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建寧王說過,同仇敵愾,眼下有人針對我,他這麼做不奇怪。”李承恩反問道:“但,他又是從誰那裡得知我的情況?”
“難道是宰相?”貴妃的兄長再三針對天策,朱劍秋不得不多一層考量。
“不是。”
朱劍秋狐疑道:“還請統領示下。”
李承恩從硯台上抄起一把狼毫,在案上依次擺開,“貴妃和她的宰相兄長正得聖寵,雖說貴妃膝下無子,但你別忘了她曾經的身份。建寧王父子如履薄冰,本要利用南詔成就大事,但失敗了,他必要重新扶植勢力,並且,這股勢力得在他的控制之中。神策軍在宰相手裡,顯然不買他的帳,在建寧王的新勢力籌備好之前,你是他,會怎麼做?”
當朝貴妃原是壽王殿下的王妃啊,朱劍秋心中一震,脫口而出,“驅虎吞狼。”
只要天策不倒,就會成為建寧王拿來擋在神策前面的最後一粒棋子,而由此獲益的暗流,便是棋盤裡最大的贏家。
“那這方子……”
李承恩把玩著手裡的紙箋,神色頗有幾分意味不明,殿外一道閃電劃破天際,夜空下起傾盆大雨。
有些話都是明白人無須點透。
李承恩曉得,朱劍秋也曉得,倘使對李承恩下手的人是黑齒部族,那幕後之人便指向了狼牙軍。這樣一來,局勢就複雜的多了。要麼,建寧王與安祿山私下有所勾結,要麼,建寧王在安祿山麾下安插了眼線,所以,李承恩在藏劍山莊的境況,李倓遠在千里之外也能一清二楚,總之……
當有不臣之心的人齊聚一堂,那種違和感尤甚。
安祿山之子與榮義郡主的大婚是在洛陽辦的,等郡主回了門,便要隨丈夫到長安久住。可大喜的日子到了,雨還是下個不停,彤雲密布,陰霾不散。
不是一個好兆頭啊——
司天台的官員小聲議論著,李承恩從不信這些,只管飲酒。楊相灌不倒他,皇孫也灌不倒他,明明新郎是安祿山的長子,可有那麼多人的目標在他。說是鴻門宴,也不為過。軍醫叮囑過他,遠離杯盞,但酒是一個難以抗拒的誘惑,尤其在他渾身發冷的時候。
說來也怪,端午前後,他從早到晚冷得牙齒打顫,即便穿如過冬還不見好,也就喝上幾口小酒能緩上一緩。
宴後,李承恩準備動身,剛要出安府,侍女送來一把油紙傘。
“大將軍,這是郡主給您的。”
戶外雨水敲打屋瓦,發出清脆的響聲,李承恩是不在乎的,可盛情難卻,他接下了古銅色的傘,欠欠身,“末將謝過郡主。”
侍女道:“郡主要婢子轉告將軍,此傘工藝極好,適宜把玩,丟了壞了都很可惜。”
李承恩一揚眉,轉了一下傘柄,面上依然淡淡的,“所言極是。”
在他邁出門檻之前,侍女又道:“郡主說,前路風大雨大,還望將軍多保重。”
這次,李承恩翻身上馬,沒再說什麼,他出了那座張燈結彩的府邸,馬蹄踩在青石板的街道上,踏踏作響。一年之內參加兩次盛大的婚禮,怎會不是好兆頭呢?就是不知,上次與他共守蠟炬直至成灰的人,如今在做什麼。
兀地,眼前出現一道魂牽夢縈的金色身影。李承恩甩甩頭,以為是幻覺,可緊接著他又看到熟悉的少年從旁邊擦身而過。
是劍思——
是那人的貼身劍童——
李承恩在馬上,撐著傘,劍思沒能注意到他,而劍思的主人雙眸失明,更是不可能發現遠處的人,最多感受到兩道灼熱的視線在圍著自己打轉,不由得微微側身。
近在咫尺,遠在天涯。
壓抑的思念湧上心頭,百骸中的血液在頃刻間翻江倒海,李承恩慢慢掩住唇,血絲緩緩從嘴角淌落下來,於風雨中消逝不見。
那人怎麼會在這裡?何以來到洛陽城卻不到北邙腳下?
疑問一個接一個,李承恩恍然意識到自己有多荒誕。不是不見為妙麼?如此,幹嘛要別人跑來天策找自己?即便來了又能如何?還不是要請其他人好好招待然後再送他離去?
何必啊。
然而,他終是放心不下,誰讓那人就這麼孤零零站在客棧外的廊檐下,任飄飛的雨打濕了雪白的髮絲,寬大的袍袖。李承恩聽不到少年說了什麼,僅見他的主人搖搖頭,還是站在原地不動。
“小子,你怎麼不給他打把傘?”
