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頁
雲招福回到王府里,就看見王順拿了封信迎出來,喜氣洋洋:“王妃,王爺又來信了。”
王府里的下人們知道王爺王妃感情好,每回王妃只要看見王爺的信都能喜笑顏開,果然,聽說又有信,雲招福眼前一亮,扶著腰就過去了。
上回收到魏堯的信是三天前,怎麼會這麼快又有呢。
迫不及待在影壁那兒就打開了,信上寫了寥寥幾個字:‘十日後,歸。勿念。’
雲招福驚喜的合上信,秦霜見她這樣,問道:“王爺說什麼了,王妃這樣高興。”
雲招福將信展開給秦霜秦夏看,兩人也跟著笑了起來:“太好了,王爺要提早回來了。”
三天前的信上說的是二十日左右,不過兩天,就變成了十日,這也太讓人高興了。
“看來王爺是歸家心切,從嶺南就算日夜兼程,也得十日的路程,王爺這是半點都不會耽擱的意思了,心裡定是記掛著王妃和小殿下,要早些回來呢。”
秦夏性子活潑,說的話也很歡樂,見雲招福甜蜜的笑,不禁又打趣起來:“王爺也該回來了,王妃在家裡可是寂寞的很,這些日子都很少笑呢。”
雲招福橫了她一眼:“我一個人對著誰笑,就你嘴刁,中午罰你替我喝一碗魚膠。”
魚膠這東西很補,對身體有好處,只不過雲招福吃不慣那一口腥味,所以回回喝起來都像是上刑一般,但此後的兩個嬤嬤說什麼也不肯讓她斷了這個,每日都給她熬過來,吃的雲招福聽見這東西就覺得膩歪腥氣。
“那敢情好啊,我最喜歡吃的就是魚膠了,只怕秦嬤嬤知道了,又要氣的跳起來了。辛辛苦苦熬的好東西,卻進了我的肚子,太可惜了。”
秦霜秦夏在雲招福面前,已經幾乎沒什麼拘束了,三人一起共過患難,早就升華了主僕情誼,現在三人說是主僕,其實就是朋友,什麼話都能說。
雲招福的身子有好幾個產嬤嬤跟在身邊調理,雖然肚子越來越大,但是身子卻越來越康健,腿腳的力氣不減反增,精力充沛的很,中午吃過了午飯,在水廊上走兩三個來回,然後消食差不多了,就回房睡一會兒午覺,生活規律,清閒自在。
今天也不例外,雲招福睡下之後,正做著美夢,卻被書錦給喊醒了:
“王妃,快醒醒,出事兒了。”
雲招福迷迷糊糊:“什麼事兒了?”
“寧王殿下請見東宮,居然趁著太子不注意,拔刀把太子給刺傷了,命在旦夕啊。”
秦霜也在一旁,等著書錦喊人,對還沒清醒的雲招福說了這麼幾句話。
雲招福的雙眼立刻睜開,睡意全無,書錦扶著從床鋪上坐起來,雲招福擰眉問:“誰傳來的消息?”
“是宮裡,說太子妃快要嚇瘋了,請了晉王妃還有您去宮裡安慰。”秦霜的話讓雲招福陷入了沉思之中,寧王怎麼會莫名其妙的到東宮去行刺呢,這怎麼可能?
但這種消息,不可能謬傳出來,雲招福匆忙將被子掀開,對書錦道:“出了大事,耽擱不得,快幫我換衣裳梳頭吧。”
這麼大的事情,她斷沒有留在府里不出面的道理,總得去看看怎麼回事,寧王這是當真連活命的機會都不要了嗎?這麼做對他又有什麼好處呢?
