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皇后和太子妃聽了之後,差點當場暈倒,誰都知道她們為什麼會這樣,太子乃國之儲君,若是有咳喘的毛病留下,將來還怎麼龍御天下,所以,這個最好的結果在皇后看來,都是壞的結果,心中對罪魁禍首寧王更是恨之入骨了,當天晚上就讓人去天牢裡面給寧王一點苦頭吃,讓他知道行刺太子到底是個什麼罪責,並且回絕了賢妃的一切請求,明言絕不原諒。

  雲招福本來是要留在東宮陪太子妃說說話的,但她挺著肚子,走起來都喘氣,太子妃於心不忍,就讓她回來了。回來的路上,雲招福就一直在想,寧王為什麼這麼做。下午的時候,皇帝難得從乾元殿發出一封旨意,讓刑部和大理寺詳查太子遇刺一案,並且在旨意中稍稍提及了安國公府,似乎有意將此刺殺行為算到了原安國公府頭上。

  有皇帝這麼一道指向明確的旨意,刑部和大理寺的人就該知道,這件案子要怎麼辦了。後面就算有什麼新的線索,都只能按下不表。

  雲招福不知道別人怎麼想,但是如果是她的話,她才不太相信這件事是安國公府的人唆使寧王做的,如果安國公尚在的話,那麼他的話也許寧王會聽,可是現在的安國公府,大多都是老弱婦孺,族裡所有又職務在身的人全都被擼掉了職務,變成了一介平民,這種情況下,他們想的最多的應該是保命,而不是報仇,因為在朝不保夕的情況之下,他們根本就沒有能力去報仇啊。

  就好比裴家,當初被流放西北,裴家是什麼樣的實力,在被流放之後,用了十年的時間才敢起這樣的念頭,做這樣的事情,可安國公府憑什麼?

  再說寧王也不是什麼笨蛋,他看著就比魏堯精明,就算覺得安國公死的可惜,但他卻不是魏堯,對安國公會那麼有情有義,哪怕拼著自己一死,也要替安國公報仇。

  這前因後果,只要稍微一想就能想到情況不對,雲招福不知道皇上是喝了什麼迷湯,居然一口咬定了安國公府指使這件事。

  雲招福想起宮中淑妃娘娘。

  今年在東宮,她原本以為淑妃娘娘回出現的,然而到她離開之前,淑妃都沒有出現過一回,只是開始的時候,打發人來問了一下太子的情況,皇后那時候憂心太子,也沒有回答,淑妃宮裡的人在外面站了一會兒後,就識趣的回去復命了。

  皇上的丹爐在淑妃宮裡,那麼雲招福是不是有理由懷疑,皇帝今天那道聖旨,跟淑妃有點關係。

  畢竟別的人不知道淑妃和裴家的實力,雲招福卻清楚的很,如果這是裴家的手筆,那事情似乎就能解釋的通了。

  太子和寧王身邊定然都有裴家的人在,太子是聽身邊的人說寧王最近過的相當拮据潦倒,如果能在這個時候給寧王雪中送炭,那麼寧王今後定會死心塌地的跟著太子後頭做事,有了寧王這個兄弟做助力,那麼太子在和晉王的爭鬥中就能占了明顯的優勢,所以太子才會宣寧王入東宮來;而寧王的話,雲招福暫時還沒有想到,他是受了什麼蠱惑,才會拼了一條命要跟太子同歸於盡,死也要拉個墊背的。

  寧王刺傷太子這件事,對他可以說是沒有半分的好處,所以他要麼是被人威脅,要麼是徹底不想活,可到底是因為什麼,怕是只有寧王自己知道了,其他人如何能想明白事情的關鍵呢。

  雲招福想起魏堯中午送回來的那封信,原本是二十天回京的,現在變成了十天,那她是不是可以懷疑,魏堯其實早已經知道了這件事情,太子遇刺,茲事體大,所以他菜餚這樣拼命的趕回京城來。

