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頁
“母妃……!”孟時祚憤憤不平地坐下,盯在二哥身上的目光半點都不敢移開,隨時準備衝上去救場。
他就不懂了,二哥出去不是和父王母妃商量好嗎?再說他出去的這一陣,兄弟幾個也沒少幫他啊,現下他這冷不丁地犯什麼渾?!
不遠處,孟時祺一邊堆著笑給眼前一位應該是遠房堂姑的命婦敬酒,一邊似不經意地瞟了一眼身後。
他一看三弟的神色,就猜三弟現下沒直接衝過來,多半是因為嫡母妃攔著呢。
不過嫡母妃可見也氣得不輕,冷著臉坐在那兒,都沒心情執箸夾菜了——沒心情就對了!一口都別再吃才好,不動筷子才安全!
孟時祺邊是揶揄,邊是心驚得像是鼓點亂顫。
他其實並不清楚母妃要幹什麼,只是直覺讓他覺得母妃要對嫡母妃不利。所以他一面不希望嫡母妃出事,另一面又並不敢貿然地將事情捅出去……
畢竟不管怎麼說,那是他的親母妃啊。
孟時祺喝了一杯又一杯,耗著時間輪著將每個人都敬了一遍,邊敬還邊琢磨一會兒喝完了酒還能再干點什麼。
側邊的廂房裡,香盈仍是獨有一小桌菜。菜和宴席上的差不多,只不過就她一個人用,所以分量小些。
這主要是因為她的身份實在見不得人。放在幾個月前,香盈因此感到壓抑寂寥,但時至今日,她卻沒有那種感覺了。
她明白這是一道很難過去的坎兒,而王妃這樣安排,已經是在儘可能地照顧她了。王妃對她好、小翁主喜歡她,二公子也還在為她而努力……這讓她覺得縱使有些時候活著很累,但人世也還是很美好的。
同時,她也愈發不明白,自己幾個月前為什麼就尋死了呢?
或許真就像王妃說的那樣,是因為她那時病了吧。
香盈邊回思這些有的沒的邊吃著菜,驀地聽見門口有人小聲叫她,抬眼一瞧是明婧。
“翁主?”她招招手讓明婧進屋,明婧走到她跟前指指外頭,悄聲說:“我二哥在外面,來了就在喝酒,到現在都沒停。你不去見見?”
香盈稍稍一滯。
她想說自己不能去,但目光還是不自覺地投到了門外。半開的門恰好框住他的身影,她一眼就看到,他在飲個不停。
……這麼個喝法哪行?!
香盈遠遠看著,都覺得孟時祺的這個喝法太誇張了。完全不像王府里的貴公子,倒有點話本里對江湖好漢豪飲的感覺。
但禮數什麼的她當然不在意,這也輪不著她挑他的錯……可這么喝傷胃啊!
香盈皺皺眉,目光在桌上尋了一圈,思忖著問明婧:“翁主,您幫奴婢個忙好不好?”
明婧點頭:“你說。”
香盈就起身將案上的一盞粥端了起來:“您勸二公子喝點粥吧,不然這么喝酒非喝壞了不可。”
然後她又叮囑說:“您別提是奴婢給的哦,容易招惹麻煩。”
“我知道。”明婧笑著應下,眉目間端然寫著“我懂”。而後她便出了屋,將粥交給候在外頭的婢子端著,往二哥那邊去。
香盈禁不住又往外面多看了兩眼。孟時祺這麼飲酒,真是讓人怪擔心的……
但願他能多吃幾口粥吧。那個粥是後來端過來的,現在還熱著,送粥的宦官說是王妃吩咐添給她的,她接過時看了看,熬得很稠,裡面還有不少魚片之類鮮鮮嫩嫩的東西,喝起來胃裡應該會很舒服!
院中,孟時祺又飲下幾杯後,硬是被小妹奪下酒杯拽到了一邊。
這讓他很沒法子,若是三弟衝過來,他都能推開三弟或者不理三弟,但是對明婧這麼個小姑娘,他怕自己一失手就傷了她。
於是孟時祺只能由著明婧按著他坐下。明婧將粥放到他跟前,看上去顯然不高興:“二哥你喝點粥再去喝酒,要不別去了更好……!”
明婧也不明白,心想二哥你這是幹什麼呀?你沒看見三哥和母妃臉都綠了?周圍的姑姑嬸嬸什麼的臉也都綠了呢……!
