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接下來便是抵死纏綿,艷色無邊。

  這也難怪,姜學兵憋了約莫一年多,好不容易趕上媳婦來探親了,這壓抑許久的情感和欲/望再難壓制,情動意濃處,就可著勁兒換著花樣兒折騰媳婦兒,恨不能夜夜**,把媳婦融入自己的身體裡。

  軍營里的女人本來就少,男人們也很少生出什麼花花心思,除了偶爾收到家書時開個無傷大雅的葷色笑話,就是有心思,基本上也是衝著自己女人使勁兒。

  蘭欣想把丈夫伺候舒服,姜學兵想把媳婦伺候滿意,兩人之間可謂是濃情蜜意,羨慕死了一眾人。

  兩個月的時間說短不短,那是對無事可做的人來說;說長也不長,就蘭欣夫妻而言,時間過得飛快,這段日子像是眨眼間就過去了。

  眼看媳婦和兒子就要離開,姜學兵戀戀不捨,“媳婦,要是你隨軍就好了,咱們就不用分開了。”這話他也就是嘴上說說,肯定不會為了自己耽誤媳婦的前程。

  蘭欣邊收拾衣服邊說:“等我一畢業就隨軍,一家人分居兩地也不是個事兒,你又不能隨便挪地方兒,只能是我和兒子跟著你了。”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個漢子跟著走。蘭欣之所以學經濟學,就是怕將來不會打理公司。賺錢她肯定是有把握的,憑著超前的社會經驗,等國家改革開放以後,那還不得大把大把撈錢。都說八十年代的時候遍地是黃金,很多下海經商的人都成了各地的知名企業家。蘭欣覺得,她有經驗,再加上系統的學習,以後不管是涉足房地產行業,還是網絡這塊兒,或者是開連鎖超市,都能創下大筆產業,足夠留給兒子當資本了。

  姜學兵躺在床上,牛牛就坐在他的胸膛上,他抓緊時間跟兒子培養感情,就是不知道這小子下次看見老爸還認不認識。

  “兒子,好好看看爸爸這張臉,下次見面可別不認識了。”

  牛牛小朋友當然不可能聽懂爸爸的意思,兩隻小手快樂地拍著爸爸的臉。

  這話可把蘭欣逗樂了,撲哧一聲就笑出來,“學兵哥,兒子才一歲多點,能記多少事兒啊……再跟你分開個一年半載的,肯定記不住你的模樣。我看呀,還是等我們娘倆隨軍了,你再跟兒子好好培養感情吧。不過,我會好好教寶寶的,不會讓他忘了自己的爸爸……”

  蘭欣是想,不是還有照片麼,大不了天天讓兒子跟照片上的爸爸見面,這樣應該不會忘記了。

  蘭欣和姜學兵之間雖說不是那種轟轟烈烈的愛情,但二人婚後生活溫馨幸福,平淡中處處透露出脈脈溫情,彼此都會為對方著想,況且兩人分居兩地,相聚的日子親密都不夠,更不會吵架鬧彆扭;姜學兵又極為寵愛這個小他幾歲的媳婦,幾乎事事順著她,所以說這兩人可謂是美滿良緣,天作之合。

  蘭欣對生活現狀極為滿意,丈夫孩子都有了,她相信憑自己的能力將來肯定能創下一份事業,只要家人健康幸福,這輩子她算是圓滿了,這才是她追求的幸福。

  翌日,在姜學兵無限留戀的目光中,蘭欣抱著孩子登上了返程的列車。

  讓所有人出乎意料的是,蘭欣回去後發現自己又懷孕了。

  蘭欣也知道,再過兩年就實行計劃生育了,到時候像就不能多要孩子了。她總覺得一個孩子太孤單,正好又懷上了,給牛牛再添個弟弟妹妹也好。這樣,以後孩子們有個伴,將來也能互相幫襯。