  看來,如果幕後有黑手的話,只能是裴家了,而魏堯也沒有能提前知道,如果魏堯事先知道的話,興許寧王刺殺太子一事,就不會成功了。

  他雖然沒有明說,但是雲招福看的出來,他並不希望看到兄弟相殘的事情發生。

  第206章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 並沒有讓雲招福覺得意外, 安國公府的人早就被趕到城外去住了,饒是如此,寧王出了事情,官兵居然還是把安國公府前世子安城給抓了起來,理由是在寧王刺殺太子的前兩天,安城曾經跟寧王一起吃過飯, 在望江樓, 有很多人都能作證, 所以有理由懷疑, 是安城挑唆寧王刺殺了太子。

  不管是不是吧,反正安城被抓了,原本就老弱病殘的安國公府徹底失去了希望, 老夫人一氣之下就嗚呼哀哉了,安國公府剩下的人雖然想各奔東西, 但因為寧王刺殺太子的事情, 連城門都出不去。

  魏堯終於在約定的十天之後回到了京城。

  跟雲招福見了一面, 都來不及說一些話,兩人就一起入宮, 到東宮去看望重傷的太子殿下。

  經過太醫接連好些天的醫治,太子殿下終於脫離了危險期, 為了止住咳嗽,大多時候都服用了清心散,只有睡下的時候, 他才能稍微忍住一些咳嗽,讓傷口不至於再崩裂。

  魏堯和雲招福去的時候,太子剛剛轉醒,聽說魏堯回來了,並且來探望他,便讓他們進來了。

  魏堯進來之後,原本坐在太子床沿上的太子妃站起來給魏堯讓位,雲招福給太子行過禮之後,太子妃便招呼雲招福去一旁小坐,太子讓魏堯坐下,因動了動手,牽動了肺脈,忍不住輕咳了兩聲,魏堯站起來替太子順氣,等太子好些之後,才問道:

  “若是難受就不要說話了,我把嶺南的事情說給你聽便是。”

  魏堯想跟太子說嶺南的事情,太子卻微微搖頭:“這些事,回頭你去回稟父皇,我這樣子,只怕以後也管不了事兒了。”

  太子的聲音很輕,怕聲音大了咳嗽,臉色如紙般蒼白,魏堯看著這樣的太子,唇角微動,眉頭蹙起:“別這麼說,並非養不好的病。”

  魏堯的話讓太子勾起唇瓣笑了笑,卻因為呼吸太猛而忽的咳嗽起來,他這一咳嗽,守在外面的太醫就全都涌了進來,太子越咳越急,還伴有呼吸困難的症狀,魏堯想去扶他,卻又不知道從哪裡下手幫他,終於太子在咳嗽了好幾下之後,吐出了一口血,太醫急著給他治療傷口,魏堯自動站到一旁去,看著在太醫手忙腳亂的診治之下奄奄一息的太子,久久未曾說話。

  太子妃也關切的上前,插不上手,便對魏堯和雲招福抱歉道:

  “太子傷的太重了,你們的心意,太子都知道了,今日便不留你們了。”

  魏堯對太子妃作揖之後,牽著雲招福離開東宮,雲招福問魏堯要不要去見皇上,魏堯興致不大:“算了吧,父皇未必想見我。”

  “那淑妃呢?淑妃娘娘那裡你要去一下嗎?”

  雲招福對魏堯問。

  魏堯愣了片刻後,才緩緩搖頭:“不了,她要找我的話,自然會宣召我入宮的。咱們回府吧。”

  兩人走出東宮之後,隱約還能聽見裡面太子的咳嗽聲,還有太醫們手忙腳亂讓太子平復不要咳嗽的話,加上太子妃一聲又一聲‘太子,太子’的呼喚。

  魏堯停住腳步,回頭看了一眼仿佛被烏雲罩頂的東宮,好長時間都沒能回神。

  雲招福站在他身旁,並不催促,等他自己反應過來,牽著她的手往宮外走去,魏堯走的很慢很慢,每一步似乎都夾雜著複雜的思緒般,雲招福摟住他的胳膊,依偎在他身側,給他寥寥幾筆慰藉。