孟時祺沒正經應話,嗯嗯啊啊地應和了一下就悶頭喝粥。他邊喝粥還邊盯著嫡母妃那邊,見桌上沒有什麼一人一例的菜品、基本都是大碟的菜才稍稍安心。
若母妃要做什麼,也是不可能在這些大菜里做的。毒倒一桌子命婦的陣仗也太大,他母妃還沒那麼喪心病狂!
孟時祺這般想著,幾口粥下了肚。熬得精細的白粥溫溫熱熱的從喉中划過直至腹中,一時當真讓周身都舒服了許多。但很快,酒氣好像被那股熱勁兒躥得一下子涌了上來,他胸中驟覺噁心,不及多忍便哇地一聲嘔了出來。
明婧:“……”
二哥好麻煩!!!
於是蘭婧黑著張臉叫下人來收拾,孟時祺吐過之後舒服了些,也清醒了許多,不一會兒,腹中卻激起一陣刺痛!
繼而又一股熱意隨著刺痛一起上涌,這回的感覺卻不是反胃,他只覺一股腥甜在口中蔓延開,嗓中一癢就咳出來,定睛卻見是一口黑血!
“啊!!!”明婧驚聲尖叫,周圍也頓時激起混亂。
孟時祺倒沒有覺得太難受,只是有那麼一股痛感始終在腹中刻著。可這並不算太痛的感覺卻讓他逐漸神思恍惚,在看見嫡母妃和三弟往這邊趕來時,他已視線模糊。
“阿祺?!”嫡母妃的聲音帶著焦灼。
“二哥!”三弟的聲音則已經不真切了。
.
好端端的一場喜宴,因為這突然而至的驚悚變故而不歡而散。
而這變故大到眾人都已顧不上想這是不是不吉利了,連蘭婧和譚昱都從新開的府中匆匆趕回,衝進正院便急問阿祺怎麼樣了。
“……蘭婧。”玉引從堂屋迎出來,一握她的手,“阿祺還沒醒,但御醫說中毒不深,你回去放心歇著吧。”
可蘭婧哪兒放得下心?脫口便問:“好端端的怎麼中毒了?!”
她在自己府里聽說二弟中毒昏厥還以為是旁人以訛傳訛,心下覺得二弟多半是喝酒喝猛了傷到脾胃才會吐血……
畢竟,下毒這種事,從她記事起就沒出過啊!
蘭婧迫切地想問出個原委,但事情尚未查明白,玉引也不知道能跟她說些什麼。好在譚昱上前攬住了她:“別急,進屋再慢慢說吧。”
玉引點點頭,他們就一道進了堂屋。可玉引能說的暫且也只是宴上的經過,若非要多說一點,能加上的也只有她後來聽說那粥是從香盈屋裡出來的。
所以香盈已經被押了起來,如果有必要,該審還是要審的。
“香盈?”蘭婧聽到這個都分明一怔,“可香盈……不可能害阿祺啊!”
蘭婧覺得,假若闔府只剩一個人不會害阿祺,那肯定就是香盈了。
“我也覺得不會。”玉引嘆氣,“可現下什麼都不清楚,也不敢大意。你父王正在前頭審膳房的人,你們不如先回去,等有信兒了,我即刻差人告訴你們。”
但蘭婧並不想走,連譚昱都安心不下。他們便又等了半晌,直至夜色漸深了,仍不見王爺過來,才不得不先行回去。
玉引則坐在堂屋裡繼續等著,在她等得有點打瞌睡的時候,乍見孟君淮大步流星地從正前方的月門處進院。
“君淮?”玉引迎過去,孟君淮緊皺的眉頭在見到她時一松:“還不睡。”
“哪睡得著?”玉引嘆了口氣,見他拿著一疊紙,似乎是供狀,又問,“審出來了?”
“買通的人倒不少,你看看吧。”孟君淮信手將供狀遞給她,然後徑直拐去了臥房。玉引跟著進去,見他疲憊的坐去了榻邊,便也直接坐到他身旁看。
她翻了翻,這一沓里總共是七個人的供詞,但居然沒有哪兩個是一樣的。
第一份,那人說是被香盈買通,說香盈因為在府里久無名分,所以記恨阿祺,因而痛下殺手想有個了斷;
第二份,看名字是個侍婢供出的,道是被世子支使,因為世子覺得阿祺近來的做法有辱門楣,想清理門戶;
第三份則把罪名安到了玉引頭上,說玉引嫌阿祺這樣惹事,害她在京里也被議論,同樣也是清理門戶的意思。
除此之外還有說是北邊妾室嫉妒的,說從前被廢黜的江氏、顧氏記仇的,說朝中官員因與錦衣衛有恩怨所以報復到阿祺頭上的……
這琳琅滿目五花八門的各種原因,還條條都看著有點道理,玉引心裡也直呼服氣!