  其實,這個年代的人受毛爺爺影響很深,相信“人多力量大”這個觀點,還沒意識到人口膨脹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很多家庭都是兄妹七八個,甚至有的家裡有十幾個孩子。這樣的家庭雖然人口多,可負擔更大,在孩子還沒成長起來之前,家裡一溜等飯吃的嘴,做父母的根本養不起。有的只管生,卻不管養,孩子夭折也是常有的事兒。在農村,大人下地幹活,還不懂事的孩子就在地頭的樹蔭下玩。很多孩子都是放養長大的,家長根本沒管過。上面有哥哥姐姐的,還能有人管管,吃飯姐姐做,穿衣都是穿剩下的,稍大點就跟著幹活,根本沒讓大人操過心。

  哪像後世的孩子,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個個都是小皇帝、小公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生在了蜜罐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還有爸媽,全家都寵著一個孩子,好吃好玩的還沒等孩子要,就都準備好了。

  蘭欣就是想,趁著國家還讓生,趕緊再要一個,反正靠她和姜學兵,養上兩三個孩子不是難事兒,既然有了,那就生唄。要是個小子,正好跟牛牛做伴,老話不是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嗎;要是個女孩就更好了,兒女雙全,正好湊成個“好”字。

  況且這年頭也沒有幾個主動去打胎的,要是去做人流,醫院也得要介紹信啥的;還會讓醫生誤以為你是壞女人:不是狠心的媽,就是私生活不檢點的人,要不怎麼會打胎呢?

  沈媽得知閨女又懷上了,高興地不得了,從飯桌多加的那倆菜上就能看出來,這是要給女兒和小外孫補身子呢。沈媽就是看兒媳婦遲遲沒懷孕,心裡老是嘀咕,要是能添個孫子她更高興,兒媳婦這麼長時間都沒懷上,不是倆孩子身子有問題吧。

  不過沈媽也不是拿喬的婆婆,這是她在心裡藏著,沒拿到明面上來說。就像閨女說的,不能嘮叨這事,怕給兒子和媳婦增加壓力。像沈媽這樣思想開明的婆婆可不多見,這都是蘭欣平日裡潛移默化的結果。有這麼個事事替嫂子著想的小姑子,蘭欣的大嫂都記著呢,也是事事讓著蘭欣,又好吃的想著給她留一份;蘭欣懷孕了,她就搶著做飯洗衣服,家裡接的活兒也不讓蘭欣做了,只讓她給出出主意。家庭和睦,這好日子不愁過不上。

  蘭欣得知沈媽的憂慮後,勸過她媽,孩子肯定會有的,說不定過不了多久就能讓她抱上孫子。蘭欣是因為給家人用靈泉調理了身子,只要不是不孕,孩子總會有的。有人結了婚很快就能懷孕,有人卻得等上幾年有自己的孩子,這事也得看緣分。

  蘭欣給丈夫寫信,把懷孕的事告訴他了。姜學兵得知消息後,臉上一直樂呵呵的,讓人一看就知道家裡有好事,不然哪能這麼高興,打收到家裡的信就傻笑。

  姜學兵晚上興奮地睡不著覺,一直胡思亂想。一會想像這個孩子生出來像誰;一會想著他真厲害,跟媳婦甜蜜了一個多月,又讓媳婦懷上了,可見他播種能力強,自家媳婦也不差,是塊好田,兩人配合起來是天衣無fèng,家裡又要增添人口了。媳婦剛走,怎麼就這麼想她呢,還有胖乎乎的兒子……姜學兵開始期待下次一家人團聚的日子。

  ☆、70更新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國家頒布了對內改革政策、對外開放的政策,這項改革是改變國家命運的抉擇,從此國家走上了強國之路。

  自此開始,許多膽大心細的人開始想法子賺錢,有的開了小飯館,有的開始擺地攤,有的則繼承家傳的手藝,開起有百年傳承的老店……原先偷偷摸摸做生意的人開始大著膽子折騰,這些人里有很大一部分是先富起來的那部分人。