  一直到兩人回到王府,魏堯都沒有說話,直到到了兩人的房間,才像是忽然醒過來似的,對雲招福道:

  “我給你帶了荔枝,用冰鎮著的,要趕緊吃,不然壞了。”

  突然改變了話題,讓雲招福一時沒反應過來,直到魏堯急吼吼的跑出去,喊來了周平,然後好幾筐用冰裹著的竹筐被抬了過來,總共有十六筐,全都是魏堯他們馬背上直接帶回來的。他們走的急,二十天的路程,十天就趕到了,運送回來的荔枝比一般送來京城的還要新鮮一些。

  “送八筐入宮,乾元殿四筐,淑妃宮裡兩筐,皇后那兒兩筐,再送一筐去晉王府,送兩筐去相府,茶廬那兒送一筐,剩下的留在府里。”

  因為是珍稀的東西,所以魏堯親自分配,周平領命下去,魏堯將一隻筐撬開,讓書錦拿了兩個冰鑒來,把兩個冰鑒全都裝滿之後,剩下的讓書錦拿去給府里的人分一分,書錦她們都知道荔枝珍貴,當即謝了魏堯,丫鬟們高高興興的分荔枝去了。

  魏堯挑了個最紅最大的,將殼剝了送到雲招福的唇邊,雲招福張嘴吃下,連連點頭:“好甜好甜,你也吃。”

  “我在嶺南這些天,一天照三頓吃,吃多了。我給你剝,你坐下吃吧。”

  雲招福乖巧的坐下,魏堯一邊剝殼,目光一邊不禁落到雲招福的肚子上,雲招福乾脆把外衣解了,給他看的分明清楚些,魏堯伸手摸了上去,感慨道:“兩個月不見,大了這麼多啊。”

  “是啊。”雲招福吃的好滿足,一邊吃一邊看著魏堯,真心覺得這是這段時間最開心的日子。忽然眉頭一蹙,魏堯緊張的看向她,雲招福僵著身子,用手指指了下自己的肚子,魏堯看過去,就見到雲招福肚子忽然動了兩下,愣愣的把手放上去,放的地方突然一動,把魏堯的手嚇得往後退了一點,過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驚喜的看著雲招福:

  “他動了?”

  雲招福僵直的身子稍微好點,呼出一口氣,對魏堯炫耀道:“半個月了,開始動的時候,也把我嚇壞了,因為這個,產嬤嬤她們還笑話我來著。”

  魏堯像是發現了新大陸,拖了張凳子坐到雲招福肚子的對面,也不管是不是光天化日,就把頭貼到肚子上,今天也不知道肚子裡的那個是高興還是怎麼著,聽見魏堯的聲音以後,就顯得特別活躍,魏堯的臉貼在肚子上,肚子裡的就往他貼著的地方踢了一下,踢在魏堯的臉上,魏堯驚喜極了,見雲招福輕蹙娥眉,擔心的問:“他踢你,你疼嗎?”

  雲招福嘿嘿一笑,用手指頭戳了戳魏堯此刻的傻樣:“我不疼,就是奇怪唄,啊啊,又動了又動了,今兒怎麼了,自從聽見你聲音開始,他就好像興奮了,動個不停呢。”

  魏堯自豪的傻笑:“那當然了,親爹回來了,能不高興嘛。寶寶,我是爹呀,爹回來了。再動一個給爹看看?”

  對著肚子說話,還說的這麼起勁兒,若是這樣的魏堯給外人看見了,指不定怎麼大跌眼鏡呢。

  “哎喲喲,又來了,能不能消停會兒。”

  雲招福簡直要被這對父子給氣著了,大的那個一副沒見過世面的傻樣,小的這個人來瘋似的。

  魏堯正高興著,忽然臉色一變,對雲招福道:“要不要讓產嬤嬤過來瞧一瞧,要平日裡動的不這麼厲害,今兒不會有什麼問題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