匆匆忙忙趕去了東宮,雲招福還是第一次來這裡,還未近前,就聽見東宮之中傳出幾聲尖銳的咒罵聲和一團雜亂的哭泣聲。
秦霜在雲招福身後護著,見雲招福停下腳步,以為她是害怕了,上前扶住她,雲招福對她搖搖頭,她倒不是害怕,只是在聽裡面有些什麼人,咒罵的聲音應該是皇后,一團雜亂的哭聲,就聽不太清楚了。
東宮出來兩個嬤嬤,帶雲招福她們進去了。
走到東宮大殿中一看,才知道什麼情況。
太子妃坐在一旁嚶嚶哭泣,晉王妃從旁安慰著,皇后氣的雙眼通紅,對著跪在地上的幾個人叫罵,地上跪的是賢妃和寧王妃,寧王妃只顧著趴在哪裡哭泣,賢妃則挺直了背脊流淚,不是與皇后辯論兩句。
看見雲招福進來,晉王妃對她招招手,雲招福來到太子妃身旁,太子妃抬頭,看見雲招福,便將身邊的晉王妃給推到一邊,讓雲招福坐在自己身邊,拉著雲招福的手說道:
“你身子重,還勞煩你過來,只是我這心裡頭難受啊,好端端的怎麼會出了這樣的事呢。”
晉王妃薛碧霄被推到一邊,氣不打一處來,瞪了太子妃和雲招福好一會兒才平復下來,甩袖坐到一邊去了。
雲招福拍拍太子妃的手:“你別著急,事情已經出了,哭也解決不了問題,太子傷的嚴重嗎?”
太子妃吸吸鼻子:“我也不知道,那麼長的一把刀,就直戳進了他胸腹,都是一家子兄弟,你說他的心怎麼就那麼狠呢。太子好心好意的,聽說他在宮外過得潦倒,還想幫扶他一下,把他傳進宮裡來,誰想竟是引狼入室。”
看樣子,太醫還在給太子醫治,寧王已經被押下去了,雲招福看了一眼邊哭邊罵賢妃的皇后,看樣子皇帝還沒有過來,雲招福真是有點搞不懂這個皇帝了,到底是中了什麼迷魂湯,自己的兒子,還是太子,被另一個兒子刺傷了,他居然能忍住不出面?
據太子妃說,太子是聽人說起寧王被逐出王府之後,過得日子相當潦倒,居然開始靠變賣東西度日了,心裡想著到底是兄弟一場,總不能眼睜睜 看著寧王就這樣下去,有心幫扶一把,卻沒想到引來了這樣的災禍。
雲招福的目光落在跪坐在一旁哭泣的寧王妃吳欣常身上,一身布衣,頭上裹著藍巾,打扮十分樸實,身上沒有什麼配飾,只手腕上戴了一對鐲子,耳朵上連墜子也沒有,更別說其他了,可以想見,日子過得必然相當拮据,既然太子有心幫扶他們,為什麼寧王會不受幫忙,反過來做了這樣的事情呢?
如今太子和晉王斗到了明面上,太子選擇這個時候幫一把寧王,肯定也是想要讓寧王感恩,然後跟著自己一起對付晉王的,卻沒想到還沒等拉攏到寧王,就被寧王先發制人的戳了一刀。
“不管你說什麼,寧王必須死!別說寧王了,就是你還有你們安國公府滿門,上上下下都跑不掉!”皇后憤怒的聲音在殿中回想。
賢妃邊哭邊求饒:“皇后娘娘,這件事情寧王定是受人挑撥,您可千萬別中了別人的計啊,寧王是個善良老實的孩子,他沒有心眼兒,被人算計了也不知道,才做出這樣的糊塗事來,您大人大量,給寧王一個機會吧,交給臣妾,臣妾一定會讓寧王把一切真相全都說出來的,您也算給臣妾一個機會吧,皇后娘娘,求求您,求求您了。”
賢妃娘娘自從寧王被貶黜王府之後,在宮裡一向低調,若非必要幾乎連話都不說了,已經夠低調,沒想到卻迎來了這樣一件無妄之災。
第204章
皇后娘娘指著賢妃叫道:
“交給你辦!憑什麼!誰知道你心裡又憋著什麼壞!行刺太子, 不管什麼原因, 他就得做好賠命的準備!我和太子,對你們母子不薄吧,從以前到現在,明里暗裡,幫過你們多少回,你們自己心裡有數!可你們是怎麼回報我們的?你的兒子是個畜生啊!是個連親兄弟都能下得去手的畜生!”
