機搖下車窗大聲問。
“去市刑警支隊。”我也大聲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