但到底哪個是真的?她扭頭問孟君淮的看法,孟君淮冷笑:“沒一個是真話。”
玉引撇嘴,而後他就認真給她理了一下哪份供狀里哪句話有破綻、哪兩句話前後矛盾什麼的,讓玉引直感嘆他這些年在錦衣衛真沒白待!
可問題是……依舊不知道是誰啊?
玉引又問那接下來打算怎麼辦,孟君淮沉吟了會兒說:“得審香盈。”
玉引:“……”
她跟他說了自己的想法,覺得是誰也不可能是香盈。孟君淮則說:“但粥是從她那兒出去的,就算不是她,也只有她最清楚上一個端粥的人是誰。”
這道也有道理。這樣的宴席闔府上下都很忙碌,來來往往端菜的下人太多。她又因怕皇長子出事,把大半人馬都遣去了前頭盯著,後面有點疏忽是難免的。因此若想讓旁人去回憶這個人是誰會很難,從此人手裡接過粥的香盈算是其中比較可能記住他的一個。
玉引想了想便說:“那也用不著真‘審’,我先去問問她,若問不出來再說。”
孟君淮點了頭,玉引便起身出了房門。
香盈暫時是被押在自己房裡,玉引進屋時她也還沒睡,正坐在床邊發愣。
見玉引進來,香盈便站起身施禮。玉引道了句“免了”,她下一句便是急切的:“二公子怎麼樣了?”
“……”玉引一喟,拉著她一同落座,告訴她不用擔心,然後就問她還記不記得後來來給她送粥的那人的長相?
香盈懵住,苦思了須臾後搖頭,說當真沒注意。
玉引心裡一沉。
“王妃您信奴婢,奴婢絕不能幹毒害二公子的事兒!”香盈道。
接著她想了想,卻又說:“您若不信,叫人查奴婢就是了……唉!審審也好!奴婢確實見過那個人,還說了幾句話呢,沒準被人一逼問就能想起來了!”
他就不懂了,二哥出去不是和父王母妃商量好嗎?再說他出去的這一陣,兄弟幾個也沒少幫他啊,現下他這冷不丁地犯什麼渾?!
不遠處,孟時祺一邊堆著笑給眼前一位應該是遠房堂姑的命婦敬酒,一邊似不經意地瞟了一眼身後。
他一看三弟的神色,就猜三弟現下沒直接衝過來,多半是因為嫡母妃攔著呢。
不過嫡母妃可見也氣得不輕,冷著臉坐在那兒,都沒心情執箸夾菜了——沒心情就對了!一口都別再吃才好,不動筷子才安全!
孟時祺邊是揶揄,邊是心驚得像是鼓點亂顫。
他其實並不清楚母妃要幹什麼,只是直覺讓他覺得母妃要對嫡母妃不利。所以他一面不希望嫡母妃出事,另一面又並不敢貿然地將事情捅出去……
畢竟不管怎麼說,那是他的親母妃啊。
孟時祺喝了一杯又一杯,耗著時間輪著將每個人都敬了一遍,邊敬還邊琢磨一會兒喝完了酒還能再干點什麼。
側邊的廂房裡,香盈仍是獨有一小桌菜。菜和宴席上的差不多,只不過就她一個人用,所以分量小些。
這主要是因為她的身份實在見不得人。放在幾個月前,香盈因此感到壓抑寂寥,但時至今日,她卻沒有那種感覺了。
她明白這是一道很難過去的坎兒,而王妃這樣安排,已經是在儘可能地照顧她了。王妃對她好、小翁主喜歡她,二公子也還在為她而努力……這讓她覺得縱使有些時候活著很累,但人世也還是很美好的。
同時,她也愈發不明白,自己幾個月前為什麼就尋死了呢?
或許真就像王妃說的那樣,是因為她那時病了吧。
香盈邊回思這些有的沒的邊吃著菜,驀地聽見門口有人小聲叫她,抬眼一瞧是明婧。
“翁主?”她招招手讓明婧進屋,明婧走到她跟前指指外頭,悄聲說:“我二哥在外面,來了就在喝酒,到現在都沒停。你不去見見?”