皇后的指責讓賢妃無地自容, 可如果她這裡再放棄了, 那麼她的兒子就真的死定了, 刺殺太子啊, 而且據說太醫到現在也沒給出個准信兒,到底是有事還是沒事,只說了一句傷及肺腑, 還在裡面醫治,若是太子有事, 那賢妃一點都不會懷疑皇后說的, 肯定不會放過她們的。
“娘娘!皇后娘娘, 您要相信寧王殿下定是被人蠱惑呀。那背後之人用心狠毒,一定要查出來啊。切不可中了別人的計, 皇后娘娘。”
賢妃聲嘶力竭的聲音也沒能拉回皇后的心,正巧裡面太醫出來了, 皇后立刻起身,緊張的迎上前去,對太醫問:“怎麼樣, 太子如何了?”
太醫行禮後對皇后嘆了口氣:“娘娘,太子身上的傷極其嚴重,那一劍直接刺入了太子殿下的肺部,血液倒入,太子殿下咳嗽不已,越咳越不利於傷口恢復,情況不妙啊。”
聽了太醫的話,皇后失魂落魄的跌坐到椅子上,太子妃也驚愕的瞪著眼睛,大大的眼淚珠子就那麼掉了下來,皇后娘娘也想哭,可她的兒子現在還在裡面躺著,生死不明,而這個時候,本應該在她身邊給她支柱的人卻始終不見。
“皇上呢!派人去通知他了沒有?”皇后對身旁的人咆哮,太子遇刺的事情已經將她逼瘋了。
身旁的嬤嬤嚇得跪下:“娘娘,都派人去通知兩回了,皇上都說就來就來,可到現在也不來,是不是要再去請一遍?”
皇后閉上眼睛深吸一口氣,伸手扶住了額頭,猛地又將手邊的茶杯掃落到地上:“去請,去請,去請!”
沒有任何一刻,皇后這樣絕望,這樣痛恨過皇帝,他可以三宮六院,可以荒廢朝政,但他怎麼可以無視自己親生孩子的死活呢!而且是太子啊,是大魏朝下任的國君啊,難道太子的生死存亡都比不過他手頭那些丹藥來的重要嗎?
皇后身邊的老嬤嬤爬起來,正要往外去,就看見皇帝身邊的貼身大太監甩著拂塵,小跑了過來,嬤嬤大喜,過去告訴了皇后,皇后心中升起一絲希望:“皇上來了嗎?終於來了嗎?”
大總管帶著幾個小太監走入,在皇后面前跪倒,行禮請安,皇后巴巴的看著他後面,目光期盼,卻怎麼也沒有盼到她想看見的那抹明黃身影。
大內總管拂塵一甩,身後的小太監就知道他想要幹什麼,將手上端著的托盤送到了皇后手邊,托盤上放著兩隻白玉瓷瓶,大內總管尖細的聲音說道:
“娘娘,這是皇上最新煉製出來的丹藥,有止血癒合傷口的功效,皇上請皇后娘娘送給太子服下。”
皇后聽到這裡,簡直要暈倒在地,幸好身後的嬤嬤扶住了她,皇后將那一隻小瓷瓶拿起,放在面前看著,她從剛才開始,一直盼望到現在,沒把人給盼來,卻盼來這兩瓶可笑的東西,心中的氣說什麼也難以平復,一時衝動,將手中的白玉瓷瓶給打碎在地,瓷瓶碎了,瓶子裡一顆顆,指甲蓋兒大小的金丹就滾了出來。
太監總管嚇得趕忙低下了頭,皇后冷聲對他問道:
“皇上可知太子命在旦夕,他是太子的父皇,難道連看都不願意過來看一眼太子嗎?煉丹對他來說,就那麼重要嗎?”皇后對著太監總管咆哮,身後的嬤嬤怎麼拉都拉不住,皇后瀕臨崩潰邊緣,頭上的后冠都因為她的情緒激動而歪掉了。