李承恩實在看不下去了,左右瞅瞅,成衣店裡蹲著一個抓石子玩的小童,他把傘給了那孩子,要他轉交給對街的金衫劍者。
“白頭髮的?”
“是,不過不要說我給的。”
“那他問起來怎麼辦?”
“你就跑啊。”
“可我為什麼要跑?”
“你跑回來,我請你吃隔壁的糖人。”
“一言為定!”
小童戴上斗笠,披上蓑衣,捧著傘蹦蹦跳跳跑了過去。李承恩到隔壁買好糖人,交代小老闆務必拿給鄰家孩子,否則,他會帶兵前來追究。這無疑於是唬人,但小老闆哪裡懂得個中門道,見他高頭大馬,戰袍束甲,半點也不敢怠慢。
李承恩想快點走,然雙腿沉如灌鉛,好不容易踩上馬鐙,沒幾步,呼吸一窒,眼前發黑。他心中暗叫不好,剎那間,整個人栽了下來。
劇烈的撞擊,濺起的水花,無不刺激著每一根敏感的神經。他在渾渾噩噩中,隱約見到兩個人冒著雨趕了過來,手忙腳亂扶起他,其中一個打著傘,另一個將他攬進懷裡,毫不在意沾染到泥濘的污漬。
“將軍!”
“……”
“李承恩?!”
“……”
有人在喚他,是從未有過的慌亂與無助,而他無力開口,只能一步步被黑暗吞噬,失去知覺。再醒來時,周圍靜悄悄的,不久,打更的吆喝聲由遠及近。他勉強動了一下,兩手撐起身子,注意到自己是躺在一張大床上。
放眼所及,四下雕樑畫棟,一派富麗堂皇。
“大將軍醒了?”推門進來的少年喜出望外,“先前真是嚇壞人了。”
劍思?!難怪這地方華麗無雙,完全是藏劍山莊的風格,李承恩無奈低嘆,“無礙,我現在好多了。”
“大夫也說,您除了快要結痂的劍傷,看不出哪裡有問題。”劍思端著一碗清粥,吹了吹,雙手呈上。
李承恩不著痕跡岔開話題,“何時來的洛陽?”
劍思答:“十天前。”
居然快半個月了?他驚訝不已,“辦事?”
“這……”
見他面露難色,李承恩有種不妙的預感,“你家大莊主呢?”
“莊主說,您無意相見,那就不必見了。”
好一句無意那就不見,李承恩笑了,痛在身,傷在心,卻比往日都要平靜。他發過誓,無論如何絕不欺他,臨到頭,才懂得多少不說皆為保護,多少不問皆為成全。
“難道是宰相?”貴妃的兄長再三針對天策,朱劍秋不得不多一層考量。
“不是。”
朱劍秋狐疑道:“還請統領示下。”
李承恩從硯台上抄起一把狼毫,在案上依次擺開,“貴妃和她的宰相兄長正得聖寵,雖說貴妃膝下無子,但你別忘了她曾經的身份。建寧王父子如履薄冰,本要利用南詔成就大事,但失敗了,他必要重新扶植勢力,並且,這股勢力得在他的控制之中。神策軍在宰相手裡,顯然不買他的帳,在建寧王的新勢力籌備好之前,你是他,會怎麼做?”
當朝貴妃原是壽王殿下的王妃啊,朱劍秋心中一震,脫口而出,“驅虎吞狼。”
只要天策不倒,就會成為建寧王拿來擋在神策前面的最後一粒棋子,而由此獲益的暗流,便是棋盤裡最大的贏家。
“那這方子……”
李承恩把玩著手裡的紙箋,神色頗有幾分意味不明,殿外一道閃電劃破天際,夜空下起傾盆大雨。
有些話都是明白人無須點透。
李承恩曉得,朱劍秋也曉得,倘使對李承恩下手的人是黑齒部族,那幕後之人便指向了狼牙軍。這樣一來,局勢就複雜的多了。要麼,建寧王與安祿山私下有所勾結,要麼,建寧王在安祿山麾下安插了眼線,所以,李承恩在藏劍山莊的境況,李倓遠在千里之外也能一清二楚,總之……
當有不臣之心的人齊聚一堂,那種違和感尤甚。
安祿山之子與榮義郡主的大婚是在洛陽辦的,等郡主回了門,便要隨丈夫到長安久住。可大喜的日子到了,雨還是下個不停,彤雲密布,陰霾不散。
不是一個好兆頭啊——
司天台的官員小聲議論著,李承恩從不信這些,只管飲酒。楊相灌不倒他,皇孫也灌不倒他,明明新郎是安祿山的長子,可有那麼多人的目標在他。說是鴻門宴,也不為過。軍醫叮囑過他,遠離杯盞,但酒是一個難以抗拒的誘惑,尤其在他渾身發冷的時候。
說來也怪,端午前後,他從早到晚冷得牙齒打顫,即便穿如過冬還不見好,也就喝上幾口小酒能緩上一緩。