香盈稍稍一滯。
她想說自己不能去,但目光還是不自覺地投到了門外。半開的門恰好框住他的身影,她一眼就看到,他在飲個不停。
……這麼個喝法哪行?!
香盈遠遠看著,都覺得孟時祺的這個喝法太誇張了。完全不像王府里的貴公子,倒有點話本里對江湖好漢豪飲的感覺。
但禮數什麼的她當然不在意,這也輪不著她挑他的錯……可這么喝傷胃啊!
香盈皺皺眉,目光在桌上尋了一圈,思忖著問明婧:“翁主,您幫奴婢個忙好不好?”
明婧點頭:“你說。”
香盈就起身將案上的一盞粥端了起來:“您勸二公子喝點粥吧,不然這么喝酒非喝壞了不可。”
然後她又叮囑說:“您別提是奴婢給的哦,容易招惹麻煩。”
“我知道。”明婧笑著應下,眉目間端然寫著“我懂”。而後她便出了屋,將粥交給候在外頭的婢子端著,往二哥那邊去。
香盈禁不住又往外面多看了兩眼。孟時祺這麼飲酒,真是讓人怪擔心的……
但願他能多吃幾口粥吧。那個粥是後來端過來的,現在還熱著,送粥的宦官說是王妃吩咐添給她的,她接過時看了看,熬得很稠,裡面還有不少魚片之類鮮鮮嫩嫩的東西,喝起來胃裡應該會很舒服!
院中,孟時祺又飲下幾杯後,硬是被小妹奪下酒杯拽到了一邊。
這讓他很沒法子,若是三弟衝過來,他都能推開三弟或者不理三弟,但是對明婧這麼個小姑娘,他怕自己一失手就傷了她。
於是孟時祺只能由著明婧按著他坐下。明婧將粥放到他跟前,看上去顯然不高興:“二哥你喝點粥再去喝酒,要不別去了更好……!”
明婧也不明白,心想二哥你這是幹什麼呀?你沒看見三哥和母妃臉都綠了?周圍的姑姑嬸嬸什麼的臉也都綠了呢……!
孟時祺沒正經應話,嗯嗯啊啊地應和了一下就悶頭喝粥。他邊喝粥還邊盯著嫡母妃那邊,見桌上沒有什麼一人一例的菜品、基本都是大碟的菜才稍稍安心。
若母妃要做什麼,也是不可能在這些大菜里做的。毒倒一桌子命婦的陣仗也太大,他母妃還沒那麼喪心病狂!
孟時祺這般想著,幾口粥下了肚。熬得精細的白粥溫溫熱熱的從喉中划過直至腹中,一時當真讓周身都舒服了許多。但很快,酒氣好像被那股熱勁兒躥得一下子涌了上來,他胸中驟覺噁心,不及多忍便哇地一聲嘔了出來。
明婧:“……”
二哥好麻煩!!!
於是蘭婧黑著張臉叫下人來收拾,孟時祺吐過之後舒服了些,也清醒了許多,不一會兒,腹中卻激起一陣刺痛!
繼而又一股熱意隨著刺痛一起上涌,這回的感覺卻不是反胃,他只覺一股腥甜在口中蔓延開,嗓中一癢就咳出來,定睛卻見是一口黑血!
“啊!!!”明婧驚聲尖叫,周圍也頓時激起混亂。
孟時祺倒沒有覺得太難受,只是有那麼一股痛感始終在腹中刻著。可這並不算太痛的感覺卻讓他逐漸神思恍惚,在看見嫡母妃和三弟往這邊趕來時,他已視線模糊。
“阿祺?!”嫡母妃的聲音帶著焦灼。
“二哥!”三弟的聲音則已經不真切了。
.
好端端的一場喜宴,因為這突然而至的驚悚變故而不歡而散。
而這變故大到眾人都已顧不上想這是不是不吉利了,連蘭婧和譚昱都從新開的府中匆匆趕回,衝進正院便急問阿祺怎麼樣了。
“……蘭婧。”玉引從堂屋迎出來,一握她的手,“阿祺還沒醒,但御醫說中毒不深,你回去放心歇著吧。”
可蘭婧哪兒放得下心?脫口便問:“好端端的怎麼中毒了?!”
她在自己府里聽說二弟中毒昏厥還以為是旁人以訛傳訛,心下覺得二弟多半是喝酒喝猛了傷到脾胃才會吐血……
畢竟,下毒這種事,從她記事起就沒出過啊!