王府里的下人們知道王爺王妃感情好,每回王妃只要看見王爺的信都能喜笑顏開,果然,聽說又有信,雲招福眼前一亮,扶著腰就過去了。
上回收到魏堯的信是三天前,怎麼會這麼快又有呢。
迫不及待在影壁那兒就打開了,信上寫了寥寥幾個字:‘十日後,歸。勿念。’
雲招福驚喜的合上信,秦霜見她這樣,問道:“王爺說什麼了,王妃這樣高興。”
雲招福將信展開給秦霜秦夏看,兩人也跟著笑了起來:“太好了,王爺要提早回來了。”
三天前的信上說的是二十日左右,不過兩天,就變成了十日,這也太讓人高興了。
“看來王爺是歸家心切,從嶺南就算日夜兼程,也得十日的路程,王爺這是半點都不會耽擱的意思了,心裡定是記掛著王妃和小殿下,要早些回來呢。”
秦夏性子活潑,說的話也很歡樂,見雲招福甜蜜的笑,不禁又打趣起來:“王爺也該回來了,王妃在家裡可是寂寞的很,這些日子都很少笑呢。”
雲招福橫了她一眼:“我一個人對著誰笑,就你嘴刁,中午罰你替我喝一碗魚膠。”
魚膠這東西很補,對身體有好處,只不過雲招福吃不慣那一口腥味,所以回回喝起來都像是上刑一般,但此後的兩個嬤嬤說什麼也不肯讓她斷了這個,每日都給她熬過來,吃的雲招福聽見這東西就覺得膩歪腥氣。
“那敢情好啊,我最喜歡吃的就是魚膠了,只怕秦嬤嬤知道了,又要氣的跳起來了。辛辛苦苦熬的好東西,卻進了我的肚子,太可惜了。”
秦霜秦夏在雲招福面前,已經幾乎沒什麼拘束了,三人一起共過患難,早就升華了主僕情誼,現在三人說是主僕,其實就是朋友,什麼話都能說。
雲招福的身子有好幾個產嬤嬤跟在身邊調理,雖然肚子越來越大,但是身子卻越來越康健,腿腳的力氣不減反增,精力充沛的很,中午吃過了午飯,在水廊上走兩三個來回,然後消食差不多了,就回房睡一會兒午覺,生活規律,清閒自在。
今天也不例外,雲招福睡下之後,正做著美夢,卻被書錦給喊醒了:
“王妃,快醒醒,出事兒了。”
雲招福迷迷糊糊:“什麼事兒了?”
“寧王殿下請見東宮,居然趁著太子不注意,拔刀把太子給刺傷了,命在旦夕啊。”
秦霜也在一旁,等著書錦喊人,對還沒清醒的雲招福說了這麼幾句話。
雲招福的雙眼立刻睜開,睡意全無,書錦扶著從床鋪上坐起來,雲招福擰眉問:“誰傳來的消息?”
“是宮裡,說太子妃快要嚇瘋了,請了晉王妃還有您去宮裡安慰。”秦霜的話讓雲招福陷入了沉思之中,寧王怎麼會莫名其妙的到東宮去行刺呢,這怎麼可能?
但這種消息,不可能謬傳出來,雲招福匆忙將被子掀開,對書錦道:“出了大事,耽擱不得,快幫我換衣裳梳頭吧。”
這麼大的事情,她斷沒有留在府里不出面的道理,總得去看看怎麼回事,寧王這是當真連活命的機會都不要了嗎?這麼做對他又有什麼好處呢?