宴後,李承恩準備動身,剛要出安府,侍女送來一把油紙傘。
“大將軍,這是郡主給您的。”
戶外雨水敲打屋瓦,發出清脆的響聲,李承恩是不在乎的,可盛情難卻,他接下了古銅色的傘,欠欠身,“末將謝過郡主。”
侍女道:“郡主要婢子轉告將軍,此傘工藝極好,適宜把玩,丟了壞了都很可惜。”
李承恩一揚眉,轉了一下傘柄,面上依然淡淡的,“所言極是。”
在他邁出門檻之前,侍女又道:“郡主說,前路風大雨大,還望將軍多保重。”
這次,李承恩翻身上馬,沒再說什麼,他出了那座張燈結彩的府邸,馬蹄踩在青石板的街道上,踏踏作響。一年之內參加兩次盛大的婚禮,怎會不是好兆頭呢?就是不知,上次與他共守蠟炬直至成灰的人,如今在做什麼。
兀地,眼前出現一道魂牽夢縈的金色身影。李承恩甩甩頭,以為是幻覺,可緊接著他又看到熟悉的少年從旁邊擦身而過。
是劍思——
是那人的貼身劍童——
李承恩在馬上,撐著傘,劍思沒能注意到他,而劍思的主人雙眸失明,更是不可能發現遠處的人,最多感受到兩道灼熱的視線在圍著自己打轉,不由得微微側身。
近在咫尺,遠在天涯。
壓抑的思念湧上心頭,百骸中的血液在頃刻間翻江倒海,李承恩慢慢掩住唇,血絲緩緩從嘴角淌落下來,於風雨中消逝不見。
那人怎麼會在這裡?何以來到洛陽城卻不到北邙腳下?
疑問一個接一個,李承恩恍然意識到自己有多荒誕。不是不見為妙麼?如此,幹嘛要別人跑來天策找自己?即便來了又能如何?還不是要請其他人好好招待然後再送他離去?
何必啊。
然而,他終是放心不下,誰讓那人就這麼孤零零站在客棧外的廊檐下,任飄飛的雨打濕了雪白的髮絲,寬大的袍袖。李承恩聽不到少年說了什麼,僅見他的主人搖搖頭,還是站在原地不動。
“小子,你怎麼不給他打把傘?”
李承恩實在看不下去了,左右瞅瞅,成衣店裡蹲著一個抓石子玩的小童,他把傘給了那孩子,要他轉交給對街的金衫劍者。
“白頭髮的?”
“是,不過不要說我給的。”
“那他問起來怎麼辦?”
“你就跑啊。”
“可我為什麼要跑?”
“你跑回來,我請你吃隔壁的糖人。”
“一言為定!”
小童戴上斗笠,披上蓑衣,捧著傘蹦蹦跳跳跑了過去。李承恩到隔壁買好糖人,交代小老闆務必拿給鄰家孩子,否則,他會帶兵前來追究。這無疑於是唬人,但小老闆哪裡懂得個中門道,見他高頭大馬,戰袍束甲,半點也不敢怠慢。
李承恩想快點走,然雙腿沉如灌鉛,好不容易踩上馬鐙,沒幾步,呼吸一窒,眼前發黑。他心中暗叫不好,剎那間,整個人栽了下來。
劇烈的撞擊,濺起的水花,無不刺激著每一根敏感的神經。他在渾渾噩噩中,隱約見到兩個人冒著雨趕了過來,手忙腳亂扶起他,其中一個打著傘,另一個將他攬進懷裡,毫不在意沾染到泥濘的污漬。
“將軍!”
“……”
“李承恩?!”
“……”
有人在喚他,是從未有過的慌亂與無助,而他無力開口,只能一步步被黑暗吞噬,失去知覺。再醒來時,周圍靜悄悄的,不久,打更的吆喝聲由遠及近。他勉強動了一下,兩手撐起身子,注意到自己是躺在一張大床上。
放眼所及,四下雕樑畫棟,一派富麗堂皇。
“大將軍醒了?”推門進來的少年喜出望外,“先前真是嚇壞人了。”
劍思?!難怪這地方華麗無雙,完全是藏劍山莊的風格,李承恩無奈低嘆,“無礙,我現在好多了。”
“大夫也說,您除了快要結痂的劍傷,看不出哪裡有問題。”劍思端著一碗清粥,吹了吹,雙手呈上。
李承恩不著痕跡岔開話題,“何時來的洛陽?”
劍思答:“十天前。”
居然快半個月了?他驚訝不已,“辦事?”
“這……”
見他面露難色,李承恩有種不妙的預感,“你家大莊主呢?”
“莊主說,您無意相見,那就不必見了。”
好一句無意那就不見,李承恩笑了,痛在身,傷在心,卻比往日都要平靜。他發過誓,無論如何絕不欺他,臨到頭,才懂得多少不說皆為保護,多少不問皆為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