  蘭欣一家早就比別人提前了半步,這會兒國家下來政策,更是開始大膽地接活,由於她們服務態度好,衣服樣式新穎好看,成了遠近聞名的服裝加工店。因為蘭欣和她大嫂忙於學業,加上蘭欣懷孕了,接活多了,就顯得人手不夠用了。沈媽讓街坊鄰居介紹了兩個fèng紉手藝好的大嬸,成了店裡的僱工,平日裡幫忙把裁好的衣服做成成衣,這就是後來“雅欣”服裝公司的雛形。

  蘭欣出點子,跟心靈手巧的嫂子一起設計東西,兩人雖說不會畫圖,但會是裁剪,蘭欣勾勒出極為簡單的圖樣,跟嫂子講清楚,二人很快就會把樣品做出來。之後,她們照著先例裁剪好,讓fèng紉工做好就可以了。

  蘭欣找人幫忙買進一批做包用的人造革料子,設計了幾個樣式,做成一批女士成品包。雖說顏色都是黑色,可是比起眼下出門提的大黑提包,樣子不知好看多少倍,見過的人都夸好看時髦,說肯定好賣。有來拿衣服的人看了喜歡,當場就買一個回去。

  蘭欣的大哥托同學的父親幫忙,在人流密集的百貨大樓門前租了個臨時小攤位,趁著周末人多的時候大甩賣皮包。

  說是大甩賣,價格可一點都不便宜,小一點的斜挎包六塊一個,大一點的女士手提包八塊一個,買兩個送一個雙層小錢包,這是蘭欣出的買二贈一的小點子,是為了吸引更多的人買更多的包,這點優惠政策正好投了那些愛占便宜的人的心思。

  按照當下每月工資三五十塊錢的水平來說,這價格不貴可也不便宜,可架不住蘭欣設計的樣式新穎好看,市面上根本沒賣的,所以東西一擺上,就引來很多人的圍觀,更是惹來一大幫大姑娘小媳婦,熱鬧地圍著買包。

  有人自己買一個,順便幫家裡姐妹買一個,正好得一個小巧玲瓏的小錢包。有的兩個好朋友一起買,順便央著多送一個小錢包,得了便宜的小姐妹興高采烈地挎著包回家顯擺去了。

  蘭欣看得出來,大部分出錢買包的是已經工作的女工人;還有部分是追求時尚的女同志,蘭欣看見一個漂亮女人挑選了自己喜歡的好幾款包,一下子買了好幾個,看來到哪兒都不缺有錢人;再有就是一部分有零花錢的女學生了,站在攤位前仔細挑選自己最喜歡的那款包,下了好大決心才買一個,可能是因為花了攢了好久的零花錢,一邊為自己賣到心愛的包高興,另一邊卻為空了的錢包懊惱。

  總得來說,包賣得確實不錯,一整天下來,幾百個包都賣出去了,最後剩的幾個,因為天漸漸暗了下來,被大嫂便宜五毛錢的價格處理了。

  等幾人收好攤子回到家,蘭欣的大哥將鼓鼓的錢包放到桌上,興奮地說:“發財了,今天賣的錢比咱原來干三月都多,咱們照這樣弄幾批包賣,很快就能攢下一筆錢。”

  蘭欣聽了大哥的話,咯咯笑了起來,“大哥,咱要是回回去百貨大樓那裡賣包,過不了多久,這包就賣不出去了,除非……”

  還沒等蘭欣說完,沈大哥就著急地問開了:“除非什麼?”

  “除非是咱們擴展銷售渠道,把包和衣服賣到別的地方去。你想,京城就這麼大地兒,再賣的話,人家也不可能回回都買,用不了多久,市場就飽和了,到時候貨物就滯銷了,所以咱們若是擴大生產規模,緊跟著就得展開銷售渠道,不然就等著壓貨了。”

  這個年代的大部分人的購物觀念還是比較保守,什麼該買,什麼不該買,心裡都有一個小算盤。不像後世的人,衣服季季換,背包天天換,最討厭出現撞衫之類的事情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