匆匆忙忙趕去了東宮,雲招福還是第一次來這裡,還未近前,就聽見東宮之中傳出幾聲尖銳的咒罵聲和一團雜亂的哭泣聲。
秦霜在雲招福身後護著,見雲招福停下腳步,以為她是害怕了,上前扶住她,雲招福對她搖搖頭,她倒不是害怕,只是在聽裡面有些什麼人,咒罵的聲音應該是皇后,一團雜亂的哭聲,就聽不太清楚了。
東宮出來兩個嬤嬤,帶雲招福她們進去了。
走到東宮大殿中一看,才知道什麼情況。
太子妃坐在一旁嚶嚶哭泣,晉王妃從旁安慰著,皇后氣的雙眼通紅,對著跪在地上的幾個人叫罵,地上跪的是賢妃和寧王妃,寧王妃只顧著趴在哪裡哭泣,賢妃則挺直了背脊流淚,不是與皇后辯論兩句。
看見雲招福進來,晉王妃對她招招手,雲招福來到太子妃身旁,太子妃抬頭,看見雲招福,便將身邊的晉王妃給推到一邊,讓雲招福坐在自己身邊,拉著雲招福的手說道:
“你身子重,還勞煩你過來,只是我這心裡頭難受啊,好端端的怎麼會出了這樣的事呢。”
晉王妃薛碧霄被推到一邊,氣不打一處來,瞪了太子妃和雲招福好一會兒才平復下來,甩袖坐到一邊去了。
雲招福拍拍太子妃的手:“你別著急,事情已經出了,哭也解決不了問題,太子傷的嚴重嗎?”
太子妃吸吸鼻子:“我也不知道,那麼長的一把刀,就直戳進了他胸腹,都是一家子兄弟,你說他的心怎麼就那麼狠呢。太子好心好意的,聽說他在宮外過得潦倒,還想幫扶他一下,把他傳進宮裡來,誰想竟是引狼入室。”
看樣子,太醫還在給太子醫治,寧王已經被押下去了,雲招福看了一眼邊哭邊罵賢妃的皇后,看樣子皇帝還沒有過來,雲招福真是有點搞不懂這個皇帝了,到底是中了什麼迷魂湯,自己的兒子,還是太子,被另一個兒子刺傷了,他居然能忍住不出面?
據太子妃說,太子是聽人說起寧王被逐出王府之後,過得日子相當潦倒,居然開始靠變賣東西度日了,心裡想著到底是兄弟一場,總不能眼睜睜 看著寧王就這樣下去,有心幫扶一把,卻沒想到引來了這樣的災禍。
雲招福的目光落在跪坐在一旁哭泣的寧王妃吳欣常身上,一身布衣,頭上裹著藍巾,打扮十分樸實,身上沒有什麼配飾,只手腕上戴了一對鐲子,耳朵上連墜子也沒有,更別說其他了,可以想見,日子過得必然相當拮据,既然太子有心幫扶他們,為什麼寧王會不受幫忙,反過來做了這樣的事情呢?
如今太子和晉王斗到了明面上,太子選擇這個時候幫一把寧王,肯定也是想要讓寧王感恩,然後跟著自己一起對付晉王的,卻沒想到還沒等拉攏到寧王,就被寧王先發制人的戳了一刀。
“不管你說什麼,寧王必須死!別說寧王了,就是你還有你們安國公府滿門,上上下下都跑不掉!”皇后憤怒的聲音在殿中回想。
賢妃邊哭邊求饒:“皇后娘娘,這件事情寧王定是受人挑撥,您可千萬別中了別人的計啊,寧王是個善良老實的孩子,他沒有心眼兒,被人算計了也不知道,才做出這樣的糊塗事來,您大人大量,給寧王一個機會吧,交給臣妾,臣妾一定會讓寧王把一切真相全都說出來的,您也算給臣妾一個機會吧,皇后娘娘,求求您,求求您了。”
賢妃娘娘自從寧王被貶黜王府之後,在宮裡一向低調,若非必要幾乎連話都不說了,已經夠低調,沒想到卻迎來了這樣一件無妄之災。
第204章
皇后娘娘指著賢妃叫道:
“交給你辦!憑什麼!誰知道你心裡又憋著什麼壞!行刺太子, 不管什麼原因, 他就得做好賠命的準備!我和太子,對你們母子不薄吧,從以前到現在,明里暗裡,幫過你們多少回,你們自己心裡有數!可你們是怎麼回報我們的?你的兒子是個畜生啊!是個連親兄弟都能下得去手的畜生!”