蘭婧迫切地想問出個原委,但事情尚未查明白,玉引也不知道能跟她說些什麼。好在譚昱上前攬住了她:“別急,進屋再慢慢說吧。”
玉引點點頭,他們就一道進了堂屋。可玉引能說的暫且也只是宴上的經過,若非要多說一點,能加上的也只有她後來聽說那粥是從香盈屋裡出來的。
所以香盈已經被押了起來,如果有必要,該審還是要審的。
“香盈?”蘭婧聽到這個都分明一怔,“可香盈……不可能害阿祺啊!”
蘭婧覺得,假若闔府只剩一個人不會害阿祺,那肯定就是香盈了。
“我也覺得不會。”玉引嘆氣,“可現下什麼都不清楚,也不敢大意。你父王正在前頭審膳房的人,你們不如先回去,等有信兒了,我即刻差人告訴你們。”
但蘭婧並不想走,連譚昱都安心不下。他們便又等了半晌,直至夜色漸深了,仍不見王爺過來,才不得不先行回去。
玉引則坐在堂屋裡繼續等著,在她等得有點打瞌睡的時候,乍見孟君淮大步流星地從正前方的月門處進院。
“君淮?”玉引迎過去,孟君淮緊皺的眉頭在見到她時一松:“還不睡。”
“哪睡得著?”玉引嘆了口氣,見他拿著一疊紙,似乎是供狀,又問,“審出來了?”
“買通的人倒不少,你看看吧。”孟君淮信手將供狀遞給她,然後徑直拐去了臥房。玉引跟著進去,見他疲憊的坐去了榻邊,便也直接坐到他身旁看。
她翻了翻,這一沓里總共是七個人的供詞,但居然沒有哪兩個是一樣的。
第一份,那人說是被香盈買通,說香盈因為在府里久無名分,所以記恨阿祺,因而痛下殺手想有個了斷;
第二份,看名字是個侍婢供出的,道是被世子支使,因為世子覺得阿祺近來的做法有辱門楣,想清理門戶;
第三份則把罪名安到了玉引頭上,說玉引嫌阿祺這樣惹事,害她在京里也被議論,同樣也是清理門戶的意思。
除此之外還有說是北邊妾室嫉妒的,說從前被廢黜的江氏、顧氏記仇的,說朝中官員因與錦衣衛有恩怨所以報復到阿祺頭上的……
這琳琅滿目五花八門的各種原因,還條條都看著有點道理,玉引心裡也直呼服氣!
但到底哪個是真的?她扭頭問孟君淮的看法,孟君淮冷笑:“沒一個是真話。”
玉引撇嘴,而後他就認真給她理了一下哪份供狀里哪句話有破綻、哪兩句話前後矛盾什麼的,讓玉引直感嘆他這些年在錦衣衛真沒白待!
可問題是……依舊不知道是誰啊?
玉引又問那接下來打算怎麼辦,孟君淮沉吟了會兒說:“得審香盈。”
玉引:“……”
她跟他說了自己的想法,覺得是誰也不可能是香盈。孟君淮則說:“但粥是從她那兒出去的,就算不是她,也只有她最清楚上一個端粥的人是誰。”
這道也有道理。這樣的宴席闔府上下都很忙碌,來來往往端菜的下人太多。她又因怕皇長子出事,把大半人馬都遣去了前頭盯著,後面有點疏忽是難免的。因此若想讓旁人去回憶這個人是誰會很難,從此人手裡接過粥的香盈算是其中比較可能記住他的一個。
玉引想了想便說:“那也用不著真‘審’,我先去問問她,若問不出來再說。”
孟君淮點了頭,玉引便起身出了房門。
香盈暫時是被押在自己房裡,玉引進屋時她也還沒睡,正坐在床邊發愣。
見玉引進來,香盈便站起身施禮。玉引道了句“免了”,她下一句便是急切的:“二公子怎麼樣了?”
“……”玉引一喟,拉著她一同落座,告訴她不用擔心,然後就問她還記不記得後來來給她送粥的那人的長相?
香盈懵住,苦思了須臾後搖頭,說當真沒注意。
玉引心裡一沉。
“王妃您信奴婢,奴婢絕不能幹毒害二公子的事兒!”香盈道。
接著她想了想,卻又說:“您若不信,叫人查奴婢就是了……唉!審審也好!奴婢確實見過那個人,還說了幾句話呢,沒準被人一逼問就能想起來了!”