皇后的指責讓賢妃無地自容, 可如果她這裡再放棄了, 那麼她的兒子就真的死定了, 刺殺太子啊, 而且據說太醫到現在也沒給出個准信兒,到底是有事還是沒事,只說了一句傷及肺腑, 還在裡面醫治,若是太子有事, 那賢妃一點都不會懷疑皇后說的, 肯定不會放過她們的。
“娘娘!皇后娘娘, 您要相信寧王殿下定是被人蠱惑呀。那背後之人用心狠毒,一定要查出來啊。切不可中了別人的計, 皇后娘娘。”
賢妃聲嘶力竭的聲音也沒能拉回皇后的心,正巧裡面太醫出來了, 皇后立刻起身,緊張的迎上前去,對太醫問:“怎麼樣, 太子如何了?”
太醫行禮後對皇后嘆了口氣:“娘娘,太子身上的傷極其嚴重,那一劍直接刺入了太子殿下的肺部,血液倒入,太子殿下咳嗽不已,越咳越不利於傷口恢復,情況不妙啊。”
聽了太醫的話,皇后失魂落魄的跌坐到椅子上,太子妃也驚愕的瞪著眼睛,大大的眼淚珠子就那麼掉了下來,皇后娘娘也想哭,可她的兒子現在還在裡面躺著,生死不明,而這個時候,本應該在她身邊給她支柱的人卻始終不見。
“皇上呢!派人去通知他了沒有?”皇后對身旁的人咆哮,太子遇刺的事情已經將她逼瘋了。
身旁的嬤嬤嚇得跪下:“娘娘,都派人去通知兩回了,皇上都說就來就來,可到現在也不來,是不是要再去請一遍?”
皇后閉上眼睛深吸一口氣,伸手扶住了額頭,猛地又將手邊的茶杯掃落到地上:“去請,去請,去請!”
沒有任何一刻,皇后這樣絕望,這樣痛恨過皇帝,他可以三宮六院,可以荒廢朝政,但他怎麼可以無視自己親生孩子的死活呢!而且是太子啊,是大魏朝下任的國君啊,難道太子的生死存亡都比不過他手頭那些丹藥來的重要嗎?
皇后身邊的老嬤嬤爬起來,正要往外去,就看見皇帝身邊的貼身大太監甩著拂塵,小跑了過來,嬤嬤大喜,過去告訴了皇后,皇后心中升起一絲希望:“皇上來了嗎?終於來了嗎?”
大總管帶著幾個小太監走入,在皇后面前跪倒,行禮請安,皇后巴巴的看著他後面,目光期盼,卻怎麼也沒有盼到她想看見的那抹明黃身影。
大內總管拂塵一甩,身後的小太監就知道他想要幹什麼,將手上端著的托盤送到了皇后手邊,托盤上放著兩隻白玉瓷瓶,大內總管尖細的聲音說道:
“娘娘,這是皇上最新煉製出來的丹藥,有止血癒合傷口的功效,皇上請皇后娘娘送給太子服下。”
皇后聽到這裡,簡直要暈倒在地,幸好身後的嬤嬤扶住了她,皇后將那一隻小瓷瓶拿起,放在面前看著,她從剛才開始,一直盼望到現在,沒把人給盼來,卻盼來這兩瓶可笑的東西,心中的氣說什麼也難以平復,一時衝動,將手中的白玉瓷瓶給打碎在地,瓷瓶碎了,瓶子裡一顆顆,指甲蓋兒大小的金丹就滾了出來。
太監總管嚇得趕忙低下了頭,皇后冷聲對他問道:
“皇上可知太子命在旦夕,他是太子的父皇,難道連看都不願意過來看一眼太子嗎?煉丹對他來說,就那麼重要嗎?”皇后對著太監總管咆哮,身後的嬤嬤怎麼拉都拉不住,皇后瀕臨崩潰邊緣,頭上的后冠都因為她的情緒激